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临床住院患者泌尿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泌尿道感染检出的1166株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16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881株,占75.56%,阳性球菌214株,占18.35%,真菌71株,占6.09,%,其中革兰阴性菌对碳氢酶系类、氨基糖苷类和含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对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率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真菌整体耐药率较低。

结论泌尿道感染患者细菌耐药率较高,需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合理选药,同时经验用药也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医院耐药率的差异。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病原菌;耐药率
泌尿道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之一,细菌感染较常见,且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

随着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口服药物的增加,同时介入诊治和免疫制剂等抗菌手段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越来越严重。

笔者通过对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泌尿道感染检出的1166株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掌握本院的细菌构成及耐药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临床送检清洁中段尿标本(同一患者重复株不计算在内)。

其中男性373例,女性793例。

1.2方法平皿购自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常规培养分离。

细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均采用梅里埃公司的VITEK3D-120微生物分析仪及其配套
的鉴定和药敏卡进行分析,补充实验采用K-B法。

以上结果均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10标准判断。

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肺炎链球菌ATCC49619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病原菌分布共检出病原菌116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881株,占75.56%,阳性球菌214株,占18.35%,真菌71株,占6.09,%,见表1。

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为55.0%,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45.80%。

2.2耐药情况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碳氢酶系类、氨基糖苷类和含酶抑制剂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对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率较高,见表2;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阳性球菌的耐药情况见表3。

3 讨论
本组研究资料显示,本院近3年住院患者泌尿道感染检出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占75.56%,其中大肠埃希菌占到51.37%,与国内相关报道较一致[1,2],阳性球菌检出率最高的是肠球菌属,占7.46%,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占6.09%,且主要为女性患者。

另外,插导尿管患者也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

药敏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产ESBLs检出率为55.0%,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45.80%。

表2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坐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最低,均小于1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坐巴坦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最低,
均小于15.00%,与国内相关报道有所不同[3,4],奇异变形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较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建议临床慎用,未发现耐碳氢酶系类的肠杆菌,与国内报道有不同[5,6]。

表3药敏结果显示,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别较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国内有相关报道[7,8];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较低,屎肠球菌仅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敏感,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病原菌的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类完全敏感,可以作为临床用药的首选。

综上所述,本院近3年尿液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率与其他医院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医师应及时掌握本院泌尿道感染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性,提高用药的准确性,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耐药菌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王忠臣,穆金智.泌尿外科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临床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207-1208.
[2]张艳,吕庆排,胡顺勇.881例尿培养细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7):2405-2408.
[3]林涛,唐朝贵,李前辉,等.尿液培养1188株病原菌及其耐药率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8(21):3827-3829.
[4]刘荣,李刚.泌尿道感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13(3):304-305.
[5]张晓胜,杨宝财,董胜峰,等.2010~2012年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4,35(9):1091-1093.
[6]郑勇,谢奇朋.2012~2014年温州某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海峡药
学,2015,27(3):196-197.
[7]王萍,刘勇,陆文.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14,29(3):232-234.
[8]何先伟.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0):7-8. 编辑/蔡睿琳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