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态度调查分析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农大学生就业态度调查方案
一调查背景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数量随之逐年剧增,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日趋合理。

这些不仅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取向、就业方式等随之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因此,对当代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状况,特别是就业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其变化趋势,对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制,促进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就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根据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难,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以及就业形势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根据目前了解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调查的结果,对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以及就业心理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通过调查的结果,针对不同的问题,做出数据统计,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

针对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以及就业方式分析,例如,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不同的就业心理,专科生与本科生的就业心理的不同。

另外,不同层次的本科生的不同的就业心理以及就业方式,例如重本的本科生与独立学院的本科生的不同就业心理。

从另外的一方面来进行分析,例如男女生的就业方式以及就业心理也有很大的不同。

还有,从不同地区的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大学生自身的经济状况来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难正日益成为社会问题。

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达46.2%,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4年我们国家的本科毕业生就有280余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
万人,增幅20.71%,就业形势严峻。

2006年413万毕业生,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年631万, 2010年本科加上硕士的数量会在100万以上。

来自教育部的消息曾说,截止到2008年9月1日,有351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尽管比去年同期增加54万,但仍有144万的2007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实现就业。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那么,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273所,比上年增加37所。

普通高等学校1792所,比上年增加61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高职(专科)院校1091所。

成人高等学校481所,比上年减少24所。

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66个,其中高等学校450个,科研机构316个。

另外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

2005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

全国招收研究生
36.48万人,比上年增加3.85万人,增长11.8%;其中博士生5.48万人,硕士生31万人。

在学研究生97.86万人,比上年增加15.87万人,增长19.36%;其中博士生19.13
万人,硕士生78.73万人。

毕业研究生18.97万人,比上年增加3.89万人,增长25.80%;其中博士生2.77万人,硕士生16.20万人。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就业工作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首先,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会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

今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这是中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并有可能全年的GDP增长不超过10%,这必然会不利于就业需求的增长。

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仍然保持着GDP的高增长水平,就业需求增长的基本环境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关键问题在于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对就业需求的结构有很大影响。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

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

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

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

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在这些庞大的数字后面,是毕业的大学生的惶恐的心理和迷茫的求职道路。

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方式又有哪些变化呢?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就业形势逐渐严峻。

针对就业形式的严酷,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学生们应该用怎样的就业态度来促使自己融进将来就业的大军呢?就业的严峻,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不及时调整就业态度,将会阻碍求职工作的有效进行。

调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态度,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培养大学生的高尚志向,促进其就业观念的升华,为大学生就业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深层次的讲,通过调查并对结果的发布,希望结果能令西农大学生发人深省,意识到自己的正确的就业态度的意义和影响。

这对形成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会对我们将来更好的认识社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调查内容:
调查当代大学生对当今社会的看法;
调查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态度的集中体现;
调查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期望和实地调查之后做出分析总结规划,能够真实反映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态度,为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就业态度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

四调查范围及对象:
西农在校的大学生.
五调查方法及抽样方案:
由于调查的特殊性,我们采用了调查问卷和访问的方式,具体的抽样方案就是在西农北校区采用随机发放《西农大学生就业态度调查》(附录)200份调查问卷,并且统一收回,统计有效问卷,并以有效问卷做出统计,在随机发放问卷的同时也可以对同学们做出简单的访谈,并且记录在案,以备后用。

六调查人员及分工:
小组成员共3人,前期问卷制作及发放阶段,三位同学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有关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面对就业的态度的资料,然后以此做出调查问卷,在西农北校区的三个不同的地方分别各去一名同学发放问卷,并且及时收回,以备后期统计分析结果。

在分析结果及统计数据阶段,由两名同学分析调查结果,并且做出相应的图表为第三位同学制作调查报告用,完成调查内容。

七调查时间安排及经费状况:
附录:
西农大学生就业态度调查
1请问您学习的原因是?
A希望对周围事物与自身了解更多B对专业感兴趣C不甘人后,希望超越别人D学习和就业的压力
2选择就读专业的原因是?
A父母喜欢 B自己喜欢 C考虑社会背景,以就业为导向做出的选择D学校调剂
3您认为当前所学专业对未来让你过上满意生有帮助吗?
A很有帮助B有帮助C一般D帮助不大
4您在大学期间上课的状态是
A一直在认真听讲B大部分时间在认真听讲C只有少部分认真听D干脆不听,或逃课
5您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
A乐观B一般C比较焦虑D悲观
6针对当下的就业形势,您对考研的态度是
A我本来就想考研,就业形势对我没有影响
B如果有合适的工作,我就放弃考研
C当下就业形势不明确,不如考研
D我不适合考研,会努力找工作
7您首选的就业单位和去向是
A党政机关B事业单位C国有企业D外资企业 E其他8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对您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A学校名气B专业实力C考试证书及技能D社会实践经验E工作交际能力
9您认为当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是
A企业需要较高职业能力或专业技术人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量减少
B期望值过高,择业挑剔C没有工作经验、缺乏竞争力
D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充分
E大学传统教育模式弊端多,不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0如求职较为困难,您对去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能否接受A乐于接受
B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
C坚决不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