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F头在广电网中的故障与维修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F头在广电网中产生的故障与维修方法
顾成东秦双华涟水广播电视台
【摘要】“有线电视工程就是接头工程”。
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由若干个工程组成,可以说工程质量的优劣是成也“接头”,败也“接头”;我们切不可小视网络中接头的重要性,把接头的问题处理好了将会减少大量的维修,网络将会进入良好的运营状态
【关键词】侵入噪声;数据掉包;SNR;MER
由于HFC网络的固有特点,在HFC双向网络中,如何处理好上行汇聚噪声,控制好上行信道的SNR值,是确保HFC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
HFC网络上行信道的噪声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热噪声,一种是侵入噪声。
热噪声是由反向通道的各类有源器件的电子运动而产生,因此与网络的设计和有源器件的质量有关,可以通过优化工程设计及选用优质的有源器材进行有效地控制;侵入噪声是难以定量和掌控的,因为它不仅与网络的结构和施工质量有关,
还与网络运行环境有关,因此降低HFC网络的侵入干扰,是提高双向网络稳定
运行的关键。
一、广电双向网侵入噪声来源
1、用户终端的家用电器;
2 、同频率的电器设备;
3 、无线电设备等;
4 、室内外分支分配器接头氧化、松动;线缆老化;
5、干线供电接触不良以致于打火,不规范的终端设备,不合理的网络安装结构如终端盒等,侵入干扰往往就是从网络的薄弱点入侵的。
不言而喻,F头是网络链路中使用最多最频繁的器材,在网络链路中担负着
传输工作,也是传输链路中屏蔽效果最薄弱的环节。
目前我们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常常会忽视或漠视F头在网络中的重要性,至
少我们一线网络维护人员普遍会认为干扰是来自用户终端。
其实在目前我们排查
干扰的经验表明,至少80%以上的干扰是来自F头或与F头相关(包括终端网络)。
在众多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F头可以直接用手轻易拔掉;F头未用标准压线钳压制,而是用老虎钳随便压一下;-7F头未做针头,-7电缆的芯线把分支器插孔严重损坏;F头没有按规范制作甚至出现短路现象等等。
因为F 头产生的故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及复杂性,所以在网络故障排查中往往较难准确判断故障原因,甚至做几个F头就无意中维修好了也不知道故障点在哪里。
所以F头导致众多网络问题的所在,需重视。
二、F头在网络中产生的主要故障现象
1、下行电平低上行电平高或无信号;
2、上行端口SNR值低;
3、双向数据掉包;
4、下行MER值低。
三、故障维修实例
案例一:
故障地点:阳光嘉园
故障现象:上行端口SNR值低,端口信噪比长期在22dB左右,用户频繁报障。
检修过程:我和同事多次现场排查,光机各输入底噪均达到40dBuv以上,大多楼放反向输出底噪均达50dBuv,逐级在楼层分配网排查,各支路底噪总是只高一点,每次排查时我们都采取加滤波器等方法,但每次处理后端口SNR值也只是在26dB 左右徘徊。
时隔几日又出现同样的故障现象,反复N次。
但在多次维修过程中,我们发现楼层分配网的各F头容易脱落,且螺口较松,还有很大的拧紧空间。
为了判断是否是此原因造成的信噪比低,我们动用众多的人力将该楼栋弱电井内的所有相关的且松动的F头重做,将未拧紧的F头用老虎钳拧紧,经调试后再次测量楼放输出底噪已降到30dBuv以下,随后去掉之前加的滤波器,将该小区两栋楼的所有F头重做和拧紧处理,端口信噪比马上升到28dB并保持稳定,此后该
小区一直再未出现此类故障。
事后我们对该例故障现象进行了一个总结:F头主要用于各节点的连接、传输的,由于F头是由几个不同的活动组件的连接在一起,F头松脱或未拧紧造成了接触不良,由于HFC网络中传输的是高频,接触不良会造成驻波、反射、阻抗不匹配、屏蔽性降低等等,在高频的特性下产生新的频率(或杂波),干扰回
