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理论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岁儿童的“信念心理学” (弗拉维尔等,2002,第259页)
朴素生物学的研究主题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分 生长、遗传、繁殖、疾病、死亡、消化等
生物现象的认识
三、儿童朴素理论的特点
儿童朴素理论的特点:从理论的视角
具有内聚性、一套因果解释机制 具有解释和预测功能 具有相应的发展规律
儿童朴素理论的特点:从朴素的视角
学前儿童的认识是零散的、 不能超越知觉相似性的
排除了儿童能够、需要但并 不具体、形象的内容,排除 了幼儿间的讨论、交流
改变儿童的认识是容易的
低估儿童背景下的学前教育
对儿童的欣赏、尊重仅仅是一种怜悯式, 更多地看到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等层 面,而没有关注儿童发展的其它重要方面。
教育过程成为灌输、说教、替代的过程。 学前教育师资的专业性异化为护理、唱歌、
皮亚杰与儿童的对话
P:你知道想是什么意么想的? C:用嘴想的
P:把你的嘴闭起来,你能想吗?
C:不能
P:把眼睛闭起来呢?
C:能
P:把耳朵塞起来呢?
C:也能
P:现在,你把你的嘴闭起来想你的房子。你在想吗?
C:在想
P:你用什么想的呢?
C:用嘴想的。 Piaget, J.(1929).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问题,便于利用资源开展活动的问题等。 儿童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获得协调。
3.1 唤醒儿童的朴素理论
3.1.1 唤醒的价值
儿童的理论是受压迫的理论 儿童对自己的理论是缺乏意识的
3.1.2 唤醒的方法----直接对话
T:什么是生命?
C1:我们的心脏、血就是生命。
C2:生命就是活着。
C3:人身体里的器官就是生命。
不同的地方多:
老人在家里玩,小孩在幼儿园玩……小孩子的头发是黑色的, 老人的头发是白色的……小孩子可以跑的很快,老人不可以 跑得太快……老人牙掉了就长不出来,小孩牙掉了还会长出 来……小孩美丽,脸是红红的;老人不美丽,脸是黄的…… 老人脸上不平,小孩脸上平的,没有沟沟……
3.1.3 一些注意事项
认识到充分唤醒儿童的朴素理论有相当的 难度
一、选题
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低估儿童 (特别是儿童认知能力)的现象,这种低 估极大地阻碍了学前教育研究和改革的深 入。
有关儿童朴素理论的研究,有力地批判了 这种低估,为研究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提 供了新的视野。
以力和运动为例研究儿童的朴素物理理论, 能为儿童科学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 启示。
亮变化、云和星星的运动、起源等) 天气现象(风、云、雷、电、雨、雪、虹 ) 声、光、电等
朴素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愿望、信念、意图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对感知、思维、知识、想象、情绪等心理
现象的认识
积极情绪
新的
产生
知觉
影响
愿望
新的
产生
消极情绪
停止 满足 未满足
继续或新的
行为
2岁儿童的“愿望心理学” (王振宇,2004,第354页)
朴素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 theory of mind),如 ; Wellman,1990 邓赐平,2001
朴素生物学(naive ,如 biology) Carey,1985; 李燕,1998;朱莉琪、
方富熙,2000
朴素物理学的研究主题
力和运动 物质和物体 天文现象(地球、昼夜交替、四季变换、月
与科学理论有距离 缺乏充分的意识与反思 缺乏交流
年幼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是有认识的(而不是 白板一块),他们的认识是内聚的、连贯的 (而不是零散的、不能超越知觉相似的),
儿童会用这些认识解释和预测所碰到的各
种现象(而不是没有意义的错误概念),
这些认识可能是很难改变的(而不是可以 随意替换、改变的)
幼儿的解释丰富而多样,具有一定的内聚 性,但深受情景的影响。总的说来,他们 倾向于认为是运动物体受到阻挡或力用完 了。
幼儿有不敢预测和随意猜测的倾向 幼儿表现出创造证据支持自己的理论的倾
向
你讲一讲这是什么意思?
