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农户参保行为研究——基于2014年农村社保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农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了解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通过对农村社会保障现状的研究,以及政策与实际之间的对比,本报告旨在为科学制定未来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2.1 数据收集我们采用了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资料收集。
问卷调查覆盖了多个农村地区的居民,个人访谈则深入了解了农村居民的保障需求和实际情况。
同时,我们还搜集了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文件和统计数据,以提供更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2.2 数据分析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个案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和案例,我们得出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现状的评估和建议。
3. 农村社会保障现状3.1 社会保障政策概述本章节将介绍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基本框架,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各项政策的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和运作机制进行详细解读。
3.2 农村社会保障实施情况本章节将通过数据分析和个案研究,对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参保率、保障水平、资金来源和使用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4. 农村社会保障需求分析4.1 健康保障需求从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需求角度分析,包括医疗费用负担、健康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4.2 养老保障需求从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需求角度分析,包括养老金支持力度不足、养老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4.3 失业保障需求从农村居民的失业保障需求角度分析,包括失业保险制度不完善、就业机会缺乏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5. 未来发展建议5.1 制度完善建议从制度建设角度提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建议,包括政策法规的修订、保障水平的提高、覆盖范围的扩大等方面。
5.2 资金筹措建议从资金筹措角度提出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建议,包括政府投入的增加、社会组织的参与和市场化运作等方面。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问题的实证研究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问题的实证研究罗遐【摘要】自2009年底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国10%的县展开,了解和探讨试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安徽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调查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与问题,文章指出试点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存在养老金水平偏低、农民参保率较低、经办力量较弱、缺乏有效制度衔接机制等问题。
接着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如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经办能力、提升农民主体意识和农民缴费能力等。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经办能力一、研究问题与资料来源(一)研究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加之农村青年劳动力向城市流迁,农村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农民面临严峻的养老风险。
“在风险社会中,不明的和无法预料的后果成为历史和社会的强有力的力量,我们考虑问题,必须从社会发展的风险角度对我们今天的抉择进行反思。
”[]正是基于风险与反思的视角,党和政府逐步提出了一系列惠农方针政策,尤为重要的是,国务院2009年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自2009年年底开始,农民缴费为主、集体经济予以补助、国家给予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在全国10%的试点县展开,目标是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试点的主要目的就是了对制度设计、经办能力以及对政策实施效果的检验。
那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的试点工作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无疑将有利于新农保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资料来源为了解新农保实施情况,笔者选择了农业大省和农民大省之一的安徽省作为调查地点,按照多层分段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12个全国试点县中,据经济发展程度选择了马鞍山市的当涂县、宣城市的广德县、合肥市的肥东县和界首市(县级市)等4个县(市),随机抽取了约30%的乡镇,每个乡镇又随机抽取了若干行政村,在2010年7月5日到20日期间,受过专门培训的访谈员集中实施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新农保农户参保行为研究——基于2014年农村社保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摘要新农保自推出之日起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央政府为了缓解农村居民的养老困难而推出的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政策,它弥补了我国养老保险中社会主体的缺失。
农民是新农保的参保主体,本文针对农民参保与否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农民参保档次选择由那些因素决定,新农保政策如何改进才能更加适合农民。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相关问题国内文献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数据特征及变量选取,介绍了本次调查研究样本的情况以及研究变量的选择。
本文第三部分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农户是否参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受访农户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居住地距离县城距离、年收入水平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中第二章第三节利用前文中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倾向值分析,剔除其他影响因素,直接比较了参保农户与未参保农户对参保者养老风险预期的不同,经过分析得出未参保者的风险意识非常薄弱,这也证明我国新农保仍然有改革的空间。
第四部分对参保主体的参保选择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参保主体选择不同参保档次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除了参保者的年龄、性别等个人特征之外,参保者对于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也对其参保档次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另一方面,这个结果也让我们对新农保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些思考,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广新农保,如何改革新农保使它更加适合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在最后一部分,笔者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做出一些讨论,笔者认为:改变农民传统养老观念仍然十分紧要,重视推广方法和推广途径有利于农民更加了解新农保,最重要的是不断地对新农保制度进行优化改革,保证新农保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使其更加适合不同特征的农民。
