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教”还是先“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教”还是先“育”
方法、思想、智慧、人性、创新、想象、梦想和激情在教育中比单纯的静态的知识更重要。
“教书育人”强调的是教书为本、育人为末,与当代科学的教育理念相悖,故应以“育人教书”置换之。
“育人教书”的实然化,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实现教师专业化,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结合,重视学生主体间性的培育。
标签:教书;育人;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本是一个整体,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以及经验的累积,我慢慢发现教书育人的整体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我们先理解一下,什么是教育?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
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種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
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对人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变化。
有些人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开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过外部的言语和音乐来影响子宫里成长着的胎儿,进行胎教,希望给孩子以积极的健康的发展。
教育的定义是为了让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人的一种定义,但是实际的教育真的跟定义中说的一样吗?我觉得不以为然。
我认为教书育人先“交心”再“教人”最后“教书”。
一、先“交心”
在学生阶段,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等教育;第二个阶段是中等教育;第三个阶段是高等教育。
这三个阶段中中等教育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阶段。
什么是使中等教育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初中,高中(中专)这个阶段的教育成果,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逐渐进入青春期和叛逆期,因此想让孩子们平稳度过这个时期,要先交心。
我之前也不理解什么是交心,我认为成绩好
就可以了,孩子们喜不喜欢你都没有任何关系,家长要的是成绩,学校也要的是成绩,后来我发现我错了,学生身心的成长才是最为重要的。
怎么样交心,如何交心?这就成为了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第一,先要了解孩子们心理想的是什么,想要什么;第二,你(老师)对孩子们的要求什么,你(老师)你做到了多少;第三,你(老师)是否可以一视同仁,你能否不把学生按照三六九等的划分;第四,平等待人,你(老师)犯了错误是否有勇气跟孩子们道歉,愿不愿意放下你的所谓老师的骄傲呢?你要让孩子认为我们都是一样的,老师只不过都上了几年学,你的努力一定会比老师强,老师的要求也是对你的要求,也是对于自己的要求。
课下可以多和孩子们聊天,聊聊他们喜欢什么,都在干什么?当孩子们说秘密的时候你能否保守秘密不跟家长说一些不能说的事情呢?如果你都可以做到,恭喜你第一步的“交心”你做到了。
二、再“教人”
我认为在学校教会学生做人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当你从学校走到社会上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为了你的错误或者愚蠢买单,都会让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而在学校不是孩子们还处于成长阶段,什么事情都是可以作出调整的。
怎么做出调整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了?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有一个通病,口服心不服,怎么样让他心服也是一个问题?我认为抓住问题并不当面处置,因为你现在跟孩子说问题孩子们会想,这样好了,老师都说了我,我就没有事情了,非也非也?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并不当下解决,先给一个眼神或者手势,给一段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去想想到底哪里有问题,下来以一个平等的身份给孩子聊天分析的这个事情的得与失,问问孩子以后遇到该怎么办?也许孩子们一次改不了,但是下一次在纠正同样的错误就比容易了。
在开学初,了解每个孩子的弱点,在弱点下提前跟孩子们层面探讨一下某些问题,和某些事情的正确与否。
这个弱点也不是每次都要用的而是一个小小“诱惑”,你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慢慢变好,而不是让孩子们讨厌你,所以在用的时候要注意技巧和方法,千万不要弄巧成拙。
以身作则也是一个重点,重点告诉我们是老师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示范。
三、最后“教书”
教书,这个学校工作的重点中的重点,每个学校都有升学的要求,家长和学生也对升学有一定的要求,一个学校的好与坏也和升学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上好每一节课是重点,上好每一节课是每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一个讲得好老师可以吸引学生,一个讲的好人品好学生有喜欢你的老师才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如何让孩子喜欢你,就是我上面说的两点,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事事为他们着想,不要以题海战术还是成绩提高,你教的方法,是技巧,而不是教的是做题的机器等等。
学生是人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体,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看法,也都有自己固有的思维,我们不能全部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我们对他们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改变他们的对待事情的看法,对待每个人的想法,从正面积极的引导,乐观积极的看待所有的人和物,这才是教书育人的重点,我们不是生产机器,我们是塑造一个个合格中学生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谈新形势下教书与育人的融合[J]. 刘美怡.中国电力教育.2009(04)
[2] “教书育人”抑或“育人教书”——不只是词序的颠倒[J]. 孙庆民.教育发展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