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1/40)最佳选择题
第1题
用明煅法炮制的药物是
A.白矾
B.炉甘石
C.血余炭
D.棕榈炭
E.磁石
下一题
(2/40)最佳选择题
第2题
用煅淬法炮制的药物是
A.明矾
B.自然铜
C.血余炭
D.石决明
E.干漆
上一题下一题
(3/40)最佳选择题
第3题
石决明煅后增强
A.固涩收敛、明目作用
B.收湿敛疮作用
C.收敛止血作用
D.收湿止痒作用
E.散瘀止痛作用
上一题下一题
(4/40)最佳选择题
第4题
经煅后失去结晶水的药材是
A.石决明
B.白矾
C.自然铜
D.赭石
E.云母石
上一题下一题
(5/40)最佳选择题
第5题
矿物类药物火煅醋淬的目的是
A.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B.矫臭矫味
C.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D.利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E.引药入肝
上一题下一题
(6/40)最佳选择题
第6题
煅石膏的炮制目的是
A.增强清热泻火作用
B.增强生津止渴作用
C.增强收敛生肌作用
D.便于煎出有效成分
E.增强安神收敛作用
上一题下一题
(7/40)最佳选择题
第7题
煅淬后增强平肝止血作用的是
A.朱砂
B.磁石
C.赭石
D.炉甘石
E.明矾
上一题下一题
(8/40)最佳选择题
第8题
赭石煅淬所用的辅料是
A..醋
B..酒
C.食盐水
D.黄连水
E.米泔水
上一题下一题
(9/40)最佳选择题
第9题
白矾煅制成枯矾最主要的目的是
A.使药物疏松
B.便于粉碎
C.失去部分结晶水
D.使颜色洁白
E.增强收敛止血作用
上一题下一题
(10/40)最佳选择题
第10题
炉甘石用黄连汤煅淬或拌制后
A.增强清热明目、收湿敛疮的作用
B.增强清热泻火作用
C.增强生津止渴作用
D.便于煎出药效成分
E.增强安神收敛作用
上一题下一题
(11/40)最佳选择题
第11题
血余煅炭后
A.产生止血作用
B.增强止血作用
C.增强补血止血作用
D.增强涩血止血作用
E.增强凉血止血作用
上一题下一题
(12/40)最佳选择题
第12题
闷煅法的操作特点是
A.一次性煅透,中间不得停火
B.煅至红透,反复煅至酥脆
C.密闭缺氧
D.高温煅至黑色
E.容器加盖煅制
上一题下一题
(13/40)最佳选择题
第13题
通过蒸煮后,降低其毒性的药材是
A.熟地黄
B.麻黄
C.草乌
D.苦杏仁
E.黄柏
上一题下一题
(14/40)最佳选择题
第14题
生地黄炮制成熟地黄的作用是
A.清热凉血
B.生津止渴
C.滋阴清热凉血
D.滋阴补血
E.补血止血
上一题下一题
(15/40)最佳选择题
第15题
药物蒸制后改变了药物性能,扩大了用药范围的药物是
A.黄精
B.地黄
D.丹参
E.木瓜
上一题下一题
(16/40)最佳选择题
第16题
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功能的地黄炮制品是
A.鲜地黄
B.生地黄
C.熟地黄
D.生地炭
E.熟地炭
上一题下一题
(17/40)最佳选择题
第17题
何首乌炮制后
A.结合型蒽醌含量减少
B.游离蒽醌含量增高
C.增强解毒、消炎、润肠作用
D.增强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作用
E.二苯乙烯苷含量降低
上一题下一题
(18/40)最佳选择题
第18题
蒸制首乌所用的辅料为
A.黄酒
B.姜汁
C..醋
D.黑豆汁
E.甘草汁
上一题下一题
(19/40)最佳选择题
第19题
乌头类药物炮制去毒的原理是
A.使乌头碱溶于水
B.使双酯型生物碱水解
C.使总生物碱含量降低
D.保留总生物碱
E.使生物碱成盐
上一题下一题
(20/40)最佳选择题
第20题
药物蒸后便于保存的是
A.黄芩
C.木瓜
D.大黄
E.地黄
上一题下一题
(21/40)最佳选择题
第21题
淡附片的炮制需用
A.酒、甘草和水共煮
B.姜汁、甘草和水共煮
C.胆汁、甘草和水共煮
D.黑豆、甘草和水共煮
E.米泔水、甘草和水共煮上一题下一题
(22/40)最佳选择题
第22题
