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碳关税的深层逻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碳关税的深层逻辑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概念越来越是现如今的热词,进而提出“碳关税”一词,并适用于我国出口贸易。

面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席卷全球的形势,碳关税的征收成为必然。

当然中国面对碳关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承担起降低碳排放的责任,这必然加大了本国出口商品成本所承受的压力。

为此,中国应该探究碳关税深层次的逻辑理论,充分利用自由贸易区机制、联合国框架和低碳国际标准来突破碳关税对我国出口的限制。

关键词:碳关税;出口贸易;逻辑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全球变暖的环境的问题日渐突出,各国开始出台各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且在环保方面做出不懈地努力。

1992 年,在巴西召开了一个重要的环境发展大会,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随后在1997 年,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又重新签订了一份新的协议,即《京都议定书》,这份协议在2005 年生效,协议内容是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承担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但是其中以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和印度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他们以没有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为由,坚持不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也不承担减排义务。

作为气候保护的先行国家,欧盟各界纷纷呼吁政府,要求那些政府对没有在协议上签字的国家实施碳关税边境贸易关税,他们的目的是尽可能避免本国产品市场竞争力锐减。

因此,征收碳关税被认为是节能减排的良性措施。

碳关税的首次提出是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其主要目的是针对那些不遵守协议的国家征收的进口税,这样就可以避免本国产品不受到不公正待遇,进一步扩大竞争优势。

同时,在2009 年6 月,美国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利对发展中国家征收进口商品的碳关税,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在内的那些不减排的国家,即对进口的高耗能产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碳关税”一词由此而生。

一、碳关税的逻辑概念
所谓碳关税,从概念的内涵角度出发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所征收的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从概念的外延角度出发是对进口中所消耗大量碳的密集型产品征收的排放关税,如对钢铁、水泥、玻璃等产品而进行的碳关税征收。

从征收碳关税的对象出发,可概括为两种形式:一是对进口的煤炭、石油等燃料本身课征碳关税;二是对进口的能源密集型产品如水泥、铝制产品等课征的碳关税,它们的计算依据是在计算中原材料所含的二氧化碳量,进而生产产品得到成品的水泥、钢筋以及电解铝等成熟产品,我们称之为可以预见碳关税。

从中国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中国正处于高度工业化、高度城市化的发展时期,大量能源密集和资源密集型的大型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强力支撑,如钢铁、水泥、机电产品等一些高碳产品已经占据我国出口贸易中一半以上。

因此,我国出口贸易的商品在竞争力上情况堪忧,同时,欧美国家针对我国重要的产品市场开始实施碳关税政策,而碳关税政策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所以说碳关税的征收会对中国出口形成很大的冲击。

从国际出口贸易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出口贸易属于国际贸易的一部分,而关税是组成国际贸易的基本要素,“碳关税”的提出,一方面是人类在工业革命期间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由此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变暖的趋势逐年上升,保护环境逐渐成为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另一方面,“碳关税”的出现也是为了遏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势头,也为了重新成为世界工业的主导者。

二、碳关税征收的范畴
当我们探讨碳关税所征收的对象时,发现在《公约》中,规定了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但是发展中国家并没有相应的减排义务,从而引起了实施碳关税真正意义的思考,其真实地违背了联合国公平性原则。

在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强制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其在一个标准下实施减排措施,从而对那些环保达不到要求的国家征收特别税收,以此达到自己国家的技术优势。

从碳关税征收的外围角度出发,其有着环境保护的作用。

碳关税是能削弱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遏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是它的优势。

但是碳关税作为特殊的从量关税,增加了生产产品的成本,进一步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得不使企业将改进技术放在首位。

基于此,碳关税对促进各国加大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加大高新技术投入,进而充分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此时,保护生态环境才真正具有实际的意义。

三、论证碳关税的征收的目的和原因
从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出发,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两大挑战已经开始危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不能满足当今世界发展的需要。

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低碳时代。

新阶段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资源来替代传统的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当前条件下,尽可能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碳关税就是在全球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通过征收碳关税提高含碳产品的成本而达到减少碳排放目的下产生的,出于这个目的,发达国家提出征收碳关税这一政策是对保护气候环境和节约传统能源有着其积极合理的一面,但是,在当前的经济格局下,发达国家针对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征收碳关税为目的发起的新型贸易保护壁垒,这违背了原本征收碳关税的初衷,也违背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削减温室气体减排上承担不同责任的原则,更严重违反了WTO的公平贸易准则。

由此看来,发达国家如此急于推行碳关税,其目的是为了积极发展新能源产品,从而将排放双高的商品生产转移到新兴发展中国家中去,发达国家这种做法既可以补偿自身在金融危机中的损失,又可以进而整合本国产业结构坐回世界经济的龙头,想让自己在全球经济中牢牢掌握主动权,控制整个产业链的运行,相反,发展中国家只能通过高价进行技术引进和一些低水平产品复制等,从而被动的成为经济格局的弱者。

参考文献:
[1]黄晓凤.“碳关税”壁垒对我国高碳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经济纵横,2010,3.
[2]李伟,杨青.碳关税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商业时代,201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