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2节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2(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浪、潮汐、洋流的比较
波浪、潮汐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它们在形成原因、运动规律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海水运动与人类密切相关,需要认真分析、研究,掌握它们的基本规律。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运动形式
波浪
潮汐
洋流
形成因素
风力、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强风暴
月球和太阳引力
盛行风、海水密度差异、海水的连续性、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等多种因素作用形成
教材18页活动
直布罗陀海峡的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深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回直布罗陀海峡,这是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引起的。深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直布罗陀海峡时由水平方向变为向大西洋深处流动,这主要是由于地中海海水的盐度大、密度大引起的。
海水的温度
下图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②陆地径流:世界大河河口附近海水的盐度通常较低,这是由于陆地径流的缘故。在河流汛期,海水的盐度变低。
③结冰和融冰:海水结冰时盐度升高,融冰时盐度降低。
④洋流: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
(3)世界大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
(3)盐度的分布规律
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的总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高、低纬递减,并形成马鞍形曲线,赤道附近盐度较低,南北纬20°附近的盐度最高。南半球盐度分布的地带性较北半球明显。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盐度较大洋东岸大。南北大西洋最高盐度中心的盐度均达37.2‰;南北太平洋最高盐度中心的盐度分别大于36.5‰和35.5‰;印度洋最高盐度中心区的盐度大于36‰。
③其他因素:地形、气象等。
(2)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① 水平分布:
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等水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全球最高水温出现在北纬7°左右。
②垂直分布规律:
先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在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很小,在海沟或海岭处可能由于地热作用而出现逆温现象。
③时间变化规律:
日变化规律:为午后水温最高,日出前后最低;
3.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4.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基础·初探]
一、海水温度和盐度
1.海水温度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①热量收支:
收入: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的热量。
支出: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②洋流: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低。
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域
北印度洋海域
南半球40°S~60°S的海域
流向
北半球
顺时针
逆时针
冬季:逆时针
夏季:顺时针
自西向东
南半球
逆时针
模式
北半球
南半球
大洋西部
(大陆东岸)
暖流
寒流
暖流
寒流
大洋东岸
(大陆西岸)
寒流
暖流
海—气相互作用
1.沃克环流:是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的热力环流,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太平洋东西两岸的热力差异,其具体形成原理如图所示:
(2)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时空变化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随空间发生变化,特别是按纬度变化的方向比较明显,主要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随纬度的变化导致大洋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低纬和高纬递减。
时间变化特别是季节变化对海水盐度的影响也较明显,如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中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对海水盐度的影响。例如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从季节上看,其冬半年的盐度最低,一方面因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绝大部分海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并未减少,季节地表径流并未减少,因此冬季波罗的海盐度最低。
【提示】 海浪是由风引起的,风力的大小决定海浪的大小,风大浪高。
2.潮汐
(1)定义:潮汐是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海面周期性涨落现象。古人将白天出现的海面涨落称为“潮”,夜晚出现的海面涨落称为“汐”。
(2)成因:月球和太阳的天体引潮力。
(3)分类
①大潮 :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的位置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
2.世界盐度最高和最低海区出现的原因。
【提示】 (1)两海区面积都比较小而且比较封闭,与外海的盐分交换缓慢。
(2)红海位于副热带,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波罗的海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3)红海两岸都是沙漠,无淡水注入;波罗的海四周有许多大河注入,对海水起到了稀释作用。
2.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1)大气以风的形式向海洋输送巨大能量,云层可减弱海面太阳辐射,都可以影响到海水运动。
(2)大气降水、海面蒸发影响海水盐度的分布。
(3)气压变化影响海水中气体的溶解量,并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气温的变化影响海洋:气温升高引起海平面上升。
3.海—气相互作用异常的现象主要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二、海水运动
1.海浪
(1)定义:海浪是由风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海浪的大小是通过浪高来反映的。
(2)类型:风浪、涌浪、近岸浪和拍岸浪。
(3)影响
①塑造海岸的主要动力:海浪把能量传给海岸,引起海岸侵蚀与堆积。
②不利影响:掀翻船只、摧毁建筑物、影响海上石油平台、港口航道及海堤建设。
3.海浪的大小主要由什么决定?
