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点A用数对表示是(4,5),点B用数对表示是(7,5),那么点C用数对表示不可能是()。

A.(9,5)B.(4,6)C.(4,2)
2.张华小时步行千米,照这样计算,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时?正确的算式是( ).A.B.C.
3.一根彩绳和A、B、C三个钉子围成如下图所示的三角形。

如果保持其中两个钉子及钉子间的彩绳不动,挪动三角形另一个顶点处的钉子,并再加一个钉子,使这个彩绳围成一个长方形,则所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

A.14或20 B.14或18或20 C.7或15或16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4.某食堂六月烧煤30t,比五月节约
1
10
,设五月烧煤xt,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1
1
10
⎛⎫
-

⎝⎭
x=30 B.
1
1
10
⎛⎫
+

⎝⎭
x=30 C.30×
1
1
10
⎛⎫
-

⎝⎭
=x
5.将如图折成一个正方体后与2相对的面是()。

A.4 B.3 C.6
6.根据下图所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小猫家在小鹿家西偏南60°方向上B.小鹿家在小猫家东偏北30°方向上C.小鹿家在小猫家北偏东60°方向上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既不是奇数,也不是偶数
B.相关联的两种量,不成正比例关系就成反比例关系
C.半径为2cm的圆,面积和周长是无法比较的
D.海拔500cm与海拔-155cm相差345cm
8.国庆期间,文具店一款原价121元的钢笔降价1
11
,节日后又提价
1
11
,现在这款钢笔的
售价是()元。

A.121 B.120 C.132 D.143
9.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三次(如图所示),再沿AB剪去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

A.B.C.
二、填空题
10.3.05立方米=(________)立方分米 2小时15分=(________)小时
5200立方厘米=(________)升3
4
吨=(________)千克
11.________÷24=0.625=________%=25∶________=()
8。

12.运动会上同学们做了25面黄旗,30面红旗,做的红旗比黄旗多(________)%。

13.文文在一张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上画了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______)厘米。

他把这个圆剪下来放在桌面上,盖住的桌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5,其中最大的角是________度,这是个
________三角形。

15.地图上(________)的比叫做比例尺,在1∶50000的地图上,量得宁波站到杭州站的距离是3厘米,那么宁波站到杭州站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

16.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高是6厘米。

从圆锥的顶点沿着高将它切成两半后,表面积之和比圆锥的表面积增加了(______)平方厘米。

17.10以内所有质数的平均数是(________)。

18.小明步行4
3
千米用
1
4
小时。

照这样计算,他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行2千米需
要(________)小时。

19.兵兵计划在暑假看一部世界名著。

每天看16页,第13天可以看完;如果每天看20页,第11天可以看完。

这本书最少有(______)页,最多有(______)页。

三、解答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1)148%+= (2)2.64+= (3)425-= (4)2237-= (5)8293÷= (6)0.90.45-= (7)0.120.8⨯= (8)4123
⨯= 2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4326÷42×15-45 4×0.27×25
560÷16÷5 419713713
÷+⨯ (1.5-0.6)×(3-1.8) 2591511105⎡⎤⎛⎫÷⨯+ ⎪⎢⎥⎝⎭⎣⎦
22.求未知数x 。

6∶45
=x ∶29 0.8x +120%x =8.8 4x -7×1.3=13.9 23.数学兴趣小组由男生36人,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少 ,女生有多少人?
24.张叔叔驾驶小轿车从常熟北上高速到南京沪宁高速出口时,ETC (电子收费系统,缴费打九八折)显示收费为88.2元,张叔叔这次用ETC 缴费节省了多少元?
25.小兰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6.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后在距中点48千米处相遇,已知慢车是快车速度的,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各是多少?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7.一个圆柱形玻璃鱼缸(无盖),它的底面直径是6dm ,高是7dm 。

(1)做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2)如果将一块珊瑚石放入鱼缸完全浸没,水面会上升5cm ,这块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8.南风百货商场购进一批服装,在进价的基础上提高30%作为衣服的定价,为了吸引顾客,再以八折出售。

一件上衣打折后以312元卖出。

商场每卖出一件这款上衣是赚了还是赔了?赚了或赔了多少元?
29.一张桌子可以坐6人,两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10人,三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14人.像这样共几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50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
根据数对表示的方法,第一个表示列,第二个表示行,根据题意数对表示A、B两点,可知A、B在一条直线上,判断C点不和AB在一条线上,即可解答。

