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2008C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卷及答案10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卷及答案10套](https://img.taocdn.com/s3/m/43079e32964bcf84b9d57b71.png)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一)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2.圈闭3.溢出点4.TTI5.CPI6.初次运移7.流体势8.系列圈闭9.含油气盆地 10.石油二、论述题: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7.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10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二)一、基本概念(任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天然气2.绝对渗透率3.孔隙结构4.饱和度5.盖层闭合度6.油气藏7.油田水 8.沉积有机质 9.力场强度 10二次运移 11.流体势二、选择题(20分)1.在自然条件下,对有机质成烃催化活力最强的粘土是____A 伊利石型B 高岭石型C 蒙-伊混成石型D 蒙脱石型2.石油中C、H两元素比值约为____A 0.56B 3.5C 6.5D 12.53.有机质过成熟生干气阶段,Ro(%)为____A <0.5B 0.5—1.3C 1.3—2.0D ≥2.04.某石油中环烷烃含量为30%,正+异构烷烃含量为25%,则该石油类型为____A 石蜡-环烷型B 石蜡型C 环烷型D 芳香-中间型三、填空题(20分)1.识别和评价烃源岩主要是通过___ 、和 __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加以确定。
2.若石油中环烷烃含量和正+异构烷烃含量各占30%,则该石油属于_ ___。
3.Sulin将天然水分为氯化镁型、__ __、__ __和___ _。
4.油气二次运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_ ___;二是____。
四、论述题(30分)1. 油气发生初次运移的机理。
2. 储集层的主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3. 圈闭的分类。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三)一、解释下列概念(共15分,每题3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d9b33e9a5fbfc77da269b1be.png)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复习题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石油、天然气、油田水一、名词解释石油、石油的灰分、组分组成、石油的比重、石油的荧光性;天然气、气顶气、气藏气、凝析气(凝析油)、固态气水合物、煤型气、煤成气、煤层气;油田水、油田水矿化度二、问答题1. 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
2. 简述石油中化合物组成的类型及特征。
3.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4. 简述Tissot和Welte 三角图解的石油分类原则及类型。
5. 简述海陆相原油的基本区别。
(如何鉴别海相原油和陆相原油?)6.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7. 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8. 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
9.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第二章油气生成与烃源岩一、名词解释沉积有机质、干酪根、成油门限(门限温度、门限深度)、生油窗、烃源岩、有机碳、有机质成熟度、氯仿沥青“A”、CPI值、TTI法(值);二、问答题1.沉积有机质的生化组成主要有哪些?对成油最有利的生化组成是什么?2.按化学分类,干酪根可分为几种类型?简述其化学组成特征。
3.论述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现代模式及其勘探意义。
(试述干酪根成烃演化机制)4.试述有机质成烃的主要控制因素。
(简述时间—温度指数(TTI)的理论依据、方法及其应用。
)5.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地质条件)。
6.天然气可划分哪些成因类型?有哪些特征?7.试述生油理论的发展。
8.评价生油岩质量的主要指标。
9.油源对比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目前常用的油源对比的指标有哪几类?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一、名词解释储集层、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孔隙结构、流体饱和度、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二、问答题1.试述压汞曲线的原理及评价孔隙结构的参数。
2.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有哪些?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地质条件(因素)。
(简述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影响储油物性的因素。
最新(完美版)石油地质学复习题1
![最新(完美版)石油地质学复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a0032723bb68a98270fefa2c.png)
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一、比较下列名词0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02、地层圈闭与岩性圈闭0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04、煤型气与煤层气05、水溶气与气体水合物06、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聚集带07、排替压力和毛细管压力08、油气藏的边水与底水09、地层压力与地静压力10、构造圈闭的构造幅度和闭合度二、思考题01、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与油型气的δ13C1的差别。
01、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比油型气的δ13C1________。
02、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主要类型。
02、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烃源岩氯仿沥青“A”的含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03、烃源岩氯仿沥青“A”的含量与烃源岩有机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以及烃源岩的岩石类型等因素有关。
04、干酪根一般分为三个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其结构中富含什么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什么?其生烃能力怎样?而Ⅲ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其结构中富含什么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什么?其生烃能力怎样,且以生什么为主?04、干酪根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_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其生烃能力________;而Ⅲ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_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其生烃能力________,且以生________为主。