下列药物蒸后性味改变的是
A.桑螵蛸
B.何首乌
C.木瓜
D.天麻
E.玄参
上一题下一题
(23/40)最佳选择题
第23题
酒黄芩的作用是
A.活血化瘀
B.增强补肝肾作用
C.酸涩收敛
D.滋阴补血
E.引药上行,清上焦热
上一题下一题
(24/40)最佳选择题
第24题
法半夏炮制应选用的辅料是
A.甘草、石灰
B.生姜、明矾
C.甘草、皂角
D.甘草、金银花
E.甘草、明矾
上一题下一题
(25/40)最佳选择题
第25题
烘焙法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毒性和不良反应
B.改变药性
C.缓和药性
D.减少刺激性
E.使药物充分干燥,便于粉碎
上一题下一题
(26/40)最佳选择题
第26题
西瓜霜的制备方法是
A.去油制霜
B.压榨制霜
C.风干制霜
D.渗析制霜
E.升华制霜
上一题下一题
(27/40)最佳选择题
第27题
制西瓜霜的目的是
A.降低毒性
B.缓和药性
C.增强清热泻火作用
D.增强清热化痰作用
E.增强养心安神作用
上一题下一题
(28/40)最佳选择题
第28题
发芽法要求发芽率在
A.65%以上
B.70%以上
C.75%以上
D.85%以上
E.80%以上
上一题下一题
(29/40)最佳选择题
第29题
炮制芒硝时,每100kg朴硝用萝卜
A.3kg
B.5kg
C.12kg
D.20kg
E.30kg
上一题下一题
(30/40)最佳选择题
第30题
煨木香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A.麦麸煨
B.面裹煨
C.滑石粉煨
D.蛤粉煨
E.纸煨
上一题下一题
(31/40)最佳选择题
第31题
煨肉豆蔻的作用是
A.增强敛肺止咳作用
B.增强消食化积作用
C.增强固肠止泻作用
D.增强解毒退热作用
E.增强行气活血作用
上一题下一题
(32/40)最佳选择题
第32题
制南星的炮制作用是降低毒性并增强
A.清肝明目作用
B.清化热痰作用
C.熄风定惊作用
D.降逆止呕作用
E.燥湿化痰作用
上一题下一题
(33/40)最佳选择题
第33题
以降逆止呕作用见长的是
A.生半夏
B.清半夏
C.姜半夏
D.法半夏
E.半夏曲
上一题下一题
(34/40)最佳选择题
第34题
炮制胆南星常用的辅料是
A.甘草、胆汁、黑豆汁
B.生姜、白矾、胆汁
C.白矾、胆汁
D.甘草、胆汁
E.石灰、白矾、甘草、胆汁
上一题下一题
(35/40)最佳选择题
第35题
为了增强六神曲的醒脾和胃作用,常用的炮制方法是
A.炒黄
B.炒焦
C.麦麸炒
D.土炒
E.米炒
上一题下一题
(36/40)最佳选择题
第36题
六神曲的配方是
A.杏仁、赤小豆、香薷、苍耳、辣蓼、白面
B.白扁豆、赤小豆、香薷、青蒿、辣蓼、白面
C.白扁豆、绿豆、香薷、青蒿、水蓼、白面
D.苦杏仁、赤小豆、鲜青蒿、鲜苍耳草、鲜辣蓼、白面
E.白扁豆、绿豆、香蓼、苍耳、水蓼、白面
上一题下一题
(37/40)最佳选择题
第37题
发酵的目的是
A.产生新的治疗作用
B.降低毒性
C.清除杂质
D.消除不良反应
E.增强疗效
上一题下一题
(38/40)最佳选择题
第38题
发酵的一般条件是
A.温度25~30℃,相对湿度50%~60%,pH为4~7.6
B.温度25~30℃,相对湿度70%~80%,pH为4~9
C.温度30~37℃,相对湿度50%~60%,pH为4~7.6
D.温度25~32℃,相对湿度70%~80%,pH为4~9
E.温度32~37℃,相对湿度70%~80%,pH为4~7.6 上一题下一题
(39/40)最佳选择题
第39题
宜采用水飞法粉碎的药物为
A.硼砂
B.芒硝
C.朱砂
D.冰片
E.明矾
上一题下一题
(40/40)最佳选择题
第40题
炮制姜半夏的辅料用量是
A.每100kg药物加生姜25kg、白矾12.5kg
B.每100kg药物加生姜12.5kg、白矾25kg
C.每100kg药物加生姜15kg、白矾2.5kg
D.每100kg药物加生姜20kg、白矾10.5kg
E.每100kg药物加生姜20kg、白矾12.5kg
上一题下一题
(41~43/共53题)配伍选择题
29.
A.5%Na2CO3溶液
B.5%NaHCO3溶液
C.0.5%NaOH溶液
D.热5%NaHCO3溶液
E.4%NaOH溶液
第41题
从总蒽醌中分出含一个β-OH的蒽醌,可选用