【详解】
A.点(9,5)与A(4,5),B(7,5)两点的行数相等,点(9,5)与A、B两点在一条直线上,不可能组成三角形;
B.点(4,6)与A(4,5),B(7,5)两点不同在一条直线上,并与点A在同一列上,满足∠BAC是直角,点C用数对表示可能是(4,6);
C.点(4,2)与A(4,5),B(7,5)两点不同在一条直线上,并与点A在同一列上,满足∠BAC是直角,点C用数对表示可能是(4,2)。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数对表示位置,根据列和行的特点,判断这三个点的位置,来解答问题。

2.B
解析:B
【详解】
试题分析:
点评:
3.C
解析:C
【分析】
三角形的周长是4+5+7=16,要围成长方形,它的周长是16,AC边不动,AC=7,长方形的长是7,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宽是1,它的面积=7×1=7;AB不动,AB=5,长方形的长是5,宽是3,面积=5×3=15;CB不动,CB=4,长方形的长是4,宽也是4,面积是4×4=16,即可解答。

【详解】
三角形周长=长方形周长=4+5+7=16
AC不动围成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7,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求出相应的宽,宽=16÷2-7=1,面积=7×1=7;
AB不动围成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5,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求出相应的宽,宽=16÷2-5=3,面积=5×3=15;
BC不动围成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4,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相应的宽,宽=16÷2-4=4,面积=4×4=16;
这个长方形面积是7或15或16;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根据已知条件,求相应的面积。

4.A
解析:A
【详解】

5.C
解析:C
【分析】
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属于2-3-1型,将展开图折回正方体后,与2相对的面是6,据此选择。

【详解】
如图折成一个正方体后与2相对的面是6。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展开图属于哪种类型,用折回正方体的方法找答案。

6.A
解析:A
【分析】
找准观测点,观测点不同时方向和角度也会发生变化,根据图上方向和角度确定小猫家和小鹿家的位置即可。

【详解】
以小猫家为观测点时,小鹿家在小猫家的东偏北30°方向或北偏东60°方向上,以小鹿家为观测点时,小猫家在小鹿家的南偏西60°方向或西偏南30°方向上。

故答案为:A
【点睛】
掌握根据方向、角度、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7.C
解析:C
【分析】
A.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B.两种相关联的量,一个变化另一个随着变化,商一定是正比例关系,积一定是反比例关系;
C.周长指的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面积指的是平面图形的大小;
D.以0为标准,用两个海拔与0相差的高度相加即可。

【详解】
A.0是偶数,选项说法错误;
B.相关联的两种量,也可能不成比例关系,如A+B=C(一定),A和B不成比例关系;C.面积和周长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无法比较,说法正确;
D.500+155=655(厘米),相差655厘米,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8.B
解析:B
【分析】
将原价看作单位“1”,用原价×降价后对应分率×提价后对应分率=售价,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
121×(1-1
11
)×(1+
1
11

=121×10
11
×
12
11
=120(元)
故答案为:B
【点睛】
关键是确定单位“1”,找到所求部分的对应分率。

9.A
解析:A
【分析】
严格按照图中的方法亲自动手操作一下,即可很直观的呈现出来;也可以观察图形的特点,把最后的三角形一次一次的打开,利用对称性即可知道打开是一个斜着的正方形,由此也可判断。

【详解】
由分析可知,自己动手实际操作下,得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动手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对于此类问题,学生只要学会动手操作,答案会很直观地呈现。

二、填空题
10.2.25 5.2 750
【分析】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小时=60分;1升=1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吨=1000千克;高级单位换算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
3.05立方米=3050立方分米
2小时15分=2.25小时
5200立方厘米=5.2升
3
4
吨=750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单位名数的换算,关键是熟记进率。

11.15;62.5;40;5
【分析】
根据小数化分数的方法:0.625=5
8
,则最后一个空填5;
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5
8
=5÷8,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
个数(0除外)商不变,24÷8=3,第一个空填:5×3=15;
根据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后面加个百分号即可,即第二个空填:62.5;
根据分数和比的关系,5
8
=5∶8,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25÷5=5,第三个空填:8×5=
40;【详解】
15÷24=0.625=62.5%=25∶40=5 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分数、比和百分数的互化,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

12.A
解析:20
【分析】
A比B多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A-B)÷B×100%,据此计算。

【详解】
(30-25)÷25×100%
=5÷25×100%
=0.2×100%
=20%
【点睛】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3.12 50.24
【分析】
文文在一张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纸上画了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8厘米,据此求出圆的周长,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求出圆的面积即可。

【详解】
3.14×8=25.12(平方厘米)
3.14×(8÷2)2
=3.14×16
=50.24(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圆的周长、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

14.直角
【分析】
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5,也就是把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平均分成了10份,最大的角占总份数的,据此可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断类型。

【详解】
2+3+5=
解析:直角
【分析】
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5,也就是把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平均分成了10份,最大的
角占总份数的
5
10
,据此可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判断类型。