05、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互补性。
一般认为,有机质向油气的转化程度与温度呈什么关系,与时间呈什么关系?05、有机质向油气转化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互补性。
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B
![200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B](https://img.taocdn.com/s3/m/949b1ae9aeaad1f346933f4a.png)
江西理工大学二 OO 八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B ) 报考专业: 材料学 要求:1、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2、需配备的工具:绘图工具,计算器。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10=30分)1、线缺陷2、独立组元3、肖特基缺陷、弗伦克尔缺陷4、一级相变和二级相变5、稳定扩散与不稳定扩散6、晶子假说 无规则网络假说二、选择题(每空2分×17=34分)1、晶体结构中一切对称要素的集合称为( )。
①对称型 ②点群 ③微观对称要素的集合 ④空间群2、金红石晶体中,所有O 2-作稍有变形的六方密堆,Ti 4+填充了( )。
①全部四面体空隙 ②全部八面体空隙③四面体空隙的半数 ④八面体空隙的半数3、下列硅酸盐矿物属于层状结构的是( ),属于链状结构的是( ),属于岛状结构的是( )。
①顽火辉石Mg 2[Si 2O 6] ②绿宝石Be 3Al 2[Si 6O 18] ③镁橄榄石Mg 2[SiO 4]④石英[SiO 2] ⑤叶蜡石Al 2[Si 4O 10](OH)24、若有一个变价金属氧化物XO ,在还原气氛下形成阴离子缺位型非化学计量化合物,金属元素X 和氧原子数之比为X :O=1.1:1,则其化学式为( )。
①X 1.1O ②XO 0.90 ③XO 0.91 ④XO 1.15、硅酸盐熔体中,当R=Si O 增高时,相应熔体的组成和性质的变化有如下的变化规律:江西理工大学二OO八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①熔碱性氧化物含量( ) ②非桥氧百分数( )③低聚物数量( );熔体粘度( );熔体的析晶倾向( )。
a不变b降低c升高6、在固—液两相接触时,为了使液相对固相润湿。
在固—气(γSV)、液—气(γLV)界面张力不变时,必须使液—固(γLS)界面张力()①γSV =γLV②降低③升高7、在UO2晶体中,O2-的扩散是按()机制进行的。
①掺杂点缺陷②空位③间隙8、粘土的两性电荷与介质的pH值有关,当高岭在酸性介质中边面带()电荷。
中国石油大学历年石油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
![中国石油大学历年石油地质学考题及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468db166c85ec3a87c2c570.png)
1999年博士生入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2、孔隙结构3、排替压力4、隐蔽油气藏5、生物气6、油藏地球化学7、前陆盆地:位于皱褶山系前缘与毗邻克拉通之间的沉积盆地,它包括从山前拗陷到克拉通边缘斜坡的过渡区。
前渊盆地、山前拗陷、山前拗陷—地台边缘拗陷、山前拗陷—地台斜坡等概念都属于前陆盆地范畴。
8、油气藏描述9、控制储量10、流体封存箱: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指沉积盆地内(1分)由封闭层分割的(1分)异常压力系统(1分)。
箱内生、储、盖条件俱全,常由主箱与次箱组成。
有两种类型,一为超压封存箱,孔隙流体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另一为欠压封存箱,岩石基质支撑盖层及上覆岩石—流体的重力。
二、问答1、叙述现代油气成因模式,并简要说明我国陆相油气成因理论研究的进展2、举例说明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类型及其油气藏分布特征的差异3、围绕勘探的任务和目标,试述不同勘探阶段石油地质综合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4、试述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的地质因素5、讨论烃源岩的排烃机理6、试评述“含油气系统”,并举例说明7、试论述现代油气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8、试论述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答、(1)成因类型:有机成因气和无机成因气。
有机成因气包括生物气、油型气(腐泥型气)、煤型气(腐殖型气)。
另外,有人对有机成因气除分为上述几种外,还划分出了低温-热催化过渡气以及陆源有机气等(2)地球化学特征:无机成因气,取决于具体成因,一般非烃成分含量较高,可含少量甲烷。
来自深源的无机气一般含较高的氦、氩等。
生物化学气,成分主要为甲烷油型气:依其源岩成熟程度分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裂解干气。
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油伴生气的重烃气含量高。
过成熟的裂解干气,以甲烷为主,重烃气极少。
煤型气:主要为甲烷。
其凝析油重,常含有较高的苯、甲苯以及甲基环己烷和二甲基环戊烷。
另外,煤型气常含汞蒸汽陆源有机气是指成气母质是介于油型气和煤型气母质之间的过渡型,其特征也如此,是陆源有机质,多位分散III型有机质生成的,现在一般归于煤型气。
2008年808地质学基础
![2008年808地质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6ec6cb12f18583d0496459f1.png)
江西农业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适用学科、专业土壤学考试科目代码、名称809 地质学基础注意事项:答案一律在答题纸上填写,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3分,共30分)1. 地壳2. 岩浆矿物(原生矿物)3. 类质同象(同晶置换)4. 节理5. 次生矿物6. 鲍文反应系列7. 层理构造8. 变质作用9. 新构造运动10. 地质相对年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根据矿物在岩浆岩中的含量多少和在岩浆岩分类命名上所起的作用,可将造岩矿物分为、和。
2. 矿物的化学表达式有两种,Al2O3·2H2O和(Ca,Mg)2〔SO4〕2分别为和。
3. 根据颜色的成因,将矿物的颜色分成、和。
4. 硅酸盐类矿物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硅酸盐的基本构造单位为。
5. SiO2含量变化对岩浆岩的特征有重要影响,根据SiO2含量将岩浆岩分成四类,它们的SiO2含量分别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6. 岩石的风化按作用因素与作用性质不同可分为、和。
7. 岩层的产状要素有:、和。
8. 根据引起岩石变质地质条件和主导因素的不同,变质作用可分为:、、和。
9. 根据对元素迁移能力和迁移量的分析,将风化作用分成以下四个阶段,即、、和。
10. 泥石流形成的三个条件是指、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沉积岩的形成过程2. 根据岩浆岩矿物成分变化简图说明花岗岩中共生矿物含量(体积百分比)的关系。
3. 列出地质年代表地层与年代对应的单位。
四、详考题(每题20分,共60分)1. 绘出鲍文反应系列图,并解释其内涵。
2. 叙述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
