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捉知了的趣事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天捉知了的趣事作文
回家的路上,知了“吱了吱了”的叫声叫得我心痒痒的,于是我提议到家门前的树林子里去捉知了。
下面是为您提供的夏天捉知了的趣事,欢送阅读!
暑假里的一个星期天,听着蝉儿的欢唱,爸爸带着我们一家去六户的小树林里去捉知了猴。
到了六户,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奔向小树林,各自寻找自己的目标。
我飞快地向前跑去,总想第一个找到知了猴。
这时,我看见地上有一只知了猴,就飞奔过去,一看,是一只知了猴的皮!唉!真是空欢喜一场。
我正想继续往前跑,这个“皮”又往前爬动了一下,不得不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把它拿下来一看,“啊!一只知了猴!”我兴奋地大喊。
这时我妹妹又喊道:“我也找到了一只!”可是,由于我们来得太早,许多知了猴还没出来,出来了的只是极少数,怎么办?爸爸说我们可以去挖知了猴,我赶紧行动起来,拿了一根粗树枝四处寻找。
因为我不知道知了猴的洞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见什么洞都挖,连蚂蚁洞也不放过。
结果,忙活了好长时间,一只也没有抓住。
最后,我看见一个细小的洞好似有什么东西在爬,我拿一根树枝碰了它一下,它黑漆漆的眼望着我。
我赶紧叫爸爸过来,爸爸拿了一根又细又小的树枝,放进洞里,知了猴竟然抓住树枝了!爸爸看准时机,轻轻一提,知了猴就被“钓”出来了。
夜幕终于降临了,我拿出手电筒,和爸爸一起到南边的小树林里去捉。
虽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但还能看见一些树的轮廓。
突然,在我左前方的树上有一个小树瘤动了一下,我用瓶子碰它一下,它又动。
我以为是一只知了猴,就喊:“爸爸,这里有只知了
猴!”爸爸用手电筒一照,看到的情景让我大为失望——原来只是一只天牛!我正垂头丧气地走着,爸爸的一句话打破了沉默:“快点,这里有只知了猴!”我向爸爸跑去,一边看,一边问:“在哪?在哪?”爸爸说:“在你头顶上!”我抬头一看,一只知了猴正用它强壮有力的前爪钩住树皮,缓慢地向上爬去。
我赶紧把他收入瓶中,这时,也听到妹妹喊:我们也找到知了猴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妹妹还显得意犹未尽,真想让时间过慢点,再多捉上几只。
在地底下潜藏了3-5年后,夏天7、8月份,知了猴就要从地底下钻出来了,他们一般黄昏7点以后会破土而出,这时你如果去树林里捉的话,肯定会收获不少的呀。
夏日的一天黄昏,天异常的闷热快下雨了,这是知了猴出来的最正确时机,我和爸妈晚饭过后带好手电筒和矿泉水瓶(装知了猴)就来到了一片杨树林里。
我们一人一排,分头耐心的一棵一棵的找,找的时候一定要耐心而且要小心,因为不小心说不定脚下还会踩到正在往树上爬的知了猴呢。
刚走到第三棵树时我就发现“呀,这里有一个,哈哈!”快乐的我真是手舞足蹈。
我仔细观察发现它整个身体是棕色的,长约三四厘米,两个圆鼓鼓的大眼睛,头前面有两个大钳子,我想一定是出土时挖土用的吧?后面还有两对稍细点的脚。
我拿起它放到手里,他就不停地爬起来,好似要逃脱的样子,非常痒痒,弄得我咯咯不停地笑起来,真好玩!正在这时,妈妈说“儿子,快过来,这里有一只。
”我急忙跑过去,老天爷,这只完全被蚂蚁包围了,四脚朝天动弹不了。
我用手动了他一下,还活着,我赶忙帮他把身上的蚂蚁赶走,装到了我的瓶子里。
我们这样分头耐心的找了将近一个小时,收获还真不少一共捉到15只,听爸妈说回家用盐腌一下,再油炸是很好吃的,它含高蛋白一只知了猴的蛋白质含量是一个鸡蛋的六倍呢。
同学们,你们不妨有时间也去捉一下知了猴吧,你会发现其乐无穷的!
