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法口算》练习题 西师大版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54 ×37 =1998 54 ×37 378 162 1998
13 ×21=273
四位数
48 ×42=2016
2000
2800
1000
3600
1240
2480
3200
1840
2、计算。
12 48 492
69 23 299
84 168 1764
72 108 1152
215 1075
不对
50
47 ×2 =94
758 ×3 =2274
4 7 × 12 9 4
75 8 × 1 2 3 227 4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 一位数;
2、哪一位相乘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不要忘记加上进 位的数;
230×3 =690
370×2 =740
23 0 × 3 6 9 0
900
不对
238
258 4不对来自5、填一填。3250 1450
4000 2350
5、填一填。
1140 2580
4200 1680
25×18 =450 (千克)
答:一共重450千克。
38 ×65 =2470
38 ×65 190 228 2470 65 ×38 520 195 2470
49 ×52 =2548
34 34 170
5 20 68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相同数位对齐。
2、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 因数每一位上的数。 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 因数每一位上的数,注意乘得的积与因数的 十位对齐。 4、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73 ×21 =1533 73 ×21 73 146 1533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150×6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2.小马虎在计算乘法时,把一个因数26看成了29,结果得到的积比正确的积多120,正确的积应是( )。

3.16×2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4.2□×2□的积是( )位数。

5.在括号里填上“<”“>”或“=”。

34×11( )43×1170×60( )50×8027×40( )270×412×34( )14×326.每本《科技博览》要16元,学校图书馆购进26本这样的书要多少元?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李老师家距离学校530m,他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2次,他一个星期(按5天算)从家到学校往返一共要走_________ km。

二、选择题8.两个因数相乘的积是480,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是()。

A.48B.480C.48009.76×98+2×76=76×100,这是运用()进行计算的。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10.李叔叔到超市买了25千克的大米,超市里大米最贵19元/千克,最便宜12元/千克,买这些大米,李叔叔一共花了多少钱?下面答案可能正确的是()。

A.250元B.350元C.480元D.500元11.要使3□3×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能填()。

A.2B.3C.412.一个因数(零除外)不变,另一个因数(零除外)扩大3倍,积()。

A.缩小13B.不变C.扩大3倍三、口算和估算13.直接写得数。

354⨯=5409÷=2004⨯=4806÷=1330⨯=15060⨯=四、竖式计算14.用竖式计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框《 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同步练习题(含两套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框《 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同步练习题(含两套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框《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1.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1)列式:____________(2)竖式中,大箭头所指的这一步是点子图的哪一部分?圈一圈。

2.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在()里画“√”,错的画“×”并改正。

()()()3.轩轩和爸爸去看电影。

他们买到了2号厅最后一排最后两个座位的票(如图)。

如果每排座位的数量相同,那么2号厅能坐多少人?4.选择合适问题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并解答。

一筐鸡蛋有400个,食堂每天用去21个鸡蛋。

③?①这些鸡蛋可以装多少盒?②买鸡蛋一共花了多少钱?③这些鸡蛋够吃3周(1周按7天计算)吗?5.小刚家在幸福小区5号楼三单元25层2室。

由于停电无法使用电梯,小刚要走楼梯下楼,每层楼梯有22级台阶,他一共要走多少级台阶?参考答案:1.(1)23×12=276(2)圈一圈略2.3.12×13=156(人)答:2号厅能坐156人。

4.3×7=21(天)21×21=441(个)441>400答:这些鸡蛋不够吃3周。

5.(25-1)×22=528(级)答:他一共要走528级台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框《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1.想一想,填一填。

超市购进24箱酸奶,每箱有12盒,一共有多少盒酸奶?(1)口算:()×()=()()×()=()()+()=()(2)列竖式计算:1 2×2 4()箱()盒□□…()×()的积()箱()盒□□…()×()的积□□□2.列竖式计算。

14×21=23×13=33×22=11×67=3.填表。

4.《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这本书有575页。

小雨每天看23页,她准备23天看完这本书。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试卷及答案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单元试卷及答案

