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结构形制
哥特式建筑结构
![哥特式建筑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e718920bcd126fff6050b05.png)
歌特大教堂的最著名,也是最易区别于其他风格教堂的三个特点,一个就是尖拱(Pointed Arch),一个是飞扶壁(Flying Buttress),还有拱肋(Ribs).(there are three most famou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cathedral: pointed arch, flying buttress and ribs.)I:首先是关于拱(ARCH),以下是一些关于拱的相关词语,有助于我们更深入详细的了解(here is some keys words for Arch)1.KEYSTONE(拱顶石) - the central stone of an arch or vault. 位于拱或者拱顶的中央的石头2.VOUSSOIRS(拱石) - stones than make the arch (usually brick or wedge-shaped). 用于建造拱顶的石头(多数为砖或者楔形物)3.IMPOST(起拱点,拱墩) - the part of the arch's wall (usually molding) on which the arch rests. 拱落脚的那一段拱墙(通常是线脚)4.ABUTMENT - the part of the arch's wall which balances the force of gravity the arch makes (thrust) .拱墙上用于平衡拱的重力(一个推力)的部位5.CENTER - the center point of the arch.拱的中央点6.SPAN(跨度) - the width of the arch's opening. 拱的宽度7.CROWN(冠) - the top part of an arch.拱的顶部8.HAUNCH(拱角) - the part of the arch's wall which experiences the most thrust. 拱墙承受推力最大的地方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这些名词所指代的地方,可以对照序号观看:(check the pic below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place.)在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以后,我们就进入下一步:拱的分类如同在上一PART里说的” 歌特式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它的pointed arch,也是它区别于罗曼式建筑的主要表征之一.最常见的歌特式拱有Lancet, Equilateral 和Ogee.”(as is said inPart 2, the pointed arch is one of the unique feature of Gothic architecture. The most common gothic arches are Lancet, Equilateral and Ogee.)以下就是各式ARCH的简图,这个作为一个简单的了解即可,不用深究:这个就是标准的Gothic (Pointed)拱Ogee: The double-curve ogee (oh-jee) was introduced from the Arab world in the 14th century and became popular throughout medi England. It was also a favorite in V enice, Italy from where it derived its other moniker - the V enetian arch. It can also be referred to as a keel arch for its apparent resemblance to ship construction.这里有一段专门讲述Ogee拱的:双曲线Ogee是十四世纪从阿拉伯引入的,并且很快就风靡了当时处于中世纪的英格兰.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它也十分受欢迎,并在那里获得了一个别名:威尼斯拱.由于它与船身结构的相似性,它也可以被称作龙骨拱.Round圆拱Segmental弓形拱TudorII:拱肋(RIBS)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拱肋(RIBS)和飞扶壁(FLYING BUTTRESS)组成的,我们先从拱肋认识起.拱肋的构造一般来说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整理)哥特式建筑结构
![(整理)哥特式建筑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a695f613b3567ec102d8a64.png)
歌特大教堂的最著名,也是最易区别于其他风格教堂的三个特点,一个就是尖拱(Pointed Arch),一个是飞扶壁(Flying Buttress),还有拱肋(Ribs).(there are three most famou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cathedral: pointed arch, flying buttress and ribs.)I:首先是关于拱(ARCH),以下是一些关于拱的相关词语,有助于我们更深入详细的了解(here is some keys words for Arch)1.KEYSTONE(拱顶石) - the central stone of an arch or vault. 位于拱或者拱顶的中央的石头2.VOUSSOIRS(拱石) - stones than make the arch (usually brick or wedge-shaped). 用于建造拱顶的石头(多数为砖或者楔形物)3.IMPOST(起拱点,拱墩) - the part of the arch's wall (usually molding) on which the arch rests. 拱落脚的那一段拱墙(通常是线脚)4.ABUTMENT - the part of the arch's wall which balances the force of gravity the arch makes (thrust) .拱墙上用于平衡拱的重力(一个推力)的部位5.CENTER - the center point of the arch.拱的中央点6.SPAN(跨度) - the width of the arch's opening. 拱的宽度7.CROWN(冠) - the top part of an arch.拱的顶部8.HAUNCH(拱角) - the part of the arch's wall which experiences the most thrust. 拱墙承受推力最大的地方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这些名词所指代的地方,可以对照序号观看:(check the pic below to find the corresponding place.)在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以后,我们就进入下一步:拱的分类如同在上一PART里说的” 歌特式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它的pointed arch,也是它区别于罗曼式建筑的主要表征之一.最常见的歌特式拱有Lancet, Equilateral 和Ogee.”(as is said inPart 2, the pointed arch is one of the unique feature of Gothic architecture. The most common gothic arches are Lancet, Equilateral and Ogee.)以下就是各式ARCH的简图,这个作为一个简单的了解即可,不用深究:这个就是标准的Gothic (Pointed)拱Ogee: The double-curve ogee (oh-jee) was introduced from the Arab world in the 14th century and became popular throughout medi England. It was also a favorite in Venice, Italy from where it derived its other moniker - the Venetian arch. It can also be referred to as a keel arch for its apparent resemblance to ship construction.这里有一段专门讲述Ogee拱的:双曲线Ogee是十四世纪从阿拉伯引入的,并且很快就风靡了当时处于中世纪的英格兰.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它也十分受欢迎,并在那里获得了一个别名:威尼斯拱.由于它与船身结构的相似性,它也可以被称作龙骨拱.Round圆拱Segmental弓形拱TudorII:拱肋(RIBS)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拱肋(RIBS)和飞扶壁(FL YING BUTTRESS)组成的,我们先从拱肋认识起.拱肋的构造一般来说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建筑赏析 哥特式
