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第29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课时作业(含解析)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29讲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某某改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2014·某某期末)公元十六世纪,西方的文艺复兴与自然科学同时发展。
下面对它们判断正确的是( )
A.是新兴科学与古典文化的对抗
B.共同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地位
C.为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提供了论据
D.为工业革命做了人才与科学的准备
[解析]文艺复兴是借古典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不是复兴古典文化,故A项错误;古典文化揭露教会的荒淫虚伪,自然科学的进步使得教会神学理论诸如“地心说”破产,两者共同冲击了神学的统治地位,故B项正确;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提供了论据,故C项错误;西方手工工场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做了人才的准备,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4·某某期末)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兴起了人文主义法学。
即“崇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本性的法学观点或法学思想体系”。
据此推断,当时的人文主义法学者的研究倾向是( )
A.复兴古罗马法律体系B.笃信基督教神学思想
C.崇尚英国君主立宪制D.反对法国的某某政体
[解析]“14世纪到16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而此时人文主义者以复兴希腊罗马文化名,开展文艺复兴,结合“法学观点或法学思想体系”,则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相信神学的思想,故B项错误;此时英国没有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国没有建立某某政体,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A
3.(2014·某某一模)某一时期,“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中,……课程强调学习古典艺术和体育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
”该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 )
A.禁欲主义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D.自由主义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世俗主义”、“个人主义”和“古典艺术”可以推断该时期是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故B项正确;A项属于中世纪,C和D 项属于启蒙运动时期,与材料反映阶段不相符合,故A、C、D三项错误。
[答案] B
4.(2014·东城区期末)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
A.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D.某某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解析]抓住时间“十四五世纪”,抓住关键词“古学复兴,脱教会之藩篱”,此两个信息结合所学当指文艺复兴,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自然科学,故A项错误;智者学派是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源头,根据时间可知B项错误;某某改革兴于十六世纪,故D项错误。
[答案] C
5.(2014·某某调研)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
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某某裁判所判处火刑。
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
”最后被释放回家。
该故事主要意在( )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财主喝了酒并说了不合适的话被判处火刑,可知教会禁欲;从财主向神父行贿,神父接受贿赂,可知教会腐败。
可见,该故事意在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故选C项。
[答案] C
6.(2014·某某期末)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某某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
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某某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
A.创造了许多新的某某派别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提出了许多新的某某观点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某某迷信
[解析]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是指两者推动了欧洲由传统的
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由此可以得出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某某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也推动欧洲的近代化,某某改革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故B项正确;A、C两项虽然与某某改革有关,但不是其主要意义,故A、C两项错误;“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某某迷信”与史实不符,某某改革并没有否定某某信仰,故D项错误。
[答案] B
7.(2014·某某一模)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某某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某某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A.反教皇的某某斗争B.反君主的某某革命
C.反封建的政治斗争D.反某某的民族革命
[解析]抓住关键句“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说明某某改革反对的是拥有大量财富的世俗封建君主的政治斗争,故C项正确,A项错误;某某改革不是反对封建君主的某某革命,而是反对封建教会的政治斗争,故B项错误;某某改革不是民族革命,故D项错误。
[答案] C
8.(2014·潍坊一模)路德说:“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
原因是:神未曾创造君主,神唯有创造人,使我成为一个人。
”材料体现了
A.信仰得救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D.神权至上
[解析]本题考查某某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依据材料“我是一个人,这个头衔比君主还要高些”可知,路德强调人的价值与作用,故属于人文主义思想的X畴。
故选B项。
[答案] B
9.(2014·某某一模)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起源、发展等几个时期,长期影响着西欧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列这些人文思想主X,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肯定人的欲望,讴歌人性
③自然权利学说
④人是自由平等的,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
[解析]①属于智者学派,②属于文艺复兴,③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X,④属于启蒙运动
时的主X。
故选A项。
[答案] A
10.(2014·某某一模)欧洲文化史专家布克哈特指出:“十三世纪北方君主的豪爽大方只限于对待那些武士和侍从左右歌功颂德的贵族。
意大利的暴君却与此不同。
他渴求声誉和热衷于不朽的事业……他和诗人、学者为伍。
”“意大利的暴君”的做法直接促成了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
C.某某改革D.统一战争
[解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从材料“他渴求声誉和热衷于不朽的事业……他和诗人、学者为伍”可以直接选出B项,文艺复兴运动诞生了大量的文学家和艺术家,故选B项。
A、C、D三项都与诗人、学者无关。