3. 叙述磷、钾元素的地质循环过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1-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1-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8aa523f4ba0d4a7302763a48.png)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题考试科目:石油地质学一、比较下列名词01、生油门限与生油窗02、地层圈闭与岩性圈闭03、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04、煤型气与煤层气05、水溶气与气体水合物06、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聚集带07、排替压力和毛细管压力08、油气藏的边水与底水09、地层压力与地静压力10、构造圈闭的构造幅度和闭合度二、思考题01、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与油型气的δ13C1的差别。
01、在成熟度相同的条件下,煤型气的δ13C1比油型气的δ13C1________。
02、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主要类型。
02、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烃源岩氯仿沥青“A”的含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03、烃源岩氯仿沥青“A”的含量与烃源岩有机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以及烃源岩的岩石类型等因素有关。
04、干酪根一般分为三个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其结构中富含什么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什么?其生烃能力怎样?而Ⅲ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其结构中富含什么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什么?其生烃能力怎样,且以生什么为主?04、干酪根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_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其生烃能力________;而Ⅲ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_______,其结构中富含____________结构,这种干酪根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其生烃能力________,且以生________为主。
05、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中,温度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互补性。
最新(完美版)中国石油大学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回忆 (1)
![最新(完美版)中国石油大学地质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回忆 (1)](https://img.taocdn.com/s3/m/fcd23733ff00bed5b9f31d37.png)
石油地质学综合:
名词解释:1轴迹2走滑(平移)断层3递变层理4正常浪底
5生油门限6回流渗透7疏导体系8油气田
问答:1岩屑砂岩2相模式3温度时间关系4断层作用破坏5坳陷中古隆起
论述:1沉积重力流基本类型2试述岩性圈闭
给出地质剖面图,要求判断各个圈闭的形成过程和先后顺序
地质学综合:
生物礁四个阶段及与油气关系
古生物:(1)给出古生物图,要求写出种属以及生长年代;(2)各个时代的生物特征无障壁滨海岸沉积环境
三大类岩石的转化
纵弯褶皱和横弯褶皱
张解理和剪节理
福克石灰岩分类。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b74734240c844768eaeebf.png)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班号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1.石油:2•门限温度:3.相渗透率:4.地层圈闭:5.油气二次运移:6•油气聚集:7.二级构造单元:& CPE:二、问答题(共42分)1•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油气分布特征。
(6分)2 •简述有机质成烃演化的阶段性及主要特征。
(10分)3•何谓孔隙结构?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10 分)4 •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
(10 分)5 •根据地球动力学基础并考虑所处板块位置,含油气盆地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三、分析作图题(10分) 下图为某储层顶面的构造等高线图。
1•在平面图上有 A 、B 、D 三个圈闭,在图中标出每个圈闭溢出点的位置(用 Ca 、Cb 、Cd 表示),圈出闭合面积(用斜线表示)。
2.计算每 个圈闭的闭合高度(用 ha 、hb 、hd 表示)。
3•判断圈闭类型。
1—地层顶直构造等音线虹〕;2—砂层尖灭线;3—正断层四、论述题(共24 分)6分)0123 IKn fc. . jfc —■…乂 鼻12.论述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
(12分)《课程名称》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3、相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4、地层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或者是由于储集层的连续性发生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af7f5e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9.png)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一、考试性质本门课程考试的主要内容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以及基础理论的应用。
以“成炫理论”和“成藏理论”为核心内容,涵盖油气藏的基本要素、油气藏形成理论、油气分布控制因素及其油气资源评价。
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融会贯通。
它的评价标准是使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选拔优秀人才。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答卷时间:180分钟3.题型比例:满分150分,分值比例为:名词解释(20-30%),选择题(或填空题)(20~30%),简述和题论述(60~70%),图件分析题(10~20%),三、考查要点1.油气藏中流体成分和性质石油、天然气和油田水的相关概念;石油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分类,海相和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及石油物理性质;天然气的产状类型及物理性质;天然气与石油成分和性质的差别;油田水的产状和类型;油气同位素组成及特点。
2.储集层和盖层储集层物理性质;影响储集层储集性的主要因素;盖层封闭机理及其评价。
3.圈闭和油气藏圈闭和油气藏相关的基本概念及识别:圈闭和油气藏分类;油气藏成因类型各级次油气藏形成机理、特点及主要类型。
4.油气成因理论与燃源岩油气成因学说;沉积有机质的基本特征;干酪根的概念;沉积有机质的成燃演化阶段与油气生成;天然气成因类型;油气成因理论进展;烧源岩评价。
5.石油与天然气运移油气运移、初次运移、二次运移、排燃效率概念;油气初次运移机制与模式相关知识;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和条件;油气二次运移的机制与模式相关知识。
6.油气藏形成与破坏油气聚集方式与聚集过程;油气聚集机理;油气藏形成条件;油气藏形成时间与期次;各类非常规油气藏成藏机理、条件及模式;油气藏破坏作用。