传通道造成信噪比低。
案例二:
故障地点:府前小区
故障现象:上行端口误码高,掉包严重
检修过程:宽带部报府前小区机房6/0/1/0端口误码严重,在线测试端口信噪比28DB,16QAM调制,宽带部查询流量近8M接近饱和,怀疑带宽不够,将其调制为64QAM以后故障依旧,现场光机测试底噪底噪<30dBuv,底噪基本平滑无杂波,基本可以排除底噪干扰所致,逐条断线让调度人员在线测试,发现当断开七栋的楼放输入-7电缆后误码消失,随至七栋二单元楼放处排查发现,楼放输出二分配F头较松且有氧化现象,更换后网络一切恢复正常。
误码率高的故障判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端口流量是否饱和、信噪比是否过低、是否有干扰等。
此例故障原因仍然是F头接触不良造成反射所致,但
由于该反射造成驻波或杂波频宽较窄或以脉冲形式存在,行成了误码率高的现象,而仪器由于速率(估计)的原因无法显现出来,造成维修困难。
案例三:
故障地点:清华苑小区
故障现象:CM能上线且指标正常双向互动机顶盒上行灯闪烁无法上线。
检修过程:由于CM与双向互动机顶盒的上线原理及路径是一样的,理论上来说CM能上线机顶盒就一定能上线。
接故障后原本以为是一个简单的回传锁不定,更换成我司终端盒后,CM仍无法上线,随后更换入户分支器、从楼放输入和输出直接拉临时电缆入户等,机顶盒还是不能上线,查该地址宽带用户CM均在线正常且数据正常,怀疑机顶盒故障,但更换过机顶盒后CM始终是回传锁不定,更换CM测试CM上线正常且数据正常,耗时极多也不能解决,联系客
服查到该干放后的其他机顶盒能正常上线,初步判断为楼放输入电缆及其附件故障,测试楼放输入电平对比干放输出电平,衰减值正常,检查干线分支器各电缆
F头均有拧紧的空间,但是不算太松,取下该楼放电缆的F头重新拧紧后一切恢
复正常。
在高清推广的活动下,在网交互机顶盒数量倍增,同类故障出现多次,除一次为楼放输入电缆老鼠咬坏外,其他都是拧拧F头就解决了问题,只是不容易找到具体是哪个,因此维修难度较大。
造成此类故障的原因是由于CM与交互机顶盒的内置CM指标差异较大,交互机顶盒对网络指标要求更高,F头在接触不良的情况下产生反射、驻波或其他,造成一定量的误码,但普通CM具有较强的前向纠错功能,而交互机顶盒内置CM的性能差距较大,使其无法进行注册,形成无法上线的故障现象。
细节决定成败。
如今我们的网络故障率虽然较低,但相比其他的网络公司来说,我们的网络质量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重视细节关注每
一个值得关注的故障问题就成为运营成败的关键之一。
而网络中F头引起的故障
已数不胜数,我们应做好每一个接头艺术品,作为公司的长远发展,需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技能培训和考核,从施工到维护,提高各相关人员的F头制作工艺水平,切忌贪图快,耐心细致的做好每一个网络连接中的接头。
对于制作工艺检测未达到要求的不能给予上岗,因为F头制作是一个最基础最简单最常用也是最实际的工艺。
2、加强规范意识,提高F头接触的紧密型,特别是新完工的工程,如果一个新的网络都无法保证其优良的网络稳定性的话,后续维修起来更是一个艰巨的工程。
3、在有限的资源中,通过无限的努力,对于一些存在较大问题的网络,如网络覆盖的时间较长,F头生锈,氧化等严重地区组织人员进行网络整改调试,确保网络稳定性。
早有业界名人说过:“有线电视工程就是接头工程”。
有线电视网络系统由若干个工程组成,可以说工程质量的优劣是成也“接头”,败也“接头”;我们切不可小视网络中接头的重要性,把接头的问题处理好了将会减少大量的维修,网络将会进入良好的运营状态,这正是我们广电网络维护人员所需要的;以上是我对网络中与接头相关故障产生的原因的一些认识,写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分析,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请予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