702个数是()。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2个工人3天做900个零件,1个工人1天做()个零件。
A.150
B.300
C.450
2 .林老牌5分打四百多个字,李老师8分打八百多个字,()打字的速度快一些。
A.李老师
B.林老师
C.无法比较
3 .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0。
9
10
第三单元测试卷(B )
(时间:60分钟分数:)
一、填空题。(14分)
1.7的()倍是154,561是3的()倍。
2.501+7的商是()十多,624+3的商是()百多。
3.251的商是()位数,568X的商的最高位在( 4.U5+6的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的百位上可能是(
)位上。 );624口向商是三位数,除数
A loom'
B 400m*
C 10000m,
3 .用一根长2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A 25米 B20平方米C25平方米
4 .下面说话正确的是(
A周长相等面积不等 B周长和面积都不相等 C周长不相等面积相等 5.把两个长6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3D1'O300dm2
20m,0900dm2
50dm2 04m*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 一个游泳池占地约1000 ()
(3)文具盒而的面积约是3 ()
(5) 一张床的面积大约是2 ()
7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600cm2 O5dm2
(2)课桌面的面积约是30 () (4)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是4() (6)客厅的面积约是30 ()

新西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单元测试卷及解析第1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新西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单元测试卷及解析第1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精品】新西师大版三年级下数学单元测试卷-1两位数乘以两位数(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两个两位数相乘,积是()A.三位数B.四位数C.可能三位数或可能四位数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有可能是四位数;最大99×99=9801,最小10×10=100;由此解答.解答:两个两位数相乘,积可能是三位数,有可能是四位数.故选:C.2.用估算的方法判断39×21的积可能是()A.800 B.8000 C.880考点:数的估算.分析:估算39×21的积时,吧39看作40,21看作20,再加计算即可.解答:39×21≈40×20=800;故选;A.3.2015年春小学生上学实行新的收费标准后,每人每学期要交课本费75元,作业本费15元,(1)班有学生48人,这个班的学生每学期入学一共要交()A.4800元B.4500元C.4320元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分析:先依据交的钱数=课本费+作业本费,求出每个学生交的钱数,再根据总钱数=人数×每人交的钱数即可解答.解答:(75+15)×48=90×48=4320(元)答:这个班的学生每学期入学一共要交4320元.故选:C.4.估算的结果比实际计算的结果()A.大B.小C.可能大或可能小考点:数的估算.分析:如果是过剩估计,则估计值比原值大;如果是不足估计,则估计值比原值小.依此即可作出选择.解答:由分析可知,不足估计,则估计值比原值小.故估算的结果都比实际计算的结果大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5.27个50相加的和与50的多少倍相等.()A.27 B.28 C.32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析:27个50相加的和为50×27,也就是求它是50的多少倍,用除法计算,列式为50×27÷50,此题可通过调整运算顺序,进行简算.解答:50×27÷50=(50÷50)×27=1×27=27答:27个50相加的和与50的27倍相等.故选:A.6.35×80的积的末尾有()个0.A.2 B.1C.3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35×8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35×80=2800;2800的末尾有2个0;所以,35×80的积的末尾有2个0.故选:A.7.28×49的积是()位数.A.三位数B.两位数C.四位数8.如果11×24=264,不计算,我很快知道33×24的结果是()A.2640 B.792 C.692考点:积的变化规律.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也会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因为11×24=264,在33×24中33÷11=3,24没有变化,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33×24的积应该为264的3倍,即792.故选:B.9.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A.扩大3倍B.缩小3倍C.不变考点:积的变化规律.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也会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跟着扩大3倍.故选:A10.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算式是()A.24×53 B.37×65 C.76×59考点:数的估算;整数大小的比较.分析:根据题意,把各个选项的算式的因数看作与它相邻的整十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A选项:24>20,53>50,20×50=1000;24×53>1000;24<30,53<60,30×60=1800;24×53<1800;所以,24×53的结果大于1000,小于1800;B选项:37>30,65>60,30×60=1800;37×65>1800;37<40,65<70,40×70=2800;37×65<2800;所以,24×53的结果大于1800,小于2800;C选项:76>70,59>50,70×50=3500;76×59>3500;76<80,59<60,80×60=4800;76×59<4800;所以,24×53的结果大于3500,小于4800.因此,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算式是37×65.故选:B.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1.49×28的积是四位数,积大约是1500.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数的估算.分析:根据题意,把49看作50,28看作3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根据题意可得:49×28,≈50×30,=1500.所以,49×28的积是四位数,积大约是1500.故答案为:四,1500.12.一张作文纸共21行,每行18个格子.这张纸一共大约有400个格子.考点:数的估算.分析:列式为:21×18,把18看作20,把21看作20计算.解答:18×21≈20×20=400答:这一页大约有400个格子.故答案为:400.13.李师傅平均每天加工10个零件,一个月工作22天能加工220零件.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每天加工10个零件,22天能加工22个10,即10×22.解答:10×22=220(个).答:一个月工作22天能加工220零件.故答案为:220.14.在横线上填上“>”、“<”或“=”.43×24>18×3979×11<23×6876×12=12×7622×15>22×3×4.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大小的比较.分析:先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解答:43×24=103218×39=7021032>702所以43×24>18×3979×11=86923×68=1564869<1564所以79×11<23×6876×12=91212×76=912912=912所以76×12=12×7622×15=33022×3×4=264330>264所以22×15>22×3×4故答案为:>、<、=、>.15.