![建筑赏析 哥特式](https://img.taocdn.com/s3/m/781f06ee551810a6f5248610.png)
哥特式建筑赏析姓名:昝智耀学号:B103501103欧洲文化统一的基础是基督教。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与远远。
哥特式建筑风格产生于中世纪后期的天主教世界的中心法国,因而哥特式建筑风格也被赋予了浓重的宗教色彩哥特式建筑由罗马建筑发展而来,但是它却与产生于中世纪早期的罗马式建筑有着巨大的形式上的差异,罗马式建筑深受早期基督教宇宙观的形象,在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半圆形的拱装结构,甚至屋顶也是低矮的圆屋顶,给人一种圆拱行的天空和大地紧密结合而由似乎分离的错觉,整个建筑朴实无华庄重肃穆;哥特式建筑却擅长采用高耸如云的尖顶引导人们摆脱现实的苦难到达天国的花园,或是高达明朗色彩瑰丽的花窗创造出初级上帝的错觉。
二者代表着全然不同的精神基质。
较之罗马式建筑主要表达早期基督教信念的庄严性,哥特式却富于戏剧性和浪漫性,高耸云端,引人入胜,塔含有人们所向往的高度浪漫色彩的意境。
收到哥特式键鼠教堂建筑的影响,哥特式时期的服饰也随之被赋予强烈的象征意义个怪诞的浪漫色彩,高高的冠带,常常的剪头鞋子。
作为一种融合了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的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产生和发展最充分大的体现了精神对物质,基督教唯灵主义对粗野外族文化的制服过程,它以一种外在的静止的形式形象的反映了中世纪时期人们心中深处汹涌激荡这神秘诡异的宗教感受。
哥特式建筑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标志性成就,他一方面典型的反映了基督教崇高圣洁的理想,另一方面有表达着世俗社会躁动不安的痛苦现实,他的怪诞浪漫艺术形式将冰清玉洁的唯灵主义理想和苦难深重的禁欲主义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人在哥特式教堂这有神神秘的巨大十字架内部深切的感受到灵魂与肉体的矛盾。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法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数量很大与哥特式教堂的结构和形式很不一样。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https://img.taocdn.com/s3/m/7c1ac719c281e53a5802ff55.png)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法国兰斯主教堂的飞扶壁结构示意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
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欧洲各国的经典哥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
当时法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
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
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西立面)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
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
教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
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
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亚眠主教堂满布雕像。
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
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亚眠主教堂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长137米,宽46米,横翼凸出甚少,东端环殿成放射形布置七个小礼拜室。
哥特式建筑赏析
![哥特式建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e74828453610661ed9f4c9.png)
哥特式建筑赏析哥特式建筑是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
尖峭的形式,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木的功绩,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也要创新传统文化,让它更灿烂辉煌。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一)哥特式建筑的历史背景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
其开始于建筑方面,而后才追件波及到雕刻和绘画。
它发展的重点是从追求建筑的效果而转向绘画的效果:早期哥特式雕刻和绘画都是巨大建筑的一部分,而晚期的建筑和雕刻则追求片面装饰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结实和简洁的处理。
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
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
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确切说,开始于1140-1144年间路易七世的长玺官苏热重修圣德尼教堂之时。
圣德尼教堂表明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从本质上区别于罗马式建筑:首先,后者有着结实而厚重的墙壁,而前者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
罗马式的教堂建有沉重的拱顶,其稳定性取决于足够厚实的墙壁,以支撑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应力。
其次在罗马式建筑中,窗户总是很小,而现在,窗户的尺寸大大增加,允许空前规模的采用彩色玻璃画。
哥特式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928702cba1c7aa00b52acbf8.png)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15世纪以后,法国发展为“辉煌式”哥特建筑;英国发展为“垂直式”哥特建筑。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
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以及凯旋门。
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
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
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立面造型:正立面高塔、深凹的尖拱门、尖塔、竖向线条(一)结构特点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使拱顶减轻;独立的飞扶壁在中厅十字拱的起脚处抵住其侧推力,和骨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侧廊拱顶高度降低,使中厅高侧窗加大;使用二圆心的尖拱、尖券、侧推力减小,使不同跨度拱可一样高。
(二)内部特点中厅一般不宽但很长,两侧支柱的间距不大,形成自入口导向祭坛的强烈动势。
中厅高度很高,两侧束柱柱头弱化消退,垂直线控制室内划分,尖尖的拱券在拱顶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长出来的挺拔枝杆,形成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
两个动势体现对神的崇敬和对天国向往的暗示。
(三)外部特点外部的扶壁、塔、墙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全部局部和细节顶部为尖顶,整个外形充满着向天空的升腾感。
(四)装饰特点:几乎没有墙面可做壁画或雕塑。
哥特式建筑结构形制
![哥特式建筑结构形制](https://img.taocdn.com/s3/m/8fdc3ce777232f60dccca169.png)
布日尔(BOURGES)教堂南面照片,飞扶壁清晰可见.