关键词:新农保;参保行为;参保与否;参保档次Abstract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it is concerned by the community,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an important policy. To ease rural residents ' pension difficulti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launched the policy relating to people's livelihood.It makes up for the lack of social subjects in China's endowment insurance. Farmers are insured subject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ased on what factors influence on farmers insurance, farmers insurance grade selected by those factors, as well a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onduct of insured farmer's pension expectations brought about a change is the mind of this articl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study background and the relevant studies preventing,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resource of data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ble selection. In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I use a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to analysiswhether the age, gender, health status, distance from the county of residence of he insured farmers, their annual income level will produce different effects. I us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sis tendency value, excluding other factors, directly compared the insured and uninsured households of farmers insured different pension risk expectations, after analysis results are not insured risk awareness is very weak, it also proves that China's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still room for reform.The fourth par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insured to select insured orderl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earch insured entity chooses different grades of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insured person's age, gender and othe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Famers who understand the extent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olicies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ts insured grade. This result also allows u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generated some think, how targeted promo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ow to reform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o make it more suitable for this special group, in the last part, I combine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to make some discussion, I think the change of concept of farmers' traditional pension is still very critical, atten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methods and ways to help farmers to promot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constantly on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regime optimization of reform, to ensure flexibility and openness of the newagricultural insurance, making it more suitable fo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Keyword: new rural insurance participating behavior insured or not premium level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很大比例,农耕时代养儿防老的孝道文化流传至今,农村家庭养老的方式仍然是农民最倚重的养老方式。
农户参保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户参保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农户参保行为是指农户在农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参与行为。
本文通过对农户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旨在了解农户参保的动机和现状,为提高农户参保率和保险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户参保行为;影响因素;农业保险;社会保障二、农户参保行为的现状分析目前,农户的参保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
这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缺乏保险意识:一些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有限,缺乏对保险的了解和认同。
2. 经济负担重:一些农户由于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农业保险的费用。
3. 技术服务不到位:一些农户缺乏相关保险产品的信息,以及保险公司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4. 保险理赔难:一些农户对于保险的理赔难以获得,导致他们对农业保险的信任度下降。
三、影响农户参保行为的因素分析1. 经济因素: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户参保行为的重要因素。
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支撑农户购买保险的费用,同时也能增加农户参保的意愿。
2.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是影响农户参保行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户更容易理解保险的好处,并主动参与保险活动。
3. 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也会对农户参保行为产生影响。
家庭成员的数量和年龄结构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农户是否参保以及保额的选择。
4. 保险知识和技术支持:保险知识和技术支持是农户参保的重要前提条件。
