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习题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高考语文古诗鉴赏习题讲解
寻陆鸿渐①不遇
唐皎然②
移家虽带郭③,野径八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④陆鸿渐:名羽,皎然的好友,著有《茶经》,被奉为“茶圣”、“茶神”。
②皎然:僧
人,本姓谢。
③带郭:靠近外城:7
14.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1分
A.古体诗
B.近体诗
C.歌行
D.诗余
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二两句写出了陆鸿渐刻意搬家,远离城市,表现自己的脱俗。
B.第三句中的“篱边菊”是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
C.第六句中“欲去问西家”的“欲去”还“问”表示惆怅和关切。
D.本诗语言质朴流畅平实,又不失清新淡雅之感,音调自然和谐。
16.结合作品,对作者塑造的“陆鸿渐”这个人物形象加以赏析。
4分
14.1分A
15.3分A错在“刻意”
16.4分作品以描写和叙述的手法,1分塑造了一位寄情山水、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
1分写“野径入桑麻”、“篱边菊”、“无犬吠”等景物,表现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突出其高沽不俗;1分写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其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态度和潇洒疏放的性格。
1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
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三
阮籍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①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注】①西山:殷末周初伯夷、叔齐的隐居之地。
14.诗歌的前两句与一个成语有关,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
1分
15.关于这首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由桃、李的盛极而衰道出人生的无奈。
B.七、八句是作者在无奈之中做出的人生选择。
C.九、十句的决然态度显示出作者的无限豪迈。
D.最后两句,作者否定了自己此前的归隐选择。
16.请联系全诗,说说五、六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4分
14.1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5.3分C
16.4分五、六两句意思是有繁华必有憔悴,今日的高堂大厦终会倒塌,成为荆杞滋长的荒芜之地,揭示了有盛必有衰的道理。
这是全诗的关键:既是前四句的必然结论,也是后文作者人生选择的原因,同时也为作者否定自己的人生选择埋下伏笔。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