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
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I卷(共61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中,将游戏障碍添加到成瘾性疾患中,引起关注。

如何分析游戏成瘾的原因,并制定对策,这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也不是光靠强制戒断的方式所能解决的。

游戏具有强烈的交互性,玩家不是被动地接受作品,而是可以直接走进幻想空间,以自己的行动改变游戏结局,这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此,创造与掌控,是游戏魅力的关键,也是理解游戏成瘾的钥匙.
②今天的成瘾研究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三个角度切入,认为游戏成瘾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家庭与教育的因素在国内未成年人的游戏成瘾问题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高强度而又较为单一的学习模式,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态,进而在游戏中寻求逃避.社会流动和竞争压力又会产生父母与孩子分离的现象,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也更容易向游戏寻找心理安慰。

当父母怪罪孩子沉迷游戏时,其实应该好好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我每天有多少时间与孩子在一起?我们在一起时有共同分享的快乐吗?孩子究竟遇到了哪些问题?我对于这些问题又提供了什么样的支持?
③网络、手机、游戏,这些新媒体都具有比传统媒体更容易令人上瘾的可能性,但新媒体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我们需要更全面地理解个人、社会、时代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成瘾原因,及其与新媒体的复杂关系。

一方面,游戏厂商需要在游戏中建立防沉迷的机制;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游戏在娱乐、社交、认知、情绪释放等方面的优势,在教育过程中融合进游戏元素,寓教于乐,让教育本身变得更生动,更活泼.
④把数字化新技术和社会关怀结合起来,为家庭搭建更好的亲子沟通、亲子娱乐的网络平台,开发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游戏,这是解决游戏成瘾问题更好的努力方向。

比如风靡世界的一款教育游戏让孩子使用绘图工具画出各种部件和场景,内置学校各年级相关教学案例,几乎可以模拟教科书全部物理现象,让课本内容变得生动直观。

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也表明,电子游戏能给大脑功能带来积极改善,如提高注意力、增强短时图像记忆力、使人在不同任务之间转换更自如,这些大脑的高效状态如果能与需要专注和想象力的严肃工作进行结合,就能更好地提高效率.
⑤康德、席勒、斯宾塞等思想家早就阐发了游戏的意义,他们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游戏可以帮助人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进入自由与审美的境界。

今天,游戏与技术日益融合,技术打开游戏的可能,也释放人类的游戏天性,使游戏成为重要文化现象。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我们更需要认识人类的发展与游戏的关系,在游戏与学习、教育、工作乃至社会治理方面寻找结合点,把人的游戏本能通过新的媒介形式转化为创造与进步的动力。

(摘编自严锋《把游戏本能转化为创造动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游戏成瘾的原因探究治疗的途径不是医学方面的问题,仅仅强制戒断不能够解决。

B.相比于其他孩子,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遇到问题时更倾向于到游戏中寻求精神寄托.
C.和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或许更易让人上瘾,但我们无法否认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D.康德等人认为游戏能让人感性和理性合一,达到自由和审美的境界,是艺术的本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剖析了游戏的交互性特点,指出创造和掌控对理解游戏成瘾的作用,观点鲜明。

B.文章分析了家庭与教育、新媒体与游戏成瘾的关系,论证了游戏助力孩子成长的可行性。

C.第④段举出一款游戏让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的实例,目的是为游戏开发者指明方向。

D.末段分析了当前游戏成为重要文化现象的形势,号召人们将游戏本能转化为创造动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少年游戏上瘾,是因为在游戏过程中能主动进入虚拟空间,自我操纵游戏的结局.
B.父母只要认真地检讨自身,给孩子多点陪伴,就能阻止孩子在游戏中寻求逃避。

C.如果能将游戏与需要专注和想象力的严肃工作进行结合,就能更
好地提高工作效率.
D.当前的游戏厂商既要设计防沉迷的机制,更要在游戏和教育有机融合方面下大力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系于一发
[奧地利]卡尔·施普林根施密特
我们想:让姑妈把秘密公开吧!我们虽年幼,但毕竟长大了,好歹快成年了,有什么事不能对我们说呢?埃弗里纳姑妈真不用对我们保什么密了。