口算65×10时,就是把65扩大10倍,即就是在这个两位数的末尾添上1个0.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一个数乘10积就扩大10倍,积的末位就要添上一个0.据此解答.解答:口算65×10时,就是把65扩大10倍,即就是在这个两位数的末尾添上1个0.故答案为:10,1.16.计算38×75时,用75十位上的7去乘38,乘得的积的末位应对着十位写,38×75的积是4位数.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计算38×75时,用75十位上的7去乘38,7表示是7个十,所以积的末位应对着十位写,再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积可确定积是几位数.解答:38×75=2850,积是4位数.故答案为:十,4.17.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用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相乘,看运算的结果是多少,是几位数;再用两个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看结果是几位数.解答:10×10=100,积是100,三位数;99×99=9801,9801是四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在100﹣﹣9801之间,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故答案为:三、四.18.150×60的积的末尾有个30,积是9000.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算出150×6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150×60=9000;9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150×60的积的末尾有3个0,积是9000.故答案为:3,9000.19.笔算36×54:先算36×4=144,再算36×50=1800,最后把144+1800= 1944,所以36×54=1944.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笔算36×54,把54看作4与50的和,用36分别乘4与50,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可.解答:笔算36×54:先算36×4=144,再算36×50=1800,最后把144+1800=1944,所以36×54=1944.故答案为:144,1800,144,1800,1944,1944.20.成人平均体重大约是65千克,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975千克.如果这些人一次性的乘坐载重是1吨的电梯,会超载吗?没超载.(填:没超载或超载)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1)用成人平均体重乘上人数15,即可得解;(2)因为1吨=1000千克,用15名成人的体重与其比较即可得解.解答:(1)65×15=975(千克)答: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975千克.(2)因为1吨=1000千克,且975<1000,所以不会超载.故答案为:975,没超载.三.计算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21.口算.42×20= 46×10= 70×30= 60×70=60×40= 72﹣28= 13×20= 30×80=33×30= 36+23= 53+47= 61﹣34=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即可.解答:42×20=840 46×10=460 70×30=2100 60×70=420060×40=2400 72﹣28=44 13×20=260 30×80=240033×30=990 36+23=59 53+47=100 61﹣34=2722.估一估,算一算19×23≈78×50≈89×12≈81×20≈23×18≈24×99≈28×29≈65×19≈考点:数的估算.分析:在乘法估算中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估算.据此解答.解答:19×23≈400 78×50≈4000 89×12≈900 81×20≈160023×18≈400 24×99≈2400 28×29≈900 65×19≈120023.笔算98×23= 45×30= 50×60=80×32= 66×11= 99×99=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98×23=225445×30=135050×60=300080×32=256066×11=72699×99=980124.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个算式的积,再进行连线即可.解答:24×51=1224,34×14=476,18×32=576,17×28=476,72×17=1224,36×16=576.连线如下:四、应用题(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25.小明每分钟走51米,他每天早上步行需要41分钟.(1)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合多少千米?(2)如果小明每天来回走3次,那么他每天大约要走多少千米?26.果农张大伯家种了6行梨树,每行14棵,平均每棵梨树一次可收梨25千克,这些梨树一共可收梨多少千克?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分析:先求出梨树的总棵数,即14×6=84(棵),再乘25千克,就是一共收梨多少千克.解答:14×6×25=84×25=2100(千克)答:这些梨树一共可收梨2100千克.27.小王4分钟算32道题.照这样计算:①小王7分钟算多少道题?②要算72道题需要多少时间?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分析:①小王4分钟算32道题,要求小王7分钟算多少道题,就必须先求出小王每分钟能算多少题,根据除法的意义,小王每分钟能算32÷4道题,然后再用乘法求出他7分钟能算多少题.②同理可知,要求72道题需要多少时间,必须先求出他每分钟算多少题,然后用总题数除以他每分钟算的题数,即得要算72道题需要多少时间.解答:①32÷4×7=8×7=56(道)答:王7分钟算56道题.②72÷(32÷4)=72÷8=9(分钟)答:算72道题需要9分钟.28.(1)买20个排球共要多少元?(2)李老师带了500元钱,买了12个篮球,还差多少元?(3)买9个足球,300元钱够吗?(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决.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分析:(1)根据排球的单价×数量计算;(2)用篮球的单价×篮球的个数计算出一共需要的总价格,减去带的钱数就是差的钱数;(3)用足球的单价乘数量计算出需要的总钱数,与300元比较即可解答;(4)每种球各买10个一共需要多少钱?先计算出三种球单价之和是多少,再乘10即可解答.解答:(1)25×20=500(元).答:买20个排球共要500元.(2)56×12﹣500=672﹣500=172(元).答:还差172元.(3)40×9=360(元),360元>300元,所以带300元不够.答:带300元不够.(4)每种球各买10个一共需要多少钱?(25+40+56)×10=121×10=1210(元).答:每种球各买10个一共需要1210元.29.工程队修一段公路,每天修45米,修了23天后还剩30米未修,这一段公路长多少米?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分析:用每天修路的长度乘已经修的天数计算出已经修的长度,再加上剩下的长度就是这条路的总长度.解答:45×23+30=1035+30=1065(米).答:这一段公路长1065米.30.每筒羽毛球有12个,每筒28元.(1)这些羽毛球一共有多少个?(2)买这些羽毛球一共要多少钱?考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分析:(1)根据羽毛球总数量=每筒羽毛球个数×筒数可得;(2)根据总价=每筒价格×筒数可得.解答:(1)12×6×3=72×3=216(个)答:这些羽毛球一共有216个.(2)6×3×28=18×28=504(元)答:买这些羽毛球一共要504元.。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测试卷(含答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测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单选题1.45×60的末尾有()个0。

