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25届化学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25届化学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都可以降低肝脏中的胆固醇,二者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者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C.胆烷酸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
D.等物质的量的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与足量Na反应时,最多消耗Na的量相同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恒温(98℃)下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硫酸浓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探究。
实验得到数据如下表(各组实验反应时间均5分钟):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起催化作用的可能是H+
B.浓硫酸的吸水作用、乙酸乙酯的蒸出均可以使酯化反应正向移动
C.浓硫酸和水以体积比约2∶3混合催化效果最好
D.⑤⑥⑦组可知c(H+)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3、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
他们于1972年提出“摇椅式“电池( Rock ing chair battery), 1980年开发出LiCoO2材料,下图是该电池工作原理图,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极之间“摇来摇去”,该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为:LiCoO2+ 6C ( 石墨)=Li (1-x)CoO2+Li x C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Cu 电极为阳极
B.充电时,Li+将嵌入石墨电极
C.放电时,Al 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放电时,负极反应LiCoO 2—xe-=Li (1-x)CoO2+ (1-x ) + xLi+
4、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
B.把纯碱及第Ⅲ步所得晶体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泡腾片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5、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Cu和Cl
B.由图示的转化可得出氧化性的强弱顺序:O2>Cu2+>S
C.在转化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FeCl2
D.反应中当有34gH2S转化为硫单质时,保持溶液中Fe3+的量不变,需要消耗O2的质量为16g
6、分别由下表中的实验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用熔融氯化铝做导电性实验电流指针不偏转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
B 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4振荡CCl4层无色Fe2+的还原性强于Br-
C 相同的铝片分别与同温同体积,且c(H
+)=1mol·L-1的盐酸、硫酸反应
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
较快
可能是Cl-对该反应起到促
进作用
D 向盛有2mL0.l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
滴0.1mol/L的NaCl溶液,振荡,再加入10滴
0.1 mol/L的NaI溶液,再振荡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产
生黄色沉淀
K sp(AgI)<K sp(AgCl)
A.A B.B C.C D.D
7、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结构简式是
B.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取代、消去
C.反应②③的条件分别是浓硫酸加热、光照
D.加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褪色则可证明已完全转化为
8、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酒精B.水C.盐酸D.食盐9、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gNaHSO4晶体中SO42-数目为0.1N A
B.2.0gD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 A
C.2.24LCl2与足量Na2SO3溶液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标准状况下,4.48 LHF所含原子数目为0.4N 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以石墨作阴极,铁网作阳极
B.稀释0.1mol/LNa2CO3溶液,CO32-的水解程度和溶液的pH均增大
C.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D.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原因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11、化合物M(如图所示)可用于制备各种高性能防腐蚀涂料。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不同周期,W与Z的质子数之和是X的2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Y>Z>X
B.X元素的族序数是Y元素的2倍
C.工业上电解熔融Y2X3化合物制备单质Y
D.W与X形成的所有化合物都只含极性共价键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具有碳酸钠和H2O2的双重性质,可作去污剂、消毒剂
B.亚硝酸钠具有防腐的作用,所以可在食品中适量添加以延长保质期。
C.不锈钢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达到防锈蚀的目的
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1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现象或事实化学解释
A Fe3O4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Fe3O4是一种红棕色物质
B 祖国七十华诞焰火五彩缤纷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C 现代旧房拆除定向爆破用铝热剂铝热反应放热使建筑物的钢筋熔化
D 金属焊接前用NH4Cl溶液处理焊接处NH4Cl溶液呈弱酸性
A.A B.B.C.C D.D
14、根据如表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结论
A
常温下,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沉淀由白色变
为红褐色常温下,K sp[Fe(OH)3]>K sp[Mg(OH)2]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将稀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氧化性:H2O2>Fe3+
D 向含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A B.B C.C D.D
15、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
B.常温常压下,124g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C.标准状况下,11.2L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
D.将23gNa与氧气完全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介于0.1N A到0.2N A之间
16、根据下图,有关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钢闸门含铁量高,无需外接电源保护
