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中学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高三物理晚测题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2l l F F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中学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高三物
理晚测题四
1、S 1、S 2表示劲度系数区分为k 1、k 2的两根弹簧,k 1>k 2;a 和b 表示质量区分为m a
和
m b 的两个小物块,m a >m b ,将弹簧与物块按图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 总长度最短,悬挂方式是〔 〕
A .弹簧S 1在上,物块a 在上
B .弹簧S 1在上,物块b 在上
C .弹簧S 2在上,物块a 在上
D .弹簧S 2在上,物块b 在上
2、如图三根相反的绳子末端衔接于O 点,A 、B 端固定,C 端受一水平力F ,当F 逐渐增大时,最先 断的绳子是〔 〕
A 、OA 绳 B.O
B 绳
C 、OC 绳 D. 三绳同时断
3、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 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l ;改用大小为F 2的 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2l 。
弹簧的拉伸或紧缩均在弹性限制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B 、 1212l l F F ++
C 、1212l l F F -+
D 、1212l l F F +- A 、 4、如下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质量均为m 的物体A 、B 叠放在一同,轻绳经过定滑轮区分与A 、B 衔接(绳与斜面平行),A 与B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假定要用 沿斜面向下的力F 将物体B 匀速拉出,那么F 的大小为( )
A 、θμθcos sin mg mg +
B 、θμθcos 4sin mg mg +
C 、θμcos 2mg
D 、θμcos 4mg
5、如下图,物体B 叠放在物体A 上,A 、B 的质量均为m ,且上、下外表均与斜面平行,它们以共 同速度沿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C 匀速下滑,那么〔 〕
A 、A ,
B 间没有静摩擦力
B 、A 遭到B 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 、A 遭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 θ
D 、A 与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
6、如下图,直角形支架,垂直固定放置,竖直杆AC 润滑,水平杆OB 粗糙。
另有质量相等的小球PQ 固定在轻杆两端并区分套在AO 、BO 杆上。
当轻杆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时,处于运动形状,假定θ减小些,但PQ 仍运
动,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竖直杆遭到P的压力减小 B.水平杆遭到的压力不变
C.小球P遭到轻杆的支持力增大 D.小球Q遭到的摩擦力增大
7、〝探求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用两把互成角度的弹簧秤把结点P拉到位置O。
〔1〕从图甲可读得弹簧秤B的示数为N。
〔2〕为了更准确失掉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采用作力的〔填〝图示〞或〝表示图〞〕来表示分力与合力。
〔3〕图乙中与F1、F2效果相反的力是 (填〝F〞或〝F′〞)。
〔4〕图乙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力是 (填〝F〞或〝F′〞)。
8、某同窗探求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方向〔填〝水
平〞或〝竖直〞〕
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
中每次添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表:
代表符号L0L x L1L2L3L4L5L6
数值〔cm〕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载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
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长度为______。
③图16是该同窗依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_的差值〔填
〝L 0或L x〞〕。
④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经过图和表可知砝码
盘的质量为_________g〔结果保管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减速度取
9.8m/s2〕。
9、如下图,在倾角为θ的润滑斜面上,劲度系数区分为k1、k2的两
个轻弹簧沿斜面悬挂着,两弹
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重物,最下端挂一质量为m2的重物,现
用力F沿斜面向上缓慢推进m2,
当两弹簧的总长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时,试求:
(1)m1、m2各上移的距离. (2)推力F的大小.
博中高三物理晚测题四〔2016-8-31〕参考
答案
1、A
2、A
3、C
4、D。
解:先以A为研讨对象,当B匀速下行时,A匀速下行,A受力如图1所示.
依据平衡条件得:
又
联立以上三式得:
.
再以B 为研讨对象受力剖析,如图2所示:
依据平衡条件:
;
得: 所以D 选项是正确的
5、C
6、6、BCD
7、〔1〕3.8N 〔2〕图示 〔3〕F ′ 〔4〕F ′
8、〔1〕竖直 〔2〕动摇,L 5 ,1mm 〔3〕Lx 〔4〕4.9 ,10
211222221
21221212222
1112111112112121112222sin sin sin )2(si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1(16k k g m k g m F x k g m F m k g m m k g m x x d x x d m k k g m k g m m x x d m g m x k x k m x k k g m m x k g m x k m ++=+=++=+=++=+-+=-==++==θ
θθθθθθθ
θ
θ则:分析有:对上移距离:上移距离故有:则对压缩量均为伸长量与,等于两弹簧原长之和时推力后,两弹簧总长度加对整体有:有:没加推力时,对、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