7.油气聚集单元与油气分布油气聚集单元类型及概念;油气资源和油气储量相关概念;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复式油气聚集特点;不同聚集单元的石油地质特点。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考试试题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考试试题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f1b457c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a.png)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试题2003年试题一名词解释:1 氯仿沥青“A”2 #值P363 可燃冰(固态汽水化合物)P214 次生油气藏5 力场强度6 有效渗透率P437 输导层P1638 地层油气藏P76二简答:1 ROCK-EVAL原理及应用(岩石热解)P1292 聚集型天然气特点和类型P203 水动力圈闭特点和类型P904 油气初次运移的介质条件P140三论述:1 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P105-108)2 不整合油气藏的形成条件P80-853 举例说明油气藏形成条件(大中型)P157(第七章全部内容的总结还要加上具体的例子)2004年试题一名词解释:1 盖层微渗漏2 石油3 伴生气4 成烃坳陷5 含油饱和度二简答:1 不整合油气藏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2 岩性油气藏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3 石油化合物组成和特点4 评价有机质成熟度方法5 天然气分类方法三论述:1 油气藏形成充分条件2 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3 断层与油气聚集4 油气藏形成时间确定方法及评述2005年试题一名词解释:1 圈闭(现代概念)2 储集层3 油气运移4 天然气水合物5 生物标志化合物6 干酪根7 油气聚集8 饱和度中值压力二简答:1 有机质类型的确定方法2 盖层的封闭机制及评价参数3 背斜油气藏的概念、基本特点和主要类型三论述:1 论述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及其特点(现代油气成因理论)2 举例论述油气藏形成的充分条件3 影响砂岩储层储集性因素2006年试题一、填空题:1、石油主要由等元素组成。
其中主要是,他们的元素组成一般为。
2、根据控制圈闭形成的地质因素,可将圈闭分为四大类:即,各大圈闭又可根据圈闭形态和遮挡条件,进一步分为若干亚类。
3、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性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成为。
4、通常要从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来对烃源岩做出定性定量评价。
二、名词解释1、烃源岩2、有效渗透率3、含油气系统4、原生油气藏4.1、次生油气藏5、油气初次运移6、煤层气三、简述题1、差异聚集现象及其实质2、断层油气藏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四、论述题1、试述干酪根热降解成油气理论2、举例试述区域构造运动(不整合)对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地大(武汉)参考试题一名词解释:1 石油的相对密度、天然气的相对密度2 干气、湿气3 底水、边水4 油气苗、油矿物5 储集层、盖层6 圈闭闭合面积、油藏含油面积7 有效孔隙度、相对渗透率8 干酪根、门限温度9 流体势、二次运移10 油气田、油气聚集带二简答:1 Tissot 和Welte的石油分类2 影响碎屑岩储集性的主要因素(第三章P45)3 油气初次运移的驱使因素及模式(第六章P144)4 油气差异聚集原理(第七章P172)三论述:1 论述如何评价烃源岩P1262 论述含油气盆地中油气田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另外还可以有识图分析题:比如给出一个油气圈闭的构造图,让完成以下题目1 选定圈闭溢出点的位置(选择图中给定点的点位)2 估算圈闭的闭合面积3 指出圈闭类型4 假如该圈闭充满石油,指出图中给定点哪些不在含油面积范围内THANKS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构造地质学》研究生入学试题(2008)(A卷)
![《构造地质学》研究生入学试题(2008)(A卷)](https://img.taocdn.com/s3/m/acc91d3483c4bb4cf7ecd16a.png)
200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考试科目: 构造地质学适用专业: 构造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应用地球化学,矿物学、矿床学与岩石学一、判断以下基本概念,是(请标√)或非(请标×)(30分,每题2分)1. 与褶皱枢纽平行的断层被称为“枢纽断层”?______2. 褶皱轴面与地面的交线被称为褶轴?______3. 同一褶皱岩层最大弯曲点的连线称之为枢纽?______4. 岩层的真倾角肯定大于岩层的视倾角?______5. 顶厚褶皱就是相似褶皱?______6. 被断层错断地层之间的垂直距离就是该断层的滑距?______7. 与地层走向垂直的节理称为横节理?______8. 各褶皱岩层最大弯曲点的连线构成褶皱的枢纽?______9. 任何褶皱弯曲岩层均存在“中和面”?______10. 轴面直立的褶皱必是对称褶皱?______11. 对称褶皱的轴面就是其两翼岩层的平分面?______12. 露头面上各褶皱岩层最大弯曲点的连线即是轴迹?______13. 已知两个层面的产状,即可用赤平投影方法求取两者之间的距离?______14. 任何褶皱均具有枢纽、轴面和褶轴等几何要素?______15. 共轭剪节理的锐角平分线一定是最大主压应力( 1)方向?______二、读图并叙述图中构造的特征(共90分)1. 右图所示的下半球赤平投影图中,F1和F2为两条共扼断层面的投影,A、B点所在的大圆弧为共扼断层的公垂面。
A、B点分别为共扼断层面的锐角和钝角平分线投影,C点为共扼断层面的交线投影。
已知共扼断层的锐夹角平分线方向为 1方向,请指出与A、B、C三个方向所对应的主应力名称,并按照断层复合分类命名方法对F1和F2这两条断层进行命名。
(20分)2. 下面地质剖面图中存在一个角度不整合面,请指出其形成的时代区间。
(10分)3. 请根据下图剖面,指出正断层F1和F2的运动历史。
(10分)4. 右图所示的圣安德列斯断层为一大型走滑断层,试根据其北东侧的伴生雁列褶皱判别其走滑方向,并指出伴生雁列褶皱的排列属于左阶还是右阶?(15分)5. 右图为某地区平面构造简图,已知F1与图示的正断层是同期构造,试分析F1的性质,判断其运动方向,并说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
200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27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试题
![200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27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0905586137ee06eff918a1.png)
机密★启用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科目代码: 827 科目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生姓名:公众号考生编号:关注“地质考研招聘”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本试题纸上和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填写考生姓名和考生编号
等信息。
2.所有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无效。
3.必须使用黑(蓝)色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者签字笔书写。
