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共27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马炎
西

26266西年3年晋 完成统一
晋 统
魏 吴280年 一
西晋疆域图
一、西晋的建立
2.西晋的社会风气
西晋的皇室及许多大臣是大地主、 大贵族出身。西晋王朝制定了一些列 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 他们的利益。这些大地主、大贵族治 国上往往缺乏雄才大略,而多是处处 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 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1.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 A.司马懿
D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二、八王之乱
1.晋初分封诸王
西晋初年, 晋武帝认为,曹 魏削弱所封诸王 的势力,导致孤 立而亡,于是大 封二十七个同姓 王。不断扩大宗 室诸王的权力。
后来,晋武帝又陆 续派遣诸王据守州 郡重镇。这些出镇 的宗室诸王,既手 握重兵,又掌管民 事,势力日益强大。
二、八王之乱
2、走向分裂--八王之乱
晋武帝的儿子 晋惠帝昏庸无
A.统治集团迅速腐朽,社会上层生活腐败 B.皇族争夺权力,连年混战 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 D.匈奴贵族起兵,攻击西晋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游(胡牧人民)族匈崇奴尚鲜武卑力,文化落后

羌 氐
中原
1.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农耕民族 (汉人)
文化先进,不善征战
2.西晋时期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少数的游牧民族 不断内迁。
河间王司马颙
能。在位时手
赵王司马伦 齐王司马冏
握重兵的八个 封王为了争夺 中央政权,先
东海王司马越 楚王司马玮
汝南王司马亮
后起兵,相互 混战,史称 成都王司马颖
“八王之乱”。
长沙王司马乂
二、八王之乱
3、西晋的灭亡 316年匈奴亡西晋
想一想:西晋政权的短命与实行分封 诸王有什么关系? 皇权与王权的矛盾 导致西晋王朝短命的原因是: 主要根源
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 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促进了我国 民族融合。
影响: ①促进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3. 东 晋 十 六 国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4.前秦统一北方 氐族符氏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任用
王猛为相,统一了黄河流域。
前秦是哪个民族于 何时建立的? 谁领导前秦走向富 强,并统一了北方?
二、八王之乱
1、原因:
①分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大;②晋惠帝昏庸无能。
2、影响: ①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②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 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作用: ①促进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十六国: (1)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 称为十六国。 (2)4世纪后期,氐族苻坚 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3、我国古代历史第一次大规模人口 迁徙高潮。
一、西晋的兴亡(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 1、建立:266年, 司马炎 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 ,实现了统一。
3、衰落:晋惠帝时发生“ 八王之乱 ”,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4、灭亡: 316 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二、八王之乱
秦汉时期 前221年----220年 特点:首次大一统
三国两晋南 220年----589年 北朝时期
特点: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一、西晋的建立
称(为2)十4六世国纪。后期,氐族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相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
一、西晋的兴亡(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 1、建立:266年, 司马炎 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 ,实现了统一。
3、衰落:晋惠帝时发生“ 八王之乱 ”,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4、灭亡: 316 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5.十六国北朝的政权更替
十六国
(316年—439年)
北朝: 北魏
(439年--581年)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南 北 朝 地 图
东汉 末年 军阀 混战
三西 国晋 鼎统 立一
十六国 东晋
南 北朝 北
朝 南朝
历史时期特点:
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
2、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1. 200 年,曹操在 官渡 以少胜多(战役特点) 大败 袁绍 。
影响:官渡之战为曹操 统一北方奠定 基础。
2.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并招揽人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②经济上:实行 屯田 ,恢复农业生产; ③军事上:官渡之战曹操 以少胜多 (战役特点)大败袁绍。
3. 208 年, 孙刘联军 在 赤壁 以少胜多(战役特点)大败曹军。 影响:赤壁之战为 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1、原因:
①分封同姓诸王,导致宗室诸王势力过大;②晋惠帝昏庸无能。
2、影响: ①西晋迅速走向衰落;

②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五胡内迁: 匈奴 、鲜卑、羯 、氐 、羌 )
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作用: ①促进北方民族的大融合,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3.十六国: 发展。 (1)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先后建立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
国家 建立者 魏 _曹__丕__ 蜀 _刘__备__
吴 孙权
时间 220年 221年
222年
都城 洛阳 成都
_建__业__
经济与生产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 恢复和发展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 地区的开发
造船业发达, 230年,吴国 卫_温__曾率领船队到达 _夷__洲_ (现在的台湾)
1.三国归晋——魏灭蜀
三国后期,魏 国实力增强, 吴、蜀两国日 益衰落。 263年,魏灭蜀。
一、西晋的建立
1.三国归晋——晋代魏
266年,司马懿
晋 武
的孙子司马炎自 立为帝,改国号
帝 司 马
为晋,以洛阳为

都,史称西晋。
一、西晋的建立
1.三国归晋——晋灭吴
264年暴君孙皓即吴国皇帝之位, 吴国众叛亲离。 279年冬,司马炎兵分六路大举 伐吴。 280年,孙皓投降,吴国灭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