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ppt课件(20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 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

情景交融,从侧面烘托了音乐效果.
三、琵琶女诉身世苦
• 1、琵琶女的身世苦体现在哪些方面? • (1)离乡漂泊 • (2)年老色衰 • (3)委身贾人 • (4)独守空船
• 2、“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
船时的环境,烘托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 情。
四、同病相怜伤迁谪
• 1、我为何自称“天涯沦落人”? • 明确 • 谪居卧病 • 有酒无乐 • 送客惨别 • 住地低湿 • 2、“黄芦苦竹绕宅生”在诗中有何作用? • 明确:写诗人的生活环境,烘托了诗人被
贬后的孤寂悲凉时
年本轻是美京貌—城—女年长色衰
• 4、花底莺语 音乐
• 5、冰泉冷涩
的特 征
• 6、银瓶乍破
• 7、铁骑突出
• 8、如裂帛
1、粗重急骤 2、轻微柔婉 3、清脆圆润 4、宛转流畅 5、阻塞压抑 6、激越奔涌 7、高亢雄壮 8、短促急迫
(2)“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句在诗歌中有 何作用?
• 明确:
• 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
• (2)伤己
• 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 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一、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下邽(今陕西 省渭南县境)人。贞元 十五年(798)进士, 任翰林学士,左拾遗。 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 马,移忠州刺史。后被 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 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 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 (842),以刑部尚书
致仕,死时年75岁。
自 从元和十年,掌权 的达官贵人们恼怒他 的诗,借口把他贬为 江州司马后白居易写 了大量的“闲适诗”、 “感伤诗”。《琵琶 行》就是白居易在元 和十年,被贬不到一 年的时候写下的一篇 “感伤诗”。
• 第一次: • “忽闻水上琵琶声”、 “主人忘归客不发”(略
写) • (暗写)侧面烘托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第二次: (明写)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
• 第三次: • “感我此言”“却坐促弦弦转急”(略写) • (明写)“凄凄不似……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二、江上聆听琵琶曲
• 1、请认真读第二节,为段落分层。
二、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 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 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 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 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 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 切感伤的感情基调。
整体感知
• 1、请认真读课文,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琵琶女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 被侮辱的歌女形象。她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 情冷暖、世态炎凉,都深有体会,并且哀伤难忍。
• 但是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 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追 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 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一、江头送客闻琵琶
1、“枫叶荻花秋瑟瑟”有什么作用? 明确: 1、枫叶荻花瑟瑟,渲染离别时萧瑟的氛围。 2、在全文开头,奠定全诗悲怨哀凄的基调。
2、“别时茫茫江浸月”有什么作用? 明确: 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 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烘托出送别 客人时的感伤孤寂之情。
2、文中写了琵琶女几次演奏?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夕名日满欢京笑—都—的今艺日辛人酸
夜梦往事——孤寂伤感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起对比反衬作用
去被贬年江辞洲帝京
病卧浔阳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五、重闻琵琶青衫湿
• 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 面前泪洒青衫呢?
• (1)伤琵琶女
•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 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 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 的怜悯。
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 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 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 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 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 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 “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 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 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 古体,富于变化。
• 第一层:寻声—半遮面 • 第二层:转轴—如裂帛 • 第三层:东船—秋月白
• 邀请琵琶女 • 乐音悠扬 (主体) • 侧面烘托技艺高超
• 2、都说这首诗歌在音乐摹写方面很有特点, 请问诗人如何将“仙乐”表现出来?
• 比喻
•(1)请找出描写乐声的八个比喻句
• 1、如急雨
• 2、如私语
所描
• 3、珠玉落盘 写的
3、本节诗歌中琵琶女自诉中最显著地表现手法是 什么?
• 对比,琵琶女自叙身世,将少小欢乐事与如 今漂泊生涯作对比,尽显人生悲凄之意。
• 少年得意 • 年轻貌美 • 门庭若市 • 秋月春风
年老失意 年老色衰 门前冷落 独守空船
3、段落最后说“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 红阑干”,你怎么看琵琶女对往事的眷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