4.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本试题一并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上及草稿纸上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
*:模拟。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
![石油地质学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331c3e3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a.png)
一、名词解释绪论1石油地质学是矿床学(de)一个分支,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及开采(de)大量实践中总结出来(de)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领域(de)重要理论基础课.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de)成分和性质1石油沥青类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它们同煤类、油页岩、一部分硫,都是自然界常见(de)可燃矿产.2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天然气、石油及其固态衍生物,统称为石油沥青类.它们同煤类、油页岩、一部分硫,都是自然界常见(de)可燃矿产.因为这些矿产多由古代(de)动物、植物遗体演变而来,属有机成因,又具有燃烧能力,所以常被人们总称为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3石油(又称原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de)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de),呈液态和稠态(de)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4 气藏气系指基本上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纯气藏(de)天然气.5 气顶气系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de)天然气.6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de)气体,称为凝析气.一旦采出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降低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7固态气体水合物在洋底特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天然地被封闭在水分子(de)扩大晶格中,形成固态气体水合物,或冰冻甲烷或水化甲烷.8油田水所谓油田水,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de)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de)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de)地下水,即油层水.9底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直接与油(气)相接触,并从底下托着油气(de)油层水.10边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de)油层水,实际上是底水(de)外延.11重质油是指用常规原油开采技术难于开采(de)具有较大(de)粘度和密度(de)原油.与常规油相比,包含了数量较多(de)高分子烃和杂原子化合物,在物理性质上,具有密度大、粘度大、含胶量高、含蜡量低、凝固点低(de)特点. 第二章油气显1油气显示石油、天然气以及石油衍生物在地表(de)天然露头2油苗液态原油由地下渗出到地面叫油苗.3气苗气苗是天然气(de)地面露头.第三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1干酪根(Kerogen)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de)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de)分散有机质.2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de)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与门限温度相对应(de)深度称门限深度. 3生物成因气指成岩作用阶段早期,在浅层生物化学作用带内,沉积有机质经微生物(de)群体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de)天然气,主要是甲烷气及部分 CO2 和少量N2.有时也混有早期低温降解形成(de)烃气.4油型气是指成油有机质在热力作用下以及油热裂解形成(de)各种天然气.5煤型气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生成(de)天然气.6天然气分步捕获原理天然气生成及圈闭(de)形成具有阶段性,使不同地质时期形成(de)圈闭捕获源岩不同演化阶段(de)天然气.这种不同时期形成(de)圈闭捕获源岩不同演化阶段生成天然气(de)过程,称天然气分步捕获原理.7低熟油(immature oil,亦译为未熟油)系指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de)各类低温早熟(de)非常规石油.即源岩中某些有机质在埋藏升温达到干酪根生烃高峰阶段以前(相应(de)镜质组反射率Ro值大体上在%~%范围内),经由不同生烃机制(de)生物化学反应或低温化学反应,生成并释放(de)液态烃类,包括重油、原油、轻质油和凝析油,有时还伴生有低熟天然气.8二次生烃是指烃源岩在地质历史过程中(de)受热温度降低以后,导致生烃作用中止(一次生烃作用或初次生烃作用),当受热温度再次升高,并达到适合(de)热动力条件时,烃源岩有机质再次活化生烃(de)过程.引起烃源岩二次生烃(de)因素有多种可能,但归根到底是由于沉积盆地后期叠加(de)热力作用引起(de).9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石油(de)岩石.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de)天然气,称生气母岩或气源岩.10生油层与生油层系由生油岩组成(de)地层叫生油层.在相同(de)地质背景下和一定(de)地史阶段中形成(de)生油岩与非生油岩(de)组合称为生油层系.第四章储集层和盖层1储集层凡是具有一定(de)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de)岩石(层)称为储集岩(层).储集层中储集了油气称含油气层.投入开采后称产层. 2盖层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de)细粒、致密岩层.3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de) 比值.是衡量岩石孔隙(de)发育程度. Pt=Vp/Vt100%4有效孔隙度指彼此连通(de),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液体在其中流动(de)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de)比值. Pe=Ve/Vt100% 5绝对渗透率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单相)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反映(de)渗透率.6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de)渗透率.7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de)孔隙和喉道(de)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第五章石油与天然气(de)运移1初次运移——油气从烃源岩向储集层(de)排出(或运移).2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de)一切运移.二次运移包括了成藏前油气在储层或输导层内(de)运移,也包括了油气藏破坏以后(de)运移.3地层压力地下储层(或油层)内流体所承受(de)压力,称为地层压力,亦可称为地层流体压力或孔隙流体压力,Pa.