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实际应用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实际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4-08-20T10:56:00.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张兴惠
[导读] 随着药学服务工作的逐渐进步,中药房的工作从传统的称量取药发展成为患者合理用药和治疗提供全面。
张兴惠
(四川内江威远县中医医院 64245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处方并探讨中药处方在药学服务中的临床应用,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1349例,总结患者的中药处方所涉及到的药物种类,并从诊断、疗效和药物功能等多角度分析中药处方分析的作用。
结果: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一共涉及83例中药,其中丹参、黄芪、当归等25中药物临床应用频率最高,通过对中药处方的分析对于中药调剂、科学煎药以及服药间隔和方式有一定指导意义。
结论:对中药处方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药处方药学服务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012-01 随着药学服务工作的逐渐进步,中药房的工作从传统的称量取药发展成为患者合理用药和治疗提供全面、科学的药学服务,要求药师通过对中药处方的全面分析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并积极和医师沟通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临床有效率[1],本研究通过探讨中药处方分析在药学服务中的实际应用,旨在为提高中药临床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1349例,其中男性患者654例,女性患者695例,年龄为19-81岁,平均年龄为(46.82±1.13)岁,涉及疾病种类有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1.2方法
对1349例患者处方涉及的处方数目、药物种类、使用时间、用药方式、药物使用剂量等中药处方进行全面分析。
数据统计: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建立用药数据库,对1349张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归类以及分析,总结药物的使用种类及使用频率。
2 结果
1349例中药处方中一共涉及83中药材,其中丹参处方数1204例、应用率为89.25%,黄芪处方数为1118例、应用率为82.88%,当归处方数983例、应用率为72.87%,茯苓处方数为857例、应用率为64.87%,赤芍处方数为765例、应用率为56.71%,葛根处方数为691例、应用率为51.22%,还用桃仁、红花、延胡索、三七、白术等25中药物临床应用频率最高。
处方分析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处方分析在药品调剂中的应用:药师应增加与医师的沟通,在得到中药处方时应对处方药物与临床诊断是否一致,对于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调整药物种类,保证用药安全。
在处方中应结合患者身体素质不同给予科学的用量指导,对于毒性强的药物在处方调剂时应严格控制用量并根据药典规定开具药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于中药化学成分复杂,长期大量应用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如有安神作用的朱茯苓中含有金属汞,长期服用会导致患者金属中毒[2],因此药师在调剂药物时要根据中药性质、药剂形式准确调剂,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患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和医师沟通,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
药方的组成应在配伍理论的指导下遵循科学规律进行组合搭配,药师应对处方是否有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等进行审核,如大黄、虎杖等中药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会导致代谢障碍,当归、丹参与华法林、阿司匹林合用时,可导致出血等不良反应,同时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应过敏史,如有不合适的药物应与医师沟通进行调整用药,同时在处方中应加有注脚,指导药物的使用方式,如薄荷、木香等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久煎,鹿角胶、阿胶等要考虑烊化等。
处方分析在科学煎药中的应用:中药由于其药物本身特性,对煎药方式、使用器具、煎熬时间都有严格要求,药师在对处方进行全面分析后应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器具、加水量及煎药方式,在煎药过程中因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应选用砂锅或搪瓷杯为器具,并选用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在煎药前对中药浸泡约30 min,有利于药物的有效成分完全煎出,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方合理调整,如外感咳嗽、感冒、皮肤病等用解表类处方,煎煮时间不宜太长,头煎沸后武火15 min为宜,二煎沸后5 min为宜[3];八珍汤、肾气丸等补益类处方煎煮时间应加长,头煎沸后30-60 min最优,二煎时间应保持30 min。
同时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慎食生冷、肉类、油腻等食物,服用清热类药物的患者应忌食烟酒、辛辣、鱼肉等食品,服用温补药的患者应慎食绿茶、萝卜等食品。
处方分析在服药时间和方法中的应用:药师应根据处方准确的告知患者药物的服用时间和方法,保证药物的临床疗效,如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在饭后服用,补益类药物应在饭前服用,晨起宜服补肾阳药,黄昏宜服补肾阴药,药物一剂服用2次,一般应温服,服用丸剂时应多次少量,避免一次大量服用,且用药疗程相对较长[4]。
3 讨论
中药汤剂与西药相比,中药成分复杂且处方中同时使用的中药种类较多,在服用时药物的煎制方式、器具选用及煎制时间都有严格要求,在服用时也对服用时间也有不同规定,由于患者对中药知识的掌握不充分,因此不能科学的煎制服用药物,导致药物的疗效下降,同时还可因医师对中药配伍禁忌等知识有所忽略导致药物之间作用相反,中药房的药学服务直接关系到疾病治疗的有效率,因此药师针对处方进行全面分析后应用在药品调剂中、科学煎药中、服药时间和方法中,对于提高中药用药安全、降低医患纠纷、提高自身业务和医疗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中药处方分析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提高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迎春, 安福丽, 相聪坤.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J]. 中国药业, 2009, 18(14): 64-64.
[2] 李家娣, 李宇佳, 原玉珍, 等. 浅议处方分析在中药饮片调剂中的作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21): 238-239.
[3] 文美华.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体会[J]. 中医中药, 2012, 10(11): 301-302.
[4] 龙惠, 蒋静雪. 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探讨[J]. 中国药房, 2008, 19(27): 2159-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