[答案] B
11.(2014·永州一模)“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 以上言论旨在( )
A.强调个人信仰的独立B.反对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
C.提倡追求幸福和物质享受D.批评天主教会的腐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对有效信息的理解能力。
“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这体现了某某改革“信仰即可得救”的原则,故选择A项正确;C选项为文艺复兴的内容,故排除;B、D选项并不是某某改革的最终目的,故排除。
[答案] A
12.(2014·某某一模)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
主要是因为二人( )
A.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C.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D.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解析]王阳明心学强调“发明本心”,靠内心自我反省;马丁·路德某某改革强调信仰得救,因此两者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故A项正确;中国没有受到教权束缚,故B项错误;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不是打破正统思想的权威,故C项错误;王阳明心学是为封建统治服务,没有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故D项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2014·某某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材料一(苏格拉底)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反复考验一切世俗的命题,直至真善美的概念水落石出,从而为个人行为提供真实可靠的指导。
……结果却是将他自己置于了城邦及其人民的对立面。
──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
材料二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某某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某某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材料三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新内容。
有关浪漫主义思潮的认识,学术界大致有三种观点:①引发了一些社会疾病;②对人类来说是一种药方;③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
──据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等整理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主X并指出其历史价值。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某某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并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某某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3)您赞成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
[解析]第(1)问考查对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认识。
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第(2)问,比较某某改革和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和表现。
从文艺复兴和某某改革的内容入手解答即可。
第(3)问,考查对浪漫主义思潮的认识。
三种观点任选其一,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主X:提出“美德即知识”,反对忽视道德;强调人类理性,否定绝对权威;“认识你自己”。
价值: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2)诉求: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传播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某某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
(3)观点:赞成①引发了一些社会疾病。
理由:它使个人主义膨胀;为X扬个性而造成混乱和无序;排斥和拒绝现代科技。
观点:赞成②对人类来说是一种药方。
理由:它把人从冷冰冰的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或让人重新体会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它帮助人类重新确立了对自然的尊重态度;它让人们对不同文明保持一种宽容的心态。
观点:赞成③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
理由:工业革命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产生强烈的反差;促使一些人抒发情感,从侧面彻底检视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积极追寻理想世界;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新途径(或歌颂某某和自由,热情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
14.(2014·东城区联考 )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多次思想解放解放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
——但丁·阿利格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观察下图
(注:图中间是一个天平)
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某某权,不可侵犯。
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2)请结合某某改革的背景对材料二进行解读。
(3)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卢梭主X建立何种政体?材料三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解析](1)重点考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不管是但丁还是莎士比亚,他们弘扬的都是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主X将“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材料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2)审清题干,结合某某改革的“背景”解读图示“内涵”。
故要回答某某的背景及思想。
背景要突出某某神学对资本主义的阻碍和教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两个点来作答;改革内容重点突出“信仰得救”。
(3)第一小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即可回答,材料凸显的就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主X推翻暴君,建立社会契约的国家,没有君主的人某某权国家即为某某某某的国家。
第二小问回答的关键是结合所学比较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的核心区别,得出发展的表现在于从主要反对神学到主要反对封建专制,从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
[答案](1)观点:核心是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2)背景: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腐败、搜刮引起社会各阶层不满。
为反对教会统治,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进行了某某改革。
改革:他们主X信仰得救(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或者加尔文主X信仰得救),并指出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否定教皇的权威,并建立了不受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政体:某某某某制。
表现:把反封建、反某某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追求自由、、法制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