为直观反映地层压力(de)大小,工程上常使用水压头(de)概念,水压头相当于地层压力所能促使地层水上升(de)高度,表达式为: h=P/(ρwg)第六章石油与天然气(de)聚集与成藏1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de)场所,由二部分组成,即储集层和封闭条件.封闭条件包括盖层及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de)遮挡物. 2溢出点是指圈闭容纳油气(de)最大限度(de)点位.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de)上倾方向.3闭合度是指圈闭顶点到溢出点(de)等势面垂直(de)最大高度.4闭合面积在静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de)构造等高线所圈定(de)封闭区(de)面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通过溢出点(de)水平面与储集层顶面及其他封闭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尖灭带等)所交切构成(de)封闭区(面积).在动水条件下,是通过溢出点(de)油气等势面与储集层顶面非渗透性盖层联合封闭(de)闭合油气低势区.5油气藏高度:是指油气藏顶到油气水界面(de)最大高差.6油气柱高度:是指油气(de)最高点到最低点(de)海拨高度.油气柱高度则更多地反应盖层(de)封闭能力及水动力(de)条件.7含油边界和含油面积油(气)水界面与储集层顶、底面(de)交线称为含油边界.其中与顶面(de)交线称为外含油(气)边界,与底面(de)交界称为内含油(气)边界.若储集层厚且油水界面较高,与其底面不相交时,只有外含油边界.由相应含油边界所圈定(de)面积分别称为内含油面积和外含油面积.8构造圈闭(油气藏)由于储集层顶面发生局部变形、变位而形成(de)圈闭,称为构造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形成了构造油气藏.它是最重要(de)一类油气藏.它进一步可分为背斜、断层、裂缝及岩体刺穿构造油气藏.9背斜圈闭(油气藏)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地层发生褶皱弯曲变形,形成向周围倾伏(de)背斜,称为背斜圈闭,油气在其中(de)聚集称为背斜油气藏.10断层圈闭(油气藏)指沿储集层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所形成(de)圈闭,聚集油气后即成为断层油气藏.11裂缝性背斜圈闭(油气藏)在背斜构造控制下,致密而脆性(de)非渗透性岩层,由于各种原因可以出现裂缝特别发育而使孔隙度和渗透性变好(de)局部地区,周围则为非渗透性围岩和高油气势面联合封闭形成(de)油气低势区,称为裂缝性背斜圈闭.聚集了油气之后即形成裂缝性背斜油气藏.12刺穿圈闭(油气藏)地下岩体(包括软泥、泥膏岩、盐岩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入沉积岩层,使储集层上方发生变形,其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而形成(de)圈闭称为刺穿圈闭.聚集油气后称为刺穿油气藏.13岩性圈闭(油气藏)储集层(de)岩性在横向上发生变化,四周或上倾方向为非渗透性岩层遮挡而形成(de)圈闭称岩性圈闭.聚集油气之后形成岩性油气藏.14不整合圈闭(油气藏)指储集层(de)上倾方向直接与不整合面相切封闭而形成(de)圈闭,储层可位于不整合面之上或之下,其中聚集油气形成不整合油气藏.15水动力圈闭和油气藏由水动力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能形成圈闭(de)地方形成聚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中(de)油气聚集称为水动力油气藏.16复合圈闭在自然地质条件中,由单一因素控制(de)圈闭是很少见(de),而较多(de)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控制,我们将储集层上方或上倾方向由构造、地层和水动力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封闭而形成(de)圈闭称为复合圈闭. 第七章地温场、地压场、地应力场与油气藏形成(de)关系1地温梯度在地壳上层(深约20~130m)之下,温度随埋藏深度每增加100m,所升高(de)温度,称为地温梯度,以℃/100m表示,地温梯度又称地热增温率.2地层压力孔隙介质中流体所承受(de)压力,也称为孔隙流体压力,对油气层而言又分别称为油层压力或气层压力.3地层压力梯度即地层压力随深度(de)变化率.两种压力梯度:静水压力梯度,方向垂直,一般为定值m.另一种为动水压力梯度.4异常地层压力实际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不等.前者>后者为异常高地层压力;前者<后者为异常低压力.5压力系数地层压力/静水柱压力、实际地层一般>1.6流体压力封存箱将沉积盆地内封闭层分割(de)异常压力系统称为流体压力封存箱,箱内生储盖齐全.它分为主箱和次箱,水平封闭划分为主箱,垂直封闭层进一步划分为次箱.7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液体能维持液相(de)最高温度称为物质(de)临界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不论压力多大,它也不能凝结为液体.在临界温度时,该物质气体液化所需(de)最低压力,称为临界压力.8深盆气藏指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形成(de),具有特殊圈闭机理和分布规律(de)非常规天然气藏,因分布在盆地深部或构造底部,故称为深盆气藏.它不是一种特殊天然气,也不是赋存于盆地某一深度线以下(de)天然气.第八章油气聚集单元1油气田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de)同一面积内(de)所有油藏、油气藏、气藏(de)总和.如果这个局部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仅有气藏称为气田. 2一级构造隆起、坳陷和斜坡,是底盘起伏而形成(de)构造,盆地内最高一级(de)构造.3隆起盆地内大面积(de)相对上升部份,底盘埋藏浅,其沉积表层常发育不全,厚度薄,沉积物粗.甚至,底盘露出水面而成为剥蚀区.隆起翼部常有地层超覆和岩层尖灭出现,它是捕捉油气(de)场所,在形态上,隆起略呈椭圆形及长条形,它(de)形成多与基岩块断升起有关.4坳陷是盆地在地质历史上大面积相对下降占优势(de)负向单元,底盘埋藏深、沉积表层厚,地层发育全而连续,沉积物细,与隆起常以大断裂为界,是盆地内有利生油区.隆起与坳陷常相伴而生,对应而存在,两者紧相毗邻,隆起起着分割拗陷(de)作用.5斜坡是坳陷向盆地周边抬升(de)部份.斜坡与隆起(de)翼部相似,常存在地层超覆和岩性尖灭等圈闭,是油气运移聚集(de)良好场所.6三级构造盆地内沉积地层因褶皱和断裂活动而形成(de)构造,如背斜、向斜、断层等,这是盆地最低一级(de)构造,是油气聚集(de)基本单元.7油气聚集带是在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油气聚集条件相似(de)一系列油气田(de)总和.8含油气区属于同一大地构造单元(一级构造单元),有统一(de)地质发展历史和油气生成、聚集条件(de)沉积坳陷,称为含油气区.9沉积盆地在漫长地质历史上曾经长期下降(保持地貌盆地)接受沉积(de)区域.10含油气盆地凡是地壳上有统一(de)地质发展历史,发育着良好(de)生、储、盖组合及圈闭,并已发现了油气田(de)沉积盆地,称为含油气盆地.11含油气系统在任一含油气盆地内,与一特定有效烃源岩层系相关,包含油气聚集成藏所必不可少(de)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在时间、空间上良好配置(de)物理——化学动态系统.第九章几种重要(de)含油气盆地1盆地(de)盖层含油气盆地(de)盖层(又称表层)就是含油气盆地内,覆于底盘之上(de)沉积岩层.2前陆盆地是指位于造山带前缘与相邻克拉通之间(de)盆地.这种盆地也有人称为前渊.但一般将前陆盆地系统中(de)深坳陷部分称作前渊.前渊盆地、山前坳陷均属于这一类.3裂谷盆地也称伸展盆地,是地壳或岩石圈在引张作用下减薄、破裂和沉陷形成(de)盆地.伸展构造是指在区域性引张作用下形成(de)各种构造变形.裂谷盆地和构造所形成(de)背景可以是各种不同(de)构造环境下,如重力滑动、拉张、挤压、扭动和上拱等条件,并可出现在岩石圈演化或威尔逊旋回(de)各个发展阶段.4克拉通盆地Kober1921年用(kratogen)克拉通表示地壳上较稳定(de)部分,与造山带相对照.Stille(1936)改称作Craton,泛指以前寒武系为基底(de)稳定地区,包含地台和地盾,有时也包含了古生代增生褶皱带.