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县如何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宣恩县如何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探讨
畜牧业是宣恩县支柱产业之一,在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五个宣恩”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宣恩县创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力推进畜牧产业链建设必须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就宣恩县如何加快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作如下探讨。

1深刻认识和把握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意义
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畜牧业从农业副业到现代农业经济主导产业转变的根本途径;是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满足市场消费需求,保证供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须选择;是防范产业风险,降低生产成本,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惠及民生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促进畜牧业发展提档升级的强劲动力。

2明确全县畜牧业发展现状,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基础条件及州、省和国家发展畜牧业的“大动作”
2.1 宣恩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正确决策部署下,在畜牧系统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稳步发展生猪,加快发展家禽、突破性发展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抓重点,攻难点,育亮点”这一工作思路,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使畜牧业得到了健康稳步发展。

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尽力解决的实际问题,主要体现在:标准化、规模化、组织化和产业经营化程度仍然较低;发展投入不足,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收入无来源,正常运转困难,待遇难提高,影响工作积极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防控工作技术手段和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科技推广的广度和深度仍存在一定差距;县内现有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辐射带动力较弱。

2.2 宣恩县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基础条件
2.2.1 县委、县政府重视和关注畜牧业发展,并出台了一些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

2.2.2 近年来,着力培育了一批畜牧业发展加工龙头企业,指导建设了一批养殖专业合作社,按要求建设了一批养殖小区。

2.2.3 实施了万户“4450”养猪工程,“4450”生猪养殖模式得到迅速推广,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

2.2.4 有一支吃苦耐劳,坚守岗位、热情服务的基层防检队伍,有一支编制在县局、工作在乡镇的畜牧兽医综合执法队伍。

2.3 州、省和国家发展畜牧业的“大动作”
2.3.1 全州制定了《打造全州百亿元畜牧产业规划》。

2.3.2 2010年省政府连续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生猪产业化经营的意见》(鄂政发[2010]52号)和《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蓝子”工程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10]57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畜牧业的目标任务和支持政策、措施,到2015年全省主要家禽规模养殖比重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15—20个百分点,其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占规模养殖场总量的60%以上。

2.3.3 国家农业部十分重视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工作。

3 多措施给力,加快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
3.1 明确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州、县关于发展农业农村工作的工作部署与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坚持思路上有新观念,方法上有新举措,工作上有新成效的总体工作思路,找准着力点、结合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不断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提升畜牧业发展的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努力降低畜牧业发展的市场、技术和疫病风险。

通过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来推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五个宣恩”建设。

3.2 实行多措并举
3.2.1 在加强组织领导上着力
全县要成立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为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组织领导保证。

坚持领导抓专班,专班抓落实,畜牧、发改、财税、金融、水电、国土、环保等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为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3.2.2 在舆论宣传引导上着力
通过会议、电视、现场会、观摩会、宣传车等多种形式,深入广泛地宣传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意义,优惠扶持政策,好的经验作法,新型养殖模式等,为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推广提供浓厚的舆论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发展的积极性。

3.2.3 在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上着力
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载体,本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优势,严格标准,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调整抓优势,产业抓龙头,基地抓规模,示范抓大户,质量抓品牌”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小区建设上重点抓好五化,即“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科学化,防疫程序化,结构合理化”。

3.2.4 在养殖污染治理上着力
从规划设计角度减少污染,在建养殖场时,要科学选址,将排污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大力推广沼气池,提高资源利用。

从营养角度减少污染,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提高磷的利用率,辅助添加益生素、除臭剂等,大大减少猪粪尿中氮、磷和臭素的的排出量。

从推广新型养殖模式上减少污染,要大力推广“4450”零排放生猪养殖模式。

从饲养管理上减少污染,提供最适的生长发育环境,科学投放饲料,尽量减少浪费,同时加强鼠、蝇等防治工作。

3.2.5 在疫病防控上着力
建立“政府保密度,部门保注射质量”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二十四字”方针,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

认真落实季防月补制度,规范操作制度,消毒灭源制度,四不准一处理制度,疫情监测及报告制度,疫病诊断制度,督办检查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分片负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抓紧抓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筑牢防疫屏障。

3.2.6 在培育龙头企业和建设养殖专业合作社上着力
通过政策扶持,优质服务等措施着力培植一批畜牧业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广大农户走公司+基地+养殖户的发展模式,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户的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

培育壮大湖北大派食品集团,充分发挥好在全县畜牧业发展中的“航母”作用。

多措并举建设一批养殖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3.2.7 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上着力
加强生猪“三群一站”标准化建设,全面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加强生猪品改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努力提高生猪品改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大力推行长×大×本三元杂交组合,加强种畜禽资源管理,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

3.2.8 在推广家庭式规模养殖上着力
坚持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发展原则,以农户干得起、干得好、干得了、得实惠的“4450”生猪养殖模式、“165”养牛模式、“1235”养羊模式、“150”生猪养殖模式等新型养殖模式为载体,大力推广家庭式规模养殖,努力提高农户的养殖效益和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

通过示范带动,服务促动,政策推动,科技驱动等措施,加大推广力度。

3.2.9 在科技推广上着力
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县项目在宣恩县实施为契机,建立健全畜牧科技推广长效工作机制,以实际行动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树立科技兴则事业兴的理念,坚持技物结合,适时更新的技术推广原则,以提高实用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的转化运用率和农户的养殖技能为目标。

结合实际制定出畜牧业科技推广计划,把任务落实到人头,分解到片区;培植一批科技示范村、示范户,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强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和培
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科技推广工作能力;积极引进和推广实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品种。

3.2.10 在政策扶持和争取项目上着力
为推动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除认真落实能繁母猪保险等惠牧政策外,畜牧、金融、电力、国土、发改等部门要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对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村大户予以重点扶持。

全县在推广“4450”生猪养殖模式中,实行“以奖代补”等扶持政策,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用足用活国家政策,积极向上争取发展和建设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做到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见效一批,努力打造项目带动型畜牧业。

3.2.11 在金融支持上着力
有投入才有产出,要创新金融支持现代畜牧业发展手段,积极探索开展生猪拍卖试点和远期合作交易,积极开展商业性生猪保险试点。

充分运用好信贷、保险等金融手段,全面提升金融对畜禽养殖加工的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好产业化经营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3.2.12 在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上着力
加强畜牧兽医综合执法是推进畜牧兽医行业依法行政、依法兴牧的重要举措,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要深入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经营使用违禁药品、拒绝接受防疫等违法违规行为,为推广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法制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