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1年春)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 (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苏教版(2021)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目录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
一、学情分析 (2)
二、教材分析 (2)
三、教学目标 (2)
四、教学策略 (3)
五、教学进度 (4)
1.冷热与温度 (11)
2.热胀冷缩 (17)
3.水受热以后 (21)
4.水遇冷以后 (27)
5.地球 (32)
6.月球 (37)
6.月球(第二课时) (43)
7.太阳 (49)
8.太阳钟 (54)
(二)研究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 (57)
9.庞大的“家族” (62)
10. 养昆虫(第一课时) (68)
10.养昆虫(第二课时) (72)
10.养昆虫(第三课时) (76)
11.探究昆虫的奥秘 (81)
12.用种子繁殖 (87)
13.用根、茎、叶繁殖 (94)
14.动物的繁殖 (101)
15.生物与非生物 (109)
16.动物的庇护所 (112)
17.环境变化以后 (115)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 (119)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小学生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迸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五个单元。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

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讲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
学语言与他入交流和洶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入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科学探究的8个素:
提出问题、作岀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冋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岀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给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环
境。

学生学习的常规的培养和训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摆放科学书及实验用具开始,引导学生如何听讲、如何记录实验报告单、如何创新科学作业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都是在每节课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过程。

在课堂上釆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中仍应充分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此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2.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并结合课程知识和能力目标设计谜行赦学设计。

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岀发,在实际生活中引导与科学间的联系,引导并让学生认识到学科学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

并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
目标,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3.儿童的科学探究习惯及科学素养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通过学生适宜接受的生
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探究实验的方式,实现自我的,主动的教育过程,将科学探究认识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思维,并对现有的事物敢于质疑,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能力。

4.建构合理、科学的奖励制度,让学生学正确认识到自己教好的学习习惯及科学探究能力对自己科学学习的帮助。

在奖励机
制上釆取务元
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这种机制中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科学研发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五、教学进度
1.冷热与温度
2.热胀冷缩
3.水受热以后
(5)实验中认真观察并分析以下问题:
①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②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是_______。

③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师:听明白了吗?(明白了)
7.组长领取实验器材开始活动,教师巡视。

8.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后,小组汇报。

师:观察曲线图你们组有何发现?
小组汇报员:(展台展示实验单)我们组分析曲线图发现:0℃前,温度急剧上升,继续加热温度是不变的,再继续加热温度又上升。

师:其他小组,你们也有这样的发现吗?(是的)有小组补充吗?
小组补充:0℃时冰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

师:借助曲线图,哪一小组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小组汇报:①冰块在开始融化前温度会持续上升。

②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是0℃。

③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温度保持不变。

师:其他小组认可他们的发现吗?(认可)9.教师小结:当冰受热后,冰会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的水,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作融化。

(出示定义)
(二)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
1.(出示实物冰融化后的水)你能利用它制造出水蒸气吗?
生:能。

师:怎么做?
生:继续加热至沸腾。

师:这个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呢?
生:猜测。

师:大家想不想试一试?(想)
2.我们仍用这套装置探究,实验过程中同样要注意酒精灯和测温计的正确使用。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教师讲解)
(1)加热前,记录员先在烧杯上记录下烧杯中水面的位置;(提醒水平视线时标记)(2)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一分钟观察员读一次数据,记录员将数据记录在曲线图上,直到水沸腾;(每隔一分钟教师响铃提醒记录)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4分钟,观察员每隔一分钟读一次数据,记录员将数据下来,然后再停止加热;(每隔一分钟教师响铃提醒记录)
(4)待水面平静后,再次在烧杯上记录下水的位置。

(5)实验中认真观察并分析以下问题:
①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②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
③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是否持续上升?
④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有何变化?
师:能理解吗?
生:能。

3.师:现在小组内开始活动吧!
生活动。

4.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后,小组汇报。

师:实验中你有何发现?
生:加热时烧杯内壁出现了小水珠;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和气泡。

师:谁来补充?
生:停止加热后,水面下降了。

师:分析曲线图小组内有何发现?
生:(展台展示实验单)我们小组发现: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沸腾后温度一直保持在100℃不变。

师:其他小组同意他们小组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哪个小组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
小组汇报:①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

②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③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

铺垫。

]【板书设计】
3.水受热以后
4.水遇冷以后
实验记录单
一、预测: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

二、画出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并分析
5.地球
得珍爱地球。

]【板书设计】
5.地球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球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是漫长而曲折的
天圆地方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平的不平(弧形)球体确证球体
6.月球实事求是
国精神。

] 【板书设计】
6.月球
环形山形成的原因可能是:陨石撞击
(环形山最佳观察时间:太阳斜射时)
月相示意图:
6.月球(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6.地球
7.太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