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精品同步练习—第11章全等三角形单元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单元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ABC 中,∠B =∠C ,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在△ABC 中与这100°角对应相等的角是( )
A.∠A
B.∠B
C.∠C
D.∠B 或∠C
2.如图,在CD 上求一点P ,使它到OA ,OB 的距离相等,则P 点是( )
A.线段CD 的中点
B.OA 与OB 的中垂线的交点
C.OA 与CD 的中垂线的交点
D.CD 与∠AOB 的平分线的交点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所示,△ABD ≌△CDB ,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BD 和△CDB 的面积相等
B.△ABD 和△CDB 的周长相等
C.∠A +∠ABD =∠C +∠CBD
D.AD ∥BC ,且AD =BC
4.如图,已知AB =DC ,AD =BC ,E ,F 在DB 上两点且BF =DE ,若∠AEB =120°,∠ADB =30°,则∠BCF = ( )
5A.6A.
789.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过B 作BE ⊥AD 于E ,过E 作EF ∥AC 交AB A D A C B O D C
B A
于F ,则( )
A. AF =2BF
B.AF =BF
C.AF >BF
D.AF <BF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C BD ,为折痕,则CBD ∠的度数为( )
A .60°
B .75°
C .90°
D .95°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能够____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12.已知,如图,AD =AC ,BD =BC ,O 为AB 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
13.如图,△ABC ≌△ADE ,则,AB = ,∠E = ∠ .若∠BAE =120°,
∠BAD =40°,则∠BAC = .
14.△ABC ≌△DEF ,且△ABC 的周长为12,若AB =3,EF =4,则AC = .
15.△ABC 中,∠C =90°,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且CD =4cm ,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5分)
16.(7分)如图,已知△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请补充完整过程说明△ABD ≌△ACD 的理由.
证明: ∵AD 平分∠BAC
∴∠________=∠_________(角平分线的定义)
在△ABD 和△ACD 中 ∵⎪⎪⎩⎪⎪⎨⎧ ∴△ABD ≌△ACD ( )
O C
B A C
B
A E
D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F
E D
C B A A E
C B A ′ E ′ D
A B D
17.(8分)已知:如图,在直线MN上求作一点P,使点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要求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
18.(8分)已知:BE⊥CD,BE=DE,BC=DA,
求证:△BEC≌△DAE
19.(8分)已知:如图,A、C、F、D在同一直线上,AF=D C,AB=DE,BC=EF,求证:△ABC≌△DEF.
20.(8分)已知AB∥DE,BC∥EF,D,C在AF上,且AD=CF,求证:△ABC≌△DEF.21.(8分)已知:如图,AB=AC,BD⊥AC,CE⊥AB,垂足分别为D、E,BD、CE相交于点F,求证:BE=CD.
22.(8分)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
B
C
D
E
F
A
A
C
B
D
E
F
B
F A
O
N
M
B
A
cm,AB=20cm,AC=8cm,求DE的长.
△ABC面积是282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单元考试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A 2.D 3.C 4.D 5.D 6.D 7.B 8.D 9.B 10.C
二、填空题
11.完全重合12.3 13.AD C 80°14.5 15.4cm
三、解答题
16.BAD CAD AB=AC ∠BAD=∠CAD AD=AD SAS
17.作∠BOA的平分线交MN于P点,就是所求做的点。

18.HL
19.SSS
20.ASA
21.证△ADB≌△ACE,然后用线段的和差
22.△ABC的面积等于△ABD与△AC D的面积和,DE=DF,求得DE的长为2㎝
试题使用说明
各位使用者:
本试题均是经过精心收集整理,目标是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或家长在教学或孩子教育上提供方便!
附:如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习惯是所有伟人的奴仆,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伟人之所以伟大,
得益于习惯的鼎力相助,失败者之所以失败,习惯的罪责同样不可推卸.”由此可知,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提高数学成绩的制胜法宝.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哪些呢?初中数学应该从课堂学习、课外作业和测试检查等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课堂学习的习惯
课堂学习是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习惯主要表现为:会笔记、会比较、会质疑、会分析、会合作.
1.会笔记上课做笔记并不是简单地将老师的板书进行抄写,而是将学到的知识点、一些类型题的解题一般规律和技巧、常见的错误等进行整理.做笔记实际是对数学内容的浓缩提炼.要经常翻阅笔记,加强理解,巩固记忆.另外,做笔记还能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更高.
2.会比较在学习基础知识(如概念、定义、法则、定理等)时,要运用对比、类比、举反例等思维方式,理解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将类似的、易混淆的基础知识加以区分.如找出“同类项”和“同类二次根式”,“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平方根”和“立方根”,“半径”和“直径”,等概念的异同点,达到合理运用的目的.
3.会质疑“学者要会疑”,要善于发现和寻找自己的思维误区,向老师或同学提问.积极提问是课堂学习中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要敢于向老师同学的观点、做法质疑,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学习中哪怕有一点点的问题,也要大胆提问,不能留下知识上的“死角”,否则问题就会积少成多,为后续学习设置障碍.
4.会分析一是要认真审题:先弄清楚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解答的问题,把一些已知条件填在图形上,并将一些关键词做好标记,达到显露已知条件,同时又挖掘隐含条件的目的.如做几何体时,将已知的相等的角、线段、面积及已知的角、线段、位置关系等在图形中做好标记,避免忘记.再如做应用题时,象“不超过”“不足”等字眼,就暗示着存在不等量关系.只有弄清楚已知条件和所要解答的问题才能有目的、有方向地解题;二是要认真思索:依据题目中题设和结论,寻找它们的内在联系,由题设探求结论,即“由因求果”,或从结论入手,根据问题的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由果索因”,或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需找解题方法.要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一法多题”等,拓展思路,训练自己的求异思维.
5.会合作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你给我一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我们每人只有一个苹果;你给我一个思想,我给你一个思想,我们每人就有两个思想了”,这足以说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我们主要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要适时地和同桌交流意见.在小组学习期间,要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倾听他人的发言,并作出合理的评判,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鉴别能力.
二、课外作业的习惯
课外作业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复习、作业等.
1.复习及时复习当天学过的数学知识,弄清新学的内容、重点内容及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首先凭大脑的追忆,想不起来再阅读课本及笔记.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效果才能最好,相隔时间长了去复习,其效果不明显,“学而时习之”就是这个道理.同时,要坚持每天、每周、每单元、每学期进行复习,使复习层层递进、环环紧扣,这样才能在正确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知识.
2.作业会学习的同学都是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先复习,后做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决不能依赖别人.书写一定要整洁,逻辑一定要条理.对作业要自我检查,及时改正存在的错误,
三、测试、检查的习惯
1.认真总结
测试、检查前,可以借助于笔记,把某一阶段的知识加以系统化、深化,弥补知识的缺陷,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
2.认真反思
测试、检查后,通过回顾反思,查清知识缺陷和薄弱环节,寻找失误的原因,改进学习方法,明确努力方向,使以后的测试、检查取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我们学习成绩的决定因素,但必须持之以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