就说那个圆的金首饰吧,她用一根细细的链,总是把它系在脖子上,我们猜想,这里准有什么异乎寻常的缘由,里面肯定嵌着那个她曾爱过的年轻人的小相片。

也许她是白白地爱过他一阵哩,这个年轻人是谁呢?他们当时究竟怎样相爱的呢?那时情况又是如何呢?
这没完没了的疑问使我们纳闷。

我们终于使埃弗里纳姑妈同意给我们看看那个金首饰。

我们急切地望着她,她把首饰放在平展开的手上,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塞进缝隙,盖子猛地弹开了。

令人失望的是,里面没有什么照片,连一张变黄的小相片也没有,只有一根极为寻常的、结成蝴蝶结状的女人头发,难道全在这儿了吗?
“是的,全在这儿,”姑妈微微地笑着,“就这么一根头发,我发结上的一根普普通通的头发,可它却维系着我的命运。

更确切地说,这纤细的一根头发决定了我的爱情。

你们今天这些年轻人也许不理
解这点,你们把自爱不当回事,不,更糟糕的是,你们压根儿没想过这么做。

对你们说来,一切都是那样直截了当,来者不拒,受之坦然,草草了事。

“我那时19岁,他—-事情关系到他——不满20岁。

他确是尽善尽美,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爱我。

他经常对我这样说:我该相信这一点。

至于我呢,虽然我俩间有许多话难以启口,但我是乐意相信他的.
“一天,他邀我上山旅行。

我们要在他父亲狩猎用的僻静的小茅舍里过夜,我踌躇了好一阵。

因为我还得编造些谎话让父母放心,不然他们说啥也不会同意我干这种事的。

当时,我可是给他们好好地演了出戏,骗了他们。

“小茅舍坐落在山林中间,那儿万籁俱寂,孤零零地只有我们俩,他生了火,在灶旁忙个不歇,我帮他煮汤。

饭后,我们外出,在暮色中漫步,两人慢慢地走着,无声胜有声,强烈的心声替代了言语,此时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们回到茅舍,他在小屋里给我置了张床。

瞧他干起事来有多细心周到!他在厨房里给自己腾了个空位,我觉得那铺位实在不太舒服。

“我走进房里,脱衣睡下。

门没上栓,钥匙就插在锁里。

要不要把门栓上?这样,他就会听见栓门声,他肯定知道,我这样做是什么意思,我觉得这太幼稚可笑了。

难道当真需要暗示他,我是怎么理解我们的欢聚的吗?话说到底,如果夜里他真想干些风流韵事的话,那么锁、钥匙全部无济于事,无论什么都对他无奈.对他来说,此事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俩的一辈子——命运如何全取决于
他,不用我为他操心。

“在这关键时刻,我蓦地产生了一个奇妙的念头,是的,我该把自己‘锁’在房里,可是,在某种程度上说,只不过是采用一种象征性的方法。

我踮着脚悄悄地走到门边,从发结上扯下一根长发,把它缠在门手把和锁上,绕了好几道。

只要他一触动手把,头发就会扯断。

“嗨,你们今天的年轻人呀!你们自以为聪明,聪明绝顶。

但你们真的知道人生的秘密吗?这根普普通通的头发-—翌日清晨,我完整无损地把它取了下来!——它把我们俩强有力地连在一起了,它胜过生命中其他任何东西。

一俟时机成熟,我们就结为良缘。

他就是我的丈夫,多乌格拉斯。

你们是认识他的,而且你们知道,他是我一生的幸福所在。

这就是说,一根头发虽纤细,但它却维系着我的整个命运。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段结尾连续用三个问句,表现出“我们”的好奇和了解真相的急迫,也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又自然地推动了情节。

B.姑妈年轻时的爱情故事,既有传奇色彩,也富有教育意义,使“我们”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因此静听她娓娓道来,不忍打断。

C.“你们今天这些年轻人”重复出现,表达了姑妈对年轻人不知自爱和自作聪明行为的不屑和鄙夷,突出了姑妈的爱情观的宝贵. D.姑妈的丈夫多乌格拉斯没有直接出场,但是他对女友细心体贴、对爱情理性节制的富有教养的形象却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

5.姑妈为什么要用一根头发“把自己‘锁’在房里”?请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以“我们"的疑问开篇,接下来却只写了姑妈的讲述,而没有
再写“我们"来结尾,这样的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别的因在襁褓..时,与其祖母康里氏在三皇后宫庭。