左为CHARTRES大教堂
大教堂要凌空飞去了。 ------夏尔.莫里斯(Charles Morice)
③哥特建筑用尖拱形取代了所有的罗马式半圆 拱形。这一基本线条的变化带来了意境的变换: 原先厚重阴暗的印象转变成轻快上升的线条。
尖拱有比半圆拱更实用的地方在于,它在同样
还有很大差别。
TWO
束柱也不是哥特教堂必备。请看巴黎圣母院。事实上,束柱是苏瓦松教堂之后才流行 起来的,之前的最著名的几个盛期大教堂,Laon,夏特,巴黎圣母院,都没有束柱。 只在英国和诺曼底除外,因为束柱是诺曼人的发明,他们启用得早,并且用得狠。而 且由于束柱的起源同飞扶壁一样,很大一部分是力学需要,为了要respond顶上的肋
代表: 科 隆 主 教 堂 , Cologne Cathedral, 1248 乌尔姆主教堂, Ulm Cathedral
FOUR
意大利: 哥特式建筑于12世纪由国外传入,主 要影响于北部地区。没有真正特式的 结构体系和造型原则,只是把它作为 一种装饰风格。 意大利教堂巴西利卡特征较明显,并 不强调高度和垂直感,正面也没有高 钟塔,而是采用屏幕式的山墙构图。 屋顶较平缓,窗户不大,往往尖券和 半圆券并用,飞扶壁极为少见,雕刻 和装饰则有明显的罗马古典风格。 代表: 米 兰 主 教 堂 ( Milan Cathedral, 1385-1485)
拱,所以只有大教堂才需要。小教堂基本上也不会用束柱。
THREE
哥特教堂可大可小,绝没有“通常的哥特教堂都很大”这回事。也许是因为很多 cathedral都是哥特式,所以给人留下这种错觉。这个教堂小到大概只能称为chapel。
FOUR
尖拱是哥特式最典型、最必备,基本上可以说是决定性的特征。但是,假如一个教堂 只有一部分有几个尖拱,比如说东头的chevet,而其它部分保留早年罗曼教堂的特征, 往往还是被划归罗曼教堂,比如Vezeley的Ste. Madeleine,le Mans的cathedral,等等, 不计其数。由于大教堂的建造年代跨越往往几百年,罗曼与哥特混杂是最常见情形, 完全哥特的只是极少数。一般艺术史上进行笼统的风格划分的时候,是看中殿的形式。
古代建筑-哥特
![古代建筑-哥特](https://img.taocdn.com/s3/m/40a0692565ce05087732136e.png)
亚眠大教堂坐落于法国索姆省亚眠市索姆河畔,内部由三座殿堂、一个十字 厅和一座后殿组成,总面积达7760平方米。中世纪时,它可以容纳全城的百 姓,还绰绰有余。
亚眠主教堂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长137米,宽46米,横翼凸出甚 少,东端环殿成放射形布置七个小礼拜室。中厅宽 15米,拱顶高达43米,中 厅的拱间平面为长方形,每间用一个交叉拱顶,与侧厅拱顶对应。柱子不再 是圆形,4根细柱附在一根圆柱上,形成束柱。细柱与上边的券肋气势相连, 增强向上的动势。教堂内部墙壁大量12米高的彩色玻璃窗,几乎看不到墙面。 教堂外部雕饰精美,富丽堂皇。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
韦纳兹, 圣马德莱娜 歌坛
本堂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 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 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 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 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 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肋架拱
飞扶壁(Flying Buttress) 采用拱顶的建筑中纵向的力由每一拱顶与其相临
纽伦堡教堂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 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 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教堂内部特别是中 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观上的显著特 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 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 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 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 刻极其丰富。
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 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
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 马风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向 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a1d9bd174431b90d6c85c7cc.png)
教堂内部罩着一 片冰冷惨淡的阴 影,只有从彩色 玻璃中透入的光 线变作血红的颜 色,变做紫英石 与黄玉的华彩, 成为一团珠光宝 气的神秘的火焰, 奇异的照明,好 像开向天国的窗 户 ” —— 丹 纳 《艺术哲学》 内容大多为《圣 经〉故事。成为 “不识字人所读 的《圣经》”
4/20/2012 1:43 PM
华丽的外部构件装饰
外部极富装 饰性,门口 窗口山花壁 龛塔尖等很 有观赏性。 右图意大利 米兰大教堂 局部既可见 一斑。雕刻 精细,造型 多样,无一 处不做装饰。
4/20/2012 1:43 PM
屋 顶 图 案 化
有些地区和国家受到各种影响,伊斯兰手法 渗透到建筑风格中,大量几何图案运用到内 外装修中。
4/20/2012 1:43 PM
巴 黎 圣 母 院 侧 面 壁 饰
4/20/2012 1:43 PM
巴 黎 圣 母 院 彩 色 玻 璃 窗
4/20/2012 1:43 PM
巴黎圣母院在塞纳 河畔,始建于1163 年,是巴黎大主教 莫里斯·德·苏利 决定兴建的,整座 教堂在1345年才全 部建成,历时180多 年。圣母院的正外 立面风格独特,结 构严谨 。门洞上方 是所谓的“国王 廊”,上有分别代 表以色列和犹太国 历代国王的二十八 尊雕塑。中间一个 玫瑰花形的大圆窗, 其直径约10米,建 于1220—1225年。
