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6.1《频数与频率》学案(青岛版九年级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6.1《频数与频率》学案(青岛版九年级下)
学习目标:1、认识频数与频率这两个概念,注意区分这里的频率和物理学上的频率。

2、能求出一组数据的频数与频率。

3、会绘制数据的频数、频率分布表。

学习重点、难点:会绘制数据的频数、频率分布表。

学习过程:旧知回顾:
1、什么是频数?我们在哪里学过频数,那时我们学习的是哪个知识点?(在一组数据中,一个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八年级上册,学习加权平均数时)
2、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什么?
课堂研讨:
1、学生自读课本P60,某市高中入学考试中六道选择题的答案情况,根据刚才回顾的频数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空格。

第1题选A的频数。

第2题选D的频数。

第3题选对的频数。

第4题选错的频数。

第5题选A或选B的频数。

第6题不选A的频数。

(注意引导学生:这几个空不全是简单的原始数字的照搬,而应根据题意求出相应数据,如第4题选错的频数应是选B、C、D的三个答案的答卷数的和,而第6题不选A,也应是选B、C、D的三个答案的答卷数的和。


2、引入频率这个概念,让学生知道频率是某组数据的频数与所有数据总数的比值。

这个频率和物理上的频率完全不同,不要混淆了。

并让学生计算上面已经填写的频数所占的频率,填在下面。

第1题选A的频率。

第2题选D的频率。

第3题选对的频率。

第4题选错的频率。

第5题选A或选B的频率。

第6题不选A的频率。

如果6个题全部选对的学生共有1826人,那么全部选对的频率为。

这里可以和扇形统计图联系起来,因为扇形统计图就是侧重表示部分所占总体的比率,百分比=
%100 总体
部分
,根据刚才我们求出的频率,我们可以随之求出每部分所占的圆心角的度数并画出扇形统计图。

3、实验与探究:课本P61的实验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来操作,并让学生随时记下摸球结果,此时就可以引入划记的方法,即:每摸出一个号码0就在表内的0下划一道,用划“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填写下表 号码 0 1 2 3 4 5 6 7 8 9 频数 频率
完成实验后思考:所有频数之和与摸球的总次数有什么关系?所有频率之和为多少?如果知道了其他号码的频率,只空一个,你应怎么求?
还可以用其他的分组方法,来验证一下频数与总次数的关系?所有频率之和。

如可以有以下几种分组方法:
数字 奇数 偶数 频数 频率
数字 0、1 2、3 4、5 6、7 8、9
频数
频率
数字 质数 合数 非质非合 频数 频率
分 组 频数 频率 0.5~50.5 0.1 50.5~100.5
20
0.2 100.5~150.5 150.5~200.5 30 0.3 200.5~250.5 10 0.1 250.5~300.5 5
0.05
合计 100
课堂练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某青少年研究机构随机调查了某校100名学生寒假花零花钱的数量(钱数取整数元),以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根据调查数据制成了右下所示的频数分布表(部分空格未填).
(1)补全某校100名学生寒假花零花钱数量的频数分布表;
(2)研究机构认为应对消费在150元以上的学生提出勤俭节约的建议.•试估计应对该校2500学生中约多少名学生提出该项建议?
课本P62练习1(能否有其他的分组方法)
课后巩固作业:课本P62,A组1,B组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