保险公司应该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支持,提高农户参保的意愿和能力。
5.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影响农户参保行为的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推出相关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吸引农户参与保险。
四、提高农户参保行为的对策1. 加强农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保险意识,增加他们对农业保险的了解和认同,提高他们参保的意愿。
2. 减轻经济负担: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和优惠措施,减轻农户参保的经济负担,增加他们的参保意愿。
3. 加强保险服务:保险公司可以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提高农户的参保能力和信任度。
4. 完善保险理赔机制:建立快速理赔机制,提高农户对保险的信任度,增加他们的参保意愿。
小议新农保试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与思考2023-10-30•调查背景与目的•调查方法与过程•调查结果与分析•思考与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调查背景与目的背景介绍新农保政策的推出旨在解决农村居民养老问题,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试行阶段是新农保政策实施的关键时期,对于政策的全面推行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目的阐述了解新农保试行阶段的具体情况,包括政策宣传、参保人数、待遇支付等方面。
分析新农保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探讨其原因和解决方法。
总结新农保试行的经验和教训,为政策的全面推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02调查方法与过程通过设计问卷,针对新农保试行情况的各个方面,如参保意愿、缴费标准、待遇水平等,对参保农民进行调查,获取一手数据。
方法选择问卷调查与参保农民、村干部、保险公司等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新农保试行情况的看法和建议。
访谈法收集相关政策文件、工作报告等文献资料,了解新农保试行情况的背景和政策支持。
文献资料法调查过程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设计问卷题目,确保问卷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设计问卷确定样本实地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样本数量和选取方法。
组织调查团队进行实地调查,确保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03调查结果与分析调查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新农保政策的试行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目的通过对新农保试行情况的调查,了解政策的实际执行效果,为进一步完善政策提供参考。
结果概述参保情况调查显示,新农保的参保率较高,大部分农村居民都参与了新农保。
这表明政策宣传和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多数农村居民能够承受新农保的缴费标准,但部分农村居民反映缴费压力较大。
针对这一问题,政策制定者应考虑完善缴费补贴机制,减轻农村居民的缴费负担。
调查发现,新农保养老金待遇水平较为合理,能够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需求。
“新农保”农户参保行为调查分析与政策建议
次 。各试 点 县( 市、 区) 根 据 当地 的 实 际情 况增 减 个人 缴 费档 : 次, 由参 保 人 自主 选 择 相 应 的档 次 缴 费, 多缴 多得 , 政 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 , 标 准 不低于每人每年 3 O元 。省 政 府 根 据 各 地 财力 情
新农保服务机 构能力建设。
关键词 : 新农保 ;参保行为 ; 基金保值 增值
中图分 类号 : C 8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2— 3 3 2 1 ( 2 0 1 3 ) 0 4— 0 0 2 1— 0 5
根据 2 0 0 9年 《 国务 院关 于 开展 新 型 农 村社 会 养老 保 险试点 的 指导 意见 》 精神 , 福建 省 开 展 了新
作者简介 : 林筱文 ,男 , 福建福 州人 , 福 州大学管理 学院教授 , 福建农林 大学东方学院经济 系主任 ;
陈晓晨 , 女, 福建平和人 ,福 州大学管理 学院 2 0 1 0级 统计学硕士研 究生 ;
林 宗雄 ,男 , 福建福 州人 ,福建农林 大学东方学院经济 系助教。
・
2l ・
3 5 0 0 1 7 )
要: 福建省新农保试 点县 的农户参保 行为存在 的 问题 有 : 部分农 民主动 参保意识 不 高、 部分 贫 困县 财政 资金 支付 能力不足 、 参保 对象普遍 选择 较低 的缴 费档 次、 新农保 政策适应农 民流动性衔接 的 需求和新农保基 金的保值增值 能力有待进 一步提 高。为此应加大 宣传力度增 强农 民主动参保 意识 、 及 时适 应经济发展调 整基础养老金 、 完善相关政策和 配套措施 、 建立基金 有效管理机 制、 提 高基金保值 增值能 力和完善专 门的
新农保调查报告
新农保调查报告摘要:本文旨在对新农保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农村地区的农民参保情况、保障水平、政策落地等方面进行细致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结论和建议。
1. 研究目的新农保是为了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而实施的政策。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和分析,了解新农保的实施情况,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促进农村地区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2. 调查方法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民参保情况、参保意识、参保难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
实地访谈主要与农村地区的农民、保险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建议。
3. 调查结果(1)农民参保情况普遍较好,参保率高。
新农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大,农民对于社会保障的意识有所提高。
(2)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农民参保率高,但保障水平并不高,对于疾病、意外事故等风险的保障仍然不够完善。
(3)政策落地仍有一定问题。
有些农民反映,办理参保手续繁琐,政策执行不够完善。
4. 分析(1)保障水平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新农保对风险的保障范围和程度有一定限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农民参保缴费金额较低,难以形成足够的保障资金。
(2)政策落地问题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新农保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导致政策执行不够统一和规范。
5. 建议(1)提高保障水平。
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农保政策的投入,改进保障范围和程度,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
(2)简化手续。
政府应该简化参保手续,提高办理效率,减少农民参保的难度和负担。
(3)加强政策宣传。
政府应加大对新农保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参保意识和参与度。
(4)加强政策执行监督。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确保新农保政策得以全面有效地落地。
结论:新农保是解决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要政策,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在保障水平和政策落地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通过加大对政策的投入、简化手续、加强宣传和执行监督,可以进一步提升新农保的效果,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农户参保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户参保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意识到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性。