戊申..
,父抄思卒,母张氏迎别的因以归。

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甲寅,世祖以宗王镇黑水,命别的因袭抄思职,为副万户,镇守随、颍等处.丙辰冬十有二月,世祖复谕征镇军士悉听别的因号令.别的因身长七尺余,肩丰多力,善刀舞,尤精骑射,士卒咸畏服之.世祖即位,委任尤专.冬十一月,谒见世祖于行在所,世祖赐金符..
,以别的因为寿颍二州屯田府达鲁花赤。

时二州地多荒芜,有虎食民妻,其夫来告,别的因默然良久,曰:“此易治耳。

"乃立槛设机,缚羔羊槛中以诱虎.夜半,虎果至,机发,虎堕槛中,因取射之,虎遂死.自是虎害顿息.至元十三年,授明威将军、信阳府达鲁花赤,佩金符。

时信阳亦多虎,别的因至未久,一日,以马裼置鞍上出猎,命左右燔山,虎出走,别的因以裼掷虎,虎搏裼,据地而吼,别的因旋马视虎射之,虎立死。


六年,进宣威将军、常德路.副达鲁花赤。

会同知李明秀作乱,别的因请以单骑往招之,直抵贼垒,贼轻之,不设备。

别的因谕以朝廷恩德,使为自新计,明秀素畏服,遂与俱来.别的因闻于朝,明秀伏诛,贼遂平.三十一年,进怀远大将军,迁池州路达鲁花赤.之官,道经颍上。

有野豕时出害民禾稼,民莫能制。

闻别的因至,迎拜境上,告以其故。

别的因曰:“毋虑也。

”遂至荆山,以狼牙箭射之,豕走数里。

至大二年,卒,年81岁。

(《元史·别的因传》)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
B。

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
C. 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
D。

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襁褓,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

古代也可用来比喻年纪幼小.
B. 戊申,干支纪年法。

十天干十二地支合为干支,在中国古代只用于纪年纪月.
C. 金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信物,包括铜虎符、金鱼符、金符牌等.
D。

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

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别的因力大技精。

他身高七尺多,肩膀宽阔,善于舞刀,尤其精于骑马射箭.
B. 别的因深受世祖信任.世祖曾下令征镇军士全都听从他的号令,即位后更是赐给他金符。

C. 别的因关爱百姓。

寿颍二州有虎食人,他设置机关捕虎,有时甚至烧山诱虎,亲自射杀。

D。

别的因忠贞无畏.李明秀作乱时,他自请劝降,深入贼垒,说服李明秀与其一道来降。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别的因谕以朝廷恩德,使为自新计,明秀素畏服,遂与俱来。

(2)之官,道经颍上。

有野豕时出害民禾稼,民莫能制.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②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③真。

已诉征求④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①呈:呈送。

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

②转须:反而更应该。

③甚:太。

④征求:指赋税征敛。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
D.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12.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和乐平易)之衷,
往往溢于言表."你从本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2小题,9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漫步经典,我们可以领略古人笔下秀美的自然风光:《蜀道难》“,
”让我们欣赏到了蜀道“山高难越、峡谷曲折、江水湍急"的奇险:《赤壁赋》“,”让我们看到了长江赤壁“雾锁大江,水天一色”的壮美。

(2)品读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心灵的律动:《离骚》“,余不忍为此态也!”那是屈原傲视一切、毫不妥协的宣言;《登高》“,”抒发了杜甫潦倒困苦、借酒浇愁的无尽感慨;《琵琶行》“,"则是表达了白居易对和自己一样有着不幸遭遇的琵琶女深切同情的千年一叹.
第II卷(共89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科幻片诞生至今,美国好菜坞在这一领域可
谓,其推出的以拯救地球为题材的大
片,如备受中国观众熟悉的《后天》《独立日》《2012》等。

而今年春节,一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巨制科幻《流浪地球》,吸引了观众的无数眼球,同时也上了各媒体的“热搜”.从观众的讨论中可以归纳出三大原因:一是气势恢弘的场景和震撼人心的特效俘获了观众的心,效果背后是团队一遍又一遍的设计修改的付出。

比如,为了设计创作行星发动机,《流浪地球》团队设计了3000多个概念设计图,最后才定稿.()二是演绎拯救地球的壮举。

不少当地观众认为,历来都是美国人拯救地球,而该片是却基于中国文化和情感,讲述了中国人如何拯救地球的故事,这个视角非常新颖有趣,与众不同。

三是地展现了全人类的共有价值,即面对人类共同灾难时,中国人表现出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性闪光点,这是全人类推崇的一种价值观。