【详解】
2+3+5=10(份)
180×
5
10
=90(度)
90度是直角,所以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90;直角
【点睛】
此题重点考查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出各部分的数量,同时注意三角形的分类。

15.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1.5千米
【分析】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

【详解】
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3÷=150000
解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1.5千米
【分析】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

【详解】
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1
50000
=150000(厘米)
150000厘米=1.5千米
【点睛】
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6.36
【分析】
从圆锥的顶点沿着高将它切成两半后,表面积增加了两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先求出圆锥底面直径,根据三角形公式求出面积,乘2即可。

【详解】
18.84÷3.1
解析:36
【分析】
从圆锥的顶点沿着高将它切成两半后,表面积增加了两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先求出圆锥底面直径,根据三角形公式求出面积,乘2即可。

【详解】
18.84÷3.14=6(厘米)
6×6×2÷2=36(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锥的特征,圆锥纵切面是三角形,横切面是圆。

17.25
【解析】
【详解】

解析:25
【解析】
【详解】

18.【分析】
已知小明步行千米用小时,根据:速度=距离÷时间,用÷,即可求出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再用2千米除以速度,即可求出需要多少小时。

【详解】
÷=×4=(千米)
2÷=2×=(
解析:16
3
3
8
【分析】
已知小明步行4
3
千米用
1
4
小时,根据:速度=距离÷时间,用
4
3
÷
1
4
,即可求出每小时行驶
多少千米;再用2千米除以速度,即可求出需要多少小时。

【详解】
4 3÷
1
4

4
3
×4=
16
3
(千米)
2÷16
3
=2×
3
16

3
8
(小时)
【点睛】
本题考查速度、时间、距离三者的关系,根据三者的关系进行解答。

19.220
【详解】
【分析】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详解】这本书最少有多少页,兵兵每天看16页,第13天最少要看1页,即可得16×(13-1)+1=16×12+1=193页;最多
解析:220
【详解】
【分析】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详解】这本书最少有多少页,兵兵每天看16页,第13天最少要看1页,即可得16×(13-1)+1=16×12+1=193页;最多有多少页,兵兵每天看20页,第11天也是看满了20页,即可得20×11=220页。

【点睛】要求这本书最少多少页,那么最后一天看的页数就要最少,最少就是看1页;要求这本书最多有多少页,那么最后一天看的页数就要最多。

三、解答题
20.(1)1.48;(2)6.6;(3);(4);
(5);(6)0.45;(7)0.096;(8)16。

【分析】
整数与百分数相加,先把百分数变成小数,再进行相加;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数位需对齐再计
解析:(1)1.48;(2)6.6;(3)6
5
;(4)
8
21

(5)4
3
;(6)0.45;(7)0.096;(8)16。

【分析】
整数与百分数相加,先把百分数变成小数,再进行相加;
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数位需对齐再计算;
异分母减法:先把分母进行通分成同分母的分数,再进行计算;
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求出积,再看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整数与分数乘法: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

【详解】
(1)1+48%=1.48;(2)2.6+4=6.6;(3)2-4
5

10
5

4
5

6
5
;(4)
221468
= 37212121 -=-;
(5)82834
=
93923
÷=⨯;(6)0.9-0.45=0.45;(7)0.12×0.8=0.096;(8)
4
1216
3
⨯=。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分数以及百分数的运算法则并细心计算才是解题的关键。

21.1500;27;7;;1.08;
【分析】
(1)、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简算;
(3)、根据除法的性质简算;
(4)、先把算式等量转化成×+×,再利用分配律简算;
(5)和(
解析:1500;27;7;1
7
;1.08;
4
5
【分析】
(1)、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利用乘法的交换律简算;(3)、根据除法的性质简算;
(4)、先把算式等量转化成
4
13
×
1
7

1
7
×
9
13
,再利用分配律简算;
(5)和(6)有大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大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
(1)4326÷42×15-45
=103×15-45
=1545-45
=1500
(2)4×0.27×25
=4×25×0.27
=100×0.27
=27
(3)560÷16÷5
=560÷(16×5)
=560÷80
=7
(4)
419
7 13713÷+⨯

4
13
×
1
7

1
7
×
9
13
=1
7
×(
4
13

9
13

=1 7
(5)(1.5-0.6)×(3-1.8)=0.9×1.2
=1.08
(6)2591 511105
⎡⎤
⎛⎫÷⨯+
⎪⎢⎥
⎝⎭⎣⎦
=2
5
÷[
5
11
×(
9
10

2
10
)]
=2
5
÷(
5
11
×
11
10

=2
5
×2
=4 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方法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2.x=;x=4.4;x=5.75
【分析】
(1)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x=6×,然后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