A. 1个B. 2个C. 3个2.最小的两位数乘它本身,积是( )。

A. 100B. 990C. 9900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 )。

A. 三位数B. 四位数C. 三位数或四位数4.32×30=()A. 1500B. 960C. 8500D. 8605.80×70=()A. 5600B. 85C. 33D. 15006.在32×□0中,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A. 2B. 3C. 47.在下面竖式里,48表示( )。

A. 48个一B. 48个十C. 48个百8.45×34=()A. 12B. 355C. 1064D. 15309.13×70=()A. 120B. 910C. 190D. 51010.某小区运来一些花,准备摆在14个花园里,每个花园放15盆,总共摆()盆。

A. 200B. 210C. 220二、判断题11.最大两位数与最小两位数的乘积是990。

12.一个因数是48,另一个因数是16,积是748。

13.一个乘数是65,另一个乘数是30,积是1950。

14.口算15×6时,可以先算10×6=60.再算5×6=30,60+30=90,所以15×60=9001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只能是四位数.三、填空题16.口算。

33×20=________ 12×40=________ 40×80=________ 90×11=________30×30=________ 24×2=________ 30×32=________ 50×70=________77×10=________ 60×90=________ 13×20=________ 10×55=________17.把乘得的积从左到右填在下面的空格里.18.在横线上填上“>、<或=”。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2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2)第3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3)第4课时问题解决(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3页及练习三1、2、4题。

教学目标:1.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探索综合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2.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从多种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孩子们,还记得运动会的情景吗?运动会中你参加了什么项目?师:说起团体操,咱们训练时可认真了。