A.
B.
C.
D.
E.
第42题
从总蒽醌中分出含一个α-OH的蒽醌,可选用
A.
B.
C.
D.
E.
第43题
从总蒽醌中分出含一个-COOH的蒽醌,可选用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44~46/共53题)配伍选择题
32.
A.6-OCH2,7-OH香豆素
B.7-OH香豆素
C.6,7-二OCH3香豆素
D.7-O-葡萄糖,8-OH香豆素
E.7-OCH3,8-CH2-CH2-CH(CH3)2香豆素第44题
亲脂性最强的是
A.
B.
C.
D.
E.
第45题
荧光最强的是
A.
B.
C.
D.
E.
第46题
极性最大的是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47~49/共53题)配伍选择题
35.
A.Molish反应
B.异羟肟酸铁反应
C.Gibb反应
D.三氯化铁反应
E.硅钨酸反应
第47题
能将七叶内酯和七叶苷区分的是
A.
B.
C.
D.
E.
第48题
能和七叶内酯、大黄素都发生反应的是
A.
B.
C.
D.
E.
能将小檗碱和6,7一二甲氧基香豆素区分开的是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50~52/共53题)配伍选择题
38.
A.槐花
B.银杏叶
C.黄芪
D.黄芩
E.葛根
第50题
主要有效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是
A.
B.
C.
D.
E.
第51题
有效成分为芦丁的中药是
A.
B.
C.
D.
E.
第52题
质量控制成分为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的中药是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53~56/共53题)配伍选择题
41.
A.穿心莲内酯
B.青蒿素
C.紫杉醇
D.薄荷脑
E.京尼平苷
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的是
A.
B.
C.
D.
E.
第54题
高效抗疟疾的主要成分是
A.
B.
C.
D.
E.
第55题
临床上用于上呼吸道抗菌消炎的是
A.
B.
C.
D.
E.
第56题
栀子清热泻火的主要成分是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60~62/共53题)配伍选择题
45.
A.酸值加皂化值
B.皂化值减酸值
C.酸值减皂化值
D.羧酸和酚类成分总和
E.酸值与酯值之和
第60题
皂化值是挥发油中的
A.
B.
C.
D.
E.
第61题
酯值是挥发油中的
A.
B.
C.
D.
E.
第62题
酸值是挥发油中的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68~69/共53题)配伍选择题
1.
A.乌苏烷型
B.羊毛甾烷型
C.齐墩果烷型
D.达玛烷型
E.羽扇豆烷型
第68题
熊果酸的结构类型是
A.
B.
C.
D.
E.
第69题
柴胡皂苷a的结构类型是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72~74/共53题)配伍选择题
3.
A.四环三萜皂苷
B.五环三萜皂苷
C.甾体皂苷
D.强心苷
E.氰苷
第72题
甘草酸属于
A.
B.
C.
D.
E.
第73题
知母皂苷属于
A.
B.
C.
D.
E.
第74题
人参皂苷Rb 1 属于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80~83/共53题)配伍选择题
6.
A.洋地黄毒苷-D-葡萄糖
B.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
C.苷元-(D-葡萄糖)y
D.羟基洋地黄毒苷元-D-葡萄糖
E.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糖)y 第80题
紫花洋地黄苷A的结构属于
A.
B.
C.
D.
E.
第81题
真地吉他林的结构属于