二、填空题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de)成分和性质1组成可燃有机岩(de)主要元素是碳和氢,还含少量(de)氧、硫、氮等杂质元素.各种可燃有机矿产(de)主要元素组成相似,表明其原始物质具有共同(de)来源,多来自动物、植物有机残体.近十年来,对石油成因(de)研究,发现同煤类有着一定(de)关系,尤其在光学特征上具有某些规律性(de)联系.2石油与煤类在元素组成上(de)区别:煤类所含碳量比石油中(de)多,而氢比石油中(de)少,氧在石油中也较少;C/H比值以石油和沥青最小,煤类最大,并且随碳化作用(de)加剧而增加. 3各种可燃矿产从物理状态(de)角度可分为气态(de)、液态(de)和固态(de)三类.4组成石油(de)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硫. 碳含量为:84-87%,平均%;其中碳、氢两元素在石油中一般占95~99%,平均为%.剩下(de)元素总含量一般只有1~4%.5含硫量小于1%(de)为低硫原油,含硫量大于1%(de)为高硫原油.常以%作为贫氮和高氮石油(de)界线.石油中还发现微量元素,构成了石油(de)灰分.6在近代实验室中,用液相色谱可将石油划分为饱和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和非烃化合物及沥青质.7石油(de)物理性质,取决于它(de)化学组成.8石油(de)颜色与胶质-沥青质含量有关,含量越高,颜色越深.9石油相对密度变化较大.20℃时,一般介于~之间.相对密度大于(de)石油称为重质石油.10石油相对密度与颜色有一定关系,一般淡色石油(de)密度小,深色石油(de)密度大.但是,归根到底,石油(de)密度决定于其化学组成:胶质、沥青质(de)含量,石油组分(de)分子量,以及溶解气(de)数量.一般说来,密度小而颜色浅(de)石油常为石蜡性质(de),含油质多,加工后能获得较多汽油和润滑油;密度大而颜色深(de)石油则富含高分子量(de)沥青质. 11石油及其大部分产品,除轻汽油和石蜡外,无论其本身或溶于有机溶剂中,在紫外线照射下,均可发光,称为荧光.12石油(de)发光现象取决于其化学结构.石油中(de)多环芳香烃和非烃引起发光,而饱和烃则完全不发光.13引起石油旋光性(de)原因,在于其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具有不对称(de)碳原子.14由于烃类难溶于水,因此,石油在水中(de)溶解度很低.若以碳数相同(de)分子进行比较,烷烃溶解度最小,芳香烃最大,环烷烃居中.15石油(de)凝固和液化温度没有固定(de)数值.在凝固和液化之间可以出现中间状态. 16烃类气体中依据其甲烷所占(de)比例(即干燥系数,C1/ΣC1-5),将天然气分为干气、湿气两种类型,其干燥系数(de)分界线为.17 天然气按相态分为游离气、溶解气、吸附气、固体气(气水化合物);按母质类型分为煤型气、油型气、混合气;按演化阶段分为生物气、热解气、裂解气.18油田水由于来源及形成过程各种物理、化学作用(de)差异性,其矿化度和化学组成有相当大(de)差别.矿化度一般随埋深增加而增加.19油田水(de)水化学类型以氯化钙型为主,重碳酸钠型为次,硫酸钠型和氯化镁型较为罕见. 20常规原油与重质油在元素组成上有区别,常规原油(de)氧、硫和氮等元素含量低,而重质油则含量高.21石油中含氮化合物可分为碱性和中性两大类.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吡咯、吲哚、咔唑(de)同系物及酰胺等.原油中含有具有重要意义(de)中性含氮卟啉化合物,它是石油有机成因(de)重要生物标志物.22石油中含氧化合物主要有酸性和中性两大类.酸性含氧化合物中有环烷酸、脂肪酸及酚,总称石油酸;中性含氧化合物有醛、酮等,其含量较少.酸性含氧化合物中环烷酸最多,占酸性物质90%以上,易与碱金属作用生成环烷酸盐,极易溶于水,因此,油田水中环烷酸盐可作为一种含油气性直接指示标志.第二章油气显示1油气显示(de)出现可说明所在地区在过去某个时期内曾有油气生成过,亦即具有生油条件.可是,另一方面油气显示(de)出现又说明油气藏可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de)破坏. 2天然油气显示按其物态可分为液态、气态和固态三个主要类别.3含油岩石是指被液态原油浸染(de)岩石,通常多为砂岩.砂岩按其被浸染(de)程度可分为饱含油、含油、油浸、油斑、油迹、荧光.第三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1石油有机说(de)核心就是认为石油起源于生物物质,包括脂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木质素等.2沉积有机质包括有机溶剂可抽提(de)沥青,不溶于有机溶剂(de)干酪根. 3沉积岩中(de)有机质要向石油转化必须经历一个碳、氢不断增加而氧不断减少(de)过程,即为一个去氧、加氢、富集碳(de)过程.4天然气按成因可分为生物成因气、油型气、煤型气和无机成因四种类型. 第四章储集层和盖层1储集层之所以能够储集油气,是由于具备了两个基本特性—孔隙性和渗透性.孔隙性(de)好坏直接决定岩层储存油气(de)数量,渗透性(de)好坏则控制了储集层内所含油气(de)产能. 2按岩石孔隙大小,孔隙分为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三类.第五章石油与天然气(de)运移1油气运移(de)基本方式是扩散和渗滤.2一般认为油(de)初次运移相态以游离相为主,水溶相为辅.理由是油在水中(de)溶解度过低,水不能大量溶解原油.3油气初次运移(de)主要途径有孔隙、微层理面和微裂缝.在未熟—低熟阶段,运移(de)途径主要是孔隙和微层理面;但在成熟—过成熟阶段油气运移途径主要是微裂缝.4目前普遍认为油气(de)二次运移相态主要为游离相,天然气可呈水溶相.这是因为油气进入储层后(de)物理、化学环境(de)变化(孔隙增大、压力变小、孔隙水多). 5油气二次运移(de)主要通道为储层(de)孔隙、裂缝、断层和不整合面.6大规模(de)二次运移时期应该是在主要生油期之后或同时发生(de)第一次构造运动时期.因为这次构造运动使原始地层发生倾斜,甚至发生褶皱和断裂,破坏了油气原有力(de)平衡. 7油气勘探(de)基本原则可用三句话概括:找凹陷、钻高点、探边缘.第六章石油与天然气(de)聚集与成藏1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de)场所叫圈闭,由三部分组成:即储集层、盖层及阻止油气继续运移、造成油气聚集(de)遮挡物.2油气藏是地壳上油气聚集(de)基本单元,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de)聚集,具有统一(de)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3任一圈闭(de)基本要素是储集层和封闭条件.其中以储集层上方和上倾方向(de)非渗透性封闭最为重要,在形成圈闭(de)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是决定圈闭性质和类型(de)主要因素.4按张厚福(de)观点,圈闭分为:构造、地层、岩性、水动力和复合圈闭五大类.各大类可根据储集层上倾方向(de)具体封闭因素,结合储层特征,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亚类.5圈闭(de)大小,主要是由圈闭(de)有效容积确定(de).它表示能容纳油气(de)最大体积,是评价圈闭(de)重要参数之一.一个圈闭(de)有效容积,取决于闭合面积、闭合高、储集层(de)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等参数.6油-气、油-水界面并不是一个截然(de)界面,而是一个过渡带.7油气成藏要素包括生油层、储集层、盖层、运移、圈闭、保存六大要素,油气藏(de)形成和分布,是它们(de)综合作用结果.8生油气源岩是油气藏形成(de)物质基础.好(de)烃源岩取决于其体积、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及排烃效率.这要结合盆地沉积史、沉降埋藏史、地热史、古气候综合分析评价. 9由差异聚集原理可知,在离源岩区最近,溢出点最低(de)圈闭中,在油气源充足(de)前提下,形成纯气藏;稍远处,溢出点较高(de)圈闭中,可能形成油气藏或纯油藏;在溢出点更高,距油源区更远(de)圈闭中可能只含水.10由差异聚集原理可知,一个充满了石油(de)圈闭,仍然可以做为有效(de)聚集天然气(de)圈闭;反过来,一个充满天然气(de)圈闭,则不再是一个聚油(de)有效圈闭.11由差异聚集原理可知,若油气按密度分异比较完善,则离供油区较近,溢出点较低(de)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真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d1ebeaede80d4d8d15a4fff.png)
