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宇宙中的地球二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9 年江苏高考新题汇编分类分析》
3宇宙中的地球 (二)
一、选择题
( 江苏省 2019 高考考前全真模拟试卷1) 北京时间2019 年 4 月 20 日 19 时 41 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我
国文昌航天城点火发射升空,并于 4 月 22 日 12 时 23 分与“天宫二号” 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
形成组合体。

图 1 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合体图”。

据此完成41~ 42 题。

41.下边与“天舟一号”升空时间基本吻合的是
【答案】 A
【分析】本题组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为命题情境,观察学生对地
球光照图及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 1 题“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时间为北京
时间 2019 年 4 月 20 日 19 时 41 分,此时距春分日已过近一个月,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晨昏圈与地轴的夹
角大体为7。

多,消除 C、D 选项;再依照发射时的北京时间可计算出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经线的度数约为85。

W,消除 B选项,故正确答案为 A。

42.“天舟一号”从升空到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加速
B.全世界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C.全世界日夜时差变小
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答案】 B
【分析】“天舟一号”从 4 月 20 日升空到 4 月 22 日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期间,地球运转在公转轨
道上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故公转速度变慢;太阳直射点北移,全世界极昼极夜的范围扩大;除极昼极夜地
区外全世界日夜时差变大;赤道至8。

之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每日减小,故正确答案为B。

图 1
(江苏省通、泰、扬、徐、淮、宿2019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某天文爱
好者分别于北京时间2019 年 3 月 27 日 18 时 18 分和当地时间 1 时 18 分 , 同时观察到某小行星在距离地球
9.18 个地月距离 ( 地月距离 : 约 38.4 万 km)处飞掠地球。

图 1 为“太阳系类地行星和某小行星公转轨道表示
图”。

据此回答43~44 题。

43.该天文喜好者所在时区是()
A. 东三区
B.西一区
C.西三区
D.西九区
44.该小行星()
A.最有可能来自M3与 M4之间
B.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C. 凑近地球时公转速度减慢
D. 表面有浓厚的大气
43. D分析:图中信息显示, 北京时间 2019 年 3 月 27 日 18 时 18 分时当地时间是 1 时 18 分 , 两地相差 17小时 , 该地位于东八区以西17 个时区 , 应当为西九区。

应选D。

44. B分析:小行星一般来自小行星带, 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而 M3与 M4分别是地球和火星;3 月 27
日地球距离太阳较近, 该行星凑近地球, 距离太阳距离也较近, 公转速度较快; 图中显示该行星公转方向与地
球一致 , 故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因小行星质量、体积较小, 表面不行能有浓厚的大气。

应选B。

( 江苏省南京市2019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某日清晨 , 家住南京的张先生驾车上班路过新街口时, 观察到孙中山雕像的影子投向汉中路和中山南路之间, 数月后的一个清晨张先生路过同一地点时, 发现雕像的影子投向了汉中路和中山路之间( 如图 1 所示 ) 。

据此回答45~46 题。

图 1
45.若张先生当天( 第一个观察日) 夜晚下班按原路返回时, 观察到该雕像的影子投向()
A.中山东路和中山南路之间
B.中山路
C.中山路和中山东路之间
D.中山东路
46.两个观察日期间,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A.南京市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B.晨昏线与经线之间夹角增大
C.后一观察日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D.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45. A分析:张先生第一次观察到孙中山雕像的影子投向汉中路和中山南路之间, 他日出影子在西南方向,说明该日太阳日出东北, 应当是北半球夏天,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同日太阳日落西北, 影子在东南 , 即中山东路和中山南路之间。

46.C 分析 : 两个观察日期间 , 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移到南半球, 就北京来说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比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正午太阳高度小, 故 C 正确 ; 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 挪动方向可能是向北挪动 , 也
可能是向南挪动 , 故南京市日夜长短如何变化不行确立, 晨昏线与经线之间夹角增大还是减小以及地球公
转速度变快还是变慢也不行确立。

图 1
(江苏省盐城市2019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读“某一时辰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表示图( 图 1) ”,回答 47~48 题。

