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B.火箭发射升空
C.月球绕地球转动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
2.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3.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4.以下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B.C.D.
5.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 ) A.等于lO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l0cm与20cm之间
6.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7.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

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佩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 )
A.近视眼;乙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D.远视眼;丙
8.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观察到了如右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汽车的后视
9.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厘米B.40厘米C.20厘米D.10厘米
10.观察图中的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力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11.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3 N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若将弹簧测力计的固定端取下,两端各施一个3 N的拉力而使弹簧测力计静止,如图所示。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0B.3 N C.6 N D.无法判断
12.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B.幻灯机
C.放大镜D.潜望镜
二、填空题
1.为了防止发生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能随地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2.骆驼行进在沙漠中时,所载货物轻重不同,留下脚印的深浅也就不同,这是由于力的________影响到了力的作
用效果;骑自行车时,为了方便控制车的方向,一般将手放在车头两边的把手上,而不放在中间,这主要是力的
________不同,会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

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__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

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4.如下图所示,对于左边的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空。

(1)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_____;
(2)用放大镜看字母,看到的该字母的像的形状为______.
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是物体放在A点的成像图。

将物体分别放在B、C、D点,前后移动光屏,观察在____点,光屏上出现放大、倒立的像;在____点,光屏上不会出现像.
6.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在凸透镜的右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图中O点是凸透镜的中心,A、B、C、D
四个点中有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且AB ="BC" ="CD" =DO,根据成像情况可知,______点是凸透镜的焦
点.
7.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

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不仅使小树发生了________,还使落叶
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

8.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滑动,如图-10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9.已知小明的爷爷所戴老花镜的度数是200度,则眼镜的焦距是________M。

三、实验题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立、________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制
成了________。

2.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下图,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应将蜡烛
________________凸透镜。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图。

四、作图题
1.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
2.在图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3.如图所示,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的大小为10N的拉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个
力.
甘肃初二初中物理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篮球从篮筐中落下B.火箭发射升空
C.月球绕地球转动D.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
【答案】D
【解析】篮球从篮筐中落下,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在改变;刚刚起飞的火箭,受到推力的作用,做加速运动,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在改变.月球绕地球转动,虽然速度一定,但月球做的是圆周运动,它的运动方向不停的在改变.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速度一定而且沿直线运动,所以火车的运动状态不改变,综上所述选D。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2.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力大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答案】C
【解析】小鸟撞击飞机时,小鸟给飞机一个力,同时飞机给小鸟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个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选C.
3.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
【答案】A
【解析】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说明人的像太大,所以要让人的像缩小,即增大物距,减小像距,所以调节方法是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故选A。

点睛:凸透镜成实像时,满足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原则。

4.以下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B.C.D.
【答案】D
【解析】过关心的关心传播方向不变,A错;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会会聚到焦点,B错;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C错;
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凹透镜后反向延长线会过焦点,D对;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5.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 ) A.等于lO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l0cm与20cm之间
【答案】B
【解析】放大镜看邮票时,邮票的像是正立放大虚像,所以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小于10cm。

故选B。

点睛:物距小于焦距,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6.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
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A
【解析】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说明此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所以焦距为15cm;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时,物距等于10cm,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所以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
7.如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

下列关于该人远、近视眼的判断及矫正所需佩戴的眼镜镜片的选择正确的是 ( )
A.近视眼;乙B.远视眼;乙
C.近视眼;丙D.远视眼;丙
【答案】C
【解析】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折光能力过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用凹透镜来矫正。

图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是近视眼用凹透镜来矫正。

故选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近视眼的形成原因。

点评:掌握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是此题的关键。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折光能力过强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用凹透镜来矫正。

8.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观察到了如右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汽车的后视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凸透镜成的是倒立放大实像,所以和投影仪原理相同。

选C。

点睛:根据图示判断成像特点,由成像特点找出对应的光学器件。

9.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
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60厘米B.40厘米C.20厘米D.10厘米
【答案】D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物距等于像距时,是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所以选D。

10.观察图中的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力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答案】A
【解析】图示四中情景物体形状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可以得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能准确判断作用效果是关键。

11.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3 N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若将弹簧测力计的固定端取下,两端各施一个3 N的拉力而使弹簧测力计静止,如图所示。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A.0B.3 N C.6 N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弹簧秤一端固定和一端用相同大小拉力拉的时候,弹簧秤示数相同。

因为两种情况下弹簧都处于平衡状态,弹簧弹力和拉力是平衡力。

所以示数还是3N。

选B。

点睛:本题应用二力平衡知识求解,很容易错选为C答案。

12.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答案】 A
【解析】
酒瓶的形状是向外凸出的,具有了凸透镜的特征,装满酒的酒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支人参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在酒瓶中浸一支人参,看到浸在瓶中的这支人参是正立放大虚像.
故选A.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
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B.幻灯机
C.放大镜D.潜望镜
【答案】B
【解析】图中物距小于相距,且能成清晰的像,所以成的是倒立放大实像,故和幻灯机原理相同。