A.
B.
C.
D.
E.
第82题
温和酸水解可获得原生苷元的是
A.
B.
C.
D.
E.
第83题
绿海葱苷的结构属于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88~90/共53题)配伍选择题
10.
A.(牛黄)熊去氧胆酸
B.去氧胆酸
C.麝香酮
D.蟾酥甾二烯和强心甾烯蟾毒类
E.雄甾烷类
第88题
牛黄的解痉活性成分为
A.
B.
C.
D.
E.
第89题
熊胆的解痉活性成分为
A.
B.
C.
D.
E.
第90题
蟾酥的强心成分为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94~98/共53题)配伍选择题13.
A.4-羟基桂皮酸
B.3,4-二羟基桂皮酸
C.3-甲氧基-4-羟基桂皮酸
D.β-(3,4-二羟基苯基)与3,4-二羟基桂皮酸缩合
E.硝基菲羧酸
第94题
对羟基桂皮酸的结构为
A.
B.
C.
D.
E.
第95题
咖啡酸的结构为
A.
B.
C.
D.
E.
第96题
阿魏酸的结构为
A.
B.
C.
D.
E.
第97题
丹酚酸的结构为
A.
B.
C.
D.
E.
第98题
马兜铃酸的结构为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99~103/共53题)配伍选择题
1.
A.食盐水
C.甘草水
D.麻油
E.米泔水
第99题
抑制药物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的是
A.
B.
C.
D.
E.
第100题
除去药物的部分油脂,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作用的是
A.
B.
C.
D.
E.
第101题
缓和药性,降低毒性的是
A.
B.
C.
D.
E.
第102题
使药物酥脆,降低毒性的是
A.
B.
C.
D.
E.
第103题
改变药物性能,增强药物作用的是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104~107/共53题)配伍选择题
6.
A.挥发油类
B.生物碱类
D.有机酸类
E.油脂类
第104题
醋制后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提高疗效的是
A.
B.
C.
D.
E.
第105题
应及时加工处理,宜阴干,加水处理宜“抢水洗”的是
A.
B.
C.
D.
E.
第106题
早在《雷公炮炙论》中即提出“勿令犯火”的是指
A.
B.
C.
D.
E.
第107题
常采用炒、蒸、烘等方法破坏酶的活性,以免有效成分损失的是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108~111/共53题)配伍选择题
10.
A.莱菔子
B.地黄
C.决明子
D.阿胶
E.甘遂
第108题
经炮制能降低毒性或不良反应的是
A.
B.
C.
E.
第109题
经炮制能改变或缓和药性的是
A.
B.
C.
D.
E.
第110题
经炮制能增强疗效的是
A.
B.
C.
D.
E.
第111题
经炮制能改变作用趋向的是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112~115/共53题)配伍选择题
14.
A.磁石、炉甘石
B.山药、莲子
C.杏仁、天冬
D.芒硝、硼砂
E.薄荷、荆芥
第112题
贮藏中易发生虫蛀的药材有
A.
B.
C.
D.
E.
第113题
贮藏中易泛油的药材有
A.
B.
C.
D.
第114题
贮藏中易风化的药材有
A.
B.
C.
D.
E.
第115题
贮藏中易气味散失的药材有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57~59/共8题)综合分析题
1. 2016年1月,某药厂生产的某注射液因热原要求不合格,导致了广东省境内出现了28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聚集性报告,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表现为寒战、头晕、发热、胸闷等。

