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第二次月考试题 (3).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桑水制作
风华书院期学二第七学年
二00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物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
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
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必定变化
B .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D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2.如图所示,用细线吊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
内做圆锥摆运动,关于小球受力,正确的是
A .受重力、拉力、向心力
B .受重力
C .受重力、拉力
D .以上均不正确
3.右图为汽车在一段弯曲水平路面上匀速率行驶,关于
它受到的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方向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可能
正确的是(下图中F 为地面对它的静摩擦力,F f 为它行驶时
所受阻力)
4.若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地面越近的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B.角速度越大C.向心加速度越大 D.周期越长
5.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
的一个焦点上。
如图所示,是按课本要求用图钉和细绳画椭
圆,这就可以形象地表示行星的轨道和太阳的位置。
如果行
星在C点的速率大于行星在B 点的速率,则太阳应处在
A.F B.F′
C.F、F′都可以 D.无法判断
6.右图为红蜡块在玻璃管的水中以v=0.4m/s匀速上升的同
时把玻璃管水平向右以v x=0.3m/s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所示,
以红蜡块在O处时开始计时并以此处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坐
标则2s内红蜡块的位移大小及2s末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A.0.8m 0.4m/s B.0.6m 0.3m/s
C.1.4m 0.5m/s D.1m 0.5m/s
7.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这个实验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8.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图象,其中A为双曲线的一个分支,由图可知
A.A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B.A物体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C.B物体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不变
D.B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不变
9.已知引力常量G、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
A.地球的质量B.太阳的质量
C.太阳的半径D.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
10.两个行星各有一个卫星绕其表面运行,已知两个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2,两行星半径之比为2∶1 ,则
A.两行星密度之比为4∶1 B.两行星质量之比为16∶1
C.两行星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8∶1 D.两卫星的速率之比为4∶1
11.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 r。
b点在小轮上,到轮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和c点的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B.c点与b点的角速度的大小相等
C.b点与d点的角速度的大小相等
D.a点和b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1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分速度v y(竖直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本题共4小题;其中16题6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相应的横线上。
13.教室里吊扇的风叶最大半径为800 mm,当转速为180r/min时,风叶转动的角速度为▲ rad/s,叶片端点处的线速度大小是▲ m/s
14.一物体在半径为6m的圆周上,以6m/s的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为12N,则物体的质量为▲ kg。
15.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物理研究深入到微观世界,发现了电子、质子和▲等微观粒子,而且发现它们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还具有波动性,它们的运动规律在很多情况下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说明。
经典力学只适用宏观世界,不适用▲世界。
16.在用右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可以描绘平抛物体运动轨迹和求物体的平抛初速度。
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斜槽的同一位置上滚下,设法用
铅笔描出小球经过的一系列位置;
B.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的切线▲和平
板竖直,记下斜槽末端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用v0 = ▲算出该小球的平抛初速度,实验需要
对多个点求v 0的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D .取下白纸,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出平抛物体运动轨迹。
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只排列序号即可)。
【水平 y g x 2/ BADC 】
风华书院期学
二第七学年
二00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物理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本题共4小题;共1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3分)_________ __________
14.(3分)_________
15.(3分)_________ __________
16.(6分)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7.(8分)有一辆质量为800kg 的小汽车驶上圆弧半径为50m 的拱桥,如图所示。
(1)汽车到达桥顶时速度为5m/s ,汽车对桥的压力十多大?
(2)汽车以多大速度经过桥顶时恰好对桥没有压力而腾空?
18.(10分)长度L=0.4m的细线,拴着一个质量m=0.1kg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离地面高度h=0.8m,此时细线受到的拉力F=7N,g取10m/s2,求:
(1)小球在最低点速度的大小;
(2)若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细线恰好断裂,则小球着地时速度为多大?
18.(9分)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已经启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设想未来的嫦娥号登月飞船贴近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发射的月球车在月球软着陆后,自动机器人在月球表面上做自由落体实验,测出物体自由下落h高度所需时间为t。
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据上述信息求:
(1)月球的质量
(2)飞船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一周所需的时间。
20.(10分)如图所示,某滑板爱好者在离地h=1.8m的平台上滑行,水平离开A点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B点,其水平位移x=3m。
着地时由于机械能的损失,着地后速度变为水平方向,大小为v=4m/s,并以此速度沿水平地面滑行L=8m后停止在C点。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人与滑板离开平台时的水平初速度,(2)滑板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