瞧,在这个团体操队伍中,还藏着不少数学信息呢。

从中你获得了哪些?生:同学们站成了4列,每列18人。

师:“每所学校的同学都站了4列,每列18人”是什么意思?生:每所学校的学生站的列数一样多,每列的人数也一样多。

(出示问题)师:要求参加训练的22所学校共有多少人,通常需要先知道什么?生:要知道1所学校参加训练的人数。

师:题目里直接告诉我们这个信息了吗?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方法探索方法一师:孩子们,谁来谈一谈你的好办法生:用18×4×22师:4表示什么意思?(每所学校站4列)18呢?(每列18人)那18×4,你求到了什么?生:18×4表示先算1所学校参加训练的人数。

师:这个意义很有价值。

(板书)师:看,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求22所学校的总人数,那就可以先算出1所学校的人数。

再用1所学校的人数乘22,得到22所学校总的人数。

师:我们列了综合算式,能计算吗?(学生计算)师:别忘记写单位,还要作答。

方法二师:要求22所学校的总人数,除了这种做法外,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谁来挑战?生:可以先算4×22,再乘18师:4表示什么意思(每所学校都站4列同学)22呢?(一共有22所学校)那4×22求到了什么?生:4乘22求到的是22所学校一共站了多少列?师:先求出了22所学校共站的总列数(板书),再怎么办?生:乘18,因为每列有18人,所以也求到了22所学校一共的学生人数。

【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含解析)

【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含解析)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含解析)一、单选题1.13的20倍是()A. 740B. 260C. 840D. 3602.一本故事书22元,李老师想为全班48位同学各买一本,大约需要( )元。

A. 1000B. 900C. 800D. 7003.有15只青蛙,每只青蛙吃害虫45只,一共吃了()只。

A. 675B. 685C. 6954.一个两位数乘5,积()A. 一定是两位数.B. 一定是三位数.C. 可能是两位数,可能是三位数.D. 不是两位数,也不是三位数.二、判断题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6.估算的结果可能比实际计算的大,也可能比实际的小。

7.46× 1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

三、填空题8.口算15×3时,想先用________乘3得________,再用________乘3得________,再把两个积相加得________。

9.估算76×52≈________54×49≈________42×87≈________25×33≈________89×48≈________99×95≈________88×18≈________85×12≈________10.48+49+50+51+52=50 ________ =________。

1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7.2________0.2=1.44;7.2________0.2=36.四、解答题12.学校发奖品,买30个这样的铅笔盒一共多少钱?五、综合题13.列式计算。

(1)最大两位数与最小两位数的积是多少?(2)一个两位数乘7和30乘14的积相等,这个两位数是多少?(3)36的35倍是多少?(4)75个32是多少?六、应用题14.张阿姨家40个鸡蛋装一盘,32盘大约有多少个鸡蛋?15.王刚用电脑每分钟打68个字,有一篇课文400个字,请问他用8分钟能打完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B【解析】【解答】13×20=260故答案为:B。

两位数乘两位数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典题精讲
一袋化肥重25kg,张大伯运回18袋这 种化肥重多少千克?
理解与分析: 已知:每袋化肥重25kg
运回18袋
问题:这种化肥重多少千克?
数量关系:每份重量×份数=总重量
典题精讲
一袋化肥重25kg,张大伯运回18袋这 种化肥重多少千克?
解答过程: 25×18= 910 ( 千克)
26 ×3 5 130
行驶总路程(km) 60 120 240 360
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探究新知
每时行驶的路程不变, 时间用得越多,行驶 的总路程就越长。
探究新知
60×1=60 60×2=120 60×6=360 60×12=720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 个因数扩大几倍,积 也……
探究新知
每时行驶的路程不变, 时间用得越多,行驶 的路程就越长。
典题精讲
根据第一个算式,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的 结果。
40×5=200
×7
40×35= 1400
×9
40×45= 1800
15×8=120 15×24= 360 ÷7 15×56= 840
通过刚才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课堂小结
因数与积之间有什么规律?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 几倍,积也随着扩大几倍。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 分之几,积也随着缩小几分之几。
典题精讲
根据第一个算式,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的 结果。
40×5=200
15×8=120
40×35= 40×45=
15×24= 15×56=
典题精讲
思路点拨:此题是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 引导学生纵向观察,第一个因数不变, 第二个因数扩大到前一个算式当中的第 二个因数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同样的倍 数。如35是5的7倍,只要将积200乘7 就得到第二个算式的乘积了。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 (含解析)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1.1两位数乘两位数》  (含解析)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1.1两位数乘两位数》同步训练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下面式子乘积最大的是( )。

