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路上 为孩子点一盏明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57-2020

第36期︵总第236期︶
教学案例JIAOXUE ANLI
引 言
“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阅读尤是如此。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

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1]。

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在实际教学
中,教师应做点灯人,照亮孩子阅读之路。

一、好书推荐——让孩子读“爱看的书”
现在的孩子,能够接触到的书籍非常多,但质量良
莠不齐。

小学阶段的孩子看什么书,更多的是依赖于家长的眼光和教师的推荐。

家长作为非专业人士,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甄别哪些书适合孩子,选择图书一般也依赖于各种渠道的推荐。

此时,在选择书目面前,教师的作用尤为凸显。

曹文轩说:“我们必须学会甄别和摆脱,从劣质书籍的荆棘丛中走出来,走向优质书籍的世界―― 那里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参天大树。

”把经典的、优秀的、儿童化的书籍推荐给孩子,让他们从有吸引力的书籍中感受到亲切,从而催生出对读书的热爱和渴望之情。

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融入书中,吸收生命所需
的养分[2]。

教师荐书可以围绕所学课文,进行课外阅读的拓
展,如围绕一个单元教学的主题推荐优秀书籍或文章。

这既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掌握、巩固所学课文和知识,又有利于其构架更为完整的知识框架,实现课内外知识的无缝衔接。

首先,教师荐书应讲究趣味性。

适合儿童的才是
最好的。

很多教师和家长更倾向于选择一些自认为对孩子有意义的能在学业上帮助孩子的书籍。

殊不知,孩子并不喜欢读这些书,阅读效率也不高,甚至还会产生抵触心理。

低年级的孩子形象思维能力强而抽象思维能力弱,对于满篇大道理的文章不感兴趣,而对于那些新奇、有趣的故事则非常感兴趣。

在荐书时,教师要紧紧抓住
儿童这一生理、心理特点,推荐孩子们爱看的书,让孩子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

这是荐书最关键的要素。

其次,教师荐书应有一定的广度。

在孩子的阅读热
情被趣味性阅读点燃后,教师不应再仅仅停留于此。


教师一味满足孩子的趣味阅读需求而不进行广泛阅读、深度阅读的指导,那么长期浸润在浅层次阅读中的孩子,阅读面会非常狭窄。

其实,孩子不是不愿意涉猎更多范围的书,而是根本不知道有这种书的存在。

有的孩子一整个小学阶段,也许只能接触到书海之一角,那更宽广的书海如果没有人为他们引路,他们也许永远也到不了。

所以教师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指导孩子们进行
广泛阅读,拓宽孩子的阅读面。

二、书香氛围——最是书香能致远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认为,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
有重大意义。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在一种自我激励中,不断发现和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与技能。

如何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在书香中浸润童年,在书的陪伴中成长,是家长和教师共同的课题。

班级是孩子每天所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场所。

因此,教
师应关注教室的布置,创设书香教室,打造富有书卷气息的书香教室,让每个孩子走进教室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味。

“小荷初绽”是孩子们的习作、书法和图画作品展示区。

看到自己的作品上墙,每个孩子心里都美滋滋的。

“书香班级”是孩子们阅读成果的展示区,有关阅读的一切活动成果都可以在这里看到。

“青葵书屋”是班级图书柜,每个月孩子们都会准备两本课外书添置在班级图书柜,可以随时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

这种图书漂流活动形式自由,孩子们借阅图书的频率非常高,每个孩子的阅读热情都被极大地点燃。

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家庭、家长的影响息息相
关,与家庭阅读氛围的熏陶密不可分。

一位天天处身于嘈杂无序没有书香味的家庭的孩子和拥有热爱阅读父母家庭的孩子,对于书的感受绝对不一样。

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书香味的教室,但对于孩子的家庭则鞭长莫及,无法掌控。

这时就要考验各位教师的教育智慧,如何把父母调动起来呢?指导家庭小书房或小书架建设是一种好办法。

一年级入学伊始,教师就动员家
长为孩子创设一个家庭书房,没有条件就创设家庭小书阅读路上 为孩子点一盏明灯
程丽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第一实验小学,江苏苏州 215000)
摘 要:从某种程度上讲,书籍为孩子单调的生活注入一汪清泉,让他们暗淡的童年闪亮起来。

在那样五彩缤纷、神奇新颖的书籍世界里,孩子会循着那道光走下去,在未知的世界里看到自己。

书籍,就是一盏引领孩子走进优秀的明灯。

语文教师应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孩子们的阅读路上,做那点灯的人,举起那盏明灯,照亮那漫漫阅读路。

