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6月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寻找古诗文中的“信”,请你完成梳理任务。

信是无声的诉说,流淌着真挚的情感。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托人传递的口信里包含了远赴边塞的诗人对亲人的挂念;“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给好友的书信里传递了希望与之共赏美景的情意。

战乱年代的家信尤为珍贵。

“ ,”(杜甫《春望》),收到家人平安讯息的心情是多么迫切;而战争是残酷的,“ ,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家信传来的消息却是那么令人心碎。

心心相印的恋人盼着信使带去彼此的问候“ ,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王湾《次北固山下》),漂泊在外的游子期待北归的大雁给亲人带去自己的消息。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九天揽月,逐梦苍穹。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到“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飞天妙思,从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到载人飞行的“神舟十五号”,在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里,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

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他们在实验室里废①qǐn 忘食,在高架高塔旁(),在荒漠①gē壁里默默无闻,献出了热血汗水,献出了青春年华,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从风华正茂到(),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和拼搏在科研一线,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航天梦想波①lán壮阔。

()未来,中国航天事业必将加快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加大自主创新的工作力度,不断()航天事业的壮丽篇章。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①①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殚精竭虑鬓发染霜展望谱写
B.殚精竭虑老态龙钟展望编写
C.处心积虑老态龙钟瞭望编写
D.处心积虑鬓发染霜瞭望谱写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使命。

B.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进步。

C.在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里,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进步。

D.在中国航天的追梦旅程里,一代代航天人勇敢地肩负起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使命。

三、名著阅读
3.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卡耐基请结合以下名著内容,选择一位名著人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备选人物:简爱——《简爱》;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迅——《朝花夕拾》;孙悟空——《西游记》
四、诗歌鉴赏
禁中①夜作书与元九②
〔唐〕白居易
心绪万端书两纸,
欲封重读意迟迟。

五声宫漏③初鸣后,
一点窗灯欲灭时。

【注释】①禁中:宫中。

①元九:即元稹,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

①五声宫漏:表示天快亮了。

4.划线诗句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写信人形象?
5.诗歌第三、四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

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

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

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
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器器①.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

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
..,亦
足发一冷笑而已。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平日皆恂恂②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③,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

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器器:喧哗,吵闹。

这里指沸沸扬扬。

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①不售:不中。

6.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B.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C.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D.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8.句子翻译。

(1)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

(2)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

9.这封信和《答谢中书书》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这篇回忆性散文完成以下题目
麦饭
陈忠实
①按照当今已经注意营养分析的人们的观点,麦饭是属于真正的绿色食物。

②我自小就有幸享用这种绿色食物。

不过不是具备科学的超前消费的意识,恰恰是贫穷导致的以野菜代粮食的饱腹本能。

③早春里。

山坡背阴处的积雪尚未褪尽消去,向阳坡地上的苜蓿已经从地皮努出嫩芽来。

我掐苜蓿,常和同龄的男女孩子结伙,从山坡上的这一块苜蓿地奔到另一块苜宿地。

这是幼年记忆里最愉快的劳动。

④苜蓿芽儿用水淘了,拌上面粉,揉、搅、搓、抖均匀,摊在木屉上,放在锅里蒸熟出锅后,用蒸油拌了,便用碗盛着,整碗整碗地吃,拌着一碗玉米糁子熬煮的稀饭,可以省下一个两个馍来。

母亲似乎从我有记忆能力时就擅长麦饭技艺。

她做得从容不迫,干、湿、软、硬总是恰到好处。

我最关心的是,拌到苜蓿里的面粉是麦子面儿还是玉米面儿。

麦子面儿俗称白面儿,拌就的麦饭软绵可口,玉米面拌成的麦饭就相去甚远了。

母亲往往会说,白面断顿了,得用玉米面儿拌:你甭不高兴,我会多浇点熟油。

我从解知人言便开始习惯粗食淡饭,从来不敢也不会有奢望寄予:从来不会要吃什么或想吃什么,而是习惯于母亲做什么就吃什么,没有道理也没有解释,贫穷造就的吃食的贫乏和单调是不容选择或挑剔的,也不宽容娇气和任性。

