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 必修二 63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习题.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知识梳理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行原因:
(1)历史: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
(3)实践: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2.福利制度评价:(2)现实: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4)理论:凯恩斯主义(5)根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1)积极:缓解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2)消极:加重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人们工作积极性
二、针对性训练
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
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2.如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 A理论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B. B理论崇尚自由放任政策
C.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D. A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复苏的重要原因是经济滞胀
3.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把“滞胀危机”归罪于资本投资的下降及不利于工作和生产性投资的税收
结构。

为刺激经济,他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说服国会降低税
B.增加货币的供给量
C.增加社会福利开支
D.加强对经济的管制
4.1979年撤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
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

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
A.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的“滞胀”现象
B.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5.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修正的手段,两者最主要的相同点
是()
A.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B.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C.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D.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6.某班同学做了一个经济史学习的网页。

如果在“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栏目下再增加一个链接,则链
接项①应该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
C.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
7.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

下列
选项不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1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一一电报、电话的出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一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一世界贸易组织一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福利国家的出现一一美国的新经济一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9.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
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

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弗里德曼理论在当时逐渐被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A.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了“滞涨”现象
B.美国开启了“新经济”的经济增长模式
C.美英等国发展出“混合经济”的新模式
D.欧美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并取得成效
10.《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一文称:“……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
十分清楚。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修正民族国家”是指
A.掀起了不结盟运动
B.发展为福利国家
C.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建立了欧洲共同体
11.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12.“特别是1996年起,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 112个月,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保持着较低的失业
率和通货膨胀率,基本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率下的充分就业水平。

” 材料中所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A.国家干预的加强
B.混合经济的完善
C.第三产业的兴起
D.信息技术的推动
13.撒切尔夫人就任英国首相后,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包括捷豹汽车、英国电讯、英国石油及工厂和港口
等。

这些公司在上市时,把股价故意定得偏低,并面向所有的人销售。

这一举措
A.恢复了自由放任政策
B.提高了国民的工资收入
C.加强了国家干预力量
D.扩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14.吉福德•平肖第三次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指出:“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蓝
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

”能典型地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A.斯大林经济模式
B.苏联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模式
D.美国的“新经济”
15.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 “灰领”“金
领”“敞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

这一变化说明
A.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
B.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
C.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
D.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
16

B.有利于英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殖民扩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巨大
17
1& 19
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

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己降到4.8%,为 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

1997年, 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
C.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A.经济体制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
C.拉动内需是发展经济的唯一途径
以下材料说明 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


B.政府压缩社会福利开支 D.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告诉我们
B.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适应不同民族与国家
D.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
英国殖民当局于1849年在印度修建了第一条实验性的铁路,之后组建一批铁路公司进行大规模的修建。

据 统计,
1871年为5077英里,1881年为9891英里,1891年为17564英里,1901年为23571英里,1913年 为34656
英里。

对此分析最准
确的是(
A.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自由放任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国家干预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货币政策促使经济不断发展
D.经济发展促使经济理论创新
20. 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的一百多年里一直奉行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二战后转而实行凯恩 斯主
义的国家干预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滞胀”,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这反映出的本质 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
B.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C.没有任何经济政策可挽救资本主义的灭亡
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3月4日,刚刚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的罗斯福要求国会授予他“一件惟一足以应付目前危 机的式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

”……3月8日,联邦储备委 员会宣布:凡2月
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周一为限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其姓名。

几 小时之内,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了长龙,如上周争先提款的情景一般。

3月9日晩,罗斯福签署《紧急银 行法》。

当晚国家印制局添雇375名职工,印钞机全部开工。

不出一周,13500家银行复业,交易所又重 新响起了电锣声。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T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二 1990-2000年美国经济数据(部分)
——选自[美]诺顿等《美国全史》、《历史》必修二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紧急银行法》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改革的影响。

(2)20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一直处于变与不变的状态之中。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
国经济运行的新变化。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经济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什么?
22.材料一1930年5月,美国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稅率。

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稅60%o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稅。

1932年,德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稅。

1931年9月,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实行英镑贬值。

1933年,美国也放弃金本位,禁止黄金出口,美元贬值50%。

日本在货币战的世界竞争中,实力远不及英美,除采用日元贬值等手段外,还通过剥削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廉价的多的国內劳动力,以低价在亚洲市场上倾销商品。

为此,英国提出废弃《英日通商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內抵制日货的动议。

日本在倾销政策遭到抵制的情况下,国内法西斯势力疯狂叫嚣:“以军事力量确保东洋市场”。

——摘编自方连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材料二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惨痛教训,就是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各国必须通过国际经济协调形成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保证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战后,尽管不同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大小不一,但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黎兵《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理论与实践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大危机”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世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昕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出现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并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

1—5 CDAAC 6—10 ACABD 11—15 CDDDA 16—20 BCDDA
21.(1)内容:禁止兑换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控。

影响:国家干预。

(2)新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逐年走低。

不变: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

22.(1)措施:提高关税;货币贬值;倾销商品。

影响: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世界局势日趋紧张;为战后世
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2)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

作用: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协调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