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相应产 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大。
交通运输对乳畜业、园艺 业(产 品容易腐烂变质)影响最大
1
2
4
3
1.城市中心区 2.蔬菜.奶牛.花卉区 3.棉花蔬菜和奶牛区
4.市商品场粮.棉因产素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 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 地形 因素
水源
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河和达令河、东水西调)
社会 人口密度 经济 因素 交通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程度高
政策
政府扶持鼓励
练 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混合农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 产品和畜牧业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 (例2。)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穿过,满足花卉生 长用水需求。
((12))江塑1((12.农))南料农农业业业丘大区生与位陵棚_产_的_所茶栽_含_选_义园种_定__的的蔬各__因_喷菜__素__灌。_的___相_。__互。(联改系。善水源) (2.区调位节选择阳的光实质、:温对农度业、土地湿__度___)_____的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云(1)贵自然高因原素:修包筑括_梯___田__、。地(形改、_造___地__、形水)源等, (4)南比(政2)方较策社、_会低_(_科经_山_技济改_。等因丘良,素陵发:酸展包区性变括红化_土___壤__壤____施_、)_。劳用动熟力、石__灰___。_____、 (5)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
孟买和北京的水稻种植有什么不一样? 雨热同期——气候
《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 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热量
气候
水分
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 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 位类型,这是为什么?
不同的 地形 ,适宜发展 不同类型的农业
荒漠草原
地形
荒漠草原
材料: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 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 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 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业
相互联系
区
气候 光、热、水
位 因 素 及
自然
主 因素 要 区
地形 土壤 水源
海拔、坡度
变位
市场 决定类型和规模
化因
交通 对园艺业乳畜业影响大
素 社会
经济
科技
因素 政策
农业土
劳动力
地的合
理利用 农业地域的形成
具有相对稳定 性和可改造性
具有发展变化 性,尤其市场 与交通的变化
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形成
土壤 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 物。
材料:东南丘陵盛产茶叶,而山东丘陵盛产花生, 原因是什么?
例: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 爱好着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 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 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 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
(1)A适宜政发策展、_科_小_技_麦等_生,产发展,变理化由__是____面___。积__大_、__地__形_平__坦_____。 (2)B适宜发展__乳__牛_生产,理由是_靠__近__市_场__,__交_通__好_____。 (3)C适宜发展__花__卉_生产,理由是_靠__近_市__场__、__水_源__足_____。 (4)D适宜发展__水__果_生产,理由是_丘__陵_地__形__不__适_宜__耕__作_ 。
部分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农业生产
热量 水源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 橡胶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地形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市场
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技术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2.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 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 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 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 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 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 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
动力资源充足
知识运用
读图回答问题: 5.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 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 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 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热量条件 B 土壤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光照条件
知识运用
1、农业生产的 地理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自然、社会)
各因素的
相互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
气候
然
地形
区
位 土壤
因
素 水源
市场
社
会
交通运输 经
济
技术
区
位
政策
因
素
劳动力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 合理利用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多种因素 的综合作用,但其中某个因素往往是关 键或决定性的因素,即主导区位因素。 判断某地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就是找出 该地发展农业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或 最大的限制性区位条件。
作物 橡胶 双季稻 小麦
油菜
区位范围的扩展 由热带向北扩展到北纬22° 由华南地区推广到江淮平原
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 由长江流域“北移南迁”到黄淮河平原、
辽宁、黑龙江、华南地区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喷灌
蔬菜大棚
梯田
思考
在下列农业生产自活主动预后习的学括案号内,填出怎 样利用和一改、农造业自区位然因因素及素其。变化
轮作制等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
较高,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畜产品产地
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程中,有 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降水、温度、水源等自然条件为发展小麦种植 业和牧羊业提供了必要条件。澳大利亚早期移民 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形成了早期以牧羊业为主 的农业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牧羊业逐渐 演化为小麦——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因此澳大 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适 应社会经济条件变化,逐渐发展形成的结果。自 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 用。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形成和分布
澳大利亚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
阅读《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形成和分布 图》,完成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 产结构、经营 方式、科技应 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 哪些特点?
生产结构: 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 经营方式: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大 科技应用: 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
产量
粮食 产量
蔬菜
城镇
1
产量
蔬菜
A
年代
粮食 产量 蔬菜
粮食
B
年代
蔬菜 粮食
年代
C
D
年代
随着①范围的扩大,四幅图能正确
反映该地区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B
读图分析题: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有四块地,准备
分的别区发位展因乳素牛 考、 虑花 ,卉应、该小如自麦何主和安预水排并果习说生学明产案理,由从。影响农业类型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充分利用: 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扩大作物的种植区域
2、及时改造: (1)改造气候因素(建玻璃温室)--- 冬季生产 (2)丘陵地形(修建梯田)--- 发展种植业 (3)红黄壤使用生石灰 (4)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灌溉)--- 发展种植业
我国一些农作物区位范围扩展情况(见下表)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______。 (2)农业与________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__________的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包括______、地形、______、水源等, 比较______。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_____、劳动力、__________、
6.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图 当地1月平均气温3℃。回答(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
B
)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知识运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只能发展种植业,山区只能发展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知识运用
读图回答:
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
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
区位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4.“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
区,其主要原因是 (双选)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天山牧场
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小麦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种植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 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
地理环境有这巨大的差异(整体性)。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有没有关键 性的因素(主导因素)?
