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诗二首》同步测试(培优练习)【语文北师大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诗二首》培优练习
一、阅读《龟虽寿》,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一首,这是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的诗作。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采用了诗歌常见的起兴手法。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明诗人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
D.《龟虽寿》《观沧海》从整体看,都直抒胸臆,故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结。
2.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
[前蜀]李珣
雁过秋空夜未央,隔窗烟月锁莲塘。
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
沉水香消金鸭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长。
3.这首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4.“候虫声接杵声长”一句描写可谓传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曹操赤壁兵败、理想受挫之后”错,应为“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踌躇满志而作。
”;C“说明深受封建宿命思想的影响,思想消极”错,应为“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D“直抒胸臆”错误,应为“借景抒情”。
2. 答案:参考示例一:曹操以“老骥”自比,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参考示例二: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解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千古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曹操以切身体验揭示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
3.答案:秋夜,一位女子正倚窗而立,凝望着河汉星空。
一队大雁悠然南飞而过,之后,浩瀚的星空又显寂寥。
只见荷塘月色笼着一层淡淡的烟雾。
词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女子窗前思夫的寂静凄凉的图景。
4.答案: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
“杵声”和“候虫声”为动,反衬周围的寂静,寂静的夜又反衬了女子内心的思潮汹涌,辗转反侧,可谓传神,从而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而生发的深深的愁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