哥特式建筑
欧洲中世纪建筑之二 王从新制
4/20/2012 1:43 PM
一、概述
1. 2. 3. 4.
哥特建筑简介 哥特建筑样式 哥特建筑的形成条件 哥特艺术名称的由来
4/20/2012 1:43 PM
1、简介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时 期。欧洲的意识文化与文学艺术一蹶不振,古希 腊与古罗马的灿烂文化,已成为悠远的梦,但唯 有宗教文化成为中世纪精神的象征,也成为了中 世纪权力的象征。 此时诞生了一种崭新的建筑文化——哥特式建筑, 它奇异、独特的形象,不仅展示了中世纪物质文 化的成就,而且生机焕发地表露了中世纪精神文 化的特征,将欧洲的建筑艺术水平提到了一个崭 新的高度。 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 尖峭。它们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 厚的宗教意识。尖峭的形式,是尖券、尖拱技术 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 技术的功绩。而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 则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而直、 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启示人们脱离苦难、充 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哥特式建筑特点赏析
![哥特式建筑特点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56e005de80d4d8d15a4f08.png)
哥特式建筑特点赏析文明的脚步时而轻盈,时而蹒跚,古老的城邦分分合合,几经易主,留下来的多是些远古的传说、史诗的记载和建筑的遗迹。
这其中,建筑对文明的记录较之前两类更加直观,更加准确,也更权威。
像古希腊城邦的柱式建筑;古罗马原始的混凝土和拱券结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中世纪欧洲的各类宗教建筑;以及近代欧洲客厅里、园林外的巴洛克艺术等等。
门窗向上突出,高耸云天的细长的尖塔、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这就是哥特式建筑给人最直观的印象。
中世纪欧洲在12至15世纪达到鼎盛,其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其思想、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通常被称为哥特式风格。
它乃“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哥特式建筑在不同国家也有各自的特点。
(一)法国哥特式建筑: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在法国首先出现。
法国哥特式教堂建筑模式为: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
教堂内部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窗,采光神秘幽暗。
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
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西立面一般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面满布雕像。
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窗,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
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后期的亚眠主教堂、博韦主教堂、兰斯主教堂和沙特尔主教堂同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的天主教教堂。
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的斯德岛上。
1163年兴建,1345年完工,是哥特式建筑的早期代表作。
巴黎圣母院采用拉丁字母式型制,全长130米,宽48米。
大厅由4排列柱划分为1个中厅和4个侧厅,约可容纳9000人。
教堂用石材建造,结构采用二圆心的肋架式拱券,中厅高约35米。
欧式建筑风格分类
![欧式建筑风格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e0ae6a0f121dd36a32d8248.png)
欧式建筑风格分类1.哥特式建筑。
该建筑风格最早起源于法国,11世纪下半叶时法国的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
在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建筑上,它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为了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和增加它的稳定性,它的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在柱墩上砌尖塔。
而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显得更加高旷、单纯、统一。
该建筑风格以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得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堂。
此外,由于其采用四尖券建筑结构,更好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加上该建筑拥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该风格对世俗建筑的兴起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2.巴洛克建筑。