农业区位(location)的概念
材料: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棉花收购价格的影 响 ,各个地区每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政策是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 展的重要手段。
分析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1)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 (气候) (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地形) (3)珠海市的大亨和顺恩牛奶 (市场) (4)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黑龙江适宜种植大豆(土壤) (5)冬季,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交通) (6)我国从2006年开始全面取消交农业税(政策) (7)“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则为枳”(气候) (8)珠海农科所的无土栽培(技术) (9)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水源)
交通运输 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 条件。
荷兰郁金香
算一算:下列各作物在什么范围内会有 利润?
项目
作 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kg) 5 3 2 1
生产成本(元/kg) 2.5 2 0.8 0.4
运费率(元/kg/km)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kg) 20 15 4 10
畜牧业 B.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
22°,这是改造自然的结果 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
和规模 D.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决定CA性因素
8.三江平原沼泽地与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发展种植业 需改造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A.土壤 B.气候 C.地形 D.热量
地理位置
农 区位的概念
市场需求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对自给农业的区 位选择几乎没有影响。
利 润 蔬菜园艺业
乳畜业
粮食种植业
城市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距离
举例:天津市汉沽区近年来出现 了大面积的葡萄园,而在几年前却很 少,这是为什么?
市场 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 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问题:种植葡萄要想获得更好的 效益,除了培育良种、扩大种植面积 之外,还要依靠什么?
总结
1.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基本 方法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的综 合作用,但都具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 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 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 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 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 位因素。
(改造水分条件)
知识运用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 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 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 了收获。(2007全国文综)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农作物 自然条件
水稻
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的地区
小麦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玉米
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交通运输对乳畜业、园艺 业(产 品容易腐烂变质)影响最大
1
2
4
3
1.城市中心区 2.蔬菜.奶牛.花卉区 3.棉花蔬菜和奶牛区
4.市商品场粮.棉因产素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 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 地形 因素
水源
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河和达令河、东水西调)
社会 人口密度 经济 因素 交通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程度高
政策
政府扶持鼓励
练 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混合农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种植业 产品和畜牧业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 (例2。)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有利条件。 临近公路便于运输,有河流穿过,满足花卉生 长用水需求。
((12))江塑1((12.农))南料农农业业业丘大区生与位陵棚_产_的_所茶栽_含_选_义园种_定__的的蔬各__因_喷菜__素__灌。_的___相_。__互。(联改系。善水源) (2.区调位节选择阳的光实质、:温对农度业、土地湿__度___)_____的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3)云(1)贵自然高因原素:修包筑括_梯___田__、。地(形改、_造___地__、形水)源等, (4)南比(政2)方较策社、_会低_(_科经_山_技济改_。等因丘良,素陵发:酸展包区性变括红化_土___壤__壤____施_、)_。劳用动熟力、石__灰___。_____、 (5)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
孟买和北京的水稻种植有什么不一样? 雨热同期——气候
《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 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热量
气候
水分
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气候都比 较寒冷,但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区 位类型,这是为什么?
不同的 地形 ,适宜发展 不同类型的农业
荒漠草原
地形
荒漠草原
材料: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 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 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 请问其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业
相互联系
区
气候 光、热、水
位 因 素 及
自然
主 因素 要 区
地形 土壤 水源
海拔、坡度
变位
市场 决定类型和规模
化因
交通 对园艺业乳畜业影响大
素 社会
经济
科技
因素 政策
农业土
劳动力
地的合
理利用 农业地域的形成
具有相对稳定 性和可改造性
具有发展变化 性,尤其市场 与交通的变化
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形成
土壤 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作 物。
材料:东南丘陵盛产茶叶,而山东丘陵盛产花生, 原因是什么?