经广东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该批药品热原项目检查不合格。

第57题
热原的致热活性中心是( )。

A.蛋白质
B.磷脂
C.多肽
D.多糖
E.脂多糖
第58题
下列关于热原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不耐酸碱性
B.不挥发性
C.耐热性
D.水不溶性
E.可滤过性
第59题
下列有关热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内毒素
B.污染热原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C.热原是由革兰阳性杆菌所产生
D.热原注入人体后可引起发冷、寒战、呕吐、昏迷、虚脱等症状
E.热原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上一题下一题
(63~65/共8题)综合分析题
1. 丸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公元前四世纪《黄帝内经.素问》中“四鸟鲗骨一芦茹丸,
二物并合之,丸似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的记载。

对丸剂的名称、处方、规格、剂量以及服法等作了叙述。

唐代丸剂得到迅速发展,至宋代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朝廷设立了太医局的熟药厅,即太平惠民药局,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记载的788个方剂中,丸剂占了总数的36%。

近代,丸剂依然在我国中成药制剂中应用广泛。

第63题
以下选项中。

丸剂的质量要求叙述错误的是( )。

A.蜡丸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丸内不得有蜡点和颗粒
B.不可掩盖异味
C.蜜丸应细腻滋润、软硬适中
D.滴丸应无粘连现象.表面无冷凝液黏附
E.丸剂外观应圆整均匀、色泽一致
第64题
关于丸剂包衣的目的错误的是( )。

A.防止吸潮及虫蛀
B.包缓释衣可制成长效制剂
C.包肠溶衣可在胃内溶散吸收
D.提高稳定性,防止主药氧化、变质
E.减少药物的刺激性
第65题
下列对于糊丸赋形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糊粉稠度越大.糊丸溶散时间越长易于超限
B.淀粉糊的黏合力最强
C.使用广且较好的为面粉糊
D.还可用的赋形剂为黍米粉、神曲粉
E.溶散时限为2h
上一题下一题
(75~76/共8题)综合分析题
1. 牛黄解毒片的制备工艺是先将组方中的药材牛黄、雄黄、大黄、冰片粉碎成细粉或极细粉,其余药材用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得稠膏,加入大黄、雄黄细粉,制粒,再加入牛黄、冰片细粉,混匀,压片。

第75题
雄黄的炮制方法为( )。

A.煅制
B.净提
C.制霜
D.水飞
E.复制
第76题
中药片剂制备过程中,原料药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者,需加入( )。

A.增稠剂
B.防腐剂
C.崩解剂
D.润湿剂
E.吸收剂
上一题下一题
(1/14)多项选择题
第66题
地黄蒸制后可发生的变化为
A.表面变成乌黑光亮
B.味转甜
C.质地变滋润而柔软,易粘连
D.低聚糖和多糖水解成单糖
E.氨基酸的含量增加
上一题下一题
(2/14)多项选择题
第67题
蒸法的目的包括
A.改变药物性味,扩大用药范围
B.减少不良反应,增强疗效
C.保存药效,利于贮存
D.便于切制
E.矫臭矫味
上一题下一题
(3/14)多项选择题
第70题
黄精的炮制作用包括
A.除去麻味,以免刺激咽喉
B.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C.酒炙可助药势,更好地发挥补益作用
D.增强补脾润肺益肾作用
E.利于鉴别
上一题下一题
(4/14)多项选择题
第71题
下列常用酒蒸的药物有
A.黄连
B.山茱萸
C.肉苁蓉
D.黄精
E.地黄
上一题下一题
(5/14)多项选择题
第77题
附子常见的饮片规格包括
A.黑顺片
B.黄附片
C.白附片
D.炮附片
上一题下一题
(6/14)多项选择题
第78题
藤黄的炮制方法有
A.山羊血制
B.荷叶制
C.水煮制
D.豆腐制
E.高压蒸制
上一题下一题
(7/14)多项选择题
第79题
关于制首乌的炮制作用,正确的是
A.卵磷脂含量减少
B.结合型蒽醌含量减少
C.毒性成分减少
D.总蒽醌减少
E.卵磷脂含量增高
上一题下一题
(8/14)多项选择题
第84题
煮制操作时一般要求
A.只用清水煮
B.先用武火后用文火
C.煮至内无白心
D.煮至辅料汁液被药物吸尽
E.趁湿润先切片后干燥
上一题下一题
(9/14)多项选择题
第85题
根据乌头类药物的去毒原理,以下哪些方法去毒效果佳
A.浸漂法
B.干热法
C.水中长时间浸泡
D.水中浸泡加热
E.高压蒸制法
上一题下一题
(10/14)多项选择题
第86题
黄芩炮制常用的方法有
A.酒制
B.蒸制
C.炒炭
E.煮制
上一题下一题
(11/14)多项选择题
第87题
有关苦杏仁炮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片
杏仁可去皮,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B.图片
制条件以10倍量沸水,加热5分钟为宜C.炒制使氢氰酸含量下降,可去毒
D.图片制杀酶保苷
E.炒制可提高止咳平喘作用
A.
B.
C.
D.
E.
上一题下一题
(12/14)多项选择题
第91题
下列有关朱砂炮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磨水飞法毒性最小
B.朱砂水飞时洗涤次数越多游离汞的含量越低
C.水飞后朱砂应晾干
D.杂质的主要成分为游离汞
E.水飞朱砂时应忌用铁器
上一题下一题
(13/14)多项选择题
第92题
下列有关提净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药物纯净
B.适用于矿物药
C.只能用水,不可加其他辅料
D.可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E.需经过溶解、过滤、重结品处理
上一题下一题
(14/14)多项选择题
第93题
处方用半夏包括
A.清半夏
B.姜半夏
C.法半夏
D.生半夏
上一题交卷
交卷
答题卡
答案及解析
(1/40)最佳选择题
第1题
用明煅法炮制的药物是
A.白矾
B.炉甘石
C.血余炭
D.棕榈炭
E.磁石
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明煅白矾。