我画的是,用木头棍棍,黄色的,这个坑坑,我使了 太大的力气,就擦起火了,擦出火花了。
C4:树也是有生命的,因为它可以长高。
C5:树是没有生命的,因为它不能走路,也不能说话。
C6:有一扇门,立不稳,会倒在地上,但如果有个箱子支 撑着它,它就不会倒下来。门就是人的身体,那个箱子就 是我们的生命。
他说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有听懂。啥子 门呀,我还在研究这个箱子是怎么放的。加上 他的手势,我突然觉得他对生命的理解与我对 生命的理解有些相似,我觉得生命这个东西好 像就是支撑人的一种精神、意愿,他一说到 “支撑”这个词,他一下就点醒了我。我们经 常说的生命就是这种比较抽象、虚幻的东西。 他说到人就是这个(门),生命就是这个箱子, 我一下子就联系到我自己认为的那种生命,更 多的就是一种支撑。他当时说到支撑,我一下 子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3.1.2 唤醒的方法----围绕作品的 对话
3.1.2 唤醒的方法----围绕情景的 对话
3.1.2 唤醒的方法----围绕具体活 动的对话
水为什么向下流烟向上飘?
I:它(烟)为什么会往上,水不会呢? C:因为水很软,猪啊、肉啊,都是有骨头的,没
有骨头很软,就往下面飘。 I:烟有没有骨头泥? C:有。 I:有骨头是什么意思?这个东西(桌子)有骨头
朴素理论既强调儿童有自己的理论(因而不 要低估儿童),也强调儿童理论的朴素性 (因而不高估儿童)
二、儿童的三大朴素理论
一般认为(Wellman, & Gelman, 1998),儿童拥有
朴素物理学(naive , physics) 如Clement,1982; McCloskey, 1983; ) Au,1994; Vosniadou,et al.,2001; Pine, et al., 2001
据等。
理论外围发生变化。对理论的外围做出一点点改变。 理论改变。
解释
解释的作用:是理论和证据双向互动的过 程,有利于认识从内隐到外显
解释的类型:自我导向的解释和他我导向 的解释;涉及自我的解释和涉及他人的解 释;对思想的解释和对行事件的解释。
实施:认识到儿童自己的解释是有意义的; 活动的不同阶段的解释具有不同的意义; 不同类型的解释具有不同作用;借助物化 材料进行解释等
吗? C:(摸,思考状)有,因为它很硬。
老人与小孩是相同的地方多还是不相同的地方多?
相同的地方多:
老人和小孩都爱吃零食……老人和小孩都容易生病……老人 和小孩走路都不太稳……老人和小孩都会发脾气……老人和 小孩都没有多少牙齿,都不能吃硬东西……老人和小孩都爱 钓鱼……乘车时,人们会给老人和小孩让座……老人和小孩 都喜欢到广场去玩,老人跳舞,小孩看……
幼儿对水平方向的运动和垂直方向的运动 做出积极调和的尝试。
研究7:幼儿如何对待“反例”
忽略反例。“本来就是这样的” 拒绝反例。指出证据不可靠,如“那是骗人的” 将反例排除于理论之外。比如拥有两套概念系统,一
个用以解释自己“所见”,一个用以解释“所闻”。
持有而暂不使用反例。比如,保持沉默。 重新解释反例。比如指出证据出现的其它原因,歪曲证
朴素理论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第一部分 发展心理学视野中的 朴素理论研究概况
(Clement ,1982)
W.H.Ryff(1582), but see McCloskey(1983).