A. 98×2B. 50×50C. 75×25D. 55×452.下列算式中,得数在2000与3000之间的是( )。

A. 21×83B. 52×41C. 61×54D. 22×593.有95箱梨,每箱约重35千克,需要一次运完。

选用()的车最合适。

A. 载重量为3吨B. 载重量为4吨C. 载重量为5吨4.69×□<5600。

方框里最大能填( )。

A. 79B. 80C. 815.最大两位数的25倍大约是( )。

A. 250B. 2500C. 2000二、填空题(共4题;共16分)6.计算7.在横线上填上“>”“<”或“=”31×35________30×3816×19________15×2010×24________11×2345×40________50×42 15×20________10×30 38×20________40×198.估算72×18,可以把72看作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也可以把18看作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

9.________三、计算题(共2题;共10分)10.用竖式计算。

45×24=11.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四、解答题(共3题;共20分)12.一头猪出生时体重2千克,出生后体重平均每月增加15千克,一年后这头猪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3.填表14.某电影院成人票卖40元,儿童票卖30元。

(1)王老师想买23张成人票,一共需要准备多少元?(2)张老师用800元买28张儿童票,钱够不够?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考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解析】【解答】解:A项中,98×2=196;B项中,50×50=2500;C项中,75×25=1875;D项中,55×45=2475。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西师大版(2020)(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西师大版(2020)(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单选题1.11与任何一个两位数的积一定不是()位数。

A. 两B. 三C. 四2.46×2=()A. 92B. 41C. 630D. 2403.计算48×72时,第二个积百位上的“3”是表示( )。

A. 3个百B. 33个百C. 3个十 D. 没意义4.25×65的积的最高位是( )位。

A. 十B. 百C. 千5.54的3倍是()。

A. 152B. 162C. 172D. 12 6二、判断题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7.两个乘数的个位数都不是0,积的个位数不可能是0。

8.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1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9.判断对错.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三、填空题10.一位数乘两位数,可能是_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_位数。

11.口算.(1)30÷3=________(2)14×7=________(3)420÷70=________(4)95÷5=________(5)280+60=________(6)15×6=________(7)16×5=________(8)720÷90=________12.填一填.找规律,填上合适的数.37×3=11137×________ =44437×21=________37×________ =________13.7个56是________14.一个两位数乘8,积可能是_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_位数。

四、解答题15.红海每千克海水含盐多少克?16.学校教学楼共有6层,每层有16级台阶,每上一级台阶需要2秒。

(1)从一楼上到三楼一共需要上多少级台阶?(2)从一楼上到五楼一共需要多长时间?五、综合题17.列式计算:(1)840里面有几个70?(2)51的28倍大约是多少?六、应用题18.商店售出4箱水杯,每箱16个.共售出水杯多少个?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11与任何一个两位数的积一定不是两位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西师大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西师大版(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单选题1.40×2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 1B. 2C. 32.35个52连加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A. 35+52B. 52×35C. 35×533.求22的8倍是多少?列式是()A. 22+8B. 22×8C. 22-84.与15×24结果不相同的式子是()A. 30×12B. 5×72C. 51×425.32的11倍是( )。

A. 322B. 352C. 342二、判断题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7.两位数乘两位数,每次乘得的积都和个位数对齐。

( )8.一位数乘两位数,积一定是两位数.()9.46×1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3。

三、填空题10.估算68×81≈________809×49≈________11.口算10×5=________ 14×2=________ 20×3=________ 34×2=________ 40×2=________ 23×3=________23×20=________ 7×20=________6×10=________ 5×40=________12.小明每天练字3小时,每个小时练25个字。

