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温州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第四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温州乐清市第二中学高三生物第四
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B.英国科学家列文虎克最早把观察到结构命名为细胞
C.魏尔肖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
2. 比较植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底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底物
B. 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性氢,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还原氢
3. 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O2和酒精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B. 胰蛋白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 细菌和病毒被巨噬细胞吞噬时须穿过质膜
D. 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破裂
4. 与神经调节相比较,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 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较小、作用时间长
B. 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较小、作用时间短
C. 反应速度快、作用范围较大、作用时间短
D. 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较大、作用时间长
5. 下图表示的是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
A. B. C. D.
6. 假如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可以预测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都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只有乙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随后都很快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7. 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
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的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8. 检测某一组织细胞,发现其分解有机物速率减慢,且细胞萎缩。
这说明该细胞正在()
A. 分化
B. 分裂
C. 衰老
D. 癌变
9. 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蛋白质分子
B.两层磷脂分子
C.蛋白质和磷脂
D.蛋白质和糖类
10. 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
A.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
B.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C.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
D.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不变
11. 如图是科研人员测得的水稻根细胞随氧气浓度变化对和的吸收情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影响水稻根细胞吸收和的因素仅是氧气浓度
B.a与c对照,说明根细胞膜上载体比载体少
C.a点的吸收量比b点少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氧气浓度
D.b点以后及时中耕松土,有利于提高两种离子的吸收量
12. 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
B. 当人的手被针扎缩回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 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 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13.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乳酸菌和霉菌都含有细胞膜
B. 蓝细菌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 酵母菌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中
D. 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有叶绿体,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14. 人在演讲、排尿、呼吸时所涉及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 大脑脑干脊髓
B. 小脑大脑脊髓
C. 大脑脊髓脑干
D. 大脑脊髓下丘脑
15. 关于细胞核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C. 某些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D. 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面的图1、图2为某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1中的曲线I变为Ⅱ,可能是新天敌出现的结果
B.若食物充足,则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图1中的曲线I
C.防治害虫时,在图2中a点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D.渔业生产中,在图2中b点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17. 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当人的手被针扎缩回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D.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体温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18.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高烧不退的病人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的中枢失调,使产热和散热失去平衡
B. 在寒冷环境下,人体的散热量小于25Ⅱ下的散热量
C. 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Ⅱ降至5Ⅱ时,耗氧量和尿量均增加
D. 下丘脑能感受体温变化,并将信息传至大脑皮层形成冷觉、热觉
19. 某同学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将观察到的某个细胞大小变化情况(注:细胞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绘制成了如图所示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e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人细胞内
C.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20. HIV病毒能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分子,从而实现入侵T细胞。
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 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CD4分子是一种受体分子,其成分最可能是糖蛋白
B.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逆转录酶,导致HIV无法增殖
C. HIV侵染胎儿的T细胞会引发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D.红细胞中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与体液中的抗体结合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如图是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A、a和b表示相关基因。
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个DNA。
(2)乙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假定细胞分裂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突变,请继续以下分析:
Ⅱ由乙细胞基因组成可推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种。
Ⅱ若该生物体的基因型为AaBb,一个卵原细胞在形成乙细胞时,所产生卵细胞基因型是_________或________。
22. 近年来,烟台地区苹果种植户开始发展生态果园模式,如下图一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来看,食用菌属于_________。
(2)果树开花期,果农利用一种小型蜜蜂传粉,蜜蜂传粉时相互通过跳摆尾舞或震动翅膀发出嗡嗡声来进行交流,从信息类型来看,上述信息分别属于_________。
花天牛以果树的花和叶为食,肿腿蜂可以将卵产在天牛幼虫的体表,吸取幼虫的营养,肿腿蜂和花天牛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
利用肿腿蜂控制花天牛数量属于_________防治。
(3)该生态系统中,鸡鸭等家禽的存在既有助于消除杂草,控制虫害,又可以为果树提供粪肥,假设的能量4/5来自杂草,1/5来自害虫,那么家禽每增加2kg,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kg。
(4)图二是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能量的摄入量,据图分析,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__。
23.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据图可知与核膜相连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甲是________,甲通过出芽形成囊泡将蛋白质运输到
细胞器乙进行加工,乙的名称是__________,乙出芽形成囊泡包裹着修饰后的蛋白质到达细胞膜,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释放至细胞外,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
(2)分泌蛋自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生物膜系统由___________、核膜和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内这些广阔的膜面积为_________的附着提供大量位点,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都在膜上进行。
(3)溶酶体能杀死侵入细胞内的细菌,这是因为溶酶体内含有多种__________,它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入侵细胞的细菌,这些具有分解作用的物质在细胞内的_____上合成。
24. 现有A、B、C三瓶外观一样但没有标签的溶液,已知三种溶液分别是质量浓度为0.l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蔗糖溶液和0.lg/mL的葡萄糖溶液。
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渗透装置设计了两组实验。
(注:图中玻璃纸允许溶剂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
实验1:同时将等量的A液和B液分别放入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左侧的液面升高;
实验2:同时将等量的B液和C液分别放入U形管的左、右两侧,一段时间后,右侧液面先升高后降低。
(1)图示渗透装置中的玻璃纸相当于__________,由实验现象可知B液是__________。
(2)实验1中左侧液面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在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常选用_______(填“A液”或“B液”或“C液”)诱发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实验过程中,需用显微镜观察中央液泡的大小、__________及细胞大小。
(4)为进一步探究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需要设计相关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分析其中的基本原理___。
25. 某植物纯合紫花与纯合白花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中紫花:白花=9:7,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现有一批基因型相同的宽叶紫花植株(P品系)相互交配,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子代出现宽叶紫花、宽叶白花、窄叶紫花、窄叶白花四中表现型。
据此分析下列问题:
(1)控制花色的基因至少有____对,控制花色的基因与控制叶宽窄的基因之间符合____定律。
(2)F2白花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P品系宽叶紫花中宽叶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P品系的基因型有____种可能,若P品系中花色基因型与F1一致,宽叶、窄叶中存在某种基因型致死现象,若为DD纯合致死,则P品系相互交配子代表现性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D
3. C
4. D
5. A
6. B
7. B
8. C
9. C
10. C
11. C
12. C
13. C
14. C
15. B
16. AC
17. AC
18. CD
19. ABC
20. BC
21. 8
8
第一极体
2
AB
aB(顺序可以颠倒)
22.
(1).生产者(果树、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2).分解者
(3).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4).寄生
(5).生物
(6). 18
(7). 30 J·cm-2·a-1
23.
(1).内质网
(2).高尔基体
(3).一定的流动性
(4).细胞器膜
(5).酶
(6).水解酶
(7).核糖体
24.
(1).半透膜
(2).0.1g/mL的蔗糖溶液
(3).左侧溶液的浓度大于右侧,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右侧向左侧扩散
(4).A液
(5).原生质层的位置
(6).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或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配好的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适当时间后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状态。
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蔗糖溶液浓度之间
25.
(1). 2
(2).自由组合
(3). )4/7
(4). Dd
(5). 3
(6).宽叶紫花:窄叶紫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18: 9: 1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