⑤麦子面拌就的头茬苜蓿蒸成的麦饭,再拌进熟油,那种绵长的香味的记忆是无法泯灭的。

⑥按照家乡的风俗禁忌,清明是掐摘苜蓿的终结之日。

清明之前,任何人家种植的苜蓿,尽可以由人去掐去摘,主人均是一种宽容和大度。

清明一过,便不能再去任何人家的苜蓿地采掐了,苜蓿要作为饲草生长了。

⑦苜蓿之后,我们便盼着槐花。

山坡和场边的槐花放白的时候,我便用早已备齐的木钩挑着竹笼去采捋槐花了。

⑧槐花开放的时候,村巷屋院都是香气充溢着。

⑨槐花蒸成的麦饭,另有一番香味,似乎比苜蓿麦饭更可口。

这个季节往往很短暂,家家男女端到街巷里来的饭碗里,多是槐花麦饭。

⑩按照今天已经开始青睐绿色食品的先行者们的现代营养意识,我便可以要一把阿Q 式的骄傲,我们祖宗比你阔多了,他们早早都以苜蓿、槐花为食了。

①到了难忘的六十年代,家乡的原坡和河川里一切不含毒汁的野菜和野草,包括某些
树叶,统统都被大人小孩挖、掐、拔、摘、捋回家去,拌以少许面粉或麸皮,蒸了,食了,已经无油可拌。

这样的麦饭已成为主食,成为填充肚腹的坐庄食物。

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别无选择,漂亮的脸蛋儿和丑陋的黑脸也无法挑剔,都只能赖此物充饥,延续生命。

老人脸黄了肿了,年轻人也黄了肿了,小孩子黄了肿了,漂亮的脸蛋儿黄了肿了时尤为令人叹惋。

看来,这种纯粹以绿色野菜野草为食物的实践,却显示出残酷的结果……提醒今天那些以绿色食物为时尚为时髦的先生太太们切勿矫枉过正,以免损害贵体。

①近日和朋友到西安大雁塔下的一家陕北风味饭馆就餐,一道“洋芋叉叉”的菜令人费解。

吃了一口便尝出味来,便大胆探问,可是洋芋麦饭?延安籍的女老板笑答,对。

关中叫麦饭,陕北叫洋芋叉叉。

把洋芋擦成丝,拌以上等白面,蒸熟,拌油,仍然沿袭民间如我母亲一样的农家主妇的操作规程。

陕北盛产洋芋,用洋芋做成麦饭,原也是以菜代粮,变换一种花样,和关中的麦饭无本质差别。

不过,现在由服务生用瓷盘端到餐桌上来的洋芋叉叉或者说洋芋麦饭,却是一道菜,一种商品,一种卖价不小的绿色食品,城里人乐于掏腰包并赞赏不绝的超前保健食品了。

①家乡的原野上,苜蓿种植已经大大减少。

已经稀罕的苜蓿地,不容许任何人涉足动手掐采。

传统的乡俗已经断止。

主人一茬接着一茬掐采下苜蓿芽来,用袋装了,用车载了,送到城里的蔬菜市场,卖一把好钱。

乡俗断止了,日子好过了,这是现代生活法则。

①母亲的苜蓿麦饭槐花麦饭已经成为遥远而又温馨的记忆。

(选自《陈忠实散文》)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陈忠实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麦饭的特点:口感粗糙却富有浓郁的麦香,寓意着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真实。

B.麦饭在文中的出现,透露出作者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感慨,以及对现代社会变迁中传统文化流失的忧虑。

C.“阿Q式的骄傲”是自欺欺人式的骄傲,文中画线句表明作者以儿时就能吃上新鲜又有营养的绿色食品为傲。

D.本文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点滴细节,展现了其淳朴、真实、自然的特质,体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11.根据回忆性散文的“时间差”,梳理文章脉络,补全思维导图。