47.对图中各地时间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
A.①地地方时为 6 时
B.②地地方时为12 时
C. ③地昼长为12 小时
D. ①③时差为12 小时
48. 右图中 ,a 、 b、 c、 d 四点比较()
A. a 、 b 日出方向大体相同
B. b 、 c 自转线速度相同
C. c 、 d 日落时辰相同
D. a 、 d 日夜长短相同
47. B分析 : 由左图可知 ,60 ° W太阳高度为 90° , 说明太阳直射在60°W上 , 则 60° W各地的地方时都为12 时,B 正确 ; 不一样经线上地方时不一样 , 故③地昼长不行能
为12 小时 ,C错误 , 由右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在 15°S, 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 , 则①与②相差大于90° , 其地方时不行能为 6 时 ( 更早一点 ),A 错误 ; 则①③时差
不行能为 12 小时 ( 大于 12 小时 ),D 错误。

48. A分析 :a 和 d,b和 c 是关于太阳直射点(60 ° W,15° S)南北对称 , 因太阳直射点在 15° S,a 和 d 太阳高度分别大体为 30° ,b和 c 太阳高度约为 60° , 则 b 和 c 的纬度分别为15°N 和 45° S, 则 b、 c 自转线速度
不一样 ,B 错误 ; 该日太阳并不是直射赤道 ,c 、d 纬度不一样 , 日落时辰不行能相同 ,C 错误 ;a 、d 位于不一样半球 , 除春、
秋分日 , 日夜长短不一样 ,D 错误 ; 因该日太阳直射在南半
球, 则各地都是日出东南 , 方向大体相同 ,A 正确。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9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在北半球 , 把腕表平置 , 时针指向太阳方向 , 在当地时间正午12 时前 , 按顺时针沿时针与 12 时辰度线之间所成夹角的均分线方向为南方(如图 1), 正午 12 时后,按逆时针沿时针与 12 时辰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均分线方向为南方。

北京时间上午7 时 , 正在罗布泊 (41 °N,90 ° E) 野外观察的李教授将腕表的时针对准了方才日出的太阳( 图 2) 。

据此回答49~50 题。

图 1
图 2
图 3
49.李教授所在地的正南方应当是图 2 中的()
A.S 1234
50. 图 3 中, 能正确表示此时晨线的是()
A.L 1
B.L 2
C.L 3
D.L 4
49. C分析 : 本题要点词是“当地时间正午12 时前” , 李教授所在地罗布泊的经度是90° E, 北京时间上午7 时 , 罗布泊的当地时间是 5 时 , 属于当地时间12 时以前。

因为腕表显示的是北京时间, 罗布泊当地时间正午12 时 , 腕表显示应是下午 2 时, 依据“按顺时针沿时针与12 时辰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均分线方向为南方”
的提示 , 正南方应为腕表7 时按顺时针与下午 2 时辰度线夹角的均分线 , 即 S3。

故 C 正确。

50. C分析 : 联合上题分析 , 此时罗布泊 (41 °N,90 ° E) 地方时为 5 时 , 李教授可用腕表对准方才日出的太阳,
说明该地昼永夜短, 该地应当是晨线周边 , 图 3 中 , 能正确表示此时晨线的只好是L3,C 正确 ;L 1、 L4与 90°E 无交点 ,A 、D 错误 ;L 2只在极点处与90° E 订交 ,B 错误。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连云港市2019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 每年冬至前后 , 太阳马上落山时 , 阳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桥洞 , 形成“金光穿洞”的壮丽景观( 图 6) 。

图 7 是拍摄地略图。

读图 , 回答 51~52 题。

图 6
图 7
51.图6照片拍摄地是在十七孔桥的()
A.西端北侧
B.西端南侧
C.东端南侧
D.东端北侧
52.照片拍摄时,地球的光照图最凑近图8 中 ( 图中实线为晨线, 虚线为昏线 ) ()
①②③④图8
A. 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1. A分析:每年冬至前后, 太阳落山的方向是西南方向, 图中情形只好在北侧看到, 因日落西方 , 图中桥孔被照亮的一侧只好是东侧, 所以拍摄者应当位于桥的西侧。

应选A。

52.D 分析 : 照片拍摄时为冬至前后 , 北极圈内为极夜 , 南极圈内为极昼 , 因图中实线为晨线 , 虚线为昏线。

依据海陆轮廓可知 , ①③属于南半球 , 冬至日 ,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 南极圈及其以南有极昼现象 , 联合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 , ③吻合题意 ; ②④属于北半球 , 冬至日 , 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夜现象 , 联合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 , ②吻合题意。

故 D 正确。

( 江苏省通、泰、扬、徐、淮、宿2019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北京时间2019 年 1 月 31 日 19 时 48 分至 23 时 11 分 , 月球横穿地球的本影区, 出现月全食现象( 如图 1), 图 2 为“月全食形成表示图”。

