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终过司考:一个法学专业考生的一点感慨.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终过司考:一个法学专业考生的一点感
慨-
万国的一个小册子上说过这么一句话:非法学专业考生的高通过率已经成为司考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话对于非法学专业的考生自然是个鼓励,可对于法学专业的考生来说难免是个打击。
我身边非法本的同学确实有好几个都轻松通过了司考,而像我一个法学专业学生却考了三回,确实挺难堪的。
不过对此要做些分析,为甚么非法学的考生容易考过呢?我觉得原因有三:一,非法学专业的考生在复习和答题时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来做,也就符合了出题人的思路;而法学专业的半精不精,试图用专业的眼光来做,反而背离了出题人的思路。
二,非法学专业的考生在做题时老老实实顺着题目走,就符合了答案;而法学专业的考生在做题时一看题目出的有漏洞或暇疵,容易带着挑剔或批判的眼光做,这就不符合出题人的思路了,自然对不了(其实司考题好多真的出的有问题,我个人认为每年至少有20分的题目或答案是明显的错了或有重大缺陷)。
三,非法学专业的考生既然敢考司考,说明这人本身就挺优秀的,记忆力好或思维能力强,至少很有自信吧,这些都是有利因素。
四,非法学专业的考生因为对法律陌生,所以复习起来非常认真(我身边一个学水产养殖的同学今年考司考,虽然他最终差了几分没通过,但他前三卷就得了300分。
他当时复习起来进度是一天看完一本书!真让人汗颜。
);而法学专业的考生因为熟悉,所以复习起来不太在意,不够认真。
我认为第四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司考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也许真的要当一回事、认真对待才才能考过呢。
第一次考,我以为很简单,没太当回事,简单准备了下,结果差八分;第二次认真准备了两个月,考后感觉好的不得了,连答案都没对,以为自己肯定是高分,结果六百分制后差了十二分;第三回,也就是今年,总算过了,考了383(卷四仅80)。
幸好我们专业有位好心的老教授一直敦促我们及早准备司考,于是从三月开始看书,然后有点事中间有二三十天没时间看书,总之从四月底就开始大力准备,由于以前考过,所以上来也就是复习了。
教材基本都是用的万国的,差不多买全了,有几本是去年买的,变动不大,于是接着用;万国的教材太贵,买两本就八十多块钱了,心疼啊。
同学中有好多人请人从武汉等地卖盗版的寄过来,管他盗版正版,我再借过来拿去复印店复印一下,一本也就二十块左右了,省了不少钱,不然平均一本书就五十多,一套买下来可不得了。
理论法学、国际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民诉、刑诉、论述题答题旨要,全都买/印齐了,每本都仔细看了三遍以上,法规用的是去年买的李建伟的法规节缩本,不是重点法条,因为重点法条只有两千来条,还是太少了点,我用的这本有七千来条吧,五百页,比司法部制定的那本厚的要少不少。
各科学习还是有各自的侧重点的,比如民法,要理解各项具体的制度,和每一种有名合同的详细要点;刑法总论要理解各种犯罪形态等,分论要对各个罪名有很深的理解,要能针对案情准确定罪(这点我始终做不到,比如今年的第四卷的刑法案例题,我的答案跟标准答案和大多数同学的答案都不同,而且我竟然还认为自己是对的,汗……);商法主要就是各个部门法中具体制度涉及的知识点的记忆了,比如公司发行债券、股票的条件、暂停上市的条件等等;经济法的知识点更碎了,主要是记忆性的,理论分析的要求不多。
