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标签: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介入;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内科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而外科手术治疗费用高、风险也大。
近年来开展的介入下臭氧治疗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方法,通过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护理措施
1.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
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程长,经多方求治效果不佳,患者疑虑较多,心理负担较重。
积极与患者沟通,帮助其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对情绪仍不能稳定、烦躁不安患者,可自手术前1 d口服安定片,直至术后3 d。
(2)一般护理。
积极进行术前检查。
超过50岁的查血糖及肾功能检查,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术前应控制血压和血糖。
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半小时肌肉注立止血1 ku,嘱患者术前排尿。
1.2术中护理术中配合医生热情接待患者,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可能触及神经根引起患者下肢出现放射性疼痛,少数患者会出现心理紧张,甚至出现不配合。
此时应耐心做患者思想工作,分散患者注意力。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必要时测血压。
多个椎间盘突出者,手术操作时间一般较长,同时由于术前禁食禁水,术中患者可能出现虚脱,表现为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眩晕,此时应通知医生暂停操作,并安慰患者,给患者补液,适当应用镇痛剂或镇静剂。
1.3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
术后用平板车送回病房,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穿刺点有无血肿形成或渗血,保持穿刺点敷料清洁、干燥;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下肢感觉及运动障碍,防止神经根损伤;遵医嘱静脉输注止血、脱水、抗炎药物,预防椎间盘感染、减轻神经根水肿。
(2)体位护理。
回病房后患者去枕平卧6 h,翻身时引起患者回忆术前轴位翻身训练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床上轴位翻身。
术后第3天指导患者作直腿抬高。
交替屈伸腿、蹬空增力等训练,缓解腰部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以促进炎性渗出吸收、神经根水肿消散,防止神经根粘连。
手术3 d后,协助患者坐位活动及下床活动。
患者先侧位,半屈膝屈髋,一手压住床边,由护士或陪伴扶肩、髂部协助患者坐起,戴上合适腰围后,再下地活动。
下床活动时要有陪伴。
每天戴腰围的时间不可过长,否则使背肌得不到必要的锻炼,腰部肌萎缩。
但解下腰围后,活动范围不能过大。
(3)术后饮食及胃肠道的护理。
术后3 h禁食,2 h禁水。
肠鸣音活跃或排气后给予清淡、高营养、易消化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
(4)副反应及护理。
一般术后3天内有腰部疼痛反应,系穿刺过程中软组织损伤或刺激椎间隙后外侧缘感觉神经末梢所致,给予消炎止痛药即可止痛。
1.4出院指导(1)术后康复锻炼。
术后康复锻炼大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术后4 d~2 周,此阶段主要是指导患者进行轻微腰部伸展运动,避免长时间坐立,
严禁提重物。
第二阶段为术后2周~6个月,此阶段主要指导进行加强腰背肌力量和改善腰腿功能的锻炼,使腰背肌强壮有力,增强腰椎稳定性,治疗和防止肌肉萎缩,预防复发。
方法:纠正腰椎姿势和平衡能力训练,腰背及腹肌锻炼,步行锻炼,游泳锻炼。
第三阶段为术后6个月以后,此阶段患者可恢复轻体力活动,康复重点是指导纠正不良姿势,注意腰背活动的自我保护,防止复发。
(2)饮食护理。
加强营养调节,多食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改善神经组织的代谢和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戒烟酒,忌食辛辣的刺激性食品。
2结果
术后可能出现下肢放射痛症状暂时加剧,考虑可能是髓核内注射臭氧时压力过高对神经根产生压迫所致,经脱水治疗后缓解。
头痛及腹胀症状者,症状较轻,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
3讨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中,心理护理是重要一环。
首先要得到患者的信任,才能得到患者的配合。
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长时间遭受病痛折磨,多方求治效果不佳,多存在忧郁、困惑等心理问题,甚至对治疗持怀疑态度,常不能配合治疗,因此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由于患者的教育程度、生活环境、个人经历、对疾病的认识程度等存在较大差异,他们的心理活动往往明显不同,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术前的体位训练和术后的康复锻炼是保障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术前的体位训练和术后的康复锻炼指导方面,老年人和青年人应该区别对待。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组跨度较大,有20岁左右青年人,也有70余岁的老年人,对他们的训练和指导要区别对待。
年轻人认知能力强,常能很快领会,但不能认真练习和遵守,轴位翻身时往往速度较快,幅度过大,特别是对术后3 d在床上大小便往往比较抵触,应耐心讲解这些过程对疗效的重要性。
老年患者理解力较差,动作迟缓,对他们的训练和指导要有耐心,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结合一些图像资料帮助理解,必要时亲自示范,但老年人一般都能很好的遵守。
参考文献
[1]袁锦秀.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08,5(30):88.
[2]赖敏灵,吴丽心,詹美芳.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及康复训练.中国医学创新,2009,6(19):93-94.
[3]孙西霞.微创介入联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84例.中国医学创新,2009,6(20):120-121.
[4]付琨,刘艳红.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的护理.中国医学创
新,2009,6(2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