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对虾“跳跳死”的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技术-对虾“跳跳死”的处理
广西钦州钦南区康熙岭镇团和村一口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面积2亩(图1),配备1台水车式、1台车轮式增氧机,水深约1米,2020年5月下旬刮北风后水质变浑浊,出现虾在水面弹跳,弹跳无力后沉底死亡,在当地把这种现象称为“跳跳死”,期间出现少量偷死。

5月31日,虾跳已经持续10天,偷死也一直持续,已停料4天。

下降水位至0.7米,计划再严重就抓虾。

6月2日,傍晚19点30分到塘头查看,水色墨绿发浑,用快速水质测试盒检测池水质指标:pH值7.8,氨氮、亚硝酸盐无,总碱度110mg/L,水温30.9℃。

靠岸边位置水体表层溶氧11.02mg/L(图2),上海任氏便捷OPR(6810N)检测仪测氧化还原电位(OPR)88mV;底层溶氧10.91mg/L,氧化还原电位(OPR)121mV。

最近池塘中间淤泥较厚位置看到不断有气泡冒出,检测冒泡位置底层氧化还原电位(OPR)-17mV(图3)。

取料罾虾10多尾,发现虾规格参差不齐,部分虾体畸形(图4),虾鳃发黄,严重的黑鳃,游泳足均发黄(图5)。

取其中8尾虾分别从肝胰腺组织分离细菌,划线接种于弧菌培养基,室温条件下培养24h;取鳃、肌肉、肝胰腺组织,用95%酒精固定,送实验室进行PCR 病毒检测;取鳃、肝胰腺、肠等组织用浓度4%甲醛固定做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结果显示:培养24h后,接种肝胰腺组织的培养基几乎无菌落生长,普通PCR检测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虾肝肠胞虫(EHP)、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十足目虹彩病毒1(DIV1)均呈阴性(图6)。

由于组织固定效果较差,肝胰腺大部分自溶,鳃组织淤血、出血严重,局部萎缩,偶见气泡(图7)。

6月2日,晚上开始使用半瓶“氧速保”,拌白云石粉撒池底,特别在淤泥厚、冒泡的地方多撒。

连用两个晚上后,对虾情况好转,没有再出现虾跳和偷死,老板放弃抓虾,决定继续养殖。

分析:1、“跳跳死”在广西沿海对虾养殖区较为常见,从发病症状和流行特点分析可能与底部严重还原化产生硫化氢使对虾急性中毒有关(见本栏目【病例573】),本案例通过氧化剂“氧速保”连续处理池塘底部后,虾跳症状和偷死情况明显改善,“氧速保”刺激性小,避免了使用其它强氧化剂引起藻类死亡的
弊端,在其它发生“跳跳死”的池塘使用也有明显效果。

2、北风返底后底部营养盐进入水体中,藻类快速繁殖,池塘水色浓绿,对虾发生气泡病概率高,本病例虾组织中可见气泡,本次对虾“跳跳死”调查中发病池塘中的正常虾和发病虾组织中均有气泡存在,气泡病的危害还待进一步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