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第17课《昆明的雨》课件(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文章结尾再次说“我想念昆 明的雨”有什么作用?
答:篇末点题 首尾呼应 总结全文
表达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及怀 念之情。
辨读课文:
品味作者的 语言特色。
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洗练却内容 隽永多味,试着赏析下面句子。
1.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 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
昆 明 的 汪雨
曾 祺
汪曾祺,(192-1997)江 苏省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 大中文系。中国当代作家、 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 的代表人物。八十年代之后, 汪曾祺的作品开始受到人们
的重视,八十年代中期,他
的小说《受戒》、《大淖纪
事》更被视为是“文化寻根 文学”的一部分。
作家、作品评价:
汪曾祺的作品被看成最具有 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文化品位的 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 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 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 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生动描写出卖花女孩的娇 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动情),抒发作者的 怀念、喜爱之情。
• 4.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 “爬”“遮”等动词,把木香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 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作者赞叹之情。
5.文中用不少笔墨写了多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 点? 这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这些植物的共同特点 是生长旺盛、肥大、滋润。这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 昆明的雨季持续时间长、雨水均匀的特点。
1.文章标题是“昆明的雨”,为 什么开篇要描述作者给宁坤的画呢?
•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想了一些时候, 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 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 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 润。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雨引起的淡淡乡愁,雨中令人陶醉的美景, 幽静、恬淡的氛围。
2019/11/19
文章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 缅桂花以及印象深刻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 雨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以及对宁静、恬然的生活的留 恋。
2019/11/19
青头菌
2019/11/19
鸡枞
2019/11/19
干巴菌
2019/11/19
鸡油菌
2019/11/19
6.体会第10段中“带着雨珠的缅桂 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 是思乡。”这句话的含义
是昆明的人情之美,深深打动了作者 作者被房东的善良、淳朴所感动,使 作者的心灵感动了,感到了前所未有 的温暖。
思考: 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昆 明的雨季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 动情的。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淡淡的乡愁,“沉
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 者心情的真实写照。
4.作者写到“想念昆明的雨”,阅读全文, 说说实际上他是想念昆明雨季的哪些事物?
•①仙人掌 ②各类菌子 ③果子杨梅 ④缅桂花 • 这些事物是昆明雨季的特质, 没有它们就没有昆明的雨季。 • 仙人掌让我惊奇,菌子让我 感受到人间的美味,果子与缅桂 花让我感受到人美,心灵更美的 昆明人。
雨中的事物
2019/11/19
2019/11/19
作者写昆明的雨却不单纯写雨的特点,还写了昆明的仙人 6. 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的写法符合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从昆明的雨 写起,写了昆明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和人 们的生活等,让昆明雨的特点更鲜明,使昆明的雨变得饶 有情味。
2019/11/19
汪曾祺在文章中又会有古汉语的点缀, 又具有了典雅之美
•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 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 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 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 的旺盛”。
•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 相映成趣。
(2) 作者在文末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 天的情味”。那天有什么“情味”让作者“忘不了” 呢?
• 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描述给宁坤的画因为:
• ①所画的倒挂而且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 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 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点明主题,吸引读 者。
2.第2段中作者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 试分析这一句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在内容和 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格调”原指“人或艺术品的品格或风格”,此指炒熟 后青头菌的诱人色泽(鲜香口味)。
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 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 么好吃 !
“张目结舌”原指“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此指牛肝菌 味道好得令人吃惊。
语言赏析
• 3.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硕小花帽子,穿着扳 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 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 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 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 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
• 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内容上: 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
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
3.第11段中作者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 试分析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 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照应第三 段内容,收未全文,首尾呼应,使结 构显得完整 。
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 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 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 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 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字词音
鲜腴yú
青头菌jùn 黄焖鸡mèn
பைடு நூலகம்草茎jīng 择净zhái 炽红chì
缅桂花miǎn 绿釉 yòu 密匝匝zā 花骨朵gū 鸡枞zōng 扳尖bān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 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 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 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 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 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 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