明煅法炮制可使药物质地酥脆,如花蕊石;可除去结晶水,如白矾、硼砂;可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钟乳石、花蕊石等。

下一题
(2/40)最佳选择题
第2题
用煅淬法炮制的药物是
A.明矾
B.自然铜
C.血余炭
D.石决明
E.干漆
参考答案: B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煅淬自然铜。

煅淬法炮制药物可使药物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如赭石、磁石;可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如自然铜;可清除药物中夹杂的杂质,洁净药物,如炉甘石。

上一题下一题
(3/40)最佳选择题
第3题
石决明煅后增强
A.固涩收敛、明目作用
B.收湿敛疮作用
C.收敛止血作用
D.收湿止痒作用
E.散瘀止痛作用
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煅石决明成寒之性降低,平肝潜阳的功效缓和,增强固涩收敛、明目作用。

上一题下一题
(4/40)最佳选择题
第4题
经煅后失去结晶水的药材是
A.石决明
B.白矾
C.自然铜
D.赭石
E.云母石
参考答案: B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明煅除去结晶水的药物有白矾、硼砂等。

上一题下一题
(5/40)最佳选择题
第5题
矿物类药物火煅醋淬的目的是
A.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B.矫臭矫味
C.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D.利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E.引药入肝
参考答案: D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考查矿物类药物火煅醋淬的目的。

煅淬的主要目的:①使药物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如赭石、磁石。

②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

如自然铜。

③清除药物中夹杂的杂质,洁净药物。

如炉甘石。

上一题下一题
(6/40)最佳选择题
第6题
煅石膏的炮制目的是
A.增强清热泻火作用
B.增强生津止渴作用
C.增强收敛生肌作用
D.便于煎出有效成分
E.增强安神收敛作用
参考答案: C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石膏味辛、甘,性大寒。

归肺、胃经。

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能。

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煅石膏具收敛、生肌、敛疮、止血的功能。

用于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上一题下一题
(7/40)最佳选择题
第7题
煅淬后增强平肝止血作用的是
A.朱砂
B.磁石
C.赭石
D.炉甘石
E.明矾
参考答案: C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赭石味苦,性寒。

归心、肝经。

赭石具有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的功能。

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以及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

煅赭石降低了苦寒之性,增强了平肝止血作用。

用于吐血、衄血及崩漏等症。

煅后使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

上一题下一题
(8/40)最佳选择题
第8题
赭石煅淬所用的辅料是
A..醋
B..酒
C.食盐水
D.黄连水
E.米泔水
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煅赭石:取净赭石砸成小块,置耐火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立即倒入醋液淬制,如此反复煅淬至质地酥脆,淬液用尽为度。

