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级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级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职业与岗位分析
(一)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而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未来20年我国发展前景分析》的报告初步判断,国内GDP 总量2000~2010年间年均增长7.9%,2010~2020年间年均增长6.6%。

在我国GDP每增长1%,轿车需求将增长3%,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运输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将迅速增加。

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国家制定了很多措施发展汽车工业,如支持发展经济型轿车,提高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水平,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低排放的车用发动机,同时在消费领域鼓励轿车进入家庭。

我国汽车行业从制造业到服务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我国汽车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近几年来,国产汽车发展势头迅猛,并且还将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因此汽车相关行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需求也急速增长。

(二)人才需求及就业前景预测
我们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很快,汽车保有量也迅速增长。

尤其是浙江省提出了提前我们东部沿海省份提前进入小康社会,轿车已经迅速普及,从而为汽车服务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随汽车服务业的急速发展和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汽车服务行业急需高素质的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和展示汽车内涵的汽车营销的高级应用人才。

在浙北地区,目前只有我院开设了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因此我们专业明确市场定位:毕业生主要服务浙北地区,同时面向全省及周边省市,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

(三) 岗位特点分析
根据我院的办学方向和职业教育特色,结合调查信息资料和专家建议,在目前汽车行业迅速发展的情形下,汽车营销方面急需既懂得展示汽车内涵又掌握营销技能和保险业务知识的专业人才;汽车维修与检测方面需要运用先进检测设备分析汽车故障及状况、掌握汽车新技术的人才。

我们毕业生职业方向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汽车维修、汽车销售企业及其它部门。

主要从事汽车模特、营销、维修、性能检测、驾驶、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租赁以及汽车保险与理赔等技术及管理工作。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开设汽车维修与检测和汽车模特与营销两个方向(1)汽车维修与检测方向主要培养全面掌握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性能的最新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汽车驾驶技术,善于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检测汽车性能及诊断汽车故障,具有
较高的汽车维修技术和汽车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

(2)汽车模特与营销方向: 培养掌握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性能的最新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汽车驾驶技术, 掌握模特表演艺术展示汽车内涵,熟练操作计算机,有效利用网络从事商务活动,适应现代汽车营销的高级应用人才。

(二)基本要求:
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基本的数理、文学素养,良好的外语交际能力及自学能力。

2、专业方面具备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掌握汽车服务、营销和管理等理论知识;掌握汽车服务、营销、驾驶等技能;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创新能力,能够适应汽车服务、营销、管理等工作和一般工业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面向全省招收普高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及同等学历人员。

基准学制:全日制三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
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65分。

各类课程及其它教学活动的最低学分分配如下:
五、综合能力分析与分解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一)本专业必修课程
1、专业基础课:
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气基础、制图测绘技能。

2、专业主干课:
(1)汽车维修与检测方向:汽车构造(发动机)、汽车构造(底盘)、汽车电气设备、汽车运用、汽车检测与诊断、金工实训、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电气实训、汽车维修实训、专业考证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2)汽车模特与营销方向:汽车构造(发动机)、汽车构造(底盘)、汽车电气设备、汽车营销、模特训练与表演、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电气实训、汽车营销实训、专业考证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二)、专业选修课程
1、专业基础选修课:
物理实验、液压与气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CAD。

2、专业选修课:
营销服务心理学、影视表演艺术、公共关系、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化妆技巧及造型训练、经济法、走台技术训练、驾驶技术、汽车美容、汽车运行材料、汽车专业英语、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发动机电控技术、底盘电控技术、汽车空调。

七、教学进程与学时分配
课程设置与安排----------表一
教学进程安排-------表二
教学学时、学分比例表-------------表三
八、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要求
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逐步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既相结合又相并行的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内教学实验、与课程配套的专用教学实习以及为突出专业技能的专门教学实践课组成。

实践教学贯穿于三年教学活动中,要有计划地实施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基本技能操作训练要点。

教学实验、实习以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为主结合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毕业实习、生产实习主要组织学生到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或生产、科研、销售等部门参加实践活动,结合毕业论文开展科学实验、技术应用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锻炼和培养从事本专业工作岗位的能力。

九、成绩考核
课程考核形式: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均应在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考试。


“△”课程为“技能考”、带“☆”课程为“理论考+技能考形式”,其余课程为理论考;
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操行评定。

毕业时进行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鉴定,达到165学分准予毕业。

十、有关说明
课程成绩评定等按《学生学籍管理细则(试行)》、《学分制实施细则(试行)》有关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