国际公法主要也是多看记住了;国际私法有些制度还是需要理解了才好记,什么反致专致双重反致之类的;诉讼法主要是按审级来的各自的程序和步骤,以及各个审级的特有的制度,还有执行程序,主要也是记忆性的知识点吧;法律职业道德就是把相关的十来个法条和司解翻来覆去的看,再多做题就好了。
各个部门法都有一些特别偏重的法规或司解,这很重要,比如民法中的民法通则、民法通则司解,合同法、担保法司解;刑法中的刑法典、盗窃抢劫之类的一些司解;民诉中的民诉法、执行司解、民诉证据司解等等;刑诉中的刑诉法、高法的司解等。
这些法规司解太重要了,简直每一条都会考,每一条都是分,所以这些特别重要的法条甚至不能光看节缩本的法规书,因为既然
是节缩本就难免会删、漏一些法条而删、漏的几条也许仍会成为考点,所以要找完整的来看,当然重点还是节缩版里列出来的那些喽,只是通盘都要有一定的印象才行。
说到案例题,我第一次考时傻傻的,把它当成考研题来做,比如03年那个考山崖救轻生女子的无因管理的题,有一问的意思是问为什么构成无因管理,我怎么答呢,我想,无因管理要求不违反被管理人的意思啊,可这女子是自愿跳崖的呀,于是我就从现代法律对人是理性人的假设以及社会公共利益谈起,论证这个确实构成无因管理。
可想而知,这题肯定答的跟小轮文似的,时间全浪费了,分还一点没多拿呢,手还给写酸了。
想想真是亏大了。
所以说法学专业的同学做司考第四卷时,除了论述题,别的不用写太多,问啥写啥,别想的太复杂,不然时间不够的,像今年这种答题纸的话,还没多的地方写呢。
至于论述题,有一些共识大家还是不能忽视的,比如:论述题其实就是议论文;文章最好要起个标题,起的漂亮更好;能够引经据典就只管引吧,引的越新颖、越贴切越好;字数一定要写够题目要求的那么多,像今年,答题纸是方格的,还在规定字数那行标了红线,太明显了嘛,写不够肯定吃大亏,所以我是一路狂写乱画,刚刚写完红线那行,呼口气准备再写,打铃了。
所以从文章预定的内容来看,我刚开了个头呢,正准备进入正题呢,就给打住了。
不过总算写够了“法定” 字数,万幸。
(最后一题25分,可我只剩下11分钟去做了,基本只够写字用了。
)说到这里,对第四卷要发些感慨:刚拿到卷子一看,呀,
就这么几个题呀,三个半小时呢,嗯,时间真多,所以要深思熟虑了再写,一定不要急。
等想来想去(因为老觉得不够完美)把第一题的答案写完,一看表,呀,四十分钟没了,再做俩题,就开始发急了,越到后越急,因为没时间了,最后两个25分的大题,考前想着起码得用一个半小时好好答大捞一把分吧,结果呢,一个花了15分钟,一个花了11分钟,加一起才26分钟,就把50分给弄了。
所以要记住:时间永远是不够用的,千万不要觉得时间很多,想好了就写,不要犹豫,不要追求答案的完美,一定要果断!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考下来很多同学都说时间紧,从容做完的没听说,倒是不少人眼睁睁留了一题没时间做了,动辄二十来分呐……
答题的经验有一个,那就是:第四卷要从后往前做。
我有个同学,比较喜欢理论,一看最后一题比较两大法系,喜不自禁,上来就做去了,写了整整两满页!虽然做别的题时也很仓促,可是,你想想,最后一题25分,抵前面好几个题呢,并且前面的案例题比较好答,也不用写太多,一目了然,论述题可不同了,写的多写的好,显得你法学功底深厚啊,而且改卷老师改到的最后几题都是狂写乱就的,突然看到一份工工整整写满了的答案,你想他能不眼前一亮吗?他能不多犒劳你吗?那好,他有25分可以自由发挥呢!