例: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日本的茶道 爱好着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但效果不好。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类型 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 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 景观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
(1)A适宜政发策展、_科_小_技_麦等_生,产发展,变理化由__是____面___。积__大_、__地__形_平__坦_____。 (2)B适宜发展__乳__牛_生产,理由是_靠__近__市_场__,__交_通__好_____。 (3)C适宜发展__花__卉_生产,理由是_靠__近_市__场__、__水_源__足_____。 (4)D适宜发展__水__果_生产,理由是_丘__陵_地__形__不__适_宜__耕__作_ 。
部分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农业生产
热量 水源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 橡胶
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
地形
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
市场
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
土壤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技术
以色列的无土栽培
2.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做到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1)从自然因素分析农业的区位。 首先,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从 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 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例如, 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 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平原地区可发展种植业; 山地、丘陵陡坡可发展林业和牧业;丘陵缓坡可修筑梯 田,从事种植业;沿海滩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其次,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根据农作物的生 长习性选择适宜的自然条件,如下表所示:
A.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C.河流众多,交通便利
D.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
动力资源充足
知识运用
读图回答问题: 5.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 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 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 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热量条件 B 土壤条件 C 降水条件 D 光照条件
知识运用
1、农业生产的 地理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自然、社会)
各因素的
相互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
气候
然
地形
区
位 土壤
因
素 水源
市场
社
会
交通运输 经
济
技术
区
位
政策
因
素
劳动力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 合理利用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某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多种因素 的综合作用,但其中某个因素往往是关 键或决定性的因素,即主导区位因素。 判断某地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就是找出 该地发展农业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或 最大的限制性区位条件。
作物 橡胶 双季稻 小麦
油菜
区位范围的扩展 由热带向北扩展到北纬22° 由华南地区推广到江淮平原
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 由长江流域“北移南迁”到黄淮河平原、
辽宁、黑龙江、华南地区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喷灌
蔬菜大棚
梯田
思考
在下列农业生产自活主动预后习的学括案号内,填出怎 样利用和一改、农造业自区位然因因素及素其。变化
轮作制等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
较高,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畜产品产地
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程中,有 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降水、温度、水源等自然条件为发展小麦种植 业和牧羊业提供了必要条件。澳大利亚早期移民 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形成了早期以牧羊业为主 的农业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牧羊业逐渐 演化为小麦——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因此澳大 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适 应社会经济条件变化,逐渐发展形成的结果。自 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 用。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形成和分布
澳大利亚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
阅读《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形成和分布 图》,完成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 产结构、经营 方式、科技应 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 哪些特点?
生产结构: 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 经营方式: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大 科技应用: 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
产量
粮食 产量
蔬菜
城镇
1
产量
蔬菜
A
年代
粮食 产量 蔬菜
粮食
B
年代
蔬菜 粮食
年代
C
D
年代
随着①范围的扩大,四幅图能正确
反映该地区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B
读图分析题: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有四块地,准备
分的别区发位展因乳素牛 考、 虑花 ,卉应、该小如自麦何主和安预水排并果习说生学明产案理,由从。影响农业类型
三、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充分利用: 改良耕作制度,培育良种---扩大作物的种植区域
2、及时改造: (1)改造气候因素(建玻璃温室)--- 冬季生产 (2)丘陵地形(修建梯田)--- 发展种植业 (3)红黄壤使用生石灰 (4)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灌溉)--- 发展种植业
我国一些农作物区位范围扩展情况(见下表)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_____________。 (2)农业与_________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__________的选择。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自然因素:包括______、地形、______、水源等, 比较______。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_____、劳动力、__________、
6.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图 当地1月平均气温3℃。回答(1)—(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
B
)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知识运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只能发展种植业,山区只能发展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知识运用
读图回答:
3.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
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
区位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4.“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
区,其主要原因是 (双选)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天山牧场
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小麦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种植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 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
地理环境有这巨大的差异(整体性)。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有没有关键 性的因素(主导因素)?
农业区位(location)的概念
材料: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棉花收购价格的影 响 ,各个地区每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发生了很大 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政策是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 展的重要手段。
分析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1)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 (气候) (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地形) (3)珠海市的大亨和顺恩牛奶 (市场) (4)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黑龙江适宜种植大豆(土壤) (5)冬季,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交通) (6)我国从2006年开始全面取消交农业税(政策) (7)“桔生淮南则为桔,生淮北则为枳”(气候) (8)珠海农科所的无土栽培(技术) (9)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水源)
交通运输 是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 条件。
荷兰郁金香
算一算:下列各作物在什么范围内会有 利润?
项目
作 物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kg) 5 3 2 1
生产成本(元/kg) 2.5 2 0.8 0.4
运费率(元/kg/km)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kg) 20 15 4 10
畜牧业 B.我国将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
22°,这是改造自然的结果 C.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
和规模 D.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的决定CA性因素
8.三江平原沼泽地与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发展种植业 需改造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A.土壤 B.气候 C.地形 D.热量
地理位置
农 区位的概念
市场需求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对自给农业的区 位选择几乎没有影响。
利 润 蔬菜园艺业
乳畜业
粮食种植业
城市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
距离
举例:天津市汉沽区近年来出现 了大面积的葡萄园,而在几年前却很 少,这是为什么?
市场 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 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问题:种植葡萄要想获得更好的 效益,除了培育良种、扩大种植面积 之外,还要依靠什么?
总结
1.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基本 方法
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的综 合作用,但都具有其主导因素。判断某地农业生 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照、热量、降水、地 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 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 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 位因素。
(改造水分条件)
知识运用
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 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 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 了收获。(2007全国文综)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农作物 自然条件
水稻
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的地区
小麦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我国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
玉米
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