本文以农户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农户参保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对农户参保行为的分析,为优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参考。
一、农户参保行为现状农户参保行为是指农村居民依法参加各种社会保险的行为,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险参保率逐年提高,但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具体来说,农民中养老保险覆盖率远低于城市居民,医疗保险缺乏保障性,失业保险覆盖率偏低,工伤保险还存在“承保难、理赔难”的问题。
此外,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户由于经济困难等多种原因,往往放弃参保。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户参保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参保费用成为一大负担。
此外,有的农户存在着“短期行为主义”,面对短期经济利益的诱惑,往往选择不参保或随时中途退出。
2.认知因素农户对社会保障的认知程度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是否参加社会保险。
有些农户对社会保障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或者对社会保障的作用或效益认识不足,因此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
此外,有些农户觉得参加社会保险即使发生意外也得不到相应的赔偿,进而放弃参保。
3.政策因素政策因素是影响农民参保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政策不完善或不合理,将直接影响农户参保的积极性。
例如,一些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不完整,缺乏可操作性,农户往往因此而放弃参保。
三、影响农户参保行为的策略分析1.重视宣传学校、村委会、流动宣传车等场所与装备应当加大对社会保障知识的宣传。
有关部门还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农村居民了解社会保险的基本知识、保障范围、投保流程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提高居民的社保认识。
2.完善政策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障服务。
政策的完善不仅要注重细节把握,还要注重贬究市场现状的合理性和合理性,发挥市场监督的作用,充分实现农民土地、房屋、养老金保险等方面的利益保障。
0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参合行为实证研究 - 复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参与行为分析①——基于Probit模型的半参数估计李燕凌1,2李立清1(1,湖南农业大学;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摘要:本文基于湘、晋、粤、滇、陕五省232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多分类变量Probit模型,采用半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农户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行为受家庭人口学特征和医疗卫生需求差异的影响十分明显,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逆向选择”;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加强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与可得性,改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模式,有利于提高农户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行为;Probit模型;半参数估计一、引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既是农民以农户为单位自愿参加、自负部分费用的具有合作互济性质的健康保险制度,又是由政府财政补贴、政府部门管理的具有较强公益性质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
在新农合试点阶段,按照大数定律的要求,政府重点考虑新农合可持续发展,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农民参与率上,忽视了农民真正的参与意愿。
事实上,新农合属于典型的农村公共服务项目。
农民以“用脚投票”的形式反映了其真实的参与意愿及其实际参与行为。
究竟哪些因素对农民的参与意愿及其参与行为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和制约了农民对新农合的参与行为选择?它们的影响程度分别有多大?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衡量农村医疗服务供给效果、特别是农民真实的医疗服务需求发展态势,从而在根本上发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求均衡的实现路径,实现新农合制度的效率与公平目标。
国外有关农民参与合作医疗行为的研究一般被纳入健康保险研究的范畴。
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文献包括Asgary et al.(2004)等采用重复投标博弈法(iterative bidding game technique)问卷格式,使用伊朗全国2139个农户数据,进行了农民医疗保险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新农合”参保及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毕业论文
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北京市房山区吉羊村村民“新农合”参保及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北京市房山区吉羊村村民“新农合”参保及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一、社会调查的背景与目的“新农合”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相比于传统的农村医疗保险而言,“新农合”的保障范围及力度更大,并且“新农合”的医疗费用报销政策更加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的完善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北京市房山区的下辖各村相对集中,吉羊村是其中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为一般的行政村。
当前吉羊村在“新农合”的参保上逐渐增多,基本达到99%以上的新农合参保率。
为明确当前吉羊村“新农合”的参保及使用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笔者于2013年7月期间,对吉羊村“新农合”问题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并最终对其新农合发展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可行解决方案提出一定的个人见解。
二、社会调查的过程(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式时间: 2013.7月地点:北京市房山区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二)调查的范围、对象吉羊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共有172户、村民403人,该村40%的家庭为三口之家,30%为四口之家,其余30%分别为二老或者孤寡家庭。
目前该村的人口年龄结构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9%,50-65岁的中老年群体占20%,30-49岁的中青年群体占39%,18-29岁的青年群体占20%,其余12%为小于18周岁的青少年群体。
该村村民的中30%的村民是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30%为中学学历,40%为高中及以上学历,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村民仅为3%。
从当前该村的人口构成来看,村民中中老年群体比重较高,其医疗需求相对更高,新农合制度对其的保障性更显著。
但是,由于该村村民的学历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新农合的认识可能存在不足,这就不利于该村新农合制度的发展。
为明确当前吉羊村“新农合”的参保及使用情况,本文分别对吉羊村村委会,以及吉羊村村民进行调查。