该建筑风格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自由奔放,造型繁复,富于变化,追求动态,奇异古怪,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但有些建筑装饰堆砌过分。
在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教堂中,有些教堂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
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
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
而有些教堂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干坦,同自然环境相协调。
教堂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
还有些教堂在使用该风格建筑中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3.古罗马建筑该建筑风格是古罗马人沿袭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上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类型也很多,例如罗马的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等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 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06 哥特式建筑
![06 哥特式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985d8650cf84b9d528ea7a65.png)
哥特式建筑√特征:1)结构:①中厅十字拱摒弃了罗曼式建筑的半圆形拱券形式;②发展为双圆心尖拱,并做成骨架券的形式,骨架券把拱顶荷载集中到每间十字拱4角;③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并与飞券和扶壁形成一套完整的受力体系。
2)平面形制:①拉丁十字式,中厅越发狭长、瘦高,增强了向上和向祭坛的动势;②平面十字交叉处屋顶常有尖塔。
3)装饰:中厅有大面积高侧窗,以彩色玻璃画代替了马赛克壁画4)立面:①西立面为建筑主立面,两端一对高大的钟楼夹着中厅的山墙;②横向线脚与券廊强调着建筑的水平联系;③教堂向上的动势极强,雕刻也极其丰富。
√尖十字拱:1)解释:①由古罗马圆形十字拱发展而来;②哥特式教堂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③也称双圆心尖拱,即由两个圆心画出的两道弧线相交组成。
2)优点:①跨度一定时,尖拱可达到更高的高度;②不同跨度的尖拱可以做到相同的高度,十字拱下的平面也不必是正方形,使教堂的室内空间更加完整统一,空间逻辑性增强;③侧推力比半圆形拱小得多,只产生相当其一半的侧推力,大大减轻石墙的负担;尖十字拱的产生,是当时结构技术的一大进步,为哥特式教堂向更高、更大的体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飞扶壁:1)哥特建筑在结构技术上的另一个创举,是传递中厅侧推力的重要构件。
由扶壁和飞券两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共同产生向内的推力,来抵消中厅拱顶向外的推力。
2)做法:①在侧廊外墙上按一定距离排列若干粗壮的墙垛,被称为扶壁②在扶壁上再做一道拱券,也称作飞券,飞跃侧廊屋面直抵中厅拱顶的券脚3)意义:①使侧廊拱顶不必负担中厅拱顶的侧推力,大大降低其高度;②使得中厅侧廊外墙可大面积开窗;③为教堂的功能与形式发展扫清了障碍。
骨架券:1)在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四个柱子上做双圆心尖券,四条边和两条对角线上各做一道尖拱。
以此组成的拱顶承重构件。
主要用于哥特式建筑。
√巴黎圣母院:艺术特色:①早期哥特式教堂代表,位于巴黎市塞纳河的西岱岛上②建筑平面为拉丁十字式,十字横厅极短,是法国哥特式教堂的主要特征③教堂有三座塔楼,正入口立面一对,十字交叉处一座④教堂西立面的构图是法国哥特式教堂中最为简洁的一座,纵向的塔楼与横向的线脚对立面进行了均匀地划分,每一部分都十分匀称⑤教堂内部装饰极为朴素比萨主教堂建筑群:1)主教堂:①拉丁十字式②中庭屋顶为木桁架,侧廊为十字拱③正立面暴露山墙两坡,侧廊为十字拱④以空券廊做装饰,为典型的意大利罗曼风格2)钟塔:①位于主教堂圣坛东南侧②8层,底层只在墙上做浮雕式的连续券,中间6层围着罗曼式的空券廊,顶层以收缩作为结束③梯子藏在厚厚的墙砌体里3)洗礼堂:①位于主教堂前,圆形形制②原本为锥形顶,立面分为3层,上两层围着空券廊,后经过改造,添加了一些哥特式的细部,顶子上套了一个用木构架做的穹顶4)艺术特色:比萨主教堂建筑群的3座建筑物形体各异,对比极强,造成了丰富的变化。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f912e0c128ea81c758f578af.png)
• 教堂内部双层回廊,细长的拱 门、肋架和支持拱顶的圆柱使 其畅通、轻巧。
• 彩色玻璃窗。 • 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明亮光线 的追求。 • 比例的协调感是美的根源。
盛期:巴黎圣母院
剪刀手爱德华
理发师陶德
加勒比海盗
整体风格为高 耸削瘦,以卓 越的建筑技艺 表现了神秘、 哀婉、崇高的 强烈情感,对 后世其他艺术 均有重大影响 。
课程要点
1.哥特式建筑发展的分期及代表建筑 2.哥特式教堂结构特点 3.哥特式主教堂的形制
哥特式艺术的起源
• 意大利文艺复兴学者把12、13世纪到他们时代之间的艺 术称为“哥特式”。 • 哥特式被认为是“蛮族式” • 整个中世纪艺术发展的一个顶点。 • 开始于建筑,而后波及到雕刻和绘画。
哥特式建筑发展的社会背景
• 12世纪,城市为摆脱封建领主的通知儿进行的解放运动 如火如荼。 • 法国的中央王权逐渐加强,同封建分裂状态进行斗争。 削弱大封建主是城市和王权的共同利益。
• 城市主教教堂取代修道院教堂。