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降水和蒸发,还受到河川径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海区,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对比关系。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升高,如红海蒸发强烈,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水盐度降低。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如波罗的海因有陆地河流注入,蒸发量又小,成为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而且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影响着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在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经过时海水盐度升高,寒流经过时海水盐度降低。
时间
无周期性
具有周期性
常年
分布
普遍
普遍
有规律地分布在大洋表层源自方向多随风向的变化而变化海水定时涨落
沿着一定方向稳定地流动
规模
较小
最大
大
世界洋流的分布
1.全球洋流与气压带、风带相关模式图
2.洋流的分布规律
环流系统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季风洋流
西风漂流
海域
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域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最新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2节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2(1)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2.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提示】 由洋流分布规律可以看出,影响世界洋流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
三、海—气相互作用
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1)海洋为大气提供能量,大气运动的重要能量来源是海洋,尤其是热带海洋。
(2)海洋调节大气温度,海洋被称为地球上气温的“调节器 ”。
(3)海洋为大气提供水分,海洋是地球上水分的总源地。
②小潮:月球、地球和太阳成直角时,引潮力相互削弱。
(4)影响:引起海面升降,塑造海岸地貌;影响海港与海岸工程建设、海上航运与海上军事活动、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海水制盐等。
4.海洋中潮汐的传播方向是由东向西还是由西向东?
【提示】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潮汐由东向西传播,一次潮汐涨落经历的时间是半个太阴日,生活在海边上的人,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水有规律地升落两次。
2.海水盐度
(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因素
影响
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蒸发量,盐度降低;蒸发量>降水量,盐度升高
入海径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大洋边缘盐度往往比中心低,如大江大河入海口处海水盐度比周围海区海水盐度低
洋流
同纬度地带,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海洋对气温有很大的调节功能,当太阳辐射强的时候,海洋能吸收大部分辐射热,并通过海水内部的热量交换,将大量热量储存起来。当太阳辐射减弱的时候,海洋又能将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所以,海洋与陆地相比,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陆地则是冬冷夏热。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约大一倍,海洋面积则比南半球小,所以,北半球夏季比南半球热,冬季比南半球冷。北半球夏季平均温度22.4℃,南半球只有17.1℃,北半球冬季平均温度8.1℃,南半球却有9.7℃。
教材13页活动
1.图略,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水温的高低取决于得到太阳辐射的多少,太阳辐射的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盐度分布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这取决于大洋中海水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2. 两海区面积都比较小而且比较封闭,与外海的盐分交换缓慢。红海位于副热带,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波罗的海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红海两岸都是沙漠,无淡水注入;波罗的海四周有许多大河注入,对海水起到了稀释作用。
年变化规律:北半球,8月水温最高,2月水温最低。
1.海水温度为什么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
【提示】 海水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2.海水盐度
(1)含义: 1000克海水中所含的溶解盐类物质的总克数为海水的盐度,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2)影响因素
①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盐度小,反之盐度大。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解析】 (1)图中有三条表层海水等温线,从所标的温度数值不难看出,该海域的表层水温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规律。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可判断出图中的陆地是南美洲大陆,海域是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导致近岸水温较低;海域北部有赤道穿过,纬度底,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水温高,南部纬度高,水温低。
3.洋流
(1)概念:海洋表层的海水常年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的现象。
(2)分类:①按洋流的性质(即水温状况),将洋流分成暖流和寒流两类。
②按驱动力不同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3)分布规律
①在热带、亚热带(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因此在中低纬度海区,大陆东岸均为暖流,大陆西岸均为寒流。
(2)在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比常年偏高,对流活动加强,云量增多,降水偏多,海平面气压偏低。
(3)拉尼娜发生期间,由于大气环流以及副热带高气压的变化,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明显增强,强劲的夏季风将大量暖湿空气带到内陆,使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增多。
(4)西太平洋的“赤道暖流”温度偏高,使热带风暴能量充足,因而台风发生的次数比常年要多,在我国沿海登陆的台风也相应增多,台风的移动范围向西增加。冬季渤海的冰情往往多有加重。
(2)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较高,冬季水温较低
不同纬度海区
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
相同纬度海区
暖流经过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
垂直分布
总趋势
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1 000米以下垂直温差减小
时空变化
主要存在于海水表层,水层越深,变化越小
(3)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6.为什么说热带海洋是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提示】 热带海洋纬度较低,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多。
正确认识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海水温度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海水温度及其变化主要取决于热量平衡即收入与支出平衡。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除此之外,还受气象、沿岸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沃克环流的影响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年
拉尼娜年
该海区东西海水温差
西高东低
温差减小
温差增大
沃克环流强度
正常
减弱或消失
增强
该海区东西岸气候
西湿东干
西旱东涝
西涝东旱
3.拉尼娜现象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1)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域,信风比常年偏强,海水温度偏低,云量减少,海平面气压比常年偏高。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陆东岸为寒流,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③南纬40 °~60 °海区,大洋连为一体,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④南极洲周围海区,在来自南极地区极地东风作用下,形成了南极绕极环流 。
(5)对海上航行的影响:顺流时快,逆流时慢。