据此回答
53~54 题。

图1图2
53.以致图1中月食地区挨次变化的主要要素是()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
54.此次月全食发生后一个月内()
A.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B.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C. 地球上极昼范围变大
D. 南半球各地日夜时差逐渐变小
53. D分析 : 以致图 1 中月食地区挨次变化的主要要素有两个: 一是月球绕地球公转, 二是地球绕日公转, 但主要要素是月球公转, 因月球绕地球公转速度快(约 27天)。

54. A分析 : 此次月全食发生后一个月内,即1月31日2月28日 , 因 1 月初地球位于近期点,速度最快 ,故这段时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A 正确 ; 太阳直射点向来北移,B错误 ; 地球南极周边有极昼现象, 但范围变
小 ,C 错误 ; 因南极周边有极昼现象, 所以不可以说南半球各地日夜时差都逐渐变
小,D 错误。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连云港市2019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3 月 21 日一位在雅加达工作的王先生, 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了在当地拍摄的日出照片。

图 1 是“王先生拍摄的照片和地点表示图”。

据此回答 55~56题。

图 1
55.王先生拍摄该照片刻, 北京时间最可能是 ()
A. 6时2分
B.6 时58分时35分时13分
56.印尼是世界上地质灾祸发生最屡次的地区之一, 以下与其成因没关的是()
A.地处板块界限 , 地壳运动活跃
B. 山地丘陵广布 , 地形起伏较大
C.年降水量丰富 , 以对流雨为主
D. 所处纬度较低 , 沿海沼泽广布
55. B分析 : 据图及资料可知 , 摄影时应为清晨日出 , 因雅加达位于赤道周边, 日夜凑近等长 , 一般是 6时间出 , 从图中可知其经度地点大体为107° E, 与北京 (120 ° E) 相差 13°( 经度 ), 则北京时间比当地时间早52 分钟 , 即北京时间可能为 6 点 52 分。

故 B 最为凑近。

56. D分析 : 印尼是世界上地质灾祸发生最屡次地区之一, 地质灾祸包含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

印尼地处
板块界限 , 地壳运动活跃 , 地震频发 ; 且该地山地丘陵广布, 地形起伏较大 , 加上年降水量丰富 , 以对流雨为主 ,降水强度大是以致泥石流和滑坡的重要原由。

应选D。

图 1
( 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 2019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图 1 为“某日地球局部光照图( 暗影部分为黑夜) ”。

读图 , 回答 57~58 题。

57.该日,甲地日落时间较乙地约()
A.晚 1小时
B. 早2小时
C.早 3小时
D. 早5小时
58.该日前后 , 甲、乙两地 ()
A.日出、日落方向相似
B.随地球自转的速度相同
C.昼长变化趋向一致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趋向一致
57. C 分析 : 从图中看甲正处于日落时辰, 乙距离日落时辰还有45°经度 , 即相差 3 个小时 , 所以该日甲地日
落时间较乙地约早 3 小时。

应选C。

58. A分析:从图中看出,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

该日前后, 甲、乙两地日出、日落方向相似, 都是从东北日
出 , 从西北日落 ,A 正确 ; 纬度不一样 , 除两极点外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线速度不相同,B 错误 ; 甲位于赤道 ,整年日夜等长,C 错误 ; 这天甲、乙位于太阳直射点双侧,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趋向不行能一致,D 错误。

( 江苏省常州市2019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图 1 中弧 AB为某经线圈的一部分,O 为该经线圈的圆心。

AB 两地位于同一纬线上,( 某日 ) 太阳光辉与弧AB 相切于 A, α为半径 OA和 OB的夹角。

读图 , 回答 59~60 题。

图 1
59.依据图文信息可知()
A.整年α变化范围是 0°43° 08'
B.整年弧 AB长度变化范围是 04 700km
C. 这天极夜纬度范围是90° (90 ° - α /2)
D. 这天阳光直射点纬度度数是23° 26'- α
60.若A地在南半球,且α逐渐变小的过程中, 我国可能发生的人文现象是()
A.守岁迎春
B.清明祭祖
C.七夕相会
D.中秋观月
59.C 分析 : 因为 AB是某经线圈一部分 , 而 AB 又在同一条纬线上 ,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 , 就是弧 AB 的中点是
极点 ,AB 的经度相差 180°, 地方时相差12小时 ; 又因为图中 A 点是某日太阳光辉与弧AB 的切点 , 则一点处于正午太阳高度时 , 另一点的太阳高度是0时的太阳高度 ,AB 所在的纬线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整年α的变化范围为 0°46° 52'; 整年 AB弧的变化范围为023.5 °× 2× 111 km/ ° , 即范围大体是05 217 km; 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ɑ/2 处 ;AB 点纬度是 90° - ɑ/2,则极夜范围是极点 90° (90 ° - α /2) 。