B.该装置的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可防止其被腐蚀
D.辅助电极最好接锌质材料的电极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有机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
其合成路线如下:
(1)B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
(2)B→C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D的分子式为C10H11OCl,写出D的结构简式:________。
(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请以、和为原料制备,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_____。
18、美托洛尔(H)属于一线降压药,是当前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CH3CH2CH2R。
已知:CH3COCH2R Zn(Hg)/HCl
(1)A物质化学名称是_________。
(2)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G的分子式为________; 已知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则H(美托洛尔)中含有________个手性碳原子。
(5)芳香族化合物X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一种结构简式__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不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③含"C-Cl”键;
④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比为2:2:2:1。
(6)4-苄基苯酚()是一种药物中间体,请设计以苯甲醇和苯酚为原料制备4基苯酚的合成路
线: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
19、甲乙两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制备氯气并验证其性质。
甲组用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制取氯气: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如图1所示;乙组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2KMnO4+
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如图2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1)实验中A选用装置__,E选用装置__(填写序号)。
(2)装置F的作用___,请描述装置G中的实验现象___。
(3)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C中氯气氧化了亚硫酸钠:Cl2+SO32-+H2O → SO42-+2Cl-+2H+,请你帮甲组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中的Na2SO3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___。
(4)乙组中H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有同学认为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___。
(5)甲组实验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
20、资料显示:浓硫酸形成的酸雾中含有少量的H2SO4分子。
某小组拟设计实验探究该资料的真实性并探究SO2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试剂均足量,夹持装置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实验过程中,旋转分液漏斗活塞之前要排尽装置内空气,其操作是__。
(3)能证明该资料真实、有效的实验现象是___。
(4)本实验制备SO2,利用的浓硫酸的性质有___(填字母)。
a.强氧化性b.脱水性c.吸水性d.强酸性
(5)实验中观察到C中产生白色沉淀,取少量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___的水溶液(填化学式),观察到白色沉淀
不溶解,证明白色沉淀是BaSO4。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
21、锑(Sb)广泛用于生产各种阻燃剂、陶瓷、半导体元件和医药及化工等领域。
Ⅰ.(1)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
(2)锑(Ⅲ)的氧化物被称为锑白,可以由SbCl3水解制得,已知SbCl3水解的最终产物为锑白。
为了得到较多、较纯的锑白,操作时将SbCl3徐徐加入大量水中,反应后期还要加入少量氨水。
试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这两项操作的作用_______。
工业上,还可用火法制取锑白,是将辉锑矿(主要成分为Sb2S3)装入氧化炉的坩埚中,高温使其融化后通入空气,充分反应后,经冷却生成锑白。
写出火法制取锑白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Ⅱ.以辉锑矿为原料制备金属锑,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信息如下:
①辉锑矿(除Sb2S3外,还含有砷、铅、铜的化合物和SiO2等);
②浸出液主要含盐酸和SbCl3,还含SbCl5、CuCl2、AsCl3和PbCl2等杂质;
③常温下,Ksp(CuS)=1.0×10-36,Ksp(PbS)=9.0×10-29。
回答下列问题:
(3)“酸浸”过程中Sb2S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已知:浸出液中c(Cu2+)=0.0001mol/L,c(Pb2+)=0.1mol/L。
在沉淀铜、铅过程中,缓慢滴加极稀的硫化钠
溶液,先产生沉淀的是_____(填化学式);当CuS、PbS共沉沉时,
2+
2+
c(Cu)
c(Pb)
=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在“除砷”过程中,氧化产物为H3PO4。
该反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6)在“电解”过程中,锑的产率与电压大小关系如图所示。
当电压超过U0 V时,锑的产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A.鹅去氧胆酸脱氢氧化后生成胆烷酸,则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的分子式不同,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分子中均有羧基和羟基,则均可发生取代反应,如发生酯化反应,故B正确;C.胆烷酸分子结构中环上除羰基和羧基中的碳原子外,其它碳原子均是sp3杂化,则分子结构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C 错误;D.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分子内均有一个羧基,但鹅去氧胆酸比胆烷酸多一个羟基,则等物质的量的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分别与Na完全反应时消耗的Na的物质的量不等,故D错误;故答案为B。
2、D
【解析】
乙酸乙酯的制备中,浓硫酸具有催化性、吸水性,并且乙酸和乙醇的酯化的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作用,乙酸乙酯的蒸出使平衡正向移动。
【详解】
A. 从表中①可知,没有水,浓硫酸没有电离出H+,乙酸乙酯的收集为0,所以起催化作用的可能是H+,A项正确;
B. 浓硫酸的吸水作用、乙酸乙酯的蒸出均可以使酯化反应正向移动,B项正确;
C. 从表中⑤可知,浓硫酸和水以体积比约2∶3混合催化效果最好,C项正确;
D. 表中⑤⑥⑦组c(H+)浓度逐渐变小,收集的乙酸乙酯变小,反应速率越慢,D项错误。
答案选D。
3、B
【解析】
根据充电时的总反应,钴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钴为阳极,石墨为阴极,则在放电时钴为正极,石墨为负极,据此来判断各选项即可。
【详解】
A.根据分析,铜电极以及上面的石墨为阴极,A项错误;
B.充电时整个装置相当于电解池,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B项正确;
C.放电时整个装置相当于原电池,原电池在工作时负极被氧化,C项错误;