小明一天练________个字。

13.直接写得数:14.陈平家平均每月水电费98元,半年他家水电费大约要________元。

四、解答题15.小玲做了14朵小花,小兰和小芳做的与小玲同样多,三人一共做了多少朵小花?16.芳芳、丽丽和玲玲三家分别住在同一个单元的1,7,25层,每相邻两层之间的台阶都是l8级,从丽丽家到玲玲家要上多少级台阶?从芳芳家到玲玲家呢?五、应用题17.《童话故事》每套48元,李老师准备买9 本送给山区小学的同学,他带了500元,够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40×25=1000。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A卷:夯实基础)-2022-2023三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A卷:夯实基础)-2022-2023三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A卷:夯实基础)-2022-2023三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1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________是我国南宋末年著名的数学家,与秦九韶、李冶、朱世杰一起,被誉为“宋元数学四大家”。

2.要使43×□2的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可填____,要使它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可填____。

3.两个因数各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数的________倍。

4.21个14的和是________,28的54倍是________。

5.有一幢楼房,每相邻两层之间的台阶都是18级,小华从一楼走到十二楼,共要走( )级台阶.6.25×11积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

7.一张作文纸共21行,每行有19个格子,这张纸大约有________个格子.8.估算72×18,可以把72看作_____,结果是____.也可以把18看作____,结果是____.9.工人们在一条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2m装一个广告牌,一共装了20个,这条路长________米.10.两个因数的积是8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10倍,这时积是________。

11.口算75×10时,可以理解为75的________倍是________;也可以就在75的后面添上________个0。

12.在横线上填上“>”“<”或“=”31×35________30×3816×19________15×2010×24________11×2345×40________50×4215×20________10×3038×20________40×1913.7×4,要使积是三位数,方框里最小填________,要是积是两位数,方框里最大填________.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6分)14.两个数的积不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乘法口算》练习题
一、口算下面各题。

30×50= 80×60= 20×30= 10×100=
200×10= 40×50= 60×20= 50×60=
800×60= 90×70= 50×80= 30×40=
300×40= 6×300= 80×200= 70×80=
20×100= 90×80=
二、填空。

1、口算30×20时,先算()×2,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个0.
2、口算30×700时,先算3×(),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个0.
3、22×9的积约是()。

4、50×60的积的末尾有()个0.
5、买5 袋白糖用15元,平均每袋白糖多少元?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

6、制衣厂每天做上衣200件,3天做上衣多少件?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

三、判断。

1、5+5+5+5可以写4×5. ()
2、500×80的积的末尾有3 个0. ()
3、210×3可以表示210个3连加。

()
4、500的5 倍是多少?列式是500×6. ()
5、一个三位数和9相乘,所得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四、估算下面各题。

22×18≈ 89×30≈ 24×39≈ 32×48≈
63×29≈ 71×80≈ 52×68≈ 41×71≈
43×28 ≈ 32×42≈
五、脱式计算。

500×3 – 230 388+(102 – 45) 1000 - 420×2 400×20-350
六、列式计算。

1、20的80倍是多少?
2、4个300是多少?
3、50乘800的积是多少?
4、相同加数是600,相同加数和个数是4,相同加数和的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

1、同学们举行队列表演,每列20人,一共排了10列,共有多少人参加队列表演?
2、冷饮店运来20箱饮料,每箱装24瓶,一共运来多少瓶饮料?
3、三年级有女生240人,比男生少21人,有男生多少人?三年级共有多少人?
4、李教师买了15个小足球,每个足球48元,买小足球一共花了多少球?
5、红星小学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低年级有240人参加,高年级人数是低年级的2 倍,高年级
有多少人参加?低、高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附参考答案
一、口算。

1500,4800,600,1000,2000,2000,1200,3000,48000,6300,
4000,1200,12000,1800,16000,5600,2000,7200;
二、填空。

1、3,2;
2、7,3;
3、180;
4、2;
5、总价÷数量=单价;
6、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三、判断。

√,√,√,√,√,
四、估算。

400,2700,800,1500,1800,5600,3500,2800,1200,1200;
五、脱式计算。

1270,445,160,7650;
六、列式计算。

20×80=1600,300×4=1200,50×800=40000,600×4=2400;
七、解决问题。

1、20×10=200(人)答:有200人参加队列表演。

2、24×20=480(瓶)答:一共运来480瓶。

3、240+21=261(人) 261+240=501(人)答:男生2621人,全年级501人。

4、48×15=720(元)答:一共花了720元。

5、240×2=480(人) 480+240=720(人)
答:高年级4802 参加,低、高年级720人参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