5.影响世界洋流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波浪、潮汐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它们在形成原因、运动规律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海水运动与人类密切相关,需要认真分析、研究,掌握它们的基本规律。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运动形式
波浪
潮汐
洋流
形成因素
风力、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强风暴
月球和太阳引力
盛行风、海水密度差异、海水的连续性、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等多种因素作用形成
教材18页活动
直布罗陀海峡的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深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回直布罗陀海峡,这是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引起的。深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直布罗陀海峡时由水平方向变为向大西洋深处流动,这主要是由于地中海海水的盐度大、密度大引起的。
海水的温度
下图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②陆地径流:世界大河河口附近海水的盐度通常较低,这是由于陆地径流的缘故。在河流汛期,海水的盐度变低。
③结冰和融冰:海水结冰时盐度升高,融冰时盐度降低。
④洋流: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
(3)世界大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
(3)盐度的分布规律
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的总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高、低纬递减,并形成马鞍形曲线,赤道附近盐度较低,南北纬20°附近的盐度最高。南半球盐度分布的地带性较北半球明显。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盐度较大洋东岸大。南北大西洋最高盐度中心的盐度均达37.2‰;南北太平洋最高盐度中心的盐度分别大于36.5‰和35.5‰;印度洋最高盐度中心区的盐度大于36‰。
③其他因素:地形、气象等。
(2)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① 水平分布:
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等水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全球最高水温出现在北纬7°左右。
②垂直分布规律:
先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在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很小,在海沟或海岭处可能由于地热作用而出现逆温现象。
③时间变化规律:
日变化规律:为午后水温最高,日出前后最低;
3.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4.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基础·初探]
一、海水温度和盐度
1.海水温度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①热量收支:
收入: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的热量。
支出: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②洋流: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低。
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域
北印度洋海域
南半球40°S~60°S的海域
流向
北半球
顺时针
逆时针
冬季:逆时针
夏季:顺时针
自西向东
南半球
逆时针
模式
北半球
南半球
大洋西部
(大陆东岸)
暖流
寒流
暖流
寒流
大洋东岸
(大陆西岸)
寒流
暖流
海—气相互作用
1.沃克环流:是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区的热力环流,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太平洋东西两岸的热力差异,其具体形成原理如图所示:
(2)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的时空变化对海水盐度的影响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随空间发生变化,特别是按纬度变化的方向比较明显,主要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随纬度的变化导致大洋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低纬和高纬递减。
时间变化特别是季节变化对海水盐度的影响也较明显,如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中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对海水盐度的影响。例如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从季节上看,其冬半年的盐度最低,一方面因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绝大部分海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并未减少,季节地表径流并未减少,因此冬季波罗的海盐度最低。
【提示】 海浪是由风引起的,风力的大小决定海浪的大小,风大浪高。
2.潮汐
(1)定义:潮汐是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海面周期性涨落现象。古人将白天出现的海面涨落称为“潮”,夜晚出现的海面涨落称为“汐”。
(2)成因:月球和太阳的天体引潮力。
(3)分类
①大潮 :月球、地球和太阳三者的位置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
2.世界盐度最高和最低海区出现的原因。
【提示】 (1)两海区面积都比较小而且比较封闭,与外海的盐分交换缓慢。
(2)红海位于副热带,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波罗的海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3)红海两岸都是沙漠,无淡水注入;波罗的海四周有许多大河注入,对海水起到了稀释作用。
2.大气对海洋的作用
(1)大气以风的形式向海洋输送巨大能量,云层可减弱海面太阳辐射,都可以影响到海水运动。
(2)大气降水、海面蒸发影响海水盐度的分布。
(3)气压变化影响海水中气体的溶解量,并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气温的变化影响海洋:气温升高引起海平面上升。
3.海—气相互作用异常的现象主要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二、海水运动
1.海浪
(1)定义:海浪是由风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海浪的大小是通过浪高来反映的。
(2)类型:风浪、涌浪、近岸浪和拍岸浪。
(3)影响
①塑造海岸的主要动力:海浪把能量传给海岸,引起海岸侵蚀与堆积。
②不利影响:掀翻船只、摧毁建筑物、影响海上石油平台、港口航道及海堤建设。
3.海浪的大小主要由什么决定?
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降水和蒸发,还受到河川径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海区,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对比关系。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水盐度升高,如红海蒸发强烈,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海水盐度降低。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如波罗的海因有陆地河流注入,蒸发量又小,成为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而且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影响着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在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经过时海水盐度升高,寒流经过时海水盐度降低。
时间
无周期性
具有周期性
常年
分布
普遍
普遍
有规律地分布在大洋表层源自方向多随风向的变化而变化海水定时涨落
沿着一定方向稳定地流动
规模
较小
最大
大
世界洋流的分布
1.全球洋流与气压带、风带相关模式图
2.洋流的分布规律
环流系统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季风洋流
西风漂流
海域
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域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最新高中地理第1单元探索海洋的奥秘第2节海水性质与海水运动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2(1)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2.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提示】 由洋流分布规律可以看出,影响世界洋流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和海陆分布。
三、海—气相互作用
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
(1)海洋为大气提供能量,大气运动的重要能量来源是海洋,尤其是热带海洋。
(2)海洋调节大气温度,海洋被称为地球上气温的“调节器 ”。
(3)海洋为大气提供水分,海洋是地球上水分的总源地。
②小潮:月球、地球和太阳成直角时,引潮力相互削弱。
(4)影响:引起海面升降,塑造海岸地貌;影响海港与海岸工程建设、海上航运与海上军事活动、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海水制盐等。
4.海洋中潮汐的传播方向是由东向西还是由西向东?