(三)调研的内容对吉羊村村委会调查主要采取访谈的方法进行,本次对吉羊村村长、书记进行访谈,这两位村委会成员对于吉羊村“新农合”的参保及使用情况相对了解。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证分析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证分析着重就当前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因素,最后根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标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意愿;影响因素1 研究的目的与背景1.1 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与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后,医疗卫生体制逐步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与农村合作医疗的解体,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医疗保健,几乎完全变成了自费医疗。
由于疾病流行模式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诱导性”卫生保健消费等因素,农民的医疗费用迅速攀升,超过了农民实际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
1990年到1999年,农民平均纯收入由686.31元增加到2210.34元,增长了2.2倍;同期卫生部门统计的每人次平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由10.9元和473.3元增加到79元和2891元,增长了6.2倍和5.1倍。
虽然农村的医疗费用相对低于城镇水平,但医疗费用的增幅仍大大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
(见表1)1.2 研究的目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惠及我国亿万农民的一项新制度,其目的是减轻农民看病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 调查方案的设计(1)调查地简介。
利津县地处山东省东北部,黄河三角洲,全县总人口为293049人,其中农业人口有22042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5.22%。
该县于2004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试点。
2005年该县共有234657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农业总人口的96.98%。
共筹集到位资金769万元,农民个人缴纳234万元,乡镇财政补助117万元,县财政补助117万元,市财政补助235万元,省财政补助66万元,全部缴入县财政专户。
全年共为参保农民补偿医药费用834万元,受益人口131156人;补偿门诊及3000元以下住院费用410万元,受益人口127942人;补偿3千元~3万元住院费用344万元,受益人口3122人;补偿3万元以上大额医药费救助80万元(此救助资金由市级财政负担,不在该县筹集到位资金的补偿范围),受益人口92人。
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提高的调查报告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提高的调查报告及对策研究一、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以期提出相关对策,改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保障。
1. 调查目的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民工参保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面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采样了1000名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并在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了调查。
3. 调查结果(1) 参保率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仍然相对较低,只有30%的农民工参加了各项社会保险。
(2) 原因分析:a. 缺乏相关政策宣传,许多农民工缺乏对社会保险制度的了解和认知。
b. 经济负担:许多农民工收入较低,难以负担社会保险的费用。
c. 持久性户籍问题:一些农民工仍然面临户口迁移等问题,导致无法参保。
(3) 农民工对社会保险的态度:a. 60%的农民工认为社会保险对他们的生活重要性不大。
b. 20%的农民工认为社会保险费用过高,不值得参加。
c. 仅有10%的农民工表示积极参与社会保险。
二、对策研究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以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
1. 宣传政策(1) 提高农民工对社会保险制度的认知度,加大对农民工的政策宣传,扩大社会保险政策的影响力,并加强对政策实施的跟踪报道。
(2) 积极建立宣传平台,利用传媒、社区和互联网等渠道,提供社会保险相关政策的详细解读和案例分享。
2. 减轻经济负担(1) 政府补贴:在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费用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减轻农民工的经济负担,提高参保的积极性。
(2) 适度降低保险费率:针对收入较低的农民工,可以适度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提高参保的可负担性。
3. 解决户籍问题(1) 简化迁户手续:政府可以简化农民工户口迁移手续,减少农民工由于户籍问题而无法参保的情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实证分析以村域社会资本为视角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实证分析以村域社会资本为视角一、本文概述本文以村域社会资本为视角,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的参与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中国政府为了保障农村居民老年生活而推出的一项重要社会保障政策。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新农保的参与率并不高,其中涉及到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
为了深入理解新农保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本文引入了村域社会资本的概念,试图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探讨新农保的参与行为。
社会资本是一个社区或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信任、合作和互惠关系的总和,对于个人和社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村域范围内,社会资本主要体现在村民之间的信任、互助和合作等关系上。
这些关系对于新农保的参与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新农保的参与需要村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而社会资本正是这种信任和理解的基础。
本文首先对新农保的政策背景和实施情况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社会资本的相关理论及其在村域范围内的表现形式。
接着,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对村域社会资本与新农保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文总结了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新农保的推广和实施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新农保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完善新农保政策、提高参保率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本文也期望能够为社会资本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做出贡献。
二、文献综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地区养老问题的重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的推广和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这一背景下,从村域社会资本视角出发,探讨新农保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增多。
在现有文献中,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设计、参保意愿、参保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