应选 C。

点在南半球且向北挪动, 时间在冬至与春分之间。

故 A 正确。

( 江苏省镇江市2019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我国 A 市某中学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0 为一天中最短 ( 如图 1 所示 ) 。

冬至前后 , 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 北京时间10:00) 看到日出。

( 冬至日 40°N 昼长是
9 小时 09 分。

) 读图 , 回答 61~62 题。

图 1校园局部平面图
图 2“二十四节气”图
61. A市位于北京市(40°N,116°E)的()
A.东北
B.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62.以下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篮球场逐渐移向排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
C. 白露到立冬
D. 立冬到小寒
61. C分析: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最短时, 应当是当地12 时 , 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4 时 , 则依据地方时原
理和计算方法可得: 当地的经度 =120°E-(14-12)× 15°/h=90° E,北京市经度为116° E, 则该地位于北京市
以西 , 消除 A、B;A 市冬至日昼长=(14-10) × 2=8 小时 , 资猜中冬至日40° N 昼长为 9 小时 9 分钟 , 依据冬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可知,A 市的纬度较北京(40 ° N)高。

所以 ,A 市位于北京市西北。

应选C。

62. C分析:日落时旗杆的影子由篮球场逐渐移向排球场, 即由东南逐渐移向东北, 说明天落太阳方向由西
北方向西南方挪动。

依据一年中太阳的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 全世界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春、秋分时 , 太阳正东升、正西落;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 全世界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以上分析可知, 该地的日落方向由西北移向正西, 再移向西南 , 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南移到赤道, 再南移到南半球。

联合选项可知, 白露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秋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立冬时太阳直射点位
于南半球 , 该过程吻合题意。

应选C。

( 江苏省扬州市2019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表 1 为“我国甲、乙两地不一样日期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
观察数据表”。

据此回答63~64 题。

表 1
10月 22 日M日
正午正午
日期
昼长太阳昼长太阳
高度高度
甲11 时 13 分47° 14'13 时 55 分78° 28'
乙11 时 30 分56° 16'13 时 20 分87° 30'
63.甲、乙两地的纬度差约为()
A.7 °
B.8 °
C. 9°
D.10 °
64. M日最凑近()
A. 12月 22日
B. 2月 22日月 22日月22日
63.C 分析 :10月 22 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甲、乙两地昼长都小于12 小时 , 故两地位于北半球, 且在太阳直射点的同一侧 , 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等于两地的纬度之差,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7° 14',乙地为56° 16',可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约为9°,则甲、乙两地的纬度差约为9° 。

64. D 分析 :M 日甲、乙两地昼永夜短 , 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则 A、B 错误 , 并且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依旧相差9° , 则两地仍位于太阳直射点的同一侧, 甲地纬度较高, 乙地纬度较低 , 与太阳直射点只相差2.5 ° ,4月 22 日太阳直射点大体在 8° N, 则甲、乙纬度大体是° N 和 10.5 ° N, 昼长不行能达到13 小时55 分, 所以 M日最凑近 6 月 22 日。

(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9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金光穿洞”是指夕阳余晖照亮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桥
洞侧壁 , 金光灿灿的光辉映满桥洞。

每年有两次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 此中一次出此刻 5 月 8 日前后。

图 1 为“‘金光穿洞’景观图”。

读图 , 回答 65~66 题。

图 1
65.此桥的走向大体是()
A.东南 - 西北向
B. 东北 - 西南向
C. 南北向
D. 东西向
66.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的别的一个日期是()
月8日前后月6日前后
月6日前后月8日前后
65. A分析:资料显示每年有两次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 此中一次出此刻 5 月 8 日前后。

