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部编)版语文4年级下册 第2单元 单元测试B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
bèn zhòng chí dùn yǐn yuēmòqī
miáo huìxíng tài yù fáng niǎo yì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
火辣.(là nà)拂拭.(shì sì)美餐.(cān chān)
纳.米(là nà)蔬.菜(sū shū)隐.形(yǐng yǐn)
三、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
异常:①不同于寻常;①非常,特别
1.有些恐龙凶猛异常
..。

( )
2.地震发生前夕,某些动物往往有异常
..的反应。

( )
包裹:①包,包扎;①包扎成件的包儿
3.松脂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
..在里面。

( )
4.邮局里有你的包裹
..,你赶快去取。

( )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8分)
前俯后( )欣喜若( )天之( )子
成千上( )点( )之笔茹毛( )血
1.表示数量多的词语______,我可以再写出几个这个词语的近义词:_______、_______。

2.画“ ”的词语是一组_____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

四、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

(3分)
______地爬______地照着______地响
______地吹______地发光______地腐烂
六、下列与“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运用的说明方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

B.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

C.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

D.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6分)
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

(1)辽宁号航空母舰的甲板真大,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
(2)这种新型的书包非常轻,比________________
2.带有五星红旗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留下了历史性的珍贵影像。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松脂里。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语文实践。

(5分)
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和阶梯,是科学把人类一个又一个征服自然的梦想变成现实。

从古老的算盘到电子计算机,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嫦娥三号”探访月球……这一切都是科技的力量。

1.为了宣传科普知识,市科技馆决定在你的学校开展“科普知识进校园”的活动,请你为这项活动拟写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一位现场记者,你会设计一个什么问题来采访市科技馆的馆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内阅读。

(15分)
琥珀(节选)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文中的“推测”可不可以换为“猜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块琥珀里可以看见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在于:①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你还
能从短文的信息中推断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15分)
路面上的新科技
彭勃
①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

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醒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②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

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

在上
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
....”。

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醒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③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

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这种技术将沥青路西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造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两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接水营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窗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④造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材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

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

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减水。

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⑤目前在欧洲,造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18%。

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1.第①自然段“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不同”指哪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语与第①自然段中哪一句相照应?请用“﹏﹏”画出来。

3.第①自然段中所说的透水路面分为三层,每层各有什么功能?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①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
A.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基本建设了彩色路面。

B.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不足4%,而进水路面的孔隙率大多为15%~30%。

C.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的共同点是都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

6.读了这篇短文后,你还有什么问题?请写下来,并试着从文中找到答案。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写作。

(30分)
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别人的关爱之中。

当你睁开惺忪的睡眼,闻到早餐的阵阵香味;当你走在干净的街道上,看见路旁的青青小草;当你坐在安静的教室,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当你面对难题束手无策,同学帮你解开疑惑……你是否想到了感谢呢?
请以“感谢”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习作。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2.条理清晰,语句通顺;3.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笨重迟钝隐约末期描绘形态预防鸟翼
二、làshìcān nàshūyǐn
三、①①①①
四、仰狂骄万睛饮成千上万不计其数多如牛毛反
义深入浅出名存实亡
五、慢慢暖暖飒飒猛烈闪闪渐渐
六、D
七、三个足球场那么大一本书还轻着陆器和月球车留下了影像。

示例: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水晶般黄色的松脂里。

八、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现在小朋友们大都把科技馆当作游乐园,请问您有什么好的方法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科技知识呢?
九、1.不可以。

“猜测”是凭想象估计;而“推测”是根据已知条件推断,有凭据。

2.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

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

3.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4.因为琥珀的形成要经历几万年,我还可以从“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推测出苍蝇和蜘蛛当时在拼命挣扎。

十、1.颜色(或:呈暗红色);① 材料(或: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

2.提醒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
3.最上层:透水;中间层:分流(或:回收);最底层:密封(或:防渗)。

4.透水路面采用的材料的特点;透水路面的发展趋势。

5.C
6.示例:彩色路面有哪些作用呢?①美化市容;①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①方便交通管理。

十一、习作例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