选B。

点睛:本题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物距和相距关系可以分析做答。

二、填空题
1.为了防止发生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能随地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__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答案】凸透镜会聚
【解析】为了防止发生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能随地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太阳光的会聚作用,可能导致森林火灾。

点睛:凸透镜将太阳光会聚,由于太阳光具有热量,所以能让森林中的木头或者草燃烧。

2.骆驼行进在沙漠中时,所载货物轻重不同,留下脚印的深浅也就不同,这是由于力的________影响到了力的作
用效果;骑自行车时,为了方便控制车的方向,一般将手放在车头两边的把手上,而不放在中间,这主要是力的
________不同,会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答案】大小作用点
【解析】根据信息:所载货物轻重不同,留下脚印的深浅也就不同,可以得到这是由于力的大小影响到了力的作用效果;
骑自行车时,为了方便控制车的方向,一般将手放在车头两边的把手上,而不放在中间,这主要是力的作用点不同,会使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点睛:本题考查分析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

3.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

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

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_______(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

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凸透倒着实
【解析】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幻灯机成的是倒立放大实像,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插入架上,但是现在的幻灯机中加装了一块
平面镜,幻灯片顺着放也能看到正立的像;
既然是在屏幕上成的像,所以一定是实像。

点睛:两种幻灯机原理图:
4.如下图所示,对于左边的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空。

(1)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_____;
(2)用放大镜看字母,看到的该字母的像的形状为______.
【答案】 C D
【解析】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实像,所以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C图像。

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虚像,所以用放大镜看字母,看到的该字母的像的形状为D图像。

点睛:本题考查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5.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是物体放在A点的成像图。

将物体分别放在B、C、D点,前后移动光屏,观察在____点,光屏上出现放大、倒立的像;在____点,光屏上不会出现像.
【答案】 C D
【解析】要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说明物距必须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应该观察物体在C点时成
的像;
在光屏上不会出现像,说明成的是虚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所以在D点时光屏上不会出现像.
点睛:凸透镜成像中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6.如图所示,蜡烛的烛焰在凸透镜的右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图中O点是凸透镜的中心,A、B、C、D
四个点中有一点是凸透镜的焦点,且AB ="BC" ="CD" =DO,根据成像情况可知,______点是凸透镜的焦
点.
【答案】D
【解析】如图蜡烛的烛焰在凸透镜的右侧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说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D点是焦点,则C点为二倍焦距处,符合题意。

点睛: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的物距关系判断焦点位置。

7.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

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不仅使小树发生了________,还使落叶
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

【答案】形变运动状态
【解析】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说明风能使小树发生形变,风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说明风还能使落叶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点睛:本题考查力的两种作用效果。

8.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滑动,如图-10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答案】3.4
【解析】图示弹簧秤的示数为3.4N。

点睛:弹簧秤的读数不需要估读,读数时从零刻线开始读数。

9.已知小明的爷爷所戴老花镜的度数是200度,则眼镜的焦距是________M。

【答案】0.5
【解析】眼睛度数和焦距关系为,所以焦距为0.5m。

点睛:本题考查眼睛度数和镜片的焦距关系。

三、实验题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_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立、________的实像,利用此原理制
成了________。

【答案】同一高度像成在光屏中央 10 倒立放大幻灯机
【解析】本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查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分析。

(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当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说明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因为物距等于20cm,所以,则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物距为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利用此原理制成了幻灯机(投影仪)。

点睛:本题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生活中透镜的成像特点分析做答。

2.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下图,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
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应将蜡烛
________________凸透镜。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图。

【答案】靠近靠近 A C
【解析】本题是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应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进行分析。

(1)因为他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当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近视眼镜会让光延后会聚,即像距变大所以拿开眼镜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需要减小物距,即他应将蜡烛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靠近眼睛。

(2)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所以符合要求的是图A,矫正方法是图C。

点睛:近视眼成因是眼睛晶状体太后,对光的折射能力增强,成像在视网膜前,要能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让光延后会聚,所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四、作图题
1.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
【答案】
【解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关线可以画出光路图如图:
凸透镜:
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经过透镜另侧的焦点;
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经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折射,即传播方向不变
凹透镜:
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同侧的焦点;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
经过光心的光线不发生折射,即传播方向不变
点睛:本题考查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2.在图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答案】
【解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第一幅图中光被发散,如图:
所以是凹透镜
第二幅图中光被会聚,如图:
所以是凸透镜
第三幅图中光被会聚,如图:
所以是凸透镜
点睛:光是会聚还是发散是看光的可视范围变大还是变小,变大就是被发散,变小就是会聚,不是看光是会聚的还是发散的。

3.如图所示,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的大小为10N的拉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个
力.
【答案】见解析
【解析】画5N的标度,然后过物体的重心作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的、大小为10N的拉力.如下图所示
思路分析:先画出标度,然后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过重心表示出力的方向和大小.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力的图示画法的掌握情况,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