1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名列前茅不胜枚举独辟蹊径痛快淋漓
B. 名列前茅擢发难数另辟蹊径淋漓尽致
C. 独占鳌头不胜枚举另辟蹊径淋漓尽致
D。

独占鳌头擢发难数独辟蹊径痛快淋漓
15. 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一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

B。

中国式拯救地球的一部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

C。

无数观众对这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充满
吸引力。

D. 无数观众的眼睛被这部中国式拯救地球的科幻巨制《流浪地球》所吸引。

16。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 由此可见,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对导演要求非常高。

B 。

导演对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要求非常高,由此可见。

C. 导演由此可见,对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要求非常高。

D 。

由此可见,导演对整部电影的特效细节要求非常高。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①朝济而.夕设版焉 ②羽化而.
登仙 B 。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师道之.
不传也久矣 C 。

①晋军.函陵 ②沛公军.
霸上 D. ①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②而是世之伟瑰怪非常..之观
18.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3分 )( ) A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B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 。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
19。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

赋,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经过长期的演变,出现了
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赤壁赋》就是其典型代表。

B。

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

“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C.《归园田居(其一)》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20。

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人脸识别”下定义。

(不超过35个字)(5分)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它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

这是一项高端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具体而言,就是计算机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获取识别对象的面部图像,再利用核心的算法对其脸部的五官位置、脸型和角度等特征信息进行计算分析,进而和自身数据库里已有的范本进行比对,最后判断出用户的真实身份。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柴油在开采和运输的过程中,常会泄漏到水体和土壤中,
①______________。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
吴正岩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研制出一种可高效去除水体和土壤中柴油污染的新型纳米海绵。

这种纳米海绵表面含有大量的疏水基团,可与柴油分子形成分子间作用力,从而将②_____________,纳米海绵中的柴油就随海绵一起从水体和土壤中移除,达到污染修复的目的.吴正岩表示,纳米海绵不仅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柴油,而且可以铺在土壤表面,③_______________,也可以放在土壤中控制柴油的迁移和扩散,且易回收,因此在防止柴油污染水体和土壤领域前景广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在一场电视访谈节目中,清华大学的学生梁某表达了他的人生迷茫: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他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该去做什么工作。

针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作出了下面的人生提示。

甲: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乙:没有“眼前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
丙:我觉得,你先弄清楚“我是谁”“我要去哪里”。

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
期高二年级
第I卷(共61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答案】1。

A 2. C 3。

D
【1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A项,“不是医学方面的问题”曲解文意.原文说“这不是简单的医学问题",并非不是医学问题。

故选A。

【2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C项,“让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的实例"“目的是为游戏开发者指明方向”错误.举出的例子是教育游戏让课本知识更生动直观,并非为了说明其让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再者举出这类例子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游戏本能是可以被借助用来转化为创造功力的。

故选C.
【3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
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项,“是因为在游戏过程中能主动进入虚拟空间,自我操纵游戏的结局"说法片面,原文认为游戏成瘾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项表述不妥当.B项,“只要……就……”错误。

结合文本内容“高强度而又较为单一的学习模式,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态,进而在游戏中寻求逃避。

社会流动和竞争压力又会产生父母与孩子分离的现象,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也更容易向游戏寻找心理安慰”分析可知,除家庭外还有教育的因素,因此这种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

C项,“如果能将游戏与需要专注和想象力的严肃工作进行结合”错误。

原文的意思是“这些大脑的高效状态"与严肃工作结合起来,而不是游戏与严肃工作结合起来。

故选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答案】4.C
5.①出于自爱:姑妈相信“他”的爱情,但不愿意放纵;②出于尊重:不愿让“他”听到锁门声而感情受到伤害;③出于无奈:因为锁和钥匙都无济于事,命运如何全取决于“他”。

6.①小说的主体是姑妈的爱情故事,“我们”的疑问只是引出故事的由头,疑问的答案已经包含在故事中;②小说的主人公是姑妈,在姑妈的讲述中已经完成了对其形象的刻画,主旨也得到揭示;③结尾不再写“我们",反而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使小说具有更大的艺术张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