5 月份北半球是夏天 , 日落西北方向 , 则此桥的走向大体是东南—西北走向。

A 正确。

66. C分析:因日出方向相同, 日落方向与十七孔桥走向相同的别的一个日期应是关于夏至日对称的日期,即距离夏至日的间隔天数相同。

5 月 8 日在夏至前约44 天, 夏至往后44 天 , 约是 8 月 6 日前后 ,C 正确。

图 1
( 江苏省无锡市2019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家住北京的王先生热爱旅行, 他在图 1 中所示 P 城旅行时 ,拍摄下了当地正在举行的升国旗仪式( 升国旗与日出同步) 。

王先生拍摄的照片显示, 当时的北京时间为 5 时30 分。

读图 , 回答 67~68 题。

67.王先生拍摄照片刻,P 城当地时间为()
A.3:30
B.7:30
C.11:30
D.13:30
68.这天的北京夜长约为()
小时 B.11 小时 C.14 小时 D.16 小时
67. B分析:王先生拍摄照片刻, 北京时间是5:30, 是东八区的区时。

P 城经度为150° E, 是东十区的中央经线 , 当地时间即150° E 的地方时 , 与 120° E 相差 2 小时 ( 东加西减 ), 应为 7:30 。

B 正确。

68. A 分析 : 这天的 P 地日出地方时是南、北纬度相对。

南、北半球的日夜情况相反7:30, 可以计算出P 地昼长约为9 小时。

P 地纬度数值与北京相似, , 即南半球某地昼长, 等于北半球相同纬度上的夜长,P 地昼长
约是北京夜长, 约为 9 小时。

A 正确。

( 江苏省扬州市2019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图 1 为我国甲、乙两个不一样地区房屋院落的尺度, 图中角度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 回答 69~70 题。



图 1
69.甲、乙两个院落可能分别位于()
A.浙江、江苏
B.新疆、云南
C. 广东、黑龙江
D.福建、北京
70.与甲地对比,乙地院落尺度更大的主要影响要素是()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地形
69. D分析:由资料可知,夏至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7° , 可以计算 , 甲地距离北回归线为 3 个纬度 , 则甲地的纬度为20.5 ° N 也许为 26.5 ° N,浙江和新疆的纬度不吻合, 故消除 A、B; 夏至日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3° , 可以计算 , 乙地距离北回归线为17 个纬度 , 则乙地的纬度为 6.5 ° N 或 40.5 ° N,黑龙江的纬度较高, 不吻合题意。

应选D。

70.C 分析 :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一样 , 建筑物产生的影子不一样 , 会影响院内的采光条件 , 乙地的纬度较高 ,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影子较长 , 所以为了防备建筑物遮挡光照, 院落尺度应当更大一点。

应选C。

( 二 ) 双项选择题
( 江苏省扬州市2019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图 10 为“世界某地区图”。

读图 , 回答 71~72 题。

图 10
71.关于图示地区的表达, 正确的有 ()
A.位于热带地区 , 南北距离约 4 400 km
B.地形以高原为主 , 河流水系呈放射状
C.洋流向北流动 , 流经海域有渔场分布
D.地处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界限
72.与甲地对比较, 乙地()
A.正午的日影更长
B.一年中日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更大
C.日出时间晚于甲地
D.春分日这天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更小
71. BC分析 : 依据图中的纬度判断为南半球低纬度, 经度为12°E20° E, 所以为非洲西部。

联合分析可知,该地位于热带地区 , 南北跨纬度约为16° , 距离大体为 1 800km,A 错误 ;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河流水系呈放射状 ,B 正确 ; 图示西侧为本格拉寒流, 洋流向北流动 , 流经海域易形成渔场,C 正确 ; 地处非洲板块内部, 地壳稳固 ,D 错误。

应选 B、 C。

72. BD分析 : 甲地和乙地的日影长短取决于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所以不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 不可以确立正午日影的变化,A 错误 ; 乙地的纬度比甲地高 , 所以一年中日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更大,B 正确;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 , 乙地的昼长大于甲地, 昼长越长 , 日出时间越早 , 所以乙地的日出时间不必定晚于甲地,C 错误 ; 春分日这天太阳直射赤道,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所以乙地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幅度比甲地小,D 正确。

应选 B、 D。

图 9
(江苏省通、泰、扬、徐、淮、宿2019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 图 9为“甲、乙两地连续三个月正午
太阳高度变化图”。

读图 , 回答 73~74 题。

73. 图中“连续三个月”可能指()
A. 13月
B.46 月
C. 79月
D. 1012月
74.若图示期间甲地由日夜均分至昼永夜短, 则甲、乙两地()
A.同属于南或北半球
B.昼长差值增大
C. 正午日影朝向相同
D.日出方向南移
73. AC分析: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向来增大, 说明直射点向来在凑近乙所在纬线, 没有“回头”, 故连续的三个月中不包含冬至和夏至, 即不包含12 月和 6 月。