• 教堂世俗化 • 市民信仰转变。
哥特式建筑的发展分期及其代表 建筑
早期:圣德尼教堂
哥特式建筑的传播与变异
英国西敏寺(垂直式),亨利 七世礼拜堂
法国旺多姆教堂(辉煌式)
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
哥特式建筑与罗马式建筑的区别
苏热将其重修圣德 尼教堂的过程写成 了书,在书中他一 再地强调“肋”的 重要,认为肋可以 增强人们对宗教的 信仰。肋在建筑中 不仅仅是承重的作 用,还有装饰的意 味,以至于肋发展 到后来的复杂程度 令人惊叹。 英国格罗切斯特大教堂里的肋
中世纪哥特教堂的名词解释
![中世纪哥特教堂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89b10af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3.png)
中世纪哥特教堂的名词解释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是欧洲历史上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其奠基于罗马式建筑的基础上,于12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并大量兴建。
这种建筑风格代表了中世纪欧洲人对上帝的崇拜与虔诚,其建筑特色独特、壮丽,结构复杂而庞大。
哥特式教堂的建筑风格有着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相互结合,共同构成了哥特式建筑的完整面貌。
首先就是它们的高耸塔楼和尖顶。
哥特教堂通常拥有高耸的塔楼,以及尖顶和尖拱的穹顶。
这种特点使得教堂从视觉上更具吸引力,也增加了人们对于上帝力量的崇拜。
其次,哥特式建筑的特点还包括拱形结构和窗户。
教堂内部采用了拱形结构,可有效分散压力,支撑整个建筑物。
洛可可时期的圆拱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哥特式的尖拱,极大地增加了建筑物的高度和空间感。
在教堂的外墙,会发现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
这些窗户通过不同颜色的玻璃和花窗玻璃的特殊排列,营造出神圣而庄重的氛围。
哥特教堂还有一特点是其精细而繁复的雕刻。
青铜或石膏的浮雕被广泛用于教堂内外的装饰。
建筑物外墙被雕刻成各种复杂而美丽的细节,如天使、圣徒、动物、植物和几何形状。
另一个重要的名词是“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独特构造方式。
它是指在教堂外部的墙体上,加建一些突出的支撑结构,来承担原主墙的部分负荷并稳定主墙。
这种装饰性结构使得教堂更加宏伟壮丽,也减轻了内部结构的压力。
最后,哥特教堂还采用了垂直式的设计风格。
相比之前的罗马式建筑,哥特式教堂的设计更加注重垂直感。
教堂内部通常设计有高大的圆柱、长长的柱廊和进深的空间,让人们感受到超越尘世的神圣氛围。
总之,中世纪哥特教堂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建筑风格。
它们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繁复的装饰,成为了中世纪欧洲人在建筑领域的杰作。
这一建筑风格的名词解释向我们展示了哥特式建筑的独特之处,以及为什么它们至今仍然被赞美和研究。
虽然已经过去了数个世纪,但哥特教堂的辉煌仍然令人瞩目,在当今世界的建筑领域中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哥特式建筑,拜占庭是建筑,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对比
![哥特式建筑,拜占庭是建筑,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c827046b307e87101f696a2.png)
哥特式建筑,拜占庭是建筑,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对比一、哥特式建筑风格: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其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如:二,拜占庭建筑风格: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三.巴洛克建筑风格: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兴起于17世纪中叶,它的风格自由奔放,造型繁复,富于变化,只是有的建筑装饰堆砌过分。
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为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实例。
如:它们的共同特点:神秘的宗教色彩和表现富丽堂皇的地位。
哥特式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0433ee0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60.png)
·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 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 单纯、统一 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 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哥特式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风格
·目录·
介绍 特点 欣赏