D.根据分析,含钴化合物位于电源的正极,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不管是不是锂电池,都遵循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即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锂离子电池只不过是换成了+
Li 在正、负极间移动罢了,换汤不换药。
4、D
【解析】
A.氨气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依据侯德榜制碱的原理: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析出碳酸氢钠,加热反应制备纯碱,所以气体A为氨气,B为二氧化碳,故A正确;
B.第Ⅲ步操作是过滤操作,通过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把纯碱及碳酸氢钠与某些固体酸性物质(如酒石酸)混合可制得泡腾片,故B正确;
C.第Ⅲ步操作是过滤操作,通过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所以需要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C正确;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碳酸氢钠直接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固体,故D错误;
故选D。
5、D
【解析】
A.根据图中各元素化合价知,Cu元素化合价都是+2价、H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Cl元素化合价都是-1价,所以化合价不变的是Cu、H、Cl元素,故A错误;
B.转化过程中O2把Fe2+氧化为Fe3+,Fe3+把硫离子氧化为S,则氧化性的强弱顺序:O2>Fe3+>S,故B错误;C.根据图示,反应的本质是空气中的氧气氧化H2S转化为S和水,在转化过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有FeCl2、CuCl2、FeCl3,故C错误;
D.H2S转化为硫单质,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变成0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变成-2价,依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所以2H2S----O2,所以有34gH2S转化为硫单质时,保持溶液中Fe3+的量不变,需要消耗O2的质量为
34g 34g/mol ×
1
2
×32g/mol=16g,故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A. 氯化铝为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以分子存在,所以熔融状态不导电,是共价化合物,故A正确;
B. 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4振荡,CCl4层无色,说明溴离子没有被氧化,从而可证明Fe2+的还原性强于Br−,故B正确;
C. 氢离子浓度相同,但阴离子不同,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快,可能是Cl−对该反应起到促进作用,故C正确;
D. 滴加10滴0.1mol/L的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0.1mol/L的NaI溶液,硝酸银过量,均为沉淀生成,则不
能比较Ksp大小,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7、B
【解析】
由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根据逆向思维的方法推导,C为,B为,A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故A错误;
B.根据合成路线,反应①为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反应②为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反应③为加成反应,反应④为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故B正确;
C.反应②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需要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反应③为烯烃的加成反应,条件为常温,故C错误;
D.B为环戊烯,含碳碳双键,环戊二烯含碳碳双键,均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则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证明环戊烷已完全转化成环戊二烯,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根据目标产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分析推导,环烷烃可以与卤素发生取代反应,要制得,可以再通过水解得到。
8、B
【解析】
A. 酒精的水溶液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
B. 水可以部分电离生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弱电解质,故B正确;
C. 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氯化氢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C错误;
D. 食盐属于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电解质的前提必须是化合物,化合物中的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是电解质。
9、B
【解析】
A. NaHSO4晶体中含钠离子与硫酸氢根离子,不含SO42-,A项错误;
B. 2.0gD2O的物质的量为
2.0g
20g/mol=0.1mol,其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1mol
⨯(1⨯2+8)⨯N A= N A,B项正确;
C. 氯气所处的状态未知,无法求出氯气的物质的量,转移电子数无法确定,C项错误;
D. 标准状况下,HF为液体,不是气体,无法按照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相关的化学计量的选择题是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计量的理解与应用。
本题D项是学生的易错点,要特别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的状态与条件,题设陷阱经常误将“常温常压”当作“标准状况”、或者误把标准状态下的固体、液体当成气体,学生做题时只要善于辨析,便可识破陷阱,排除选项。
10、C
【解析】
A.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如果Fe作阳极,则阳极上Fe失电子而不是氯离子失电子,所以应该用石墨作阳极,故A 错误;
B.稀释0.1mol/LNa2CO3溶液,促进碳酸钠的水解,水解程度增大,但溶液的碱性减弱,pH减小,故B错误;C.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锌比铜活泼,则铜离子比锌离子的氧化性强,根据三价铁离子与铜的反应:2Fe3++Cu=2Fe2++Cu2+,由强制弱可判断三价铁氧化性比铜离子的氧化性强,即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故C正确;
D.温度升高,增加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加快,但反应的活化能不变,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电解饱和食盐水应该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因此阳极应该选用惰性材料作电极。
11、D
【解析】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不同周期,则W为第一周期主族元素,W为H,Z应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根据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可知,Z可形成3个单键和1个双键,因此,Z原子最外层有5
个电子,Z为P,W与Z的质子数之和是X的2倍,X的质子数=151
2
+
=8,则X为O,根据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
Y可形成+3价阳离子,则Y为Al,以此解答。
【详解】
A. X为O,第二周期元素,Y为Al,Z为P,Y、Z为第三周期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Y>Z>X,故A正确;
