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企业成本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企业成本控制
作者:向美英向华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第4期
一、成本控制概述
(一)成本控制的概念
所谓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
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一系列预防和调
节控制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
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
本考核和成本分析等六个环节。
(二)成本控制的意义
开展成本控制活动的目的就是防止资源浪费,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
成本控制反对“秋后算账”和“死后验尸”的做法,提倡预先控制和过程控制。
因此,成本控制必须遵循预
先控制和过程控制的原则,并在成本发生之前或在发生过程中去考虑和研究为什么要发生这项
成本?应不应该发生?应该发生多少?应该由谁来发生?应该在什么地方发生?是否必要?决
定后应对过程活动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
企业的成本水平对产品的价格影响重大。
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水平,提高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尤其是在残酷的价格战中的竞争力。
加强成本控制,降低成本费用是落实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举措,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
代要求。
二、成本控制的原则
(一)经济原则
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
成本控制经历了
从事后的成本分析与检查、防护性控制,到事中的日常成本控制的反馈性控制阶段。
现代的成
本控制不是消极地进行成本控制,而应想方设法开辟财源增加收入。
应根据成本的效益分析和
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将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找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成本
和最佳业务量。
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和浪费消灭在成本控制前。
(二)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
的实际情况,不可照搬别人的做法。
适合特定企业的特点,是指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
展阶段的企业,其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风格、成本控制方法和奖金形式都应当有区别,
不存在适用所有企业的成本控制模式。
例如,新建企业的管理重点是销售和制造,而不是成本;正常营业后管理重点是经营效率,要开始控制费用并建立成本标准;扩大规模后管理重点是扩
充市场,要建立收入中心和正式的业绩报告系统。
(三)领导推动和全员参加原则
任何成本控制方法,其实质都是设法影响执行作业或有权干预作业的人,使他们能自我控制。
所以,每个职工都应负有成本责任。
成本控制是全体职工的共同任务,只有通过全体职工
协调一致的努力才能完成。
由于成本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并且不是一件令人欢迎的事情,因此
必须由最高当局来推动。
三、加强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
加强成本控制,要有“三全”观念。
所谓“三全”观念,第一要全程,就是整个生产经营
的过程都要考核;第二要全面,是指整个的覆盖面都要表现出来,不能遗漏;第三要全员,是
指每个工区、每道工序都不能遗漏。
从形成成本的关键点入手。
形成产品成本的各个环节、各个点在成本中的作用不同,有些环节点对成本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抓住这些成本关键点来控制成本,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重视产品研发
加强成本管理不仅要控制成本消耗的中间过程,还要树立“成本管理提前”的理念。
重视
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实现成本新突破。
通常企业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地组织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
技术开发应用既是提高设备效率、优化工艺和操作、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
重要手段,也是化解各种制约节能降耗“瓶颈”、挖潜增效、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二)建立严格的采购制度
通过对采购环节的管理控制能使企业采购的所有物资在一个物美价廉的层面上,无疑会为
企业随后的一系列成本管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建立采购计划的制定与采购计划实施相分离的机制。
每月仓库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
上报的物资需求情况,并结合仓库的实际库存情况进行分类、汇总、整理,编制物资采购计划
明细表报管理层批准,批准后交物资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根据计划进行采购。
其次,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定价机制。
如企业可设立专门的物资采购定价委员会,该委员
会由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该定价委员会不与供应商接触。
最后,供应部门制定合理的采购程序。
物资采购部门应根据经管理层批准的采购计划和由
价格委员会提供的采购价格,进入正常的采购程序。
(三)加强材料消耗控制
首先,加强对用料计划的审批管理,做到事前有控制。
每月末各单位将下月预计所需的材料
消耗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根据与各单位签订的内部成本费用结算合同和各单位的预计消耗情况,对各单位下达材料消耗计划。
对于计划外的临时任务所需的材料,各单位必须另打报告,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办理。
其次,加强对库存材料的现场管理。
建立大型材料档案管理制度。
实行ABC管理办法。
再次,规范制度,加强材料领用管理,做好材料领用的事中控制。
如采取查看领料单及现
场查看相结合的办法,重点从材料是否超范围、材料收发存记录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管理。
最后,对材料的计划与实际耗用进行分析考核,做好材料领用的事后分析考核。
(四)加强期间费用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
1?郾将企业发生的费用按性质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重点加强对变动费用各环节的审批、支出管理。
2?郾日常支出费用管理,对于企业日常支出较多费用的消耗物品,无特殊情况外,一律采取出入库的形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报销结算。
3?郾话费等采用定额补助的形式。
对于话费、小车费用等采取定额补助的形式予以支出,为免除涉税风险,可采取在定额补助内凭票报销的方式。
4?郾实行严格的费用开支审批制度
建立健全严格的费用开支和报销审批制度,将费用的报销分为考核和非考核费用。
对于考核费用,一切开支都要在预算额内进行,不允许有任何的调整和变动;对于非考核费用,必须经单位负责人直接审批或有类似权限的人审批后方能办理。
对于一些重要的费用如招待费、会议费、广告宣传费、中介机构费等,必须由单位负责人审批。
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各部门的预算额度和实际费用支出进行审计,确保费用计划与实际支出的合理性和公允性
企业管理者只有树立成本控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观念,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建立成本管理控制体系,运用先进的成本控制理论和方法,真正做到从研发到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的科学有效控制。
严格执行成本控制策略,才可能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加大,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傲然同侪。
(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三和管桩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