·概述·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又译作歌德式建筑 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哥德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 哥特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 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思潮是崇尚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而哥特式艺术与之回异其趣并贬为半开化和野蛮的样式欧洲又把哥特人当做蛮族来看待所以便把哥特强加给这种艺术了 实际上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最伟大的成就而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总结·
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 虽然哥特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但是哥特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
哥特式建筑,拜占庭是建筑,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对比
![哥特式建筑,拜占庭是建筑,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fc827046b307e87101f696a2.png)
哥特式建筑,拜占庭是建筑,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对比一、哥特式建筑风格: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其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
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如:二,拜占庭建筑风格: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三.巴洛克建筑风格: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兴起于17世纪中叶,它的风格自由奔放,造型繁复,富于变化,只是有的建筑装饰堆砌过分。
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为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实例。
如:它们的共同特点:神秘的宗教色彩和表现富丽堂皇的地位。
第5讲 哥特建筑
![第5讲 哥特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fc93050703d8ce2f0066231a.png)
早期基督教建筑1历史背景(1)公元285年,戴克里先皇帝统治下的古罗马帝国分治,东西各设皇帝和副君主,形成“四帝共治”局面。
公元4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一度统一帝国,在欧亚大陆交接处建立首都君士坦丁堡。
正式承认基督教。
(2)395年(4世纪末),东西罗马完全分裂,东罗马帝国正式建立.2 社会形态基督教的诞生与传播圣彼得、圣保罗来到罗马传播教义。
基督徒遭到古罗马统治者的残酷迫害。
4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定基督教为国教3 早期基督教教堂的形制与演变巴西利卡→巴西利卡式教堂→罗马风教堂圆形小神庙→圆形教堂→洗礼堂万神庙→拜占庭教堂继承古罗马巴西利卡和圆形神庙的形制第五讲拜占庭建筑(东罗马)5.1 历史背景5.1.1 历史沿革(1)公元4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在欧亚大陆交界处建立首都君士坦丁堡,成为地中海东部的政治文化中心。
(2)395年东罗马帝国正式建立(4) 7-15世纪,不断分裂,逐步衰落,1453年灭亡于奥斯曼帝国(土耳其)。
5.1.2 地理环境环地中海,包括巴尔干半岛(原希腊本土)、小亚细亚(土耳其一带)、西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北非(埃及)5.1.3 社会形态(1)信奉东正教,教堂成为代表性建筑。
皇权强大,世俗性强。
(2)联系欧亚大陆,东西方不同文化融合,建筑装饰受影响。
5.2 建筑特色5.2.1 材料以粘土砖为主,主要部位使用石材和少量天然混凝土5.2.2 结构技术帆拱的运用穹顶的发展5.2.3 集中式纪念建筑水平高超(希腊十字)5.2.4 崇尚装饰,色彩富丽(马赛克和粉画、石雕)5.3 实例分析5.3.1 圣索非亚大教堂结构:穹顶通过帆拱架在宽墩子上,中央穹顶侧推力→小半穹顶→更矮的拱顶内部空间:集中统一,曲折多变,希腊十字,中央穹顶下的空间与南北向明确分开、同东西两侧半穹顶下的空间连续(空间增加了进深)色彩灿烂:彩色大理石贴面,白色大理石柱头,玻璃马赛克,包金铜箍的交界线5.3.2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5.3.3 拜占庭风格对东欧教堂的影响穹顶逐渐饱满,,举起在鼓座之上,统率整体而成为中心,形成了垂直轴线,完成了集中式构图,更加精致的外墙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式: 德国教堂很早就形成自己的形制和特点,它的中厅和侧厅高度相同,既无高侧窗, 也无飞扶壁,完全靠侧厅外墙瘦高的窗户采光。内部是一个多柱大厅,建筑多用砖 石建造。著名的是乌尔姆主教堂。
ONE
法国:一般位于城市广场的中心,平面拉丁十字, 横翼很短,东部承半圆形环廊,中厅高耸,有很多 大大小小的尖顶和尖塔,扶壁和墙垛亦有。动势很 强。
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Paris, 1163-1250) 兰斯主教堂(Rheims Cathedral, 1211-1290) 亚眠主教堂(Amiens Cathedral,1220-1288) 夏尔特尔主教堂(Chartres Cathedral,1194-1260)
TWO
英国: 哥特教堂往往位于开阔的乡村,与修道院 建筑群一起沿水平方向伸展。中厅矮且深, 袖厅比较长,有些有两个袖厅,在拉丁十 字交点上常常有高塔,成为构图中心,西 面的钟塔退居次要地位。东部以方厅结束。 体形变化较大。它们不象法国教堂那样重 视结构技术,但装饰更自由多样。英国教 堂的工期一般都很长,其间不断改建、加 建,很难找到整体风格统一的。 代表: 索尔兹伯里主教堂,Salisburg Cathedral,
布日尔(BOURGES)教堂南面照片,飞扶壁清晰可见.