根 据 “ 冲 力 理 论” 设 计 的 大 炮
一、什么是朴素理论
朴素理论(naive theory),naive意指:原始、 天真、直觉、未经栽培、未经修饰
幼儿对力在何处用完、到哪里去了、运动 的轨迹是如何的等都能提供了与上述认识 一致的解释
已有文献表明,不少青少年也具有类似的 认识。
这种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近似于物理学 史上的“冲力理论”(亚里士多德之后, 牛顿之前)
研究6:幼儿对具初速度物体下落轨 迹的预测
幼儿通常会根据他们的理论(冲力)进行 预测,但有时表现出随意猜测行为。
3.1.3 一些注意事项
要善于通过问题引发儿童的朴素理论
成人提出的问题。要以儿童提问的方式提问。“当我们要 考察儿童的某一特定系列的解释时,我们要问的问题取决 于这一年龄或稍小的儿童实际自发提出的问题”(Piaget, 1929, p.5) 将儿童所提问题抛还给儿童,鼓励他们回答这些问题,猜 测问题的答案,探索这些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提 问意味着儿童对此问题是有所认识和理解的。
怎么会擦出火花了呢? 如果你力气太大了,你容易擦起。 这个东西后来它停下来没有? 停下来了。 它为什么停下来了呢? 它…它…因为它把你手上…手上的力气,它在滚的时
候把力气用完了,所以就停下来了。还有一种原因就 是碰到,碰到那种石头,包,把路给挡着了,也停下 来了。 这个是什么? 这个是球。 是别的小朋友玩的,是吧? 是
儿童有自己的理论
大多数研究(如Wellman & Gelman,1998)认为 ,儿童 拥有三大朴素理论:
儿童的朴素物理学(naive physics) 儿童的朴素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 theory
of mind) 儿童的朴素生物学(naive biology)
研究4:幼儿对地面上运动物体停止 运动的认识
它们的球有没有像这样擦出火花? 不会的。因为他们的球是这种,是这种圆形的,不是柱
子形的,所以它圆形的不会擦出火花。 这个是什么呀? 这是一块小石头。 球在滚的时候,里边有没有力呀? 没有。它的力都是从手上发出来的。 滚到这地方的皮球有没有力呀?
这个,好像……………就像跟自行车加气一样, 你把你手上的力气加给了球。球才能滚动呢。
跳舞,逃避了教育本身。
我们对未成熟状态先是觉得不 耐烦,愈快过去愈好。于是,用这种 方法教育出来的成人,回顾儿童期 和青年期,感到无穷遗憾,只看到 失却机会和浪费能力的景象。在我 们承认生活有它内在的品质,而教 育的任务就在于发展这种品质以前, 这种讽刺性的情境将会持续下去。
(杜威,2001,第60页)
问题:胆大好还是胆小好?
胆大好
我今年五岁。胆大的人不怕天黑。(还可以)爬雪山。还有, 晚上可以一个人在恐怖的小屋里睡觉……胆大的人不怕老鼠。 敢把老鼠踩死……胆大好当警察。胆大的人样子很凶,别人 不敢欺负她!……胆大好!胆子大的小朋友不怕辣,可以吃 辣椒。辣椒辣有味道……胆大的人不怕坏人,可以抓坏人。 坏人怕胆大的人……胆大好,可以交许多新小朋友……胆大 可以到舞台上表演节目。我不敢,我想当演员,长大了我就 敢了。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 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奥苏
低估儿童的具体表现
低估导致的问题
不重视儿童的已有知识经验 不关注儿童已有想法认识
儿童拥有的大多是错误概 念(misconception);
灌输、说教、替代,看到 的是消极、被动的儿童
学前教育必须具体、形象、 生动、动手做;
预测
作用:理论与证据的交互作用;是理论与 证据的桥梁;促进幼儿积极卷入活动。
类型:想象、猜测、预见 实施:尊重儿童的预测;应给予必要的等
待;鼓励幼儿自己验证;记录、张贴幼儿 的预测;比较预测与实际结果;提供解释
提供反例
反例促进儿童理论与证据的协调 儿童面对反例,实际上直面问题 提供好的问题。如,儿童的问题,真实的
胆小好
胆子小好。比如前面有个洞,胆子大的一直往前走,就 容易掉下去;胆子小的,走到洞前会停下来,看一看 (就不会掉下去)……我五岁了。胆小看见石头就会绕 过去。勇敢的小朋友走路东张西望,没有看见石头,就 会绊倒;胆小的小朋友游泳的时候会戴上游戏圈到深水 池,勇敢的小朋友没有戴游泳圈到深水池,容易掉进深 水池里淹死……胆小的人不和牛斗,也不会被牛斗伤和 斗死……胆小的小朋友举手发言,学习好,是乖娃 娃……胆小好。胆小的人不当恐怖分子,不开飞机撞高 楼。撞高楼,爆炸摔下来,好吓人哟!
你有没有看到擦出的火花。
我在下面玩的时候,有一次,有一次我看到了一 点火花。
要是我用这个(手中的笔)在地上滚,会不会擦出火花? 不会的,这个(地)是平的。要在那种坑坑地上才能擦
出火花。
研究5:幼儿对抛物运动的解释
人通过手把力(力气、力量)给了物体, 物体飞得越高,力就逐渐减少,当力量为 零时,再加上它是重的,它就落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