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座-血糖自我管理之检测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讲座-血糖自我管理之检测篇
意义
监测血糖是对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
通过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不仅可以掌握病情的控制情况,及时发现低血糖,了解进食与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为调整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
缺乏血糖监测的治疗是盲目的治疗,其疗效和安全性均得不到保证。
适用人群
原则上,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定期监测血糖,尤其是下列糖尿病患者更要加强血糖监测:
①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
②初治的处于调药阶段的2型糖尿病患者
③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患者
④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
⑤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
⑥对低血糖反应不敏感的患者
⑦平时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
⑧处于应激状态的糖尿病患者,如发烧、感染、创伤、手术等等。
一般注意事项
1.首先应认真阅读血糖仪的使用说明书,注意各种提示信号,并保证操作前有充足的电量。
2.调整好血糖仪代码,使之与试纸代码匹配,并且在每次用新一批试纸前都根据试纸的编号调整仪器。
3.血糖仪是电子仪器,如操作时附近有手机或其他无线电器材都会对其造成干扰。
4.要注意检查试纸条的有效期,并察看试纸表面有无因受潮应该注意避光血糖试纸勿受潮或受其他污染,切忌用手触摸试纸条表面。
5.为保证血糖仪正常准确地工作,要定期用厂家提供的标准葡萄糖液对血糖仪进行校验。
6.如果您的血糖仪可以进行清洗的话,最好定期清洗,清除掉积聚的血液、灰尘或者棉球的绒毛。
7.患者血液内含有过高的胆固醇、尿酸、胆红素等会对血糖仪的结果产生影响;血糖太高或太低有些血糖仪会检测不到,一般在2~33 mmol/L,超出此范围即不准。
监测次数
1.血糖监测的频率可因人而异,根据医生指引和实际病情决定,一般应每周测3~6次血糖,包括空腹或餐前、餐后两小时血糖。
对于血糖比较稳定的患者可以每隔1~2周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
2. 对于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则需根据病情适当增加监测频率,这类病人每周需测2~3次全天的“血糖谱”(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0点,凌晨3点等的血糖水平)
3. 对于空腹居高不下血糖患者,需加测睡前及凌晨3点的血糖,以鉴别究竟是“苏木吉反应”(即夜间低血糖后引起次日早晨血糖反跳性升高),还是“黎明现象”(血糖从睡前开始到次日早晨一路逐渐升高)。
临床上这两种情况的处理截然不同,前者需要减少药量,后者需要增加药量。
4.当病人遇有不适,尤其出现心慌、手抖、冒冷汗等,应立即检测血糖,
以便确认是否发生了低血糖。
采血时间
采血测血糖时间要准时
1.空腹血糖严格地讲,只有过夜禁食8~12个小时后并于次日早晨8点之前抽血所测得的血糖值才算是其空腹血糖值。
2.餐后两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时算起的两个小时,检测时间应该在这个时间点上的前后15分钟,太早或者太晚对结果都有影响。
3.同一个人同时两次采血结果也可能不一致,第一次患者由于疼痛产生紧张心理使得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从而使第二次血糖瞬间升高产生差异。
采血前准备
先洗手,用温水或中性肥皂洗净双手,反复揉搓准备采血的手指,直至血运丰富。
然后令手臂下垂一会儿,感觉到手指血液充盈时,即可用75%酒精消毒准备要扎的手指指腹,待干。
注意一定得等酒精挥发完后再扎手指。
不可以用碘酒作为消毒剂,因为碘会和血液中的葡萄糖发生化学反应。
开机
1.打开血糖仪开关,如果是吸血的血糖仪,就将血吸到试纸专用区域后等待结果;如果是滴血的血糖仪,就将一滴饱满的血滴抹到试纸测试区域,将试纸插入机内等待结果。
不要追加滴血,否则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手指不可触及试纸测试区)。
2.要等血糖仪的可滴血的标志出现了才能采血。
采血
1.采血部位要交替轮换,不要长期刺扎一个地方,以免形成疤痕。
无名指指腹两侧取血最好,因其血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不仅不痛而且出血充分。
在手指侧边采血疼痛较轻,而且血量足用采血笔紧挨指腹,按动弹簧开关,针刺指腹。
2.根据患者的皮肤情况调采血笔档位深浅,出血的第一滴用棉签擦去,取第二滴即可。
注意千万不要挤压采血的手指,因为太用力挤压手指可致血液稀释,影响到检测结果。
3. 扎完后手指向上,血糖仪准备好后,试纸吸血口斜下45度左右吸血,吸血时试纸不要碰触到手指。
4.采血量的多少也会影响结果,采血要让试纸一次吸饱血,一次就要采集到适量的血,过量或者血量不足都会影响结果。
5.吸完血后不要马上移开血糖仪,直到开始读秒才可以拿开。
6.尽量用一次性棉球、针头。
检测结果
✧注意单位
✧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7.8mmol/L。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在治疗过程中,一般不可能要求其血糖水平达到
正常人的水平,因此,较满意的血糖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4.0~
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6.0~10.0mmol/L,随机血糖:10.0mmol/L以
下,老年人血糖控制得过于严格容易出现低血糖。
因此,老年人控制血糖的标准可稍高。
✧空腹状态:血糖仪所测末梢血的血糖值可能比静脉血糖值高10%。
用血糖仪
检测血糖时取的是患者的毛细血管全血(包括红细胞和血浆),而医院化验室检测血糖时取的是患者将红细胞分离出去以后的静脉血浆。
✧餐后状态:进食后,胃肠道吸收的糖首先会进入动脉,然后经过毛细血管进
入各个组织中进行代谢,之后再回到静脉系统,因此,人们餐后毛细血管内的全血血糖浓度要高于静脉全血的血糖浓度。
但由于医院化验室检测的是不含红细胞的静脉血浆的血糖浓度,其测得的数值要比静脉全血的血糖浓度高一些。
两者相抵,那么,用血糖仪测得的餐后血糖值与同时抽血测得的餐后静脉血浆中的血糖值则大致相当。
✧一般认为,家用血糖仪的误差如在15%以内,是不会影响治疗措施的改
变,故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