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解表类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药对为葛根-川芎,葛根-丹参,葛根-甘草。其中,葛根-川芎 常用于治疗胸痹、中风等;葛根-丹参常用于胸痹、眩晕等;葛根 -甘草常用于感冒,头痛等。
6.细辛剂量阈0.3g~15g,常用剂量范围3g~6g。高频疾病治疗窗: 治疗头痛为1.5g~15g;治疗痹证为2g~9g;治疗喘证为1.5g~12g; 治疗咳嗽为2g~12g。
这些用药理念和经验智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必将对临床用药产生深远的影响。
常与解表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温里药、息风止痉 药、化痰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和止咳平喘药等不同类别配伍, 用于治疗头痛,痹证,喘证,咳嗽。当支持度≥10%,置信度≥60% 时,得出药物组合43组,置信度=1时,产生的规则共43条。
核心药对为细辛-当归,细辛-川芎,细辛-甘草,细辛-桂枝。其中, 细辛-当归常用于治疗痹证、头痛;细辛-川芎常用于头痛、痹证 等;细辛-甘草常用于头痛、咳嗽等;细辛-桂枝常用于痹证、喘 证等。
常与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化痰药、 息风止痉药,化湿药、活血化瘀药和理气药等不同类别配伍,治 疗痹证,瘾疹,感冒,泄泻。当支持度≥10%,置信度≥60%时,得到 药物组合44组,置信度=1时,产生的规则共38条。
核心药对为防风-甘草,防风-当归,防风-黄芪,防风-白芍,防风白术。其中,防风-甘草常用于治疗痹证、感冒等;防风-白术常 用于泄泻、瘾疹等;防风-白芍常用于痹证、泄泻等;防风-当归 与防风-黄芪常用于痹证、瘾疹等。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应用解表类 药物的剂量及相关研究
目的: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临床应用解表 类药物(柴胡,桂枝,防风,葛根,细辛)的剂量及相关规律,为新版 《中国药典》修订和完善提供客观依据,为临床安全、有效、合 理使用中药提供支撑指导,也为寻找药物临床配伍规律及实验研 究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方法:以成人内服汤剂一日量为示范, 收集国医大师公开出版的医案、医话建立数据库,从中抽取含解 表类药物(柴胡,桂枝,防风,葛根,细辛)的处方作为数据集,运用 SPSS Modeler 17.0软件,使用Apriori算法,挖掘药物剂量,配伍 规律及与疾病关联;核心药对剂量比,配伍规律及与疾病关联;将 药物剂量与2015版《中国药典》进行对比研究等。
核心药对为柴胡-当归,柴胡-茯苓,柴胡-白芍,柴胡-甘草。四组 核心药对均常用于治疗月经病,胁痛等。
3.桂枝剂量阈1.2g~50g,常用剂量范围4.5g~15g。高频疾病治疗 窗:痹证3g~15g,心悸3g~24g,胸痹2.4g~24g,喘证3g~15g,月经病 3g~15g。
常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化湿药、理气药、利水渗 湿药、清热药、温里药、收涩药、化痰药等不同类别配伍,治疗 痹证、心悸、胸痹、喘证和月经病。当支持度≥10%,置信度 ≥60%,得到药物组合37组,置信度=1,产生规则32条。
5.葛根剂量阈3g~40g,常用剂量范围9g~30g。高频疾病治疗窗: 治疗胸痹9g~30g;治疗眩晕6g~30g;治疗中风9g~30g;治疗痹证 10g~40g。
常与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息 风止痉药、开窍药,理气药和消食药等不同类别配伍,治疗胸痹, 眩晕,中风,痹证。当支持度≥10%,置信度≥30%时,获得常用药 物组合42组,置信度=1时,产生规则共36条。
并通过网状图(Web),柱状图,条形图等进行图形化展示。结果:1. 国医大师应用柴胡,桂枝,防风,葛根,细辛的剂量不符合《中国 药典》规定剂量为17.21%~52.48%,提示国医大师临床用量偏大, 说明《中国药典》规定的剂量并不完全为临床医者所遵循,各医 家临床用量也并不完全受《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的制约和左右, 《中国药典》规定剂量范围偏窄。
结论:国医大师临床使用柴胡,桂枝,防风,葛根,细辛等解表药的 剂量并不完全受《中国药典》法定剂量的刚性制约,且大剂量使 用药物已成为一种趋势;五种药物均有较宽的剂量阈,在较宽泛 的剂量范围内都能发挥治疗作用;五种药物均针对不同的病证分 别有多个治疗窗。同一药物,不同的治疗窗,对不同的病证可产 生不同的治疗效应;五种药物临床配伍运用和适应病证相当广泛; 五种药物核心药对的剂量比揭示了国医大师不仅注重药物之间 有效组合,更注重各组合药对之间的剂量配比。
2.柴胡剂量阈2g~75g,常用剂量范围3g~15g。高频疾病治疗窗: 治疗月经病为2g~20g;治疗胁痛为3g~25g;治疗感冒为3g~24g;治 疗胃痛为4.5g~20、 利水渗湿药等不同类别配伍,治疗月经病,胁痛,感冒,胃痛。当 支持度≥10%,置信度≥60%时,得到药物组合51组,置信度=1时, 产生的规则共38条。
核心药对为桂枝-茯苓,桂枝-甘草,桂枝-炙甘草,桂枝-白芍。其 中,桂枝-茯苓常用于治疗为心悸、水肿等;桂枝-甘草常用于痹 证、感冒等;桂枝-炙甘草常用于心悸、痹证等;桂枝-白芍常用 于痹证、月经病等。
4.防风剂量阈2.4g~30g,常用剂量范围6g~15g。高频疾病治疗窗: 痹证3g~15g,瘾疹6g~20g,感冒3g~15g,泄泻5g~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