(2)先化简,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

(3
解析:x=5
3
;x=4.4;x=5.75
【分析】
(1)首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4
5
x=6×2
9
,然后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在在方程两边
同时除以4
5
即可。

(2)先化简,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

(3)首先化简,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9.1,然后两边同时除以4即可。

【详解】
(1)6∶4
5
=x∶
2
9
解:4
5
x=6×2
9
4 5x=
4
3
4 5x÷
4
5

4
3
÷
4
5
x=5 3
(2)0.8x+120%x=8.8
解:2x=8.8
2x÷2=8.8÷2
x=4.4
(3)4x-7×1.3=13.9
解:4x-9.1=13.9
4x-9.1+9.1=13.9+9.1
4x=23
4x÷4=23÷4
x=5.75
23.24人
【详解】
36×(1﹣)=36×
=24(人);
答:女生有24人.
解析:24人
【详解】
36×(1﹣)=36×
=24(人);
答:女生有24人.
24.8元
【详解】
88.2÷98%×(1-98%)=1.8(元)解析:8元
【详解】
88.2÷98%×(1-98%)=1.8(元)25.180页
【解析】
【分析】
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那么看的页数就是总页数的;把总页数看成单位“1”,第二天看的页数是总页数的(﹣),它对应的数量是42页,由此用除法求出总页数.本题
解析:180页
【解析】
【分析】
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那么看的页数就是总页数的;把总页数看成单位
“1”,第二天看的页数是总页数的(﹣),它对应的数量是42页,由此用除法求出总
页数.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单位“1”的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
【详解】
= ,
42÷(﹣),
=42÷ ,
=180(页);
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26.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2千米,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驶了48×2=96(千米),再
除以4,求出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
解析: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2千米,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8千米;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驶了48×2=96(千米),再除以4,求出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驶多少千米;然后根据慢车是快车速度的,用两车的速度之差除以1﹣,即可求出快车的速度,进而求出慢车的速度是多少;最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
用两车的速度之和乘以4,求出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即可.
解:快车的速度:
(48×2÷4)
=24
=42(千米)
慢车的速度:42×=18(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42+18)×4=60×4=240(千米)
答:快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慢车的速度各是每小时18千米,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求出快车比慢车多行驶了96千米,进而求出快车的速度是多少.
27.(1)160.14平方分米;(2)14.13立方分米
【解析】
【详解】
(1)玻璃的面积:3.14×(6÷2)²+3.14×6×7=160.14(dm²)
答:至少需要160.14平方分米的玻璃。

解析:(1)160.14平方分米;(2)14.13立方分米
【解析】
【详解】
(1)玻璃的面积:3.14×(6÷2)²+3.14×6×7=160.14(dm²)
答:至少需要160.14平方分米的玻璃。

(2)珊瑚石的体积:5cm=0.5dm 3.14×(6÷2)²×0.5=14.13(dm³)
答:这块珊瑚石的体积是14.13立方分米。

28.赚了;赚了12元
【分析】
打八折就是80%,要想知道是赚了还是赔了,求出这款上衣的进价,设这款上衣进价为x元,提高30%为定价,定价是(1+30%)×x元,再打八折,用定价×80%,就是现在卖价,
解析:赚了;赚了12元
【分析】
打八折就是80%,要想知道是赚了还是赔了,求出这款上衣的进价,设这款上衣进价为x 元,提高30%为定价,定价是(1+30%)×x元,再打八折,用定价×80%,就是现在卖价,列方程:(1+30%)×x×80%=312,求出进价,再和卖价比较,大于卖价,就是赔了,小于卖价,就是赚了,即可解答。

【详解】
八折就是80%
解:设这款上衣的进价为x元。

(1+30%)×x×80%=312
130%x×80%=312
1.04x=312
x=312÷1.04
x=300
300<312
赚了
赚了:312-300=12(元)
答:商店卖出这款上衣是赚了,赚了12元。

【点睛】
本题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题意,找出相关的量,列方程,解方程;注意打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

29.12张
【分析】
第一张桌子可以坐6人;
拼2张桌子可以坐6+4×1=10人;
拼3张桌子可以坐6+4×2=14人;
故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以坐6+4(n-1)=4n+2.
【详解】
解:设第n张桌子
解析:12张
【分析】
第一张桌子可以坐6人;
拼2张桌子可以坐6+4×1=10人;
拼3张桌子可以坐6+4×2=14人;
故n张桌子拼在一起可以坐6+4(n-1)=4n+2.
【详解】
解:设第n张桌子可以坐50人.
4n+2=50
n=12
答:像这样12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5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