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动物的行为 教案 -- 2020—2021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科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动物的行为》是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的内容,是第七章生命活动调节的基础。
通过学习动物的行为,引入学习生命活动的调节,具有引入、过渡的作用。
本节内容中的动物觅食行为、攻击行为等等,对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界中动物的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视野。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一阶段已学习了动植物的生命活动、种群、群落等知识,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了大量的有关动物行为的事例,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更深地认识自然,以及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各项行为。
三、重、难点
重点:能说出动物的几种行为,举例一些觅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等。
难点:通过学习意识到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是为了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四、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动物的行为,以及动物行为的生物学意义。
2、能举例说说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觅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社群行为、迁徙行为(洄游行为)等。
3、认识到自然界中动物各种行为都是为了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五、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动物的行为》是第七章生命活动调节的基础,设计意图是通过观看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行为,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本堂课中教学素材丰富,并非照本宣科,不同来源的视频衔接自然,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但本堂课中也存在许多不足:
1、课堂中知识性体现不强,可以更多的挖掘生物与环境的内在联系,欠缺深度和广度。
2、在小组观察、实验、讨论的过程中,应增加导学稿、记录单,以便交流汇报。
3、应注意教学中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