还有就是要多做题,因为做题是加强、巩固记忆的最有效方法。
当然,做题也不能乱作,也得有针对性,一是要做真题,二是要做质量较好的题,(否则如果做了那种错误太多的练习题、模拟题,自己又没能分辨出正误的话,那可就麻烦了。
)我做的题主要是三种:买的万国的历年分类真题和万国的单元练习,以及复印的万国的基础练习。
真题要认真的看、做好几遍的,因为真题是最好的练习、模拟题。
由于2002年以前司法部只公布题目不公布答案的,所以那之前的真题答案都是编书的自己做的,所以难免有错误的地方,同一题目,不同的真题书的答案甚至就不同,因为这是各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结果,没有统一的答案,所以大家如果在做02以前的真题时,万一自己的答案跟书上的不同,而又实在想不通时,千万不要懊恼,因为很可能是你对了,这时可以多翻翻别的真题书,对照一下各自的答案,思考到底孰是孰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磨砺思维的机会。
万国的基础练习太简单了,所以最后时间不够了我就没做完了,单元练习还凑合吧。
我还在网上找了一些题目,不过做的很少,因为网上的题目也未必就特别好,而且要在电脑上做,很麻烦。
至于最后阶段的模拟题,我倒觉得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司考试卷完全是按照既定的顺序(四张卷的内容、顺序大家早就知道而且不变)出的,综合性不是特别强,基本和单科测验差不多,所以我觉的模拟题没必要作太多,何况好的模拟题也难找,还不如再把真题看一边呢。
我做了两套模拟题,是同学买的,法律出版社出的,好像是中天学校编的吧,叫什么AB卷的,网上也有
不少网友谈到过这两套模拟题,说好说坏的都有。
我是看到这两套相对较薄(其实也有一百来页呢,试题加上讲解),我就找同学借来复印了一份,最后作了一下。
虽然很多人都说这个AB卷不好,包括我那买它的同学(他这次没考过),但是我却觉得这两套题不错,风格比较接近真题,而且模拟性较强,两套题我的得分都是三百七十多点,这多少给了我一点信心,最后考试的分数也只比这多了几分而已。
当然这两套题的答案也有不少值得争论之处,有些答案我认为是错误的,于是坚决按自己认为的答案来判断给分(主要是想让自己的分数凑够360,看起来宽慰些,否则辛苦这么久,做个模拟题都不及格,岂不太打击人了,呵呵)。
复习的经验还有一个,那就是要多利用网络资源,多利用各种媒介复习。
说白了,就是要善于从网上下东东来看、来听!我身边有两位同学一个考得比较高,一位学得比较轻松,他俩有个共同点,就是经常从网上下载司考的讲座之类的,存到MP3里面听。
其中一位更是用BT把万国的讲课都下下来了,不用花钱就听到了名师讲课,他还下到了形形色色的视频、音频、文字等,其中有很多的珍贵的资料,这些我都没有。
我比较落后一些,只是从几个司考网站上下了些文字资料打印出来看。
就这我也受益匪浅呢,比如说法制史,知识点太多太杂,例如各朝的司法机构,简直乱七八糟,没头绪,而网上有不少热心的网友整理了法制史的笔记传上来,真的非常好,我下了好几份打印出来复习呢;我还在网上下到了司考论述题的文件,讲的非常详细,简直就是一本书,比万国的论述题旨要还要好一点;又比如在准备论述题时,我在网上找到了法言法语的集子,真的很好;对了,在复习刑法分则时,罪名真是难记,我在网上找到了别人传上去的刑法
罪名的讲解大纲,就是罪名后面配上核心的构成要件以及重要的知识点,适合最后的复习。
所以说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又省钱又省事,而且又听又看,记的更牢!我常上的两个司考网站是:法村;法专在线。
经常见网友提到的网站还有个“司法考试吧”。
万国学校也有网站,不过资源较少。
好了现在就想起这么多了,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司考的秘诀其实就是三个字:重视它!只要真的重视起来,学法的考过司考真的是没有问题的。
以上是我的一点感受,感谢司法考试吧那些无私上传好东东的网友,更祝愿所有即将要为司考而努力复习的同学们顺利通过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