在制度设计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激励措施是促进农民参保的关键。
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对农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对农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聂荣;沈大娟【摘要】农业保险对规避农业生产风险,稳定农户收入水平,提高农户消费能力,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微观角度出发,采用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农户的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参保决策对农户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全样本实证研究中医疗及养老保险计划、风险偏好、家庭资产及信贷与农户消费行为正相关,而收入风险及家庭储蓄与消费呈负相关关系。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voiding the ris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abilizing the level of farmers’ income, raisingthe consumption of farmers,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From a microscopic perspective,the two-stage least squares method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verify the impact of farmers’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cision on their consumption behavior by using the survey data of rural households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farmers’agricultural insurance decision and their consumption behavior.I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whole sample,medical insurance and endowment insurance plan,risk preference,family assets and credit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ural hou seholds’consumptionbehavior.However,income risk and household saving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onsumption.【期刊名称】《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8)004【总页数】7页(P362-368)【关键词】农业保险;消费行为;参保决策【作者】聂荣;沈大娟【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沈阳 1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8农业保险是在时间与空间上分散农业风险、保证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有效工具。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实证分析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实证分析(上)——以村域社会资本为视角吴玉锋2012-03-30 10:37:18 来源:《社会保障制度》 2012年第3期摘要:本文运用2010年对1612个农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村域社会资本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的影响。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村域社会资本由村域信任、村域互动、村域互惠、村域认同、亲属关系和村域安全六个因子构成本。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村域信任和村域互动因子有助于农民参与;村域认同因子不利于农民参与;村域社会资本的其他维度对农民的参与行为没有影响。
此外,老年农民参与的可能性较中青年农民高;已婚农民比未婚农民参与的可能性高;农民所在村距离县城越远,其参与的可能性越低。
关键词:村域社会资本,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与行为一、引言为有效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从2009年下半年起,中国开始在部分县(区)试点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制度。
在自愿参与的原则下,新农保的受益面和政策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参与行为。
从政府部门公布的数据和学界调研的结果来看,新农保参保率不尽如人意。
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为准,截至2010年6月底,全国32个试点县和4个直辖市的参保率仅为63.82%。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对全国68个试点县(市)68个村庄进行了调研。
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春节前,68个村庄的参保率为57.59%。
新农保并没有激发农民普遍参与的热情,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参与,因此,分析农民的新农保参与行为显得非常必要。
目前,学界鲜有关于新农保参与行为的实证研究,已有相关文献集中在对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研究上。
研究发现,影响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因素是其个人和家庭特征等变量。
首先,农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担任村组干部等个人特征是重要变量(例如史清华,2009;乐章,2004;王海江,1998)。
2014年大学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报告
2014年大学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调查报告因病返贫”的问题。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作为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农村合作医疗是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去制定实施的。
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以上是一些关于农村合作医疗的一些基本情况,接下来我们来听听农民的心声。
我的调查这个炎热的暑假调查走访当然是很辛苦的,不过几天下来还算是有些收获所以也挺欣慰的。
首先我想了一些关于合作医疗的问题。
包括怎么了解的,了解多少,什么时候参加的,为什么参加,参加了觉得有没有什么好处,参加的费用觉得是否合理,对合作医疗有什么想法,明年还会不会继续参加等一些问题对当地人进行询问调查。
调查的人群主要是成年人,当然和小孩们聊天的时候也问了一下。
通过调查我得出了以下几点:怎么了解到的这个政策:大约100%的人知道这个政策,包括很多小孩和他们聊天的时候也发现很多也知道这一政策。
大部分人是通过村干部宣传了解到的,还有一部分是通过电视广播和邻里间相互宣传了解到的,个别是通过医生口中了解到的。
了解程度:虽然都听过这一政策但对于具体的施行程序了解的不够。
100%的人只知道生病时有补助但具体的补偿方法补偿多少都不太清楚。
我分析了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留守在家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他们属于社会的相对弱势群体,由于本身的知识匮乏和生活环境的相对落后导致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比较窄,因而导致了了解一点点皮毛的现象。
参加时间:调查的人当中一般都是从2008年到2014年这段时间了解到开始办的。
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很早就实行了但是由于地方宣传力度不够和其他一些原因导致不同地区普及程度有所不同,有些地区了解的就比较晚了。
还有就是虽然了解到了但大部分还是有一个观望心态的,需要等一个制度实行一段时间有一定效应才会去参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摘要新农保自推出之日起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央政府为了缓解农村居民的养老困难而推出的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政策,它弥补了我国养老保险中社会主体的缺失。