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名词解释1氯仿沥青“A”指岩样未经酸处理,用氯仿抽提出的有机质产物。
具有游离性和还原性,分散在岩石中,与石油性质接近。
是最常用的有机质丰度指标之一2&值3可燃冰(固态气水合物)4次生油气藏5力场强度6有效渗透率7输导层8地层油气藏二:简答题1、rock-eval原理及应用(岩石热解)1聚集性天然气特点和类型2水动力圈闭的特点和类型3油气初次运移的介质条件三:论述题(3选2)1有机质的成烃演化阶段(与干酪根有关)2不整合油气藏的形成机理3举例说明油气藏的形成条件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名词解释1盖层微渗漏2石油3伴生气4成烃坳陷5含油饱和度二:简述题1不整合油气藏的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2岩性油气藏的封闭机理、特点和主要类型3石油化合物组成及特点4评价有机质成熟度方法5天然气分类方法三:论述题1油气藏充分条件2成烃演化阶段3断层和油气聚集4油气藏形成时间确定方法及评述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名词解释1圈闭之现代概念2储集层3油气运移4天然气水合物5生物标志化合物6干酪根6油气运移7饱和度中值压力、8油气聚集方式9甲烷水合物二:简述题1有机质类型的确定方法2盖层的封闭机制及评价参数3背斜油气藏概念、基本特点和主要类型1论述有机质成烃演化阶段及其特点2试举例论述油气藏形成的充分条件3影响砂岩储集层储集性的因素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编号:一:填空题1石油主要是由()()()()()等元素组成。
其中主要是()和(),他们的元素组成一般是:(),()2根据控制圈闭形成的地质因素,可将圈闭分为四大类:(),地层圈闭,(),复合圈闭。
3沉积岩中不容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称为()4通常要从()()和()等三方面的分析来对烃源岩作出定性分析评价。
2008石油地质考试题A卷
![2008石油地质考试题A卷](https://img.taocdn.com/s3/m/b949f6250c22590103029d2a.png)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石油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A (闭卷考试) 班级:姓名:学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干酪根2.油气田3.输导体系4.异常低地层压力5.储集层6.物性封闭7.地层圈闭8.油气聚集带9.裂谷盆地10.深盆气藏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 在油气充注储层时,油气首先进入(1)孔隙,然后再慢慢进入(2)孔隙,这是由于大小孔隙的毛细管力不同。
2.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宏观上主要有 (3) 、 (4) 、 (5) 。
3. 含油气盆地生储盖组合从空间配置上可以划分为(6) 、(7) 、(8) 、(9) 等主要类型。
4.某烃源岩干酪根的H/C原子比值为1.75,O/C原子比为0.02,以含脂肪族链状结构为主,该干酪根属于( 10)型干酪根,生油潜力( 11)。
5.石油的四种主要族组分是(12)、(13)、(14)和(15)。
6.油气的生成主要受温度和时间两个因素控制,温度对生油速度的影响呈指数关系,时间的影响呈(16);温度和时间具有(17)。
因此,年代老的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温度一般比年轻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温度(18)。
7.表征储集层储集物性的主要参数为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储集层储集空间主要有(19)、(20)和(21)三大类。
8.某一盆地存在三套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岩层(A、B、C),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中有机质类型均为I-II型,R O值分别为0.4%、0.9%和2.1%。
勘探发现了两种不同特征的天然气E和F,它们的CH4含量分别为98%和91%;其δ13C1分别为-65‰、和-31‰,试判断天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源岩层:E为(22)类型的天然气,来源于(23)层源岩;F为(24)类型的天然气,来源于(25)层源岩。
9.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取决于圈闭的(26) 、(27) 、及(28) 。
10.图1为某盆地某地区的多族分烃类物系相图,图中的K 为临界点,K1为临界凝结温度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念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油田水
2. 相对渗透率
3. 盖层
4. 地层圈闭
5. 煤型气
6. 镜质体反射率
7. 异常高压
8. 石油的氧化变质作用
9. 含油气盆地
10. 探明储量
11. 腐泥型干酪根
12. 含油气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2分)
1. 地壳中的天然气,依其存在的相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固态气水合物。
2. 在Tissot和Welte(1978)的分类中,石蜡烃含量为30%,且芳烃+NSO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20%、40%和60%的石油,分别属于____环烷型、____石蜡环烷__型和________芳香中间_________型石油。
3. 按照产状和作用,可将盖层分为3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 油气藏是指__________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即在一个油气藏中具有统一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 要准确认识烃源岩一般需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三个方面对烃源岩开展研究并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6. 在下图(盐丘油气田理想示意剖面图)中,①~⑦油气藏的类
型分别为盐栓遮挡油气藏、盐帽遮挡油气藏、盐帽内岩性油气藏、背斜-断层油气藏、断层遮挡油气藏、上倾尖灭岩性油气藏和不整合面油气藏。
7. 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以_____为主,其次为_____和_____,还有N、S等。
8. 能形成巨大油气藏的有效圈闭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这5个基本条件。
9. 不连续的生储盖组合包括________________型和_________________型两种。
10. 油气地球化学对比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1. 流体势是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之和,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项。
12. 地层类油气聚集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4种主要类型。
三、简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 影响沉积有机质分布和丰度的主要因素
2. 油气差异聚集的原理及其意义
3. 裂缝性背斜圈闭(油气藏)的形成机理、基本特点及类型
4. 确定油气藏形成时期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