74.AB 分析 : 甲由日夜均分到昼永夜短 , 即此三个月初步日期太阳直射赤道, 而后直射点移到甲所在的半球
并逐渐直射甲所在纬线, 三个月的终点日期直射回归线。

而三个月中乙正午太阳高度向来增大, 说明乙与甲在同一半球 , 位于温带地区。

两地在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同一半球, 直射点由赤道到回归线, 乙纬度比甲高, 开始甲、乙相同日夜等长, 最后乙昼长比甲长得愈来愈多, 昼长差值增大。

应选A、 B。

(江苏省苏锡常镇2019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图 1 中虚线表示同一天位于甲、乙两地物体影子顶端
端点的变化轨迹。

读图, 回答 75~76 题。

图 1
75.关于两地的表达 , 正确的选项是 ()
A.两地均位于北半球
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
C.两地均为昼短夜长
D.甲地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76.若乙地影子朝向正南时北京时间为16:00, 且甲、乙两地近来距离约为7 770 km, 则乙地()
A.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位于亚欧板块
C. 此时周边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此时流行西南风
75. A分析:图示甲地物体影子顶端端点的变化轨迹为圆, 方向都指向南 , 则甲地只可能位于北极点, 且北极周边有极昼现象, 因影子方向与日出方向相反, 故乙地该日日出东北, 向南方挪动 , 日落西北 , 该地是昼永夜短 , 因该日北极周边有极昼现象, 说明该地也在北半球。

故 A 正确。

76. D 分析 : 乙地影子朝向正南时北京时间为16:00, 而此时其地方时为 12 时, 则该地与 120° E, 相差 60° ,
且位于 120° E 以西 , 为 60° E; 因甲、乙两地近来距离约为7 770 km, 即两地相差约70° , 甲地在极点 , 则乙地地理坐标是20° N,60° E, 该地应当位于北印度洋周边, 位于热带季风气候, 位于印度洋板块, 因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天 , 流行西南风 , 此时周边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应选D。

二、综合题
77. ( 江苏省盐城市2019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一致考试) 北京( 40° N)某校地理组与外国两所联谊校展开
地理实践活动,并经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存。

以下图是某日三所学校所在地的太阳高度变化图,以及乙、丙
两所学校该日地方时9:00-15 : 00 期间同一高度旗杆影长及朝向表示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甲、乙、丙三条曲线中,表示北京某校的是_______________ ,判断的依照是 _______________。

(2)次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 ,这天过后,北京日夜长短的变法趋向是
_______________ 。

( 3)甲校位于丙校的_______________ 方向。

( 4)若三校利用白天进行信息交流,最适合的时间段约为北京时间_______________ 。

A. 6-8时
B. 12-13时
C. 16-17时
D. 20-21时
( 5)在右上图中,作出甲校这天当地时间9:00-15:00旗杆顶端的影子轨迹。

【答案】 (l )丙正午太阳高度大体出此刻北京时间12 时
°( 23° 26') S昼渐长,夜渐短
(3 )西南
(4)C
(5 )如图(采分点:一是曲线张口向下;二是曲线顶部在中心)
【分析】观察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 1)甲、乙、丙三条曲线中,表示北京某校的是丙,判断的依照是正午太阳高度大体出此刻北京时间12时。

(2)次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 23° 26' S ,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京日夜长短的变法趋向是
昼渐长,夜渐短。

( 3)丙正午太阳高度大体出此刻北京时间12 时,甲正午太阳高度大体出此刻北京时间23 时,说明丙在东,甲在西。

甲正午太阳高度为90°,正午影长为零,说明甲在南回归线,丙地为北京,可知甲在丙之南。


合以上分析甲校位于丙校的西南方向。

( 4)依据甲乙丙三地正正午刻的北京时间可知,甲地要比丙地晚约11 时,乙地比丙地晚约 5 时,说明三
地中时间最早的地方是丙,最晚的地方是甲。

丙白天最早不可以超出17 时,此时甲地昼永夜短, 6 时也是白昼。

所以若三校利用白天进行信息交流,最适合的时间段约为北京时间16-17 时。

( 5)甲校这天当地时间9:00-15:00旗杆顶端的影子轨迹如图(注意:曲线张口向下且曲线顶部在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