每100kg赭石用醋30kg。

上一题下一题
(9/40)最佳选择题
第9题
白矾煅制成枯矾最主要的目的是
A.使药物疏松
B.便于粉碎
C.失去部分结晶水
D.使颜色洁白
E.增强收敛止血作用
参考答案: E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枯矾酸寒之性降低,涌吐作用减弱,增强收涩敛疮、止血化腐的作用,用于湿疹湿疮,聤耳流脓,阴痒带下,久泻,便血,崩漏,鼻衄齿衄,鼻息肉。

上一题下一题
(10/40)最佳选择题
第10题
炉甘石用黄连汤煅淬或拌制后
A.增强清热明目、收湿敛疮的作用
B.增强清热泻火作用
C.增强生津止渴作用
D.便于煎出药效成分
E.增强安神收敛作用
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炉甘石味甘,性平。

归肝、心经。

具有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瘁敛疮的功能。

炉甘石一般不生用,也不内服,多外敷使用。

炉甘石经煅淬水飞后,质地纯洁细腻,适宜于眼科及外敷用,消除由于颗粒较粗而造成的对敏感部位的刺激性。

上一题下一题
(11/40)最佳选择题
第11题
血余煅炭后
A.产生止血作用
B.增强止血作用
C.增强补血止血作用
D.增强涩血止血作用
E.增强凉血止血作用
参考答案: A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血余炭味苦、涩,性平。

归肝、胃、膀胱经。

具有止血、化瘀的功能。

本品不能生用,入药必须煅制成炭。

血余炭具有止血作用。

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

上一题下一题
(12/40)最佳选择题
第12题
闷煅法的操作特点是
A.一次性煅透,中间不得停火
B.煅至红透,反复煅至酥脆
C.密闭缺氧
D.高温煅至黑色
E.容器加盖煅制
参考答案: C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扣锅煅法,又称密闭煅、闷煅、暗煅。

上一题下一题
(13/40)最佳选择题
第13题
通过蒸煮后,降低其毒性的药材是
A.熟地黄
B.麻黄
C.草乌
D.苦杏仁
E.黄柏
参考答案: C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炮制作用。

川乌、草乌、附子所含的乌头碱高温下可水解成毒性小得多的乌头次碱或乌头原碱。

上一题下一题
(14/40)最佳选择题
第14题
生地黄炮制成熟地黄的作用是
A.清热凉血
B.生津止渴
C.滋阴清热凉血
D.滋阴补血
E.补血止血
参考答案: D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地黄的炮制品。

生地黄性味甘,寒。

归心、肝、肾经。

为清热凉血之品,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能。

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熟地黄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

熟地黄质厚味醇,滋腻碍脾,酒制主补阴血,且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

上一题下一题
(15/40)最佳选择题
第15题
药物蒸制后改变了药物性能,扩大了用药范围的药物是
A.黄精
B.地黄
C.明党参
D.丹参
E.木瓜
参考答案: B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考查地黄的炮制作用。

上一题下一题
(16/40)最佳选择题
第16题
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功能的地黄炮制品是
A.鲜地黄
B.生地黄
C.熟地黄
D.生地炭
E.熟地炭
参考答案: C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①生地黄性味甘,寒。

归心、肝、肾经。

为清热凉血之品,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能。

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②熟地黄药性由寒转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滋腻碍脾,酒制主补阴血,且可借酒力行散,起到行药势、通血脉的作用。

熟地黄性味甘,微温。

归肝、肾经。

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能。

③生地炭入血分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等。

④熟地炭以补血止血为主,用于虚损性出血。

上一题下一题
(17/40)最佳选择题
第17题
何首乌炮制后
A.结合型蒽醌含量减少
B.游离蒽醌含量增高
C.增强解毒、消炎、润肠作用
D.增强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作用
E.二苯乙烯苷含量降低
参考答案: D 您的答案:未作答
答案解析:[解析] 考查炮制对何首乌的影响。

何首乌蒸制过程中,外表颜色加深,总蒽醌、结合蒽醌含量随着蒸制时间延长而减少,游离蒽醌逐渐增加,使致泻作用减弱。

制首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