12.回忆性散文注重细节描写。

品味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体察作者的情感。

(1)向阳坡地上的苜蓿已经从地皮上努.出嫩芽来。

(赏析加点词)
(2)老人脸黄了肿了,年轻人也黄了肿了,小孩子黄了肿了,漂亮的脸蛋儿黄了肿了时尤为令人叹惋。

(赏析句子)
13.在回忆性散文中,为什么作者回忆过去的生活都觉得那么美好?请以本文为例,探究原因。

七、选择题
14.班级开展“逐梦航天”主题班会策划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中国古人对于飞翔的崇拜,应该是源于对于鸟的崇拜了。

《山海经》中的有翼类动物形象在中国神话体系当中是独树一帜的,相当于对华夏民族的一部分能飞翔的有翼类动物进行了一个总结,这是古人的伟大创造。


带有鸟、
(来源:《<山海经>中人面兽身怪诞现象的视觉设计应用研究》孟超)材料二
材料三
追梦25年!邓清明,这次是你
今天,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确定,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将于明天出征,在太空“出差”6个月。

其中,“邓清明”这个名字令无数网友由衷赞叹:“这次是你!致敬坚守!”“追梦者终于圆梦!”
邓清明是唯一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现役的首批航天员,为了飞天这一刻,他经过25年的等待、坚守与奋斗。

如今,终于圆梦!
他曾多次与梦想擦肩而过
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邓清明成为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

那一天,他庄严宣誓“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这句誓言也成为邓清明一直在坚守的信念。

2010年,邓清明被选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但遗憾的是,最终邓清明落选了。

“神九”发射升空后,邓清明在地面按照手册,跟天上的航天员一起把程序走了一遍。


说:“作为备份的任务不是从基地回来任务就结束了,我的战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

”后来的神舟十号任务,邓清明因为微乎其微的分差再次与梦想擦肩而过。

那一年,邓清明已47岁。

他从未想过放弃
2013年,邓清明体检的时候查出一个非常细小的结石,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小结石通常不用管,但航天员不行,为了能继续追寻飞天梦,邓清明选择接受手术。

令人没想到的是,第一次手术时结石没能完全取出,一个多月的时间,邓清明一直带着管子,也尿血了一个多月,直到第二次手术结石才被成功取出,他回忆说:“我的梦想重新又点燃了!”
2014年,和他同时进入航天员大队的五名队友正式停航停训,队友陈全对邓清明说:“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老邓,你要努力,不要放弃!”邓清明一直记得这句话,不管飞天之路多么艰难,他从未想过放弃。

他时刻准备着
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再次成为备份航天员。

在备战的三年里,邓清明完成了和主份完全相同的训练。

发射前一天,总指挥部召开会议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十一”任务。

邓清明事后回忆说:“我感觉大部分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我的身上。

”随后,他站起身给了身边的景海鸥一个很长的拥抱:“海鹏,祝贺你。

”这时,他的眼眶里是含着泪的。

此后,邓清明依旧坚持训练,“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一次次与飞天失之交臂,一次次重新出发,为祖国永远时刻准备着,正是无数个邓清明用自己的心血,铺就了祖国航天事业的飞天之路!
(摘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材料四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中国最早的飞行器出现在春秋时期。

B.神舟十三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迈出新步伐。

C.《山海经》中的有翼类动物形象相当于对华夏民族的一部分能飞翔的有翼类动物进行了一个总结。

D.明朝火箭专家万户是“世界航天第一人”。

八、作文
15.表妹小越是一名初二学生,喜爱画画,每晚都会抽出时间来画画。

面对小中考的压力,妈妈要求她小中考前一个月,把画画专属时间取消,好好刷题。

小越既不愿意失去画画的快乐时光,又想在小中考中获得好成绩,她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你得知这件事后,决定写一封信给小越,帮助她走出困境。

你深知:
取舍是择用和弃置,采取和放弃。

当我们选择成长时,要放弃逃避;当我们选择成熟时,要放弃自私;当我们选择拼搏时,要放弃安逸……我们的一生总在不断地拥有与不断地失去之间进行着取舍,在一次次的取舍之间,我们收获了丰厚的成果。

取是一种领悟,而舍更是一种智慧,学会取舍,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

请以《取舍之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书信给小越。

要求:①可以联系自己的经历,也可以讲道理;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①不得抄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