暑假,我经历过无数次的快乐时刻,而捉知了的快乐更令我回味无穷。
暑假里,噪音大师——知了先生,又开始在它的“舞台上”唱起摇滚乐来。
这倒勾起了我的食欲,知了猴(蝉蛹,我们这里称知了猴,蜕了皮的叫知了。
)可绝对是美味佳肴啊!于是在一天晚上,我和几位女同学相约去捉知了猴。
来到一排大杨树下,我们就开始了“警察捉小偷”的游戏。
我们翻开手电筒,在大杨树上寻找“摇滚乐手”的前身。
突然,发现一个胖乎乎的东西在杨树干上蠕动,仔细一看,快乐的我差一点蹦起来。
原来是一只“武装齐全的知
了”(知了猴)刚爬出洞,看样子是想在杨树干上演一场“金蝉脱壳”戏。
我毫不留情的把它“捉拿归案',同伴们围着我狂欢一阵后,继续向前搜索。
我们统一关掉了手电筒。
此时,田野里传来一阵阵蟋蟀和知了的合唱声。
突然,我听到身后有个东西掉了下来,立刻翻开了手电筒。
耶——又是一阵狂欢,原来是一只傻乎乎的知了猴,笨头笨脑的从树干上滑了下来。
它正要夺命而逃,就被我抢先一步捕住了。
瞧它,连吃奶的劲都使上了,在我手里拼命挣扎,两条后腿在不停的蹬呀蹬,最终还是没有逃出我的手心——乖乖的投降了。
不一会,我们竟又找到一个知了猴的老巢,可狡猾的“小狐狸”在洞里就是不出来。
我们干脆用事先准备好的水往洞里灌,不
到半分钟,“小狐狸”就忍不住了。
它在洞里一露头,我们就把它俘虏了。
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
我们在歌声中清理“战利品”,共捕获二十八只知了猴。
尽管可恶的蚊子在我们身上咬了一个个小红包做纪念,但看着这些可爱的知了猴,我们大家都会心的笑了。
现在正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也正是知了猴变成知了的季节。
我们都知道,知了是一种专门吸食树干汁液的害虫。
它的幼虫就是知了猴,是一种高蛋白食品,知了猴脱了的壳叫蝉脱,可以入药。
这么好的东西谁不会心动呢?我就跟着表弟和二姨夫去捉知了猴。
那天晚上八点左右,天空已没有了色彩,变得暗淡无光。
我和二姨夫还有表弟,拿了两个手电筒和两个方便面袋子骑着摩托车,直奔目的地——医院。
到了医院我和表弟拿着手电筒四处照,二姨夫说花园里的知了猴多。
我和表弟便兴冲冲地跑向花园,拿手电筒照冬青,我突然眼睛一亮。
便把表弟叫了过来,表弟定睛一看,叹了一口气:“唉,不就是一个蝉蜕吗。
”我们便继续开始寻“宝”。
可找了半天,知了猴一个也没有,知了壳却一大堆。
二姨夫有点生气的说:“照你俩这样,到天亮也难找出一个。
”“给我一个手电筒”。
我把手电筒给了二姨夫。
我俩吸取了教训,就一心一意的从头开始。
我俩慢慢地走了一米多远时,在冬青的叶子上发现了一个正在脱皮的知了。
我生怕它跑掉,冲上去一下捉住了知了。
我俩兴高采烈的拿着知了给二姨夫看,二姨夫看了快乐地说:“继续努力!”我俩的袋子里的知了猴渐渐多了,二姨夫的袋子也有了很多。
到了十一点多,我和表弟已有一点睡意,我们就回家了,到了家一数共有68只知了猴。
看着这么丰硕的劳动成果,我们快乐极了。
通过这件事,我总结了一个道理——细心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