左为CHARTRES大教堂
大教堂要凌空飞去了。 ------夏尔.莫里斯(Charles Morice)
③哥特建筑用尖拱形取代了所有的罗马式半圆 拱形。这一基本线条的变化带来了意境的变换: 原先厚重阴暗的印象转变成轻快上升的线条。
尖拱有比半圆拱更实用的地方在于,它在同样
“尖肋拱顶”尖塔高耸、垂直,据 说有感于森林里参天大树,人们认 为那些高高的尖塔与上帝更接近。
尖券:以调节起券的角度,使券脚在同一水平线 上的不同跨度的拱和券的最高点(矢尖)都可在 同一高度上;尖券的侧推力较圆券小,中殿拱顶 可比侧廊高许多,可开高侧窗;尖券比圆券更有 向上的动势
ONE
框架结构 哥特教堂的基本结构单元可以理解为:在
哥特式建筑 --结构形制
BY:
CONTENTS
·名词解释
·哥特教堂的结构
·哥特教堂的形制
·罗曼式与哥特式的比 较
拱???肋???券???
ONE here is some key words for Arch
1.拱顶石 2.拱石 3.起拱点,拱墩 4.拱墙上用于平衡拱的 重力(一个推力)的部位 5.拱的中央点 6.拱的宽度 7.拱墙承受推力最大的 地方
骨架券主要应用于哥特式教堂,并作为拱顶的 承重构件。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四 个柱子上做双圆心尖券,四条边和两条对角线 上各做一道尖拱。屋顶的石板架在这六道券上。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 同的券,拱顶重量轻,减少了券脚的推力,也 简化了施工。
ONE
②独立的飞扶壁(飞拱)在中厅十字拱的起脚处抵 住其侧推力,和骨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
的跨度内可以把拱顶造得更高(中厅一般都在 30米以上,最高的达48米),而其所产生的侧 推力会更小,从而有利于减轻结构;此外,采 用尖拱还可以适应多种间的形状,而半圆形十 字拱只能覆盖正方形的间
“尖肋拱顶”是从罗曼式建筑的圆 筒拱发展而成。
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 顶的高度和跨度就不在受制,可以 建得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侧廊拱顶高度降低,使中厅高侧窗加大使中厅
可以开很大的侧高窗,而且侧廊外墙也因卸去
了荷载而窗子大开,因而结构进一步减轻,材 料进一步节省.飞拱较早使用于巴黎圣母院 (1163~1235年),它和骨架券一起使整个教堂 的结构接近于框架式的。
然而,在有肋拱的支撑分压情况下,交叉尖券不但 施加向下的压力,还要向侧面施加强大的推力, 按以往的解决方法是建造坚固的墙壁,这必然 仍使室内处于黑暗之中. 罗马风教堂中殿的侧推力由侧廊拱顶平衡,侧廊 拱顶的侧推力由外墙平衡,而哥特教堂中殿肋架 券的侧推力集中在墩子头上,用飞券抵住墩子头, 再以扶壁的重量和基础抵消.
哥特式的形制
关键词:拉丁十字式
法国式: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门入口,东 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是有许多大 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亚眠大教堂是最著名也 是最早的法国哥特式建筑。
英国式: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出现的比法国稍晚,流行于12~16世纪。建筑比较低矮,与修道 院一起沿水千方向伸展。它们不象法国教堂那样重视结构技术,但装饰更自由多样。 城堡有很强的防卫性,城墙很厚,有许多塔楼和碉堡。坎特伯雷主教堂是英国最早 的哥特式建筑。
TWO 以下就是各式ARCH的简图
Pointed尖拱
Round圆拱
Segmental弓形拱
Ogee威尼斯拱
Three
哥特教堂的结构
骨架券
飞扶壁
尖券尖拱
①使用骨架券(肋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 十字拱成了框架式的,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 材料省了,拱顶大为减轻,侧推力小多了。
骨架券主要应用于哥特式教堂,并作为拱顶的 承重构件。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四 个柱子上做双圆心尖券,四条边和两条对角线 上各做一道尖拱。屋顶的石板架在这六道券上。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 同的券,拱顶重量轻,减少了券脚的推力,也 简化了施工。
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 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 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又称尖肋拱顶。 为了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从侧厅外面的 柱墩发券设飞扶壁。为了增加稳定性,一般 都在柱墩上砌尖塔。由此可以看出,哥特建 筑独特的框架结构。
划重点啦!P116
1 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构件,十字拱成 了框架式的,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材料 省了,拱顶抵住其侧推力,
2 和骨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侧廊拱顶高度降低, 使中厅高侧窗加大使中厅可以开很大的侧高窗,而且 侧廊外墙也因卸去了荷载而窗子大开,因而结构进一 步减轻,材料进一步节省。
3 全部使用两圆心的尖券和尖拱(尖十字券),尖券和 尖拱的侧推力较小,有利于减轻结构,而且不同跨度 的两圆心券和拱可以一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