B. X为O元素,第ⅥA族元素,Y为Al元素,第ⅢA族元素,X的族序数是Y元素的2倍,故B正确;
C. X为O,Y为Al,Y2X3为Al2O3,工业上制备单质Al的方法为电解熔融Al2O3,故C正确;
D. X为O,W为H,W与X形成的化合物有H2O和H2O2,H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氢元素和氧元素可以形成水,含有极性键,或是过氧化氢,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12、D
【解析】
A、过氧化氢(H2O2)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选项A正确;
B、亚硝酸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可在食品中适量添加以延长保质期,但是亚硝酸盐会危害人体健康,应控制用量,选项B正确;
C、不锈钢是通过改变材料的内部结构达到防锈蚀的目的,指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选项C正确;
D、“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是不同性质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而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3、A
【解析】
A、Fe3O4是一种黑色物质,故A错误;
B、不同的金属元素焰色不同,五彩缤纷的焰火利用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故B正确;
C、铝热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使建筑物的钢筋熔化,故C正确;
D、NH4Cl溶液呈弱酸性,铁锈能溶于酸,所以金属焊接前用NH4Cl溶液除锈,故D正确。
选A。
14、D
【解析】
A、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说明氢氧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则氢氧化镁溶解度大于氢氧化铁,但不能直接判断二者的溶度积常数大小关系,故A错误;
B、可能生成AgCl等沉淀,应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检验,故B错误;
C、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故C错误;
D、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因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溶液变红,加入少量BaCl2固体,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颜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要熟悉教材上常见实验的原理、操作、现象、注意事项等,比如沉淀的转化实验要注意试剂用量的控制;硫酸根的检验要注意排除干扰离子等。
15、C
【解析】
A. 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18gD2O的物质的量为0.9mol,则含有0.9mol电子,即电子数为0.9N A,故A错误;
B. 124g白磷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白磷为正四面体结构,每个白磷分子中含有6根P—P键,故1mol白磷中所含P—P 键数目为6N A,故B错误;
C. 标准状况下,11.2LO2、CO2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故C正确;
D. 2.3g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钠与氧气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用钠计算,0.1mol钠完全反应失去0.1mol电子,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故D错误;
答案选C。
16、C
【解析】
A. 钢闸门含铁量高,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需外接电源进行保护,故A错误;
B. 该装置的原理是通过外加直流电源以及辅助阳极,迫使电子流向被保护金属,使被保护金属结构电位高于周围环境来进行保护,并未“牺牲阳极”,故B错误;
C. 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可以使被保护金属结构电位高于周围环境,可防止其被腐蚀,故C正确;
D. 辅助电极有很多,可以用能导电的耐腐蚀材料,锌质材料容易腐蚀,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电化学保护又分阴极保护法和阳极保护法,其中阴极保护法又分为牺牲阳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保护法。
这种方法通过外加直流电源以及辅助阳极,迫使电子从海水流向被保护金属,使被保护金属结构电位高于周围环境来进行保护。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羰基羧基还原反应
【解析】
A与在AlCl3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HCl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氢还原反应生成,与SO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在AlCl3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根据逆分析法可知,D为,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
(1)B为,其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羰基和羧基;
(2)B→C的过程中,羰基转化为亚甲基,属于还原反应;
(3)与SO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D的分子式为C10H11OCl,可知D为:
;
(4)F的分子式为C16H16O,其不饱和度==9,①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说明分子内含醛基;②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则分子为对称结构,满足上述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
;
(5)根据上述合成路线,若以请以可以先将苯在AlCl3作用下与CH3COCl进行反应,再利用生成的与以及水进行反应制备,采用逆合成分析法结
合目标产物,只要将酸性条件下加热可生成,最后与氢气加成即可得到,具体合成路线为:。
18、苯酚还原反应羟基、氯原子
C12H16O3 1 等
【解析】
根据C结构简式及A分子式知,A为,B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则B为,A和乙醛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C发生信息中的反应生成D为,D水解然后酸化得到E为
,由G的结构可知,E中醇羟基与甲醇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F,F中酚羟基上H原子被取代生成G,故F为;对比G、美托洛尔的结构可知,G发生开环加成生成H。
据此解答。
【详解】
(1)A为,其化学名称是苯酚;
(2)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为:,C→D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
(3)D为,D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氯原子;
(4)由结构简式可知G的分子式为:C12H16O3;H(美托洛尔)中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所以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5)芳香族化合物X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X符合下列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②不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说明不含酚羟基;③含“C-C1”键;④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峰面积比为2:2:2:1,符合条件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