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县城镇土地质量驱动力影响与潜力挖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期王宁等:迁西县城镇土地质量驱动力影响与潜力挖掘分析
图3城镇区位与土地质量叠置图
图4城镇集取规模与土地质量叠置图
66资源与产业2009年
4.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与潜力挖掘
图5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图层与土地质量分等图层叠置分析结果图。

可以直观地看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土地质量的影响与潜力挖掘分析结果中,挖掘潜力适中7个,挖掘潜力较大1个。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驱动力对迁西县各建制镇土地质昔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罗家屯镇财政收入2014万元,仅为最高值三屯营镇的19%,固定资产投资4803万元,为三屯营镇的18%,导致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质母分等起到负面作用;其他城镇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分等结果一致,适度的发挥了潜力。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迁西县城镇土地质蛩评定结果基本一致,反映了迁西县各建制镇间土地质餐差异。

定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挖掘空间较小;其他城镇综合服务能力与土地质鬣情况一致,正常发挥r作用。

就全县而言。

迁西县各镇土地质最优劣程度和综合服务能力高低在空间分布上基本呈现一致性。

4.5土地生产潜力影响与潜力挖掘
图7为土地生产潜力图层与土地质量分等图层叠置分析结果。

图上直观的表明土地生产潜力对于土地质量的影响与潜力挖掘分析结果中,挖掘潜力差1个,挖掘潜力较差2个,挖掘潜力适中3个,挖掘潜力较大2个。

结果说明土地生产潜力驱动力对迁西县各建制镇土地质量的影响效果较为显著。

滦阳镇人均耕地面积0.0278hm2,土地生产潜力在土地质量评
图5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质量叠置图
4.4综合服务能力影响与潜力挖掘
图6为综合服务能力图层与土地质鼍分等图层叠置分析结果。

从图中看到,综合服务能力对于土地质量的影响与潜力挖掘分析结果为:挖掘潜力较差1个,挖掘潜力适中7个。

结果说明综合服务能力驱动力对迁两县各建制镇土地质最的影响效果不明显。

太平寨镇批发零售总产值20020万元、储蓄存款结余24166万元,金融服务行qk较发育,反映综合服务能力优势显著,拉动了土地质懂的提高,在土地质量评定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正面作用;金厂峪、东荒峪两个镇人均耕地分别为0.0355hm2和0.0543hm2,土地生产潜力在土地质量评定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三屯营、罗家屯两个镇人均耕地分别为0.0423hm2和0.0702hm2,土地生产潜力在土地质量评定过程中起到的是消极的制约作用,说明存在挖掘空间。

洒河桥、太平寨、新集三镇的土地生产潜力的发挥符合土地质鼍的评定结果。

由此可知,迁西县
大部分建制镇土地生产潜力发挥现状与土地质量优劣
第5期王宁等:迁西县城镇土地质量驱动力影响与潜力挖掘分析67
图6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质量叠置图
图7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质量叠置图
68资源与产业2009生
水平不相一致,有些镇土地生产潜力挖掘较严重不利于区域物质基础的保证;部分建制镇土地生产潜力挖掘不够,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发挥土地生产潜力的作用。

4.6基础设施影响与潜力挖掘
图8为基础设施图层与土地质量分等图层的叠置分析结果。

图8显示出基础设施对于土地质缝的影响与潜力挖掘分析结果中,挖掘潜力差1个,挖掘潜力较差1个,挖掘潜力适中2个,挖掘潜力较大4个。

结果表明,基础设施驱动力对迁西县各建制镇土地质量的影响效果较为显著。

东荒峪镇人均道路长度9.3m,为最大值,燃气普及率较高达到90%以上,致使基础设施在土地质苗评定过程中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滦阳镇的基础设施状况对土地质量的评定的正常的发挥了作用。

由此可见,迁西县大部分建制镇基础设施现状水平与土地质量优劣水平不相匹配。

4.7驱动力综合影响与综合潜力挖掘
考虑所有驱动力对每个建制镇的影响效果,对驱动力与土地质量进行综合空间叠置分析。

图9显示出:挖掘潜力差2个,挖掘潜力较差1个,挖掘潜力适中1个,挖掘潜力较大1个,挖掘潜力大3个。

三屯营、洒河桥、罗家屯三镇综合驱动力对其土地质量评定起到负面影响,驱动力总体水平与土地质量并不匹配,制约了土地质量的提高,潜力挖掘空间大;金厂峪镇综合驱动力在一定程度上负面影响土地质量评定结果,挖掘潜力较大;太平寨镇综合驱动力对其土地质量评定起到一定的正面影响,潜力挖掘空间较
图8基础设施与土地质量叠置图
面作用主要原因为人均道路长度指标高,为5.8m,而燃气普及率为全县最低,仅为65%,应加大建设力度:三屯营、金厂峪、太平寨、罗家屯4镇人均道路长度分别为5.0m、3.6m、0.5m和2.5m,对土地质鼍的评定具有消极影响,这与地处山区,人均道路长度指标低的现状相吻合,潜力挖掘空间较大;洒河桥、新集两镇的基础设施状况与土地质量评定结果一致,正小;东荒峪、滦阳两镇综合驱动力对土地质量的评定正面影响大,潜力挖掘卒间最小,从而使驱动力在总体上进一步提升土地质最较为困难;新集镇的综合驱动力对土地质量评定结果均无影响,发挥的潜力大小与新集镇的土地质苣水平相一致。

