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题汇总(中考提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至初三课内重点文言文复习三峡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至于夏水襄陵(襄:漫上)
2.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3.则素湍绿潭(素:白色)(湍:急流的水)
4.良多趣味(良:很)
5.属引凄异(属:连接)
6.不见曦月(曦:阳光或日光)
二、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轻风,不认为快。

2.回清倒影
回旋的清波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绝巘多生怪柏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峡谷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三、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

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2.文末以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异。

3.本文的中心是: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表达了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理由一:水流急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二: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陋室铭
一、重点词语解释
1.谈笑有鸿儒
鸿:大
2.无案牍这劳形
形:形体、身体案牍:官府公文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调弄,这里指弹。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灵验,神奇
6.斯是陋室
斯:指示代词,此,这
7.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阅金经
金经:佛经
9.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10.有仙则名
名:有名(出名、闻名)
11.无丝竹之乱耳
乱:干扰(扰乱、使……乱)
二、理解性默写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三、课文内容理解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