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19号外币折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步: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 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三、与现行制度的比较
明确了记账本位币的定义及确定标准 外币投入资本不产生汇兑差额 明确了记账本位币改变的会计处理 明确了处置境外经营的会计处理
外币货币性项目
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的账务处理 ● 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 汇兑收益 借: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处理
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在交易发生日已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 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 产生汇兑差额。(计提资产减值?)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等。
(2)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外币价值发生变动的外币非 货币性项目,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相应的汇率变动的影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实质上意味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股票投 资等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汇率变动对其影响, 一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照本准则第五条规定选定其中一 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 民币。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 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二)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 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按照上述1、2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三)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 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1.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判断
2.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境外经 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1.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判断
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 利率、工资和物价与物价指数挂钩; 一般公众不是以当地货币、而是以相对稳定的外币
为单位作为衡量货币金额的基础; 一般公众倾向于以非货币性资产或相对稳定的外币
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持有的当地货币立即用于投资 以保持购买力; 即使信用期限很短,赊销、赊购交易仍按补偿信用 期预计购买力损失的价格成交。
2.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境外经营 财务报表的折算
第一步: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 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 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
(四)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 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 分支机构。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 采用不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也视同境外经营。
准则19号——外币折算
记账本位币的变更
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 大变化。
(二)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 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 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 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 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 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准则19号——外币折算
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 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 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讲解提纲
一、外币交易 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三、与现行制度的比较
一、外币交易
(一)外币交易的种类 (二)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近似汇率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四)分账制记账方法
(三)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 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准则19号——外币折算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 性;
(二)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 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三)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 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例如,甲公司12月1日以每股3港元的价格买入乙公 司H股10000股,作为短期投资,当日汇率为1港 元= 1.2元人民币。当月31日,该H股股价为每 股3.5港元,汇率为1港元=1元人民币.
初始确认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36000
贷:银行存款
36000
期末计量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0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2、资产负债表日(期末)的会计处理
(1)外币货币性项目
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 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 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需要计提减值 准备的,应当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 算后,再计提减值准备。
货币性项目:是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 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如:银行 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 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 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 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 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二)即期汇率和即指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 价的中间价。
但,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交易实际采用 的率利,即银行买入价或银行卖出价。
通常,应采用即期汇率折算,汇率波动不大的,为简化核 算,可采用与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但前后各期不 得随意变动。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1.交易日的会计处理
采用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汇率 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需要注意: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 目,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 当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 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 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 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二、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一)境外经营的范围
(二)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三)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一)境外经营的范围
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 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
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 支机构,采用不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也 视同境外经营。
例如,以人民币买入1000美元,当日中间价1美元=8.1元人民币, 银行卖出价1美元=8.15元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美元) 81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5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 8150
(二)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近似汇率
2. 即期汇率近似汇率,是“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 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 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四)分账制记账方法
金融保险企业的外币交易频繁,涉及外币币 种较多,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 核算。资产负债表日,按本准则第十一条的 规定分别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进行调 整。
无论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或者采用统账制 记账方法,只是账务处理方法不同,但产生 的汇兑差额的确认、计量的结果和列报,应当 与统账制处理结果一致。
(一)外币交易种类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 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包括:
1.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 务;
2.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 3.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准则19号——外币折算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国际准则中的功能货币)
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
三、与现行制度的比较
明确了记账本位币的定义及确定标准 外币投入资本不产生汇兑差额 明确了记账本位币改变的会计处理 明确了处置境外经营的会计处理
外币货币性项目
资产负债表日汇兑差额的账务处理 ● 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贷: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 汇兑收益 借: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 贷: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2)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处理
对于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在交易发生日已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 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 产生汇兑差额。(计提资产减值?)
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等。
(2)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外币价值发生变动的外币非 货币性项目,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相应的汇率变动的影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实质上意味着: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股票投 资等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汇率变动对其影响, 一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按照本准则第五条规定选定其中一 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 民币。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通常以 该货币进行商品和劳务的计价和结算;
(二)该货币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材料和其 他费用,通常以该货币进行上述费用的计价和结算;
按照上述1、2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 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三)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 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1.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判断
2.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境外经 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1. 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判断
三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 利率、工资和物价与物价指数挂钩; 一般公众不是以当地货币、而是以相对稳定的外币
为单位作为衡量货币金额的基础; 一般公众倾向于以非货币性资产或相对稳定的外币
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持有的当地货币立即用于投资 以保持购买力; 即使信用期限很短,赊销、赊购交易仍按补偿信用 期预计购买力损失的价格成交。
2.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境外经营 财务报表的折算
第一步: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 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 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
(四)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 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 分支机构。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 采用不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也视同境外经营。
准则19号——外币折算
记账本位币的变更
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除非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 大变化。
(二)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 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 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 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 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 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准则19号——外币折算
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 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 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讲解提纲
一、外币交易 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三、与现行制度的比较
一、外币交易
(一)外币交易的种类 (二)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近似汇率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四)分账制记账方法
(三)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以及保存从经营活动中收取 款项所使用的货币。
准则19号——外币折算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企业选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一)境外经营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是否拥有很强的自主 性;
(二)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在境外经营活 动中占有较大比重;
(三)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 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随时汇回;
例如,甲公司12月1日以每股3港元的价格买入乙公 司H股10000股,作为短期投资,当日汇率为1港 元= 1.2元人民币。当月31日,该H股股价为每 股3.5港元,汇率为1港元=1元人民币.
初始确认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36000
贷:银行存款
36000
期末计量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1000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2、资产负债表日(期末)的会计处理
(1)外币货币性项目
因汇率变化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 用,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 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需要计提减值 准备的,应当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 算后,再计提减值准备。
货币性项目:是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 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如:银行 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应 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等
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 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 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 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二)即期汇率和即指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 价的中间价。
但,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交易实际采用 的率利,即银行买入价或银行卖出价。
通常,应采用即期汇率折算,汇率波动不大的,为简化核 算,可采用与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但前后各期不 得随意变动。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1.交易日的会计处理
采用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近似汇率 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需要注意: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 目,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 当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 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 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 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二、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一)境外经营的范围
(二)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三)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 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一)境外经营的范围
境外经营,是指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合营企 业、联营企业、分支机构。
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分 支机构,采用不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也 视同境外经营。
例如,以人民币买入1000美元,当日中间价1美元=8.1元人民币, 银行卖出价1美元=8.15元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美元) 81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50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 8150
(二)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近似汇率
2. 即期汇率近似汇率,是“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 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是指 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四)分账制记账方法
金融保险企业的外币交易频繁,涉及外币币 种较多,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 核算。资产负债表日,按本准则第十一条的 规定分别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进行调 整。
无论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或者采用统账制 记账方法,只是账务处理方法不同,但产生 的汇兑差额的确认、计量的结果和列报,应当 与统账制处理结果一致。
(一)外币交易种类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 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包括:
1.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 务;
2.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 3.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准则19号——外币折算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国际准则中的功能货币)
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