农民是新农保的参保主体,本文针对农民参保与否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农民参保档次选择由那些因素决定,新农保政策如何改进才能更加适合农民。
本文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相关问题国内文献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数据特征及变量选取,介绍了本次调查研究样本的情况以及研究变量的选择。
本文第三部分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农户是否参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受访农户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居住地距离县城距离、年收入水平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中第二章第三节利用前文中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倾向值分析,剔除其他影响因素,直接比较了参保农户与未参保农户对参保者养老风险预期的不同,经过分析得出未参保者的风险意识非常薄弱,这也证明我国新农保仍然有改革的空间。
第四部分对参保主体的参保选择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参保主体选择不同参保档次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除了参保者的年龄、性别等个人特征之外,参保者对于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也对其参保档次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另一方面,这个结果也让我们对新农保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些思考,如何有针对性的推广新农保,如何改革新农保使它更加适合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在最后一部分,笔者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做出一些讨论,笔者认为:改变农民传统养老观念仍然十分紧要,重视推广方法和推广途径有利于农民更加了解新农保,最重要的是不断地对新农保制度进行优化改革,保证新农保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使其更加适合不同特征的农民。
关键词:新农保;参保行为;参保与否;参保档次Abstract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it is concerned by the community,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an important policy. To ease rural residents ' pension difficulti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launched the policy relating to people's livelihood.It makes up for the lack of social subjects in China's endowment insurance. Farmers are insured subject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Based on what factors influence on farmers insurance, farmers insurance grade selected by those factors, as well a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onduct of insured farmer's pension expectations brought about a change is the mind of this articl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describes the study background and the relevant studies preventing,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resource of data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ble selection. In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per, I use a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to analysiswhether the age, gender, health status, distance from the county of residence of he insured farmers, their annual income level will produce different effects. I use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sis tendency value, excluding other factors, directly compared the insured and uninsured households of farmers insured different pension risk expectations, after analysis results are not insured risk awareness is very weak, it also proves that China's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is still room for reform.The fourth par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insured to select insured orderl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earch insured entity chooses different grades of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insured person's age, gender and other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Famers who understand the extent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olicies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ts insured grade. This result also allows u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generated some think, how targeted promo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how to reform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o make it more suitable for this special group, in the last part, I combine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to make some discussion, I think the change of concept of farmers' traditional pension is still very critical, atten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methods and ways to help farmers to promot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constantly on the new agricultural insurance regime optimization of reform, to ensure flexibility and openness of the newagricultural insurance, making it more suitable for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Keyword: new rural insurance participating behavior insured or not premium level绪论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很大比例,农耕时代养儿防老的孝道文化流传至今,农村家庭养老的方式仍然是农民最倚重的养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