【提示】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潮汐由东向西传播,一次潮汐涨落经历的时间是半个太阴日,生活在海边上的人,每天都可以看到海水有规律地升落两次。
2.海水盐度
(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因素
影响
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蒸发量,盐度降低;蒸发量>降水量,盐度升高
入海径流
有大量江河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偏低;大洋边缘盐度往往比中心低,如大江大河入海口处海水盐度比周围海区海水盐度低
洋流
同纬度地带,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
海洋对气温有很大的调节功能,当太阳辐射强的时候,海洋能吸收大部分辐射热,并通过海水内部的热量交换,将大量热量储存起来。当太阳辐射减弱的时候,海洋又能将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所以,海洋与陆地相比,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陆地则是冬冷夏热。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约大一倍,海洋面积则比南半球小,所以,北半球夏季比南半球热,冬季比南半球冷。北半球夏季平均温度22.4℃,南半球只有17.1℃,北半球冬季平均温度8.1℃,南半球却有9.7℃。
教材13页活动
1.图略,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水温的高低取决于得到太阳辐射的多少,太阳辐射的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盐度分布规律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这取决于大洋中海水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2. 两海区面积都比较小而且比较封闭,与外海的盐分交换缓慢。红海位于副热带,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波罗的海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红海两岸都是沙漠,无淡水注入;波罗的海四周有许多大河注入,对海水起到了稀释作用。
年变化规律:北半球,8月水温最高,2月水温最低。
1.海水温度为什么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
【提示】 海水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2.海水盐度
(1)含义: 1000克海水中所含的溶解盐类物质的总克数为海水的盐度,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
(2)影响因素
①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盐度小,反之盐度大。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解析】 (1)图中有三条表层海水等温线,从所标的温度数值不难看出,该海域的表层水温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规律。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可判断出图中的陆地是南美洲大陆,海域是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导致近岸水温较低;海域北部有赤道穿过,纬度底,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水温高,南部纬度高,水温低。
3.洋流
(1)概念:海洋表层的海水常年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的现象。
(2)分类:①按洋流的性质(即水温状况),将洋流分成暖流和寒流两类。
②按驱动力不同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3)分布规律
①在热带、亚热带(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因此在中低纬度海区,大陆东岸均为暖流,大陆西岸均为寒流。
(2)在赤道附近西太平洋海域,海水温度比常年偏高,对流活动加强,云量增多,降水偏多,海平面气压偏低。
(3)拉尼娜发生期间,由于大气环流以及副热带高气压的变化,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明显增强,强劲的夏季风将大量暖湿空气带到内陆,使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增多。
(4)西太平洋的“赤道暖流”温度偏高,使热带风暴能量充足,因而台风发生的次数比常年要多,在我国沿海登陆的台风也相应增多,台风的移动范围向西增加。冬季渤海的冰情往往多有加重。
(2)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
同一海区
夏季水温较高,冬季水温较低
不同纬度海区
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
相同纬度海区
暖流经过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
垂直分布
总趋势
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1 000米以下垂直温差减小
时空变化
主要存在于海水表层,水层越深,变化越小
(3)海洋对气温的调节作用
6.为什么说热带海洋是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提示】 热带海洋纬度较低,吸收的太阳辐射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多。
正确认识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1.海水温度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海水温度及其变化主要取决于热量平衡即收入与支出平衡。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除此之外,还受气象、沿岸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
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沃克环流的影响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年
拉尼娜年
该海区东西海水温差
西高东低
温差减小
温差增大
沃克环流强度
正常
减弱或消失
增强
该海区东西岸气候
西湿东干
西旱东涝
西涝东旱
3.拉尼娜现象及其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1)当拉尼娜现象出现时,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域,信风比常年偏强,海水温度偏低,云量减少,海平面气压比常年偏高。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陆东岸为寒流,大陆西岸为暖流。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③南纬40 °~60 °海区,大洋连为一体,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④南极洲周围海区,在来自南极地区极地东风作用下,形成了南极绕极环流 。
(5)对海上航行的影响:顺流时快,逆流时慢。
5.影响世界洋流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