正面影响的驱动力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负面影响的驱动力在以后的社会
经济建设中有待加大挖掘潜力力度。

第5期
王宁等:迁西县城镇土地质量驱动力影响与潜力挖掘分析69

结论
图9驱动力与土地质量的综合叠置结果图
本文通过对迁西县8个建制镇的6个土地质量驱动力图层与土地质量分等图层进行分别及综合叠置分析,量化评价了各驱动力对不同建制镇的影响与潜力。

评价结果表明各驱动力对土地质量影响效果明显程度及潜力挖掘空间有所不同,土地供应潜力、基础设施等对土地质量影响明显,潜力挖掘空间大;城镇区位、城镇集聚规模等对土地质量影响较明显,具有
一定的潜力挖掘空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服务
能力等对土地质量影响不明显,潜力挖掘空间较小。

此外,土地质量高的建制镇部分驱动力对土地质量的
评定产生负面影响,待挖掘的潜力较大;土地质量中等建制镇部分驱动力正面影响土地质量评定结果,部
分因素负面影响土地质鼍评定结果,待挖掘的潜力空
间或大或小;土地质量差的建制镇部分驱动力对其土地质量的评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待挖掘的潜力较小。

探究造成土地质量潜力差异现状的原因,主要为迁西县大部分城镇地处山区,交通条件地区差异比
较明显,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大相径庭;同时,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也会对土地质量驱动力潜力差异产生一定影响。

各镇应结合分析结
果发挥正面影响土地质量驱动力的优势,挖掘负面影响土地质量驱动力的潜力,县级政府也可据此调整产业发展策略,优化社会发展各方面布局,实现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小艳,陈婕,王占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
业科学,2007,35(7):2053—2054[2]
胡存智.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3]毛良祥。

许书平,范黎.城镇土地分等研究的进展及问题[J].中
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3):26.28
[4]王佑汉.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资源与
产业,2009,11(2):6l一65
[5]
林霞,任学慧,张海静.统筹县域土地利用厦其分区研究[J].资
源与产业,2008.10(2):3l一34
[6]
吴冬梅,陈会广,牟燕.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6,9(2):47—50
[7]
晏路明.福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叠置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3(1):lO.18
[8]
李翠华.郎奎建,刘兆刚.基于GIS的森椿资源变化叠置分析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7,23(1):19—22
【9]
范大昭,雷蓉.利用空间叠置分析探测地形围数据库的变化[J].海洋测绘,2005,25(2):44—47
[10]孙建国,赵军.Mapinfo中叠置分析的实现与应用[J].微型电脑
应用。

2003,19(2):59—60
[11]杨海军,邵全琴.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地理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
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7.10,9(5):70.75
[12]宋少辉,李鸿奎.GIS技术中矢量数据空间叠置分析及应用[J].
信息科技,2007(4):6l一62
[13]贺瑜,刘刚.DEM与空问叠加分析在土地定量评价中的研究[J].
计算机工程,2006。

32(1):251.253
[14]EblingJ,WiebeA。

GarthC,etaLTopologybasedflowanalysisand
superposition
effects[J】.Topology—basedmethods
in
visualization.
2007,(3):91.102
迁西县城镇土地质量驱动力影响与潜力挖掘分析
刊名:
资源与产业
英文刊名:RESOURCES & INDUSTRIES
年,卷(期):2009,11(5)
1.王佑汉半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期刊论文]-资源与产业 2009(02)
2.毛良祥;许书平;范黎城镇土地分等研究的进展及问题[期刊论文]-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6(03)
3.胡存智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 2004
4.Ebling J;Wiebe A;Garth C Topology based flow analysis and superposition effects 2007(03)
5.贺瑜;刘刚DEM与空间叠加分析在土地定量评价中的研究[期刊论文]-计算机工程 2006(01)
6.宋少辉;李鸿奎GIS技术中矢量数据空间叠置分析及应用[期刊论文]-信息科技 2007(04)
7.杨海军;邵全琴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地理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地球信息科学 2007(05)
8.孙建国;赵军Mapinfo中叠置分析的实现与应用[期刊论文]-微型电脑应用 2003(02)
9.范大昭;雷蓉利用空间叠置分析探测地形图数据库的变化[期刊论文]-海洋测绘 2005(02)
10.李翠华;郎奎建;刘兆刚基于GIS的森林资源变化叠置分析研究[期刊论文]-林业调查规划 2007(01)
11.晏路明福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叠置分析[期刊论文]-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01)
12.吴冬梅;陈会广;牟燕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分析[期刊论文]-资源与产业 2006(02)
13.林霞;任学慧;张海静统筹县域土地利用及其分区研究[期刊论文]-资源与产业 2008(02)
14.付小艳;陈婕;王占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07)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ycy200905013.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