关键词:课外阅读;儿童;点灯人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6-0057-02
-058-2020年第36期︵总第236期︶
教学案例JIAOXUE ANLI
架,同时进行最美家庭书房及家庭小书架展评活动。

这种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孩子读书、藏书的积极性。

有了这么一个专属的读书小天地,孩子在家的阅读热情高涨,阅读习惯也能养成,并能持久下去。

在浓浓的书香氛围中,在家长和教师的有效引导
下,孩子们的阅读热情如火,但是如何将孩子们的这种阅读持续下去,让这阅读的小火苗熊熊燃烧不灭呢?笔者认为,制订专属阅读时间是保障。

午饭后的半小时是我们班的午读时间,雷打不动必须进行课外阅读。

每位小朋友听到铃声“午读时间开始啦!”就会赶紧拿出自己最爱的课外书津津有味阅读起来。

这是一段宁静的时间,每个孩子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在那一个个或神奇莫
测或惊险刺激或温情脉脉的书香之旅中遨游。

而此时的教师也俨然成了其中一员,手捧一本书和孩子们一起看。

家庭阅读时间的保障则有赖于家长的监督。

其实,在良好的阅读氛围影响下,每个孩子都会爱上阅读。

只要给他们一本爱看的书,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孩子们都很乐意阅读。

所以,每天家庭阅读时间半小时是每天的语文作业。

刚开始总有孩子或家长坚持不了,但是慢慢地班级中已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能坚持完成这项作业的小朋友越来越多。

后来不用教师布置,家长和孩子们也
习惯成自然,仍然能每日坚持阅读。

三、“悦”读活动——阅读路上让孩子动起来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小,好胜心强,有着强烈的表
现欲。

开展阅读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热情。

教室里“书香班级”板块布置就是为开展
阅读活动而设置的。

“雁过留痕”,活动过后有很多优秀的作品留下来,孩子们可以在此看到自己的阅读痕迹。

每两周的班会,我们班都会进行一次课外阅读展示
课,只是这堂课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每一位小朋友。

课堂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好书推荐”,把自己近期阅读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大家;“好书表演”,把自己
读到的故事通过说一说、画一画、演一演等形式展示出来;“好书创作”,在阅读了某本书后,班级会进行一次绘本创编活动。

这些阅读活动不仅检验了孩子的阅读效果,还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阅读热情,让孩子体验到
了阅读的乐趣。

阅读层层深入,越玩越乐,“悦”读越乐。

此外,我们还不定期组织一些竞赛类的阅读活动,如
班级故事大王擂台赛、词语接龙、班级诗词大会、经典诵读大赛等,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孩子们阅读的竞争意识。

同时,我们也会评选出优胜者,给以适当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激发其他孩子的阅读热情,形成竞争性的阅读氛围。

课外阅读更持久、更深入地进行下去,离不开教
师的有效评价。

如果读和没读一个样,读得多和读得少一个样,读得认真和读得随便一个样,那么很多孩子会陷入一种只读不思考的阅读误区,这种阅读是比较低效的阅读,是不值得提倡的。

所以为了有效检测孩子们的阅读效果,我们设计阅读记录卡。

学生只要按规定完成阅读任务就会获得基础分,每次阅读活动积极参加也会有加分,竞赛类阅读活动获奖也有加分,最终每月评选一次班级“书香少年”。

每位“书香少年”都有专属颁奖词并颁发荣誉证书及教师亲笔签名的书籍。

所以被评为“书香少年”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有极大的诱惑力。


这种巨大的触动下,孩子们的阅读热情有增无减,并持
续不退。

结 语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说过:“我们都想看见一个孩
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走进优秀……一个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长大了,很有知识,很有技能,还善
良和有诗意,语言斯文……同样是长大,那会多么不一样!”教师的责任是为孩子点亮那盏阅读的明灯,做他们阅读道路上的点灯人。

相信,教师在孩子们心中埋下
的那颗“悦”读的种子,必定会开出绚烂的阅读之花。

[参考文献]
[1] 敖杏桃.点亮课外“悦读”的明灯[J].教育实践与研
究(A),2020(01):4-7.
[2] 李漫.为孩子点燃阅读的明灯[J].早期教育(家教版),
2017(Z1):1.
作者简介:程丽(1984.10—),女,江西南昌人,硕士学位,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与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