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血
液流变学的影响
刘建;邓云权
【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0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疗程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3%(50/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38/53)(P<0.01);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侯积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中药制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使用.
【期刊名称】《陕西中医》
【年(卷),期】2017(038)010
【总页数】2页(P1378-1379)
【关键词】脑卒中/中西医结合疗法;血府逐瘀汤/治疗应用
【作者】刘建;邓云权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咸阳712000;陕西省韩城市妇幼保健院韩城715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早期抗氧化干预措施,将利于减轻脑组织损伤[1]。

临床治疗
多以西药为主,但有时效果甚微。

中医药可通过益气活血和化瘀通络来改善血流变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动脉粥样硬化[2]。

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血瘀,是由于血液黏稠,流动性降低,导致血行不畅,血栓形成[3]。

该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该人群特点为气血渐衰,气虚血瘀。

本研究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急性缺血
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

观察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45~73岁,平均(61±5.3)岁,病程2~10个月,平均(6.5±0.7)个月;对照组:男30例,女
23例,年龄41~75岁,平均(63±6.1)岁,病程3~11个月,平均(6.1±0.5)个月。

两组患者入院前均未接受任何治疗。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营养神经,保护脑
组织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并以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加至0.9%氯化钠溶液100 ml内给予静脉滴注,30 min滴完,2次/ 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府逐
瘀汤中药制剂治疗。

血府逐瘀汤方剂[4]:当归、生地黄、红花各9 g,柴胡、甘
草各3 g,赤芍、枳壳各6 g,川芎、桔梗各4.5 g,牛膝10 g,桃仁12 g。

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

伴有明显气虚者,加太子参10 g,党参15 g;肢体麻木者加木瓜、防己各10 g,伸筋草15g;小便失禁者加桑螵蛸、益智仁各10 g。

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

3 血浆中hs-CRP、IL-6和TNF-α水平的测定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10~20 ml,离心分离出血清。

血浆hs-CRP的水平采用激光散射比浊法检测,IL-6和TNF-α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4 血液流变学测定晨起空腹采血3 ml,抗凝,采用血液黏度计(普利生公司LBY-
N6型锥板式)测定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浓度采用Clauss法,红细胞压积采用温氏法测定。

5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分[5],包括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6];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
后血清炎症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

6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
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治愈11例,显著进步23例,进步16例;对照组治愈6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18例。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4.3%(50/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3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血清中hs-CRP、IL-6和TNF-
α水平的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Barthel指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hs-CRP、IL-6和TNF-α的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hs-CRP、IL-6和TNF-α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浆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中医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由血瘀而致,全血黏稠度增高,血
液阻滞不畅,流动性下降,从而导致血栓形成。

中老年人由于气血渐衰,气虚血瘀成为此病的高危人群。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病机为阴阳失衡、气机逆乱、痰浊壅塞和瘀血内阻,血府逐瘀汤为中医治疗此病的代表方剂之一,具有活血、祛瘀、益气、通络之功效,全方攻补兼施,活血化瘀,通脉理气。

其中桃仁、红花可活血祛瘀;川芎和赤芍有辅助祛瘀活血的作用;生地黄、当归养血、活血;桔梗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联合桔梗、枳壳可理气行滞、气行血畅。

当归、桃仁均有抗凝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善脑血管活性;红花扩张血管,减少血流阻力,改善血流量,防止血栓形成;川芎能消除自由基,扩张血管,保护内皮细胞,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赤芍可有效减少脑组织梗死面积。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且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NIHSS
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hs-CRP、IL-6和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和通脉理气之功效,结
合依达拉奉的西药功效,使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利于缩短疗程和降低复发率;血浆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血清中hs-CRP、IL-6和TNF-α的水平均也有显著地降低,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
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内环境,有利于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功能。

【相关文献】
[1] 钟素华,赵伟平,蒙亮松,等.血府逐瘀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80例[J].陕西中医,2014,35(6):674-675.
[2] 尚同军.中医辨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0例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 2014, 34 (5):841-842.
[3] 王贤成,程华焱.补气活血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4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
志,2011,46(11):805.
[4] 苏丹,姚丽.血府逐瘀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3,41(3):172-175.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
志,1996,29(6):379.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