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必修1 第2章 第3讲 细胞概述:细胞膜与细胞壁 教师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含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第3讲 细胞概述:细胞膜与细胞壁
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建立过程
①1665年,胡克发现了细胞。
②1838年,施莱登提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的观点。
③1839年,施万提出“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④20年后,德国科学家菲尔肖作出重要的论断: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2)内容
①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②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③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3)意义:证明动植物界具有最本质的联系。
2.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1)细胞的大小:最小的细胞是支原体的细胞,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的卵黄。
一般来说,细胞的大小以微米计。
若细胞的体积大,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相对变小,影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度。
(2)细胞的数目:生物体的长大,主要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3)细胞的种类:根据有无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①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比真核细胞小,结构也比较简单。
②真核细胞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3.原核细胞(见教材P 44)
(1)下面为模式化的原核细胞,填出标号所指的结构名称。
⎩⎨⎧名称:细菌
[①]是核糖体、[②]是拟核[③]是鞭毛、[④]是细胞质[⑤]是细胞壁、[⑥]是质膜
(2)总结原核细胞
①原核细胞有拟核或称拟核区,没有细胞核和由膜包被的各种细胞器,但有核糖体。
②细菌细胞壁的外面有时还有一层荚膜。
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菌毛等结构。
③原核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但仍有一些细胞进行需氧呼吸,质膜就是这些
细胞进行需氧呼吸的场所;有的原核细胞虽然没有叶绿体,但仍能进行
光合作用,光合膜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识别显微镜的各部件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①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安放玻片⇒调焦⇒观察
②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
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移:“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转:“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调:“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1.(2015·10月浙江选考)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乳酸细菌B.小麦
C.家兔D.蜜蜂
A[本题考生常由于对几种常见的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的主要类型识记不牢而误选B、C、D。
乳酸细菌为细菌,属于原核生物,A项正确;小麦属于植物,家兔和蜜蜂属于动物,动物、植物、真菌等都属于真核生物,B、C、D项错误。
] 2.(2017·9月浙江测试卷)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质膜
C.核糖体D.核被膜
D[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质膜和核糖体,A、B、C三项均错误;原核细胞
不具有细胞核,也就不具有核被膜,D 项正确。
]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不同的细胞具有基本相似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核物质及核糖体; (2)不同的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组成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
(3)细胞中的某些生命活动相似,如DNA 复制、蛋白质合成等; (4)遗传物质都是核酸,遗传密码通用等。
3.光学显微镜使用的相关问题 (1)成像特点:
①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如图所示:
②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观察材料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2)注意事项: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停止下降。
②必须先用低倍物镜进行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将它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进行观察。
③换用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物像的清晰度。
④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的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胡克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软木塞薄片中的蜂窝状小室是真正的细胞
B.施莱登最先提出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施万最先提出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D.菲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
A[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有多位科学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B、C、D 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但A项中胡克在自制显微镜下看到的软木塞薄片中的蜂窝状小室并不是真正意义的细胞,而是已死亡细胞的细胞壁。
但他由这个发现提出了细胞的概念,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最原始的基础。
]
2.(2014·浙江1月学考)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这一事实说明生物具有()
A.变异性B.多样性
C.统一性D.遗传性
C[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说明了生物具有统一性的特点。
]
3.(2016·1月浙江学考)下列生物的细胞中,不具有
...核被膜的是() A.绵羊B.大肠杆菌
C.胡萝卜D.菠菜
B[原核细胞没有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大肠杆菌属于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B项正确。
]
4.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①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D.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C[丙图是乙图放大后的物像,观察时应选用甲图中②③⑤组合,A项错误;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的操作步骤为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项错误;由于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立的像,因此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项正确;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D项错误。
]
考点二|细胞膜与细胞壁
1.细胞膜有选择透性
(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界面,只允许某些物质通过。
(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性。
2.质膜(细胞膜)的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1)脂双层:是流动镶嵌模型最基本的部分。
主要成分——磷脂分子
形成原因:由磷脂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
脂双层的“柔性”取决于脂肪酸分子的尾部可以摇摆;“刚性”取决于脂双
层中的胆固醇。
(2)膜蛋白
①位置: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膜中,还有的整个露在膜表面。
②分子特点: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③功能: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起生物催化剂的作用;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
(3)质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流动性。
3.细胞壁
(1)植物和藻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
(2)特点:与细胞的选择透性无关。
(3)作用: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
1.(2016·10月浙江选考)下列生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的是()
A.蚕豆叶表皮细胞B.狗骨骼肌细胞
C.牛神经细胞D.人红细胞
A[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
只有A选项是植物细胞,B、C、D均为动物细胞。
]
2.(2016·浙江1月学考)下列关于质膜上磷脂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头部和尾部都具亲水性
B.头部和尾部都具亲脂性
C.头部具亲水性,尾部具亲脂性
D.头部具亲脂性,尾部具亲水性
C[质膜上的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亲脂,A、B、D错误,C正确。
]
1.细胞膜的成分及功能
(1)可利用细胞液有颜色的植物组织,将其放入无色溶液中,然后用高温、强酸或强碱处理,观察处理前后有无溶液颜色的变化。
(2)将种子切开,放入红墨水中,胚部分不被染红,而胚乳部分被染红。
1.(2016·浙江会考)下列有关质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与蛋白质
B.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质膜的识别功能与膜蛋白有关
D.质膜不具有选择透性
D[质膜能选择性地允许某些物质通过,具有选择透性,D错误。
]
2.(2017·浙江余杭二中第一次质量检测)下列关于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蛋白质
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C.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
D.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糖蛋白
C[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
3.生物膜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图所示的过程不能体现的是()
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
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具催化作用
D.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C[题图表示神经递质经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的功能,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4.(2016·浙江会考)下图是“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装置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培养皿中应放入等量煮熟的玉米籽粒
B.取出玉米籽粒后主要观察胚的着色情况
C.甲组玉米胚选择吸收红墨水中的物质呈红色
D.玉米籽粒泡胀并纵向切开后进行实验,实验现象更明显
C[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乙培养皿中应放入与甲等量但煮熟的玉米籽粒,作为对照。
两组在红墨水中浸泡相同时间后取出玉米籽粒,纵向切开后主要观察胚的着色情况,可观察到甲组玉米胚不吸收红墨水中的物质从而保持原有颜色,红墨水中的物质可进入乙组死细胞,从而导致乙组的胚着色,C错误。
]
1
2 5.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被破坏的一组酶是()
A.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B[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